各国海洋经济

各国海洋经济的综合概况

美国模式:大陆立国,海洋突破

美国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发展相对均衡的大国,这种均衡包括多个方面,既有内陆各个城市和区域的均衡,还有大众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均衡,以及工业与农业的均衡。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既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竟然也是全球第一大农业国。

同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既是大陆型强国,也是海洋强国。但是,美国更主要的,还是一个大陆强国,其广袤的疆域,赋予美国先天的大陆强国的特性。

美国是面临太平洋(7.50,0.18,2.46%)和大西洋(11.33,0.09,0.80%)的海洋大国,全国海岸线漫长,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洋资源丰富。同时美国也是个海洋经济强国。目前,海洋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是农业的2.5倍,美国海外贸易总量的95%和价值的37%通过海洋交通运输完成,而外大陆架海洋油气生产还贡献了全美30%的原油和23%的天然气产量。

美国的经济中,80%的GDP受到了海岸地区的驱动,40%以上是受到了海岸线的驱动,另外只有8%是来自于陆地领域的驱动。海岸经济和海洋经济对于美国整体经济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分别占到就业率的75%和GDP的51%。

在此情况下,美国的海洋经济总量领先全球,但是,就相对值而言,美国的海洋经济本身所占比重却不高。

美国是最早开展海洋经济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国家之一。1999年美国成立了国家海洋经济计划国家咨询委员会,并实施了 “国家海洋经济计划”(NOEP)。

由于大陆经济的发达,美国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则显得比较从容,相对于日本在海洋经济方面涸泽而渔,引起众怒,美国则非常注意保护性发展。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詹姆斯·特纳认为,应重视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海洋和海岸地区环境质量造成的破坏,应关注气候变化对于海洋生物资源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带来的致命性打击。他呼吁必须要平衡对海洋环境与资源的管理,使其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平衡。 而本届奥巴马政府,则非常注重再生能源产业。奥巴马在2010年制定的预算中,将美国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增加了一倍。而据美国电力研究机构预计,水动力的能力来源将会在未来满足10%的美国能源需求。

一直以来,美国的海洋经济在发达国家中算是发展非常缓慢。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能源危机以及其他经济问题的压力下,美国才开始发力海洋经济。鉴于美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和国家禀赋,美国的海洋经济,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

美国政府直接出面领导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工作,据相关报道,美国政府现有研究与开发实验室700 多个,聘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美国的3/5,政府每年的投资达到了270 亿美元。在密西西比河口区和夏威夷,美国开办了两个海洋科技园。前者主要从事军事和空间

领域的高技术向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开发的转移,加速密西西比河区域海洋产业发展;后者以夏威夷自然能实验室为核心,主要致力于海洋热能转换技术的开发和市场开拓,同时从事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产品开发。这些海洋科技园在美国乃至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强大的大陆经济,使美国并不需要在海洋经济方面下大赌注,而强大的大众产业,亦使美国在保证民生的情况下,在海洋经济领域更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未来,美国模式最可为中国借鉴,即:未来以大陆经济为主,致力于中西部振兴,而以海洋经济为辅;在大陆城市发展大众产业,而沿海除石化之外,多发展海洋医药、海洋能源等产业。

目前,中国大陆比较发达的区域,适合此种模式,如青岛、深圳、广州等地,因为“大陆经济”的发达,海洋经济可以作为补充,而且,在产业选择上,应该主要以高新技术为主。 日本模式:陆海联动,全面开发

日本是个典型的岛国,陆地资源极其匮乏,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丰富的海洋资源。日本由四国、九州、本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和几千个小岛组成,海岸线漫长曲折,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广阔,达4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12倍。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把经济发展的重心从重工业、化工业逐步向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转移,迅速形成了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经济结构。

日本陆地国土狭小,而海洋经济,则需要大陆的依托,为此,日本的一个特点,就是陆海联动,以大型港口为依托,以拓宽经济腹地范围为基础。

日本在建立近海产业集聚区之前,陆地原有产业区的发展,已经先行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由此依托海洋发展的产业,起点本身就很高,且与陆地原有产业连为一体,陆海产业的现代化互为依托。大陆经济成为海洋经济的腹地,海洋经济成为大陆经济的延伸。而这种模式,很容易形成产业聚焦,目前,日本已经认定19个地区建设产业集群,形成了多层次的海洋经济区域。

相对中国的湛江、茂名等地本土经济不发达,而主要依靠“外来和尚”的模式,日本模式完全不同。

由于先天不足,海洋是日本经济的生命线,其全体国民开发海洋的意识非常强烈。其开发战略可以总结为“向纵深推进、全方位开发”。

海洋开发主要指两个方面,即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技术开发。近年来,日本已形成了近20种海洋产业。构筑起新型的海洋产业体系。其中,港口及海运业、沿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等四种产业,已经占日本海洋经济总产值70%左右。其他的如土木工程、船舶工业、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与铺设、矿产资源勘探、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制药、海洋信息等等,也都获得全面发展。

日本非常重视海洋科技的发展,海洋科技开发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并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海洋再生能源试验研究、深海机器人(19.970,0.42,2.15%)等领域取得阶段成果。

日本对于海洋经济的依赖,几乎是全球登峰造极的。日本有效国土的缺乏,使其成为全球最疯狂的围海造田者。同时,早期的急功近利,亦使日本成为全球海洋公害,日本通过建造人工岛,已向海洋索取土地达到200多平方公里,严重影响了海洋地理生态。日本疯狂扑鲸,置国际公约于不顾,造成了对海洋生物的严重破坏,而日本将大量从第三世界国家购买的矿产品藏在海洋里,也对海洋水质形成污染,破坏了海洋体系的平衡。为此,日本经常受到全球国家诟病。

因此,日本后来在发展海洋经济时,有一些补偿性的措施,如,日本现在更多发展高新技术,并且实施海洋循环经济战略;健全油污染防除体制、充实油污损害赔偿保障制度、加强海洋环保调研与技术开发以及对海上环境违法进行查处等。而如今,日本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虽是“先举屠刀,后成佛”,也总算是修成正果。

而日本模式,主要应用于既是岛国,同时又有大国雄心的国家,最典型的除日本外,即是英国、荷兰。

内陆资源贫乏的浙江省,主要可以借鉴日本模式。

新加坡模式:以港兴市,工业为辅

新加坡是个“弹丸之国”,却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奇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瞩目,成为举世闻名的繁荣富庶之地。在此过程中,海洋经济居功至伟。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自由港。

而自由港的特点是,既是全球重要的港口、海洋性战略枢纽,同时贸易发达。

这种特点,使其海洋经济以航运为主,临海工业、旅游为辅助,而其他海洋产业则基本是作为补充。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自由港,新加坡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咽喉,是东西方向海运的全球枢纽。这种地位,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最具战略地位的航运港口。全球有超过600个港口与新加坡通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箱,全球每5个中转箱中就有1个是由新加坡码头处理的,堪称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而新加坡的贸易对象,主要包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美国和日本。同时,新加坡亦与全球其他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新加坡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属外贸驱动型,外贸总额是国内生产总值的4倍。 贸易的兴盛,使新加坡港口运输发达。同时,物流业所占比重日益重要。目前,物流业成为新加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GDP贡献超过8%。

新加坡刚崛起时,还是以工业立国。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之后,还是发展工业,裕廊工业区于1968年成立,除此之外在加冷、红山和大巴窑等地也建立了轻工业基地。十年左右的时间,新加坡就迅速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

同时,新加坡加大了对于临港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世界主要的港口,新加坡成功吸引著名的石油公司,如蚬壳石油和埃克森美孚,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国。

时至今日,新加坡形成了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旅游服务业等几大支柱产业。而在新加坡的产业比重中,工业已经退居次位,港口运输、旅游等第三产业,则成为第一大产业。至今天,每年来新加坡旅游的人次超过1000万,几乎等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 新加坡的模式,是典型的港口兴市,而目前,这种模式,最流行的是在自由港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香港、巴拿马、中国澳门等。

目前,国内的城市中,能够部分借鉴新加坡模式的,主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港口城市。如,作为欧亚大陆桥起点同时又是东部港口的日照,作为北部湾战略要地同时又是南方大港的湛江。

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不仅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而且海洋科学研究力量雄厚,资源管理的模式世界领先.新西兰是一个海岛国家,是南太平洋上的一颗明珠,同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法制管理与澳大利亚相似,也非常严格.

(1)水产养殖 这一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影响该产业的关键问题有:以海区为基础的海洋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保障养殖场以生态可持续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支持养殖业的科研活动.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养殖技术,要建立将主要的管理者和用户联系起来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加强海平面的管理和立法;对化学品的使用,标签和空运等进行管理. (2)新兴产业 澳大利亚有一些规模小,未充分发展的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技术和化学品(目前规模很小);海底矿产(未得到充分发展);海洋替代能源(波能,热梯度能等);海水淡化.如果有支持新企业发展的商业环境,并获得必要的技术,这类产业的潜力将非常巨大. (3)海洋油气开发 澳大利亚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的新市场,还发现了新的油气,关键问题是:支持海域多样化利用的,综合的海洋管理与控制体系;深水区生产的新技术;有关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系统的基础数据.这方面的发展战略是:继续发现新油气,进一步开发海上油气田,开拓新市场;在海洋管理法的规定内进行更加有效的协调;开发大深度水域的新技术;收集海洋物理学和海洋生物学的确切数据资料. (4)海运 澳大利亚对海上运输服务的需求存在实质性的增长,关键性问题有:包括联合运输航线在内的澳大利亚运输服务业的成本结构和效率,其中较突出的是劳动力成本高,燃料,养护与修理等辅助费用也高,从而削弱了澳大利亚的竞争地位;新型高速货运系统的发展.为了提高海运的竞争力,发展战略是:加强澳大利亚的陆海空协作运输,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开发新的高速运输系统. (5)旅游观光 澳大利亚有良好的自然风光,旅游与娱乐业的前景十分看好,海洋旅游和游艇码头开发拥有很强的出口能力.联邦政府公布了一份详尽的《游艇战略》报告,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指出:澳大利亚必须在海岸线基础设施,检疫和移民手续办理,产业法规,港口废弃物处理设备,燃料等方面提高竞争力,取得成功的机会.为了使海面有多目的使用,澳大利亚正加强海面的管理,研究法律法规,并进行必要的修改;改善海洋环境基础信息(包括生物和物理特性),支持产业规划和管理决策;通过透明度更大,协商式和"用户友善"管理系

统的开发,解决包括多样化利用在内的利用问题.

三,澳大利亚海洋领域部分相关学术,科研等机构

1,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 英文名称: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地址: Private Mail Bag 3, Townsville, Queensland 4810

研究领域: 该所的宗旨是对热带海洋的生物种群及海洋环境建立一种清晰的,论断性的理解.目前的研究项目眩要与澳大利亚热带水域有关.研究的目标分别是:沿海地区的红树木环境,沿海地区的近海环境 ,暗礁生态系统中的能流与资源循环,暗礁系统的模式,物质丰裕度和相互关系,中央大堡礁的沙洲海域等.

2,澳大利亚海事学院

是澳大利亚一个在海事教育,培训,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学院,位于塔斯马尼亚地区.

3,澳大利亚海事工程合作研究中心 类别:国防科研机构

英文名称:Australian Maritime Engineering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简介:该中心是澳大利亚一个在海事与近海工程领域从事合作研究的机构,成立于1992年.网站包括:有关该中心的组织机构,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设施,发表的研究报告和论文等各种出版物以及研究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信息;并可了解到有关莫纳什大学和澳大利亚政府关于合作研究中心计划方面的信息

4,澳大利亚海洋学院

位于澳大利亚南部,是澳大利亚中央政府直辖的全国仅有的两所大学之一,在海洋法,海洋资源管理及渔业生产等方面,不仅在澳大利亚,而且在国际上有独特优势

5,澳大利亚海洋保护学会(AMCS)

成立于1965年,是一个国家级的非赢利组织,其任务是保护澳大利亚海岸和海洋的生命力和卫生.协会重点关注诸如海洋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渔业,濒危物种以及污染等一系列海洋问题. 6,澳大利亚海事学院

是由澳大利亚联邦在1978年所成立的国家级海事教育培训中心.在国际上,该中心也是被公认为最佳的海事培训与科研中心之一,为澳大利亚以及亚太平洋地区的海事行业提供优质服务.澳大利亚海事学院的海事商务系除了为学员提供了国际认可的学历教育之外,还提供了学员能在海事行业里的专业知识.除此以外,该学院还提供了全面的科研项目.条件适合的学员还能从学士的学习后进入博士级的研究课题.

7,澳大利亚太平洋技术学院

2008年2月20日澳大利亚政府资助建设的"澳大利亚太平洋技术学院"正式在楠迪成立. 8,新西兰海洋与大气研究协会 科学家在璜加雷附近的Bream海湾启动一个460万美元的研究项目,欲建立一个有世界竞争力的鲍鱼,无鳔石首鱼,石斑鱼养殖基地.

9,澳大利亚海洋产业和科学理事会(AMISC)

除了说明海洋和海事法律服务是一个重要的,专门的领域外,不想对这种服务进行详细的评论.这类服务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0,林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部级理事会;

1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境与养护理事会.

四,澳大利亚海洋新兴产业的概况:

游艇业 澳大利亚石油和生物技术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 ,它是世界上的一个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 .管理这方面的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大的不确定性.

·海洋生物技术和化学品(目前规模很小);

·海底矿产(实际未得到充分发展);

·海洋替代能源(波能,热梯度能等);

·海水淡化.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

上述产业的潜力是很大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也是影响产业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海洋生物技术和化学品领域,澳大利亚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成为自然β胡萝卜素和食品添加剂和维生索所使用化学品的世界最大生产国.化学品是从养殖的海洋藻类中提取的.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海洋生物作为药物的新化学品的来源,以及食品加工业和制造业化学品来源使用的潜力是很大的.澳大利亚海洋生物技术和化学品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本国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所谓"生物探测"的资源基础.生物多样性并不仅限于热带珊瑚礁地区,据报道,它还包括深海海底群落等海区.

澳大利亚有效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将与生物多样性的充分养护,与新化学品知识产权或生物保护的法制等密切相关.

海洋生物技术的另一新兴领域就是利用海洋生物和其他生物吞食或分解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和毒素的生物防治.总而言之,尽管环境保护技术和服务并不仅限于海洋生物技术的应用,但是,它将是具有增长潜力的领域.

海底采矿是一个未得到充分发展的产业,如果技术问题和海岸侵蚀,对沉积物动力的影响等环境问题能够解决,产业潜力是很大的.至今已存在一些商业活动,现在已经在进行砂砾,石灰石等低价值材料的开采.将来还将进一步开采砂石等建筑材料,特别在都市区附近,陆地上这类资源贫乏时.将来,象金属.宝石一类高价值矿,尽管开采难度大,但也可能成为开采目标.澳大利亚已授予了金和金刚石开采许可证.深海锰结核矿和金属矿的开采也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分析表明,某些海区这类矿物的开采现在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海洋可替代能源是另一个基本未开发的领域,当前仅存在一些有限的实验性开发.此产业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技术可行性,价格以及其他形式能源充足与否.现在有人指出,北澳大利亚存在潮汐能开发的巨大潜力.

许多人还指出,海水淡化亦可视为是一个间接的机会.它的理论依据是:澳大利亚淡水的贫乏性,限制了经济进一步地增长.有人认为,如果高成本效率比的技术能开发出来,井应用于海水淡化,那么,海水淡化的技术障碍便可以克服.廉价的新技术也拥有出口优势.

渔业的有限增长还存在一定潜力,但不是进一步提高捕捞量.许多渔业资源的利用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资源可持续的极限,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水产品加工业,附加值业和现有渔获量上市的改善以及副渔获物和废弃物利用的改善或副渔获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是存在的主要机会.在附加值产业方面,加工业

存在两种对立的市场:

·鲜活的海食品,例如活对虾和海底龙虾,特别是在日本市场和亚洲其他市场可获得隘价.澳大利亚由于专门的技术,清洁的海洋环境以及"清洁食品"形象,在此市场取得成功;

·精加工海食品,如预包装餐.澳大利亚产业在这方面的成功极有限,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开发. 由于收入的迅速增长和对海食品,特别是新鲜食品的偏爱,据预测,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亚洲的需求将激剧增长.为了满足亚洲的需求,澳大利亚产业正面临着空运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问题.

新式海洋运输服务业也应进行深入调查和开发.这些可能是开发新型高速货运服务的依据.船东和造船厂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继续合作是寻找新机会所必需的,这类合作也需要得到政府 的适当帮助.

支持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

其中许多都属于"高技术"海洋产业的范畴,包括如下:

·仪器仪表;

·工程服务与管理;

·防污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和受控条件下的海洋生物加工技术;

·环境管理和咨询;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法律服务;

·教育与培训.

如同所有的科技研发创新活动一样,海洋科技研发也是科技人员通过思考、试验、试制等一系列的脑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除了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外,还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和创新思维的投入,还需要有充足的科研设备和优良的科研条件。杭州大多数涉海企业还不具备自主研发产品升级换代所需的技术力量,其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借助于科研院所和高校院校的创新与研发能力,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提升海洋研发的效果和投入产出比,是建设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的必由之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应该成为海洋科技研发的核心力量和研发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只有企业和高等院校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海洋科技的研发与创新。

此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不仅从事海洋科技的研发活动,而且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机构,能够在为涉海企业提供创新科技成果的同时,为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建设提供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建设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的核心力量,是杭州海洋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3.政府的作用

杭州海洋科技研发力量分散在不同的单位,接受不同部门的管理和指导,还没有形成合力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海洋研发力量组织起来,整合成一支能共同开展研发工作,

联合开展海洋科技攻关的海洋科技研发力量。

海洋科技研发,需要应对复杂的海洋自然条件,往往具有投入大,对研究设备和研究条件要求较高的特点。大量的研究资金投入和研究设备与研究人力的投入,往往不是企业或者研发机构所能独立承担的,需要政府予以支持和扶植,并为高效使用研发资金,产出优秀科技研发成果进行监督和管理,政府部门对海洋科技的研发予以资金的支持,对海洋科技研发进行监督和管理,是建设海洋经济研发中心的保证。另一方面,由于海洋科技成果的研发成本比较高,在科技成果转化时,接受成果转化的企业需要较大的投入,且涉海企业需要在面对市场风险的同时,面对变幻莫测的海洋可能带来的风险。作为正在迅速发展中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在海洋科技成果的转让和后续服务中,同样需要政府引导、鼓励和扶持。

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建设,不仅需要在杭的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努力,而且需要吸引具有海洋研发能力的外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来杭州设立海洋经济研发中心,这需要良好的能符合海洋科技发展规律的政策环境、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也需要政府部门的落实和执行。

海洋科技研发除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部分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诸如海洋气象和海况预测预报、海洋环境及其保护、海洋生态及其保护的研究开发具有公益性质,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公益性的海洋科技服务需求在不断地提升。这就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

海洋科技研发机构研发的科技成果,需要科技成果的中介机构负责推介海洋科技研发成果、合理评估海洋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推动

企业与海洋科技成果研发机构的科技交易,在此过程中,对中介机构的组建、中介机构的资质认定以及对中介机构的管理等,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扶植。

政府在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解决人才引进过程遇到的涉及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帮助在杭高校设立涉海学科专业,增设涉海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点,培养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方面,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的构成体系

根据杭州已有的产业优势,涉海科技研发力量的比较优势,结合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重点,杭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的重点建设体系包括:

1.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融合“三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和遥感RS技术)和海洋灾变预测预报预防技术于一体的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发中心

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和浙江大学浙江省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为核心,以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其他在杭信息科研院所以及在杭IT产业所具有的信息技术研发能力为依托,以杭州“信息港”建设形成的IT产业为基础,建设海洋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为海洋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海洋信息技术和海洋信息服务,丰富和促进杭州信息港的建设发展。

2.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为目标的海洋药

物研发中心

充分发挥杭州医药研制机构集中,医药和生物技术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设备集中,高等级医疗机构集中的优势,以浙江大学、浙江中医学院、在杭医药研究院所为核心,以在杭高技术医药产业为主体,建设杭州海洋药物研发中心。充分利用海洋药物资源,不断研制海洋新药及其萃取工艺技术,推动杭州新药港的建设与发展,逐步成为杭州海洋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3.以海洋科学和技术为依托,为海洋开发利用提供中介服务的海洋中介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杭州高等级科技服务资质集中,省会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齐全,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具有各类高等级资质证书和高水平科技力量的科技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核心,建设包括海洋环境质量及海洋工程对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海域使用评价等在内的海洋中介服务中心,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开发,海洋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海洋生态的综合平衡,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中介服务。

4.以海洋物理、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勘测技术基础理论和海洋化学等为核心的海洋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舰船研究院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科综合,涉海研究领域研究机构设备和技术先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优势,建设海洋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使之逐渐成为全国甚至具有国际影响的海洋基础理论原始创新研究中

心,为海洋技术的创新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5.以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海洋矿产资源探查、勘察、开采技术研发中心

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核心,以杭州信息港具有的信息技术为基础,有机地融合信息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仪器科学技术和深水勘查采样技术,开展深海大洋矿产资源勘察开发技术研发,在已经取得成果基础上,争取突破性进展,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杭州深海大洋勘察开发技术研发中心,为深海大洋资源的经济开发利用储备先进技术,提供先进设备。

6.以提供深水良港建设和运行服务技术为目的的港口建设与装卸服务技术研发中心

以浙江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水利河口研究院和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核心力量,开展淤泥质港湾港口建设技术的研发,为浙江甚至全国深水良港建设和港口航道防淤减淤,提供新技术新手段。以杭州叉车厂等企业为核心,以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师资以及在杭的其它机械设备研发机构为技术依托,发挥生产企业研发力量与高校和研究院所研发力量有机结合的优势,建设具有杭州特色的为港口运行服务的装卸技术研发中心。

7.为临港工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为目的的科技成果研发中心 瞄准浙江海洋经济中临港工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发挥杭州与临港工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研发力量的优势,以为临港工业提供创新技术成果为目标,建设杭州临港工业创新科技成果研发中心。其中在化工领域,以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拥有的化学工程

学科和在杭州的其他化学工程研究院所为核心,建设化学工程研发中心,为临港化学工业提供创新科技研发成果和技术支持;在船舶工业方面,以浙江省船舶运输设计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浙江大学仪器系以及杭州东风船舶制造公司等为核心,建设船舶建造技术及配套仪器仪表设备研发中心,为浙江省仍至全国的船舶工业提供仪器仪表以及动力技术和船舶制造技术;在钢铁冶金领域,以杭州钢铁集团的研发力量为核心,结合在杭高校和相关研究院所的力量,建设钢铁冶金技术研发中心,提供钢铁冶金所需的创新技术成果。

8.海洋水产保鲜、精深加工和海水淡化技术研发中心

以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以及杭州食品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保健食品研究所等为核心,建设以海洋水产精深加工为目标,以提供海水产养殖技术、海水养殖疾病防治技术、海洋水产品保鲜技术、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食用安全技术为重点的海洋水产技术研发中心。

以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核心,以在杭水处理企业和膜技术企业的研发力量为主体,建设海水淡化技术研发中心,为海水淡化提供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海水淡化技术的工业化经济应用,储备技术和人才。

9.杭州涉海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中心

以浙江大学和其他在杭具有涉海学科专业的高校科研院所为核心,与“学在杭州”相结合,拓展杭州涉海人才的培养学科专业,提升杭州涉海人才的培养层次,建设杭州涉海科技人才培养中心,为浙

江省仍至全国海洋经济建设和发展,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所需人才。

(四)杭州建设海洋经济研发中心的对策措施

1.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协调涉海科技力量的科研开发活动 根据杭州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海洋科技发展目标,积极拟订重大海洋科技攻关项目计划,组织实施海洋科技攻关招标,建立海洋科技资源的整合机制,鼓励在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切实解决在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建设中涉及的各种问题,推进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中心的有效运行机制。

2.鼓励组建中介机构,依托科技成果推广和交易市场,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交易的实现

鼓励社会力量组建中介机构,沟通海洋科技研发的供需信息,帮助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了解市场对科技成果的需求,确定海洋科技的研发项目和研究方向,组织力量开展研发活动;及时向生产企业推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所取得的海洋科技成果,并就研究成果的市场前景,投资需求等做出合理的评价,促进海洋科技研发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社会效益;为涉海企业海洋科技成果需求寻找研发单位,也为海洋科技研发单位创造的科技成果寻找应用企业,形成市场需求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的发展。

依托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和交易市场,以市场为媒介评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价值,在成果需求企业与成果研发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转化机制,促进杭州海洋经济研发

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帮助企业对海洋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进行招投标,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海洋科技成果研发的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3.协调有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为海洋经济研发中心建设与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在杭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及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努力吸引外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在杭州设置海洋经济研发中心。

人才是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建设的核心,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和鼓励在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在杭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人才引进政策上享受同城待遇。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想,支持和鼓励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在杭创业,共同建设杭州海洋经济研发中心。

4.积极落实人才政策,支持在杭高校建设高水平涉海学科专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支持在杭高校设置涉海学科专业,在杭州市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的框架内,重点支持浙江大学涉海学科的博士硕士点建设,支持其它在杭高校和研究院所加快建设涉海学科专业,提高涉海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满足不断增加的对涉海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满足浙江省海洋经济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设置涉海类重点建设学科,加快涉海学科建设,为涉海学科发展提供优越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强化涉海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增加

海洋经济建设急需的涉海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培养层次和培养质量,提高涉海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满足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5.设立涉海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供给档案,管好用好人才

为了解人才的状况、特长和不足,合理使用人才,建立涉海专业人才档案,是用好人才管好人才。在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的基础上,设立涉海学科专业人才市场,促进涉海学科专业人才的流动和进入生产企业,促进海洋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为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单位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鼓励和支持专业人才往生产企业流动,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与人才汇聚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交流。

6.建立和完善涉海科技成果档案,为企业与涉海科技研发机构之间架设联系桥梁

建立和完善涉海科技成果档案,了解涉海企业对海洋科技研发成果的需求,为海洋科技研发机构提供海洋科技发展的基础资料。逐步实行原始资料的有偿共享,节约研发成本,提高涉海基础资料的使用效率。

通过涉海科研成果档案建设,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发,提高科技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提高海洋经济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促进海洋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适时公开海洋科技成果,让全社会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海洋科技研发机构不断创新,促进涉海企业不断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推动海洋经济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强化涉海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切实保护涉海知识产权创造人和投资人的利益。

7.加强公益性涉海科技研发,提高对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

能力,增强涉海产业规避自然风险能力

具有公益性质的海洋科技研发,对于海洋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保障海洋经济活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加强公益性海洋科技研发活动,提高对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增强涉海产业规避自然风险能力,为浙江海洋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

8.鼓励和扶持涉海企业投资海洋研发和科技开发活动

制订向海洋科技研发倾斜的政策,将海洋科技研发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点内容,鼓励和资助以涉海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涉海科技产品的研发活动。

鼓励涉海企业投资海洋研发,提高技术含量,海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与企业出资相结合,实行“企业出资,政府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实施,成果由投资企业使用,知识产权由投资企业和研发单位共享”的形式开展涉海科技成果的研发。

9.强化国内外海洋科技界的学术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海洋科技研发合作,提升海洋科技研发水平和影响力

支持和鼓励在杭海洋科技研发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研发中心积极举办和承办国际国内的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有效提高海洋科技研发机构的学术水平,扩大杭州作为海洋经济研发中心的影响,以海洋科技学术活动为载体,提升杭州市的文化品位,促进杭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科技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海洋科技研发能力和技术设备,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对重大海洋科技研发项目实行国际招标,引进市场机

制,开发海洋科技产品,更快更好地解决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提高海洋科技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提升杭州海洋科技研发力量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增强杭州海洋科技研发机构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鼓励和促进杭州海洋科技研发机构的迅速发展。

六、加快杭州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思路和对策,也需要体制创新与政策配套。杭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措施保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确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着眼于从外部环境的营造和产业引导上,以提升社会公众意识和推动企业投资为目的。

(一)宣传培训,提高认识

较长时期以来,由于没有海域,就海洋论海洋经济的观念极大地束缚了杭州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杭州海洋经济,首先就树立跳出海域看海洋经济的新观念、学习和掌握海洋经济的新知识。

应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让全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了解海洋的范围,了解杭州和海洋的关系;明确海洋产业的划分标准和海洋产业的范围界定;了解人类未来发展与海洋的关系,普及海洋及海洋经济知识;克服就海洋论海洋的局限性,大力宣传杭州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增强全民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海洋管理意识。从而纠正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确立起“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世纪”,“杭州是个临海城市”,“杭州发展海洋经济可以大有作为”,“杭州发展海洋经济是提升杭州经济竞争力的需要”,“杭州发展海洋经济能为现有的陆域产业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海洋经济对未来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海洋经济的认识,真正把发展海洋经济摆到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杭州参与长三角合作的新舞台、提升经济竞争的新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保障。在全市上下确立把杭州建设成陆海并举的经济强市目标。

上述产业的深入发展具有为其他海洋企业及时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巨大潜力.此类发展可

能诞生进口替代业和新的出口业.供应业和支持产业深入发展的成功将要求政府和私营企业的买主双方保持已有的承诺,阐明各自的需要,并与现在的或潜在的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 大多数海洋产业都依赖于仪器,通信及导航设备和服务.澳大利亚是以上设备和服务的主要进口国.世界市场是非常巨大的,而澳大利亚应对本国以上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大多数企业必须是外向型的,以便达到必要的规模经济.

工程服务和制造业也是许多基于海洋的产业的关键输入,即使是鱼网设计和作业也要求有流体力学模拟和分析等复杂的工程技术.有些产业(例如海洋油气业)特别依赖于先进的工程技术.沿岸工程涉及对沿海动力学的认识和结构物的设计,近来迅速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门类.

由于政界和社团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澳大利亚已形成一种有充分能力,多样化的环境管理与咨询产业.本战略报告所列举的政府海洋开发政策和决策的改善可以为已建立这种能力的民间咨询者及政府部门提供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例如澳大利亚海洋保护区的开发和管理享有国际声誉.

一些澳大利亚咨询者已经正在出口这类服务,如果澳大利亚取得这些领域的竞争优势,在象溢油回收设备,模拟和管理等领域的环境服务和技术方面,国内外也存在着机会.

水产养殖技术和受控条件下的海洋生物加工技术在以下许多方面可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启动技术而出现,如应用生物技术促进活鱼销售,以及将生物技术直接应用于水产养殖. 旅游娱乐业

海洋旅游娱乐业是一个经营活动十分广泛的产业,如消遣性游乐鱼钓,冲浪,游艇和划船等.在澳大利亚国内,向本国游客和海外游客提供商品和服务,存在许多商业机会.然而,也存在直接出口旅游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例如,澳大利亚游乐划船和游艇码头开发就拥有很强的出口能力.

旅游业的许多行业正呈现特别好的增长趋势,其中包括游艇和生态旅游.澳大利亚国内并没有发展游艇业,但是它正在势力开拓迅速增长的国际市场.例如,联邦政府已公布了一份详尽的《游艇战略》报告,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也支持游艇业的发展.旅游委员会还指出:澳大利亚必须在岸线基础设施,检疫和移民手续办理,产业法规,港口废弃物处理设备,燃料和其他成本等方面提高其竞争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机会.

海上市场是澳大利亚旅游的一个游客源,具有特别强的优势.亚太地区由于巨大的人口和生活的日益富裕,也是这样的一个市场,而且已是一个入境游客的重要来源.


相关文章

  • 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
  • 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 刘 明 北京 100860)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摘要从海洋安全角度分析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国际方面的问题.首先从 探讨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入手,分析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为维护我国海洋 ...

  • 福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考
  • [摘要]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海洋经济已成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仍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为进一步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福建应强化海洋意识,加强海洋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化闽台海洋经济合作,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关键词]福建:海洋经济强省 ...

  • 十二五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问题事关国家根本利益.从我国未来发展全局看,海洋对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海洋事业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发展海洋事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国,着力提升我国 ...

  • 一中国海洋经济
  • o一.[时政背景] 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为转折点,当前世界沿海各国纷纷将国家战略利益竞争的视野转向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涉海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蓝色经济"开始成为沿海各国竞争的重点领域. 2011年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元年,中国的"蓝色经济"战略布 ...

  • 我国创新型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
  • 我国创新型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0-7-12 信息来源:北方经济 摘要:海洋强国的战略创新研究,既是海洋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国海洋强国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本文在分析世界及我国海洋战略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构建"六位一体"的立体耦合创新 ...

  • 党的十七大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党的十七大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在海洋上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温家宝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海洋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对加强海 ...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一年一月 前 言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10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

  • 关于湛江市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报告
  • 物理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 刘银慧 2010944136 关于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摘 要:湛江的海岸线位居广东的首位,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随着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湛江经济发展新的另一增长点.虽然如此, ...

  • 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 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当今世界新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孕育和催生新的海洋产业,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食物.健康.能源等重大问题开辟了崭新的路径.世界沿海各国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力争抢占海洋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超前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