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

一、关于西部交通建设发展的问题

二、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核心问题

三、西部开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四、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教育问题

五、关于西部农村的教育问题

六、西部通信发展制约因素的问题

七、关于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八、关于西部的区域界定问题

九、关于西部大开发沙漠治理与水利的先行问题

十、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产业选择问题

十一、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立法与精神文明建设先行问题

十二、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经济与生态问题

十三、关于西部渔业养殖研究

十四、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发城市化问题

十五、西部大开发中企业发展问题

十六、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模式选择问题

十七、关于西部大开发中资金来源问题

十八、关于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十九、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工业与轻工业问题

二十、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企业与市场主导问题

二十一、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企业与市场主导问题

二十二、关于西部城市道路的分析

二十三、西部大开发中原则问题

二十四、关于西部灾害防治问题

二十五、关于对西部的优惠政策

二十六、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货币政策问题

二十七、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多元化的经济建设问题

二十八、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人才引进问题

二十九、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问题

三十、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问题

三十一、关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中可再生和不可再生发展的问题

一、关于西部交通建设发展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交通建设应以发展公路为主”,即“完善的公路运输服务体系能更好的为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西部交通建设应以发展公路为主”。(吕璞,《西部公路运输服务体系改善研究》,长安大学,2008)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交通建设应以发展铁路为主”,即“铁路旅游作为一种概念性的旅游产品,逐步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认知和接纳,也体现出其市场价值,西部交通建设应以发展铁路为主”。(王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的西部铁

路旅游研究——以西安—兰州—银川旅游带为例》,西北大学,2008)

还有观点认为:“西部交通建设应以发展航空为主”,即“通用航空的发展对于拉动西部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西部交通建设应以发展航空为主”。(高路,《发展中国通用航空推动西部经济发展》,中国通用航空大会论文集,2007)

二、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核心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理应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核心”,即“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与关键,是西部大开发的原动力和重要保障。‘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理应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核心”。(马茹娜,《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核心——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天津师范大学,2009)

还有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核心应以金融支持为主”,即:“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存在地理环境恶劣、资源贫乏、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等问题,因而发展缓慢,所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核心应以金融支持为主”。(陈波,《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

三、西部开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在西部地区,调整工业结构是关键。”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六年来,成效显著,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西部工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调整工业结构是关键。”。(陈南岳、黄翠,《西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路径探讨》,《西部论丛》,2006年 6期)

还有认为:“要想走好西部农业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是关键。”即“我国东西部开发的时间差、地域差,表现在农业开发程度上最为突出。西部开发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农业开发的成败。如何走好西部农业开发这一步棋,农业结构调整是关键。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全社会的作用,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一宏伟事业”。(杨志钢,《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学术探索》,2001年 1期)

四、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教育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职业技术教育要先行”,即“大量的中初级人才则主要靠自己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正是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西部大开发,职业技术教育要先行。”(王天山,《西部职教的机遇与对策、发展》,2009年)

还有观点认为:“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大计”。即“实施西部大开发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是的根本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优先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关键是树立教育是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观念。(吴秀霞、王本瑜,《西部大开发与高等教育发展》,《唐都学刊》,2006年)

五、关于西部农村的教育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即“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是由于教育结构不合理,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而言,出现了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现象”。 (杨建国,《西部“三农”问题的“瓶颈”——基于西南地区农村教育现状考察对西部“三农”问题的思考》,《第八届西部论坛暨中国西部地区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5)

还有观点认为:“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主要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即“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总是困扰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要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赵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

六、西部通信发展制约因素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观念的转变、机制的改变及人才的培养是西部通信发展的重要因素”,即“因为经济周期波动、城乡统筹发展等多种因素,建立财政支持稳定增长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高技术人才培养、才能促进西部通信发展,因此观念的转变、机制的改变及人才的培养是西部通信发展的必经之路”。(欧阳育文,《通信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第七届中国西部地区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论

坛论文集,2004)

还有观点认为:“资金筹集是西部通信发展的重点”,即“必须合理筹措资金,统筹规划,继续加快西部通信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其中资金筹集是西部通信发展的重点”。(郑大永、郑宏剑,加快通信发展,为西部资源优化配置服务,优化配置西部资源,坚持高效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1)

七、关于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即“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西部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怀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推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还有观点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应以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为主”,即“政府应努力改善农民增收环境,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增加社会事业在西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加大改造西部农村道路、灌溉水和引用水等设施等,以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为主”。(朱云生,《农民视角中的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西南大学,2008)

八、关于西部的区域界定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陕、甘、宁、云、贵、川、渝、青、藏、疆,共 1 O个省市区属西部。”即“东部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共 1 2个省市区,中部包括黑、吉、内蒙、晋、豫、皖、鄂、赣、湘,共9个省区,其余,陕、甘、宁、云、贵、川、渝、青、藏、疆,共 1O个省市区属西部。” (刘锋,《关于“十一五”规划区域划分的思考》,《调查研究报告》,2005)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包括西南五省区市、西北五省区、内蒙古、广西、湖南的湘西、湖北的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即“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西部地区的这一最新定义,被称为‘l0+2+2’。西部论坛给西部地区下的最新定义

中被加上去的两个2都是民族自治地区。”(刘惊海,《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确定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

九、关于西部大开发沙漠治理与水利的先行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治理沙漠要先行。”即“今年出现的多次强劲的沙尘暴,引起举国上下的关注,议论很多。1993年我写了“二北地区沙漠化扩人的原因及对策”一文(刊《文汇报情况反映》,文章首先提出了“以水定地,星草养畜。千旱沙地土地利用率不超过二分之一”的观点。沙漠化阻碍着西北地区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中,治理沙漠要先行。“(窦芳,《西部大开发治理沙漠要先行--我国沙漠化沙尘暴起因及对策》,《中国林学会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0)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即“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前不久召开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在西部开发中,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到突出位置。这就为内蒙的水利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云峰,《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文集》,2000)

十、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产业选择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首选杏产业”即“在西部大开发中应首选既治荒又治穷的杏产业,杏树是西部历史悠久的长寿树种,栽培历史已有3500年。西部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适用杏树生长与加工。发展杏树业是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项目,是可形成产业化并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张加延,《西部大开发应首选既治荒又治穷的杏产业》,《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论文集》,2003)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实际决定优先发展草业。”即“草业是以草原为基础,利用光能通过生物,再通过化工、机械等创造财富的产业。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问题,而优先发展草业是西部实际所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张宏利,《西部大开发草

业应先行》,《中国畜牧杂志》,2005)

十一、西部大开发中思想与观念现行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西部人的思想观念要先行。”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审时度势面向21世纪作出的伟大战略决策,这是继‘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之后开发西部的第三次浪潮。为了能把这场新战役长期、有效地打下去,并最终实现其战略目标,关键要从思想根源、从人的观念上找到突破口,换句话说,实施西部大开发,西部人的思想观念要先行。”(姜巍,《西部大开发:西部人的思想观念要先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6期)

一种观点认为:“开发欲成,法制先行。”即“推进这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抓好法制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开发欲成,法制先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求。只有强化和完善法制,才能保证西部大开发规范、有序快速、高效的运行:目前.我们在区域,特别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法制工作方面还有少空白,还有不少薄弱环节,还远币能适应西部太开发的需要。”(姜春云,《西部开发法制先行》,《 西部大开发 》,2001年 1期)

十二、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经济与生态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应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优先发展的领域和主旋律。”即“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作出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优先发展的领域和主旋律,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生态建设新工程,必须有新策略才能建设好。”(桑金海,《生态建设良策论》,《山西林业》,2002)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经济大开发应当将农业经济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即“西部经济大开发应当将农业经济开发放在大开发的优先位置,西北农业开发应以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重建并重,并优先促进经济发展,应以粮食生

产和林果草发展并重。”(陈关秋,《西部农业开发的战略选择》,《西部发展》,2004)

十三、关于西部渔业养殖研究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西部应建设成有丘陵地区特色的稻、鱼、果高效生态工程”,即“加速种养殖结构和食物结构的调整.把稻鱼工程建设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节水农、渔业结合起来,建成中国西部有丘陵地区特色的稻、鱼、果高效生态工程”。(张忠孝、吴宗纹,《开发生态经济发展稻田养殖》,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1)

还有观点认为:“家庭小鱼池将成为西部渔业的新亮点”,即“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干旱缺水,家庭小鱼池将成为西部渔业的新亮点”。(权可饱、周敏、王泽仁,《发展家庭小鱼池,构建和谐西部新农村》,中国渔业学术论坛,2007)

十四、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发城市化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大城市。”即“城市规模经济效益规律表明,在我国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的情况下,为了加速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大城市,充分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和主导作用,积极培植地区经济“增长级”,以带动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地区经济的高速高效运行”。(包春梅 史增震 王芬,《优先发展大城市——浅议西部城市化发展》,《当代经济》 ,2008年 8期)

还有观点认为:“西部应限制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即“结合我国情况来看,总体而论,在西部应限制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尤其需要与实施小城镇战略相结合,积极稳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城乡人口、经济有序漉动的机制”。(但汉惠,《西部大开发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 15卷1期)

十五、西部大开发中企业发展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大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西部大开发与进入国际大市场的主力军。”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调整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结构的极要机遇。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我国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进入国际大市场的极好机遇。企业是市场主体,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也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大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西部大开发与进入国际大市场的主力军。”(顾家麟,《大型企业集团是西部开发的主力军》,《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7期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的需求条件和成本条件也决定了西部应该发展中小企业而非大企业。”即“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专业化分工的利益和要素的不可分割性。所谓专业化分工的利益是指大企业通过更细的劳动分工而提高生产效率,然而由于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专业化分工的程度也较低,专业化分工的利益难以获得;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人才、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这方面的条件跟不上,反而会造成管理的低效率,造成规模不经济,这也正是西部的真实情况。因此,西部地区的需求条件和成本条件也决定了西部应该发展中小企业而非大企业。”(隆远勇、隆玉芸,《中小企业:西部开发的突破口》,《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十六、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模式选择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应继续发挥梯度推移理论的作用。”即“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如何合理建立地区发展的分工体系,合理布局生产,是政府和理论界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梯度推移理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西部大开发应继续发挥梯度推移理论的作用,调整产业结构,东引西联,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从根本上振兴与腾飞。”(闫志英,《从梯度推移理论看西部大开发战略》,《 理论探索 》,2004年 3期)

一种观点认为:“采用反梯度推移理论,将可能带来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即“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理分布来看,存在着三个经济地带,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他们相对应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由高到低,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呈现为阶梯状。按梯度推移理论来说,发达的东部地区在“ 滴涓效应” 的作用下,生产力的发展就会依次向中部、西部地区分散,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相对均衡发展而根据西部地区目前的现状,如若采用反梯度推移理论,将可能带来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焦建秋,《西部开发的反梯度推移策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25卷 6期)

十七、关于西部大开发中资金来源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民间资本是西部开发的重要资金来源。”即“总之,民间资本是西部开发的重要资金来源,澈话和运用好这部分资金,可以缓解西部开发亟须解决的资金困难,从而有力的推动西部开发的顺利实施。”(《民间资本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资金来源》张世俊苏华《甘肃金融》2001年3期)

一种观点认为:“银行贷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即“虽然运用银行贷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有其困难的方面,但是金融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无疑将大显身手,将发挥银行自身独特的积极作用。其一,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倾斜,是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在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中居于领导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金融的关系,做到相互支持、彼此信赖。在此基础上,在中央银行的领导下,组建西部发展银行,以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汪孝德,《论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 》,《天府新论》,2001年2期)

十八、关于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大开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则是重中之重。”即“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则是重中之重,关系到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本文从西部交通与西部

开发的关系着手,借鉴发达国家开发以交通为先的经验,首先论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优先发展公路的观点。”(程艳,《西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长安大学,2006)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铁路的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即“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动脉,直接关系着地区的发展与繁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家将该地区铁路的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这些地区进行铁路勘察,如果采用原始的常规地质勘察方法则会显得捉襟见肘,因为野外勘察工作范围有限。”(邵虹波,《遥感技术在滇西某铁路选线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成都理工大学,2009)

十九、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工业与轻工业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应以轻工业为优先发展产业。”即“由于轻工业自身存在的特点及西部地区的客观现实,应考虑“放重抓轻”,并以发展贸易为前提,以轻工业为优先发展产业,借助内外两大市场,实现双向经济环流,从而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董藩,《西部主导产业选择:重工业是科学决策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另一种观点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西部大开发的明智之举。”即“中西部地区有占全国86.5%的国土和58.8%的人口,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重工业基地。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明智之举。”(张再生,《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人大研究》,2011)

二十、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企业与市场主导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来推动西部大开发,才能使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到实处。”,即“西部地区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落后,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来推动西部大开发,才能使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到实处。因此,必须激活大中型国有企业,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企业融资或投资兴办企业。(朱方明,《以企业为主体推进西部大开发》,《经济体制改革》,2001)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以市场为主导。”即“总之,在西部大开发和即将加入“WTO”的历史机遇中有所作为,推进产业升级,产品换代,以市场为主导 ,面向市场捕开发,立足效益 ,规模经营,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我县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落后面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余秋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调整农业结构》,《 重庆社会科学 》,2000)

二十一、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企业与市场主导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来推动西部大开发,才能使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到实处。”,即“西部地区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落后,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来推动西部大开发,才能使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到实处。因此,必须激活大中型国有企业,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企业融资或投资兴办企业。(朱方明,《以企业为主体推进西部大开发》,《经济体制改革》,2001)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以市场为主导。”即“总之,在西部大开发和即将加入“WTO”的历史机遇中有所作为,推进产业升级,产品换代,以市场为主导,面向市场捕开发,立足效益 ,规模经营,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我县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落后面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余秋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调整农业结构》,《 重庆社会科学 》,2000)

二十二、关于西部城市道路的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走优先发展大城市来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跨跃式发展的新路子。”即“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城市发展恐也要转变观念和思路,走优先发展大城市来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跨跃式发展的新路子”。(杨继瑞,《西部大开发的城市体系模式抉择:优先发展西部大城市,决策咨询通讯》,2001年12卷1期)

还有观点认为“根据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素质不高、城镇体系发育不健全的实际,走以中小城市为中心的集中城市化道路,则更为合适”。即“中

西部地区简单模仿东部地区,走‘遍地开花’的发展小城镇的分散城市化道路,不太符合实际;根据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素质不高、城镇体系发育不健全的实际,走以中小城市为中心的集中城市化道路,则更为合适”。(缪合林,《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应实施中小城市发展战略》,《开发研究》,1995年5期)

二十三、西部大开发中原则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必须遵循五个原则。”即“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21世纪,必须遵循五个原则,即优区位选择原则、增长极发展原则、开创性推进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政策性动作原则。”( 王谦光,《西部大开发必须遵循五个原则》,《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17卷3期)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要始终把握住下面三个原则。”即“为了从源头上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需要从改善、提高西部环境生态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 培育、提高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形成西部地区经济自我发展机制与调适机制。故此,在西部大开发的目标追求中,要始终把握住下面三个原则:第一,既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率,扩大经济规模:更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西部区域经济整体素质,顺应国内外市场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走势,对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在国内外大市场中的竞争力。第二,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综合决策,以提高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第三,既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这个根本,又高度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凝聚、激励各族人民协同努力完成西部大开发历史性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保证。” (陈栋生,《要坚持三个原则关注三类差距》,《领导广角》,2006年第5期)

二十四、关于西部灾害防治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开发应注重泥石流减灾”,即“泥石流严重危害山区城镇、交通、农田、工矿和水利工程等,造成严重灾害.仅已查明的泥石流就有15797条,其中铁路沿线泥石流1294条.有131座县级城镇、19座地(州)首府城市和4座省会城市受到泥石流的威胁和危害.西部开发应注重泥石流减灾”。( 崔鹏 韦方强 谢洪 杨坤 何易平 马东涛,《中国西部泥石流及其减灾对策》,中美水土保持研讨会论文集,2003)

还有观点认为:“在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中,土地沙漠化的防治自然应是其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即“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中的优先领域与建设重点之一便是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的土地沙漠化的防治自然应是其重要建设内容之一”。(董玉祥,《略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防治问题--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2000)

二十五、关于对西部的优惠政策

一种观点认为, “对于西部的优惠政策,决策者应考虑调整甚至取消某些优惠政策”。即“当某个地区、部门、行业或产业通过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得到了快速发展或超前发展时,如果继续实行这些优惠政策,将会加剧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不均衡发展态势。此时,调整甚至取消某些优惠政策就成为决策者不得不考虑的阐题。缩小差距、平衡发展不能以牺牲发展快的地区、部门、行业为代价;况且,特殊经济政策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并不是在所有地区、所有部门、所有行业都能够发挥其同等效用的。”(罗清和 高飞《从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看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2).26-31)

还有观点认为, “对于西部的优惠政策,应制订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即“据了解,为了鼓励外商投资进入西部地区,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将外商对银行„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吸收外商投资;对外商投资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如外方可以控股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等。”(陈永军《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多》,《化工文

摘》.2001(10).7-11)

二十六、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货币政策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实施特珠的金融政策。”即“要真正有效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必须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实施特珠的金融政策。即:在货币资全供给上有所倾斜,在资金流向上有所控制,在政治运作上有所灵活,在监管措施和地区调控上有所区则。( 马润平、汪泽,《改善金融环境是强化西部开发中金融支持的基础》 ,《社科纵横》,2001)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不能有不同的货币政策。”即“有人提出货币政策也应倾斜,如降低西部设立金融机构的条件、适当降低西部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适当降低再贷款条件、适当降低西部企业获取贷款时自有资本比率、实行差别利率,在西部优先进行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的创新试验等等。我认为,西部货币政策的倾斜受到很大限制,在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有着不同的货币政策,那将给中央银行监管带来很大困难。”(戴小平,《应正确估价金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财经科学》,2000)

二十七、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多元化的经济建设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三元经济结构的构建是其必由之路。”即“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就是工业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三元经济结构的构建是其必由之路。但是构建三元结构经济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三元经济取代并消灭目前的二元经济,从而达到一元经济, 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 城市化和现代化。”(赵荣祥,《构建三元经济结构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现代经济探讨》,2000)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建设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者互为根本途径”即“西部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统筹西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建设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者互为根本途径。一方面,缩小城乡差距可以使部分发展农村经济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由城市向农村回流,从而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西部地区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客观要求。(罗清,《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

新农村建设》,《时代经贸》,2007)

二十八、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人才引进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人才引进是必需的。”即“在西部大开发中,人才引进是必需的,做好西部大开发的人才引进,处理好各类人才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有重要影响,本文对此问题作初浅的解析。”(严胜柒 、张云峰,《西部大开发与人才的引进》,《 学术探索 》,2001)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的本地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力量。”即“笔者认为, 西部地区的本地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力量, 吸引外来人才只是一种补充和强化的措施。对于西部大开发的事业来说,应当首先着眼于本地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与此同时才是吸引外来人才。”(兰晓荣,《开发和利用本地人才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西部论坛》,2001)

二十九、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必须抓住大开放这个龙头””即“欠发达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现代经济结构,包括现代化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现代结构靠内生或“内部萌芽”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必须从外部导入先进的理念、技术和制度,并迅速将其消化,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并最终实现赶超。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外开放的过程。对外开放的先导作用对于一个落后国家具有战略性的作用,对于一个落后地区同样如此。因此,西部大开发要成功,西部地区要摆脱落后的面貌,就必须抓住大开放这个龙头,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走开放———发展———赶超的道路。”(田秋生、刘力:《略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对外开放问题》,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1年第4期。)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于立足创新””即“传统的边际收益递减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其每增加一单位所创造的收益将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我国实行的三区域梯度发展政策导致大量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大部分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更

加受到掣肘。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是边际收益递增的并可低成本复制,生产要素与知识创新相结合会使边际生产力非线性爆发增长。因此,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关键在于立足创新,以知识资本的积累与发展为突破点,在与传统资本相融合的过程中带动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成倍提高。”(张润君:《试论制度创新与西部大开发》,载《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三十、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即“自古以来,历届中央政府都没有对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等闲视之。从秦朝囤兵河套地区,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到清朝对达赖喇嘛的赐封,以及建国后中央两次对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西部地区一直就是中央政府政治棋盘上的重要棋子,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一张“大画饼”,开发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促使中央开发西部的“政治砝码”是因为西部地区聚集了我国80%的少数民族。如能让聚居于西部和陆地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加快经济发展,让各民族能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机会与利益,从而使愈来愈多的少数民族共享繁荣,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西部地区矿产丰富,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军工稀有金属大部分分布在辽阔的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成了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库。在当前面临资源威胁的世界环境下,开发西部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远见。”(白永秀、郭俊华:《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载《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意义应大于政治意义。” 即“作为一项国家大计,当然有其政治上的意义,但西部大开发的确将使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升。一是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富民扶贫工程。二是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使西部地区加速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三是国家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2001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四件重点大事来抓,投入巨额资金来保护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并支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变环境资源为经济资源。四是国家为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出台了一系列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帮助西部吸引外资进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资源使用方面给以当地政府更多的税收分成,人事部对去西部地区

就业的人口放松户口管制,在投融资方面给予西部地区更多的灵活政策,加强西部地区高校基础建设,等等,都将切实有效地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西部地区能充分用好这些优惠政策,自身能解放思想,进行技术、组织、制度的创新,西部地区的经济起飞并非是空中楼阁。经济决定政治,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当今,世界各国进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意义也应大于政治意义。”(王晓燕:《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西部大开发》,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三十一、关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中可再生和不可再生发展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矿产资源是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是国家要求积极发展和优先安排开发的优势产业。”即“矿业开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是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是国家要求积极发展和优先安排开发的优势产业,矿业开发可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其中24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西部地区占全国的50%以上,另有9种矿产资源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储量占到全国的33—55%。西部地区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毛建华,《关于西部大开发与矿业先行的思考》,《理论导刊》,2002年第1期)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草业应先行。”即“我省农牧厅厅长蒋文兰富有远见的指出,我省要把小草做成大产业,实现牧草、草坪草种的国有化。这是符合西部大开发首先要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思路要求,又抢抓机遇的正确决策。综上所述,西部大开发,草业应先行。”(张宏利,《西部大开发草业应先行》,《中国畜牧杂志》,2005年第41卷第8期)

三十二、西部开发中的人口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和政府应该采取鼓励人口向西迁移的建议和对策,才能实现人口分布的平均化„„”即“同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比较,西部地区“人稀”无疑也是一个客观存在。1998年全国人口密度(人/km2)为130,西部地区为5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但西部不同省区市之间也相差很大:重庆市

人口密度371,贵州208,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55,新疆10,青海7,西藏2,则同全国平均水平相去甚远。这后4个省区面积合计406.4万平方公里,占西部总面积的74.4%,一下子将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拉了下来。因此,西部“地广人稀”因而自然资本蓄势较强、人均水平较高。在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和解决劳动就业的巨大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老化,国家和政府应该采取鼓励人口向西迁移的建议和对策,才能实现人口分布的平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李宝元:《人力资本一与经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开发不仅不需要大量增加人口,相反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开发的必要前提。”即“西部开发不仅不需要大量增加人口,相反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开发的必要前提和推进器,开发与控制人口增长相辅相成 。西部人均占有的质量较高的耕地并不多,人均水资源西北与西南严重“贫富不均”,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的一面。如果站在全球角度观察,目前世界人口密度为44,我国西部还要高出18%左右,不在需要增加人口密度的“地广人稀”地区之列。1998年全国人均生物量(吨/人)10.6,西部20.1,高出约90%;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全国人均4591元,西部7692元,高出约68%。产出资本中,当年全国人均资本形成额2436元,西部1808元,相当于全国的74.2%;人均GDP全国6362元,西部4053元,相当于全国的63.7%。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Κ人口数量×人均受教育年限。单位:万人年)全国785055,西部161481,西部占全国约20.6%,比人口数量占全国22.8%低2.2个百分点。社会资本中,从总体上看,西部在改革开放、制度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较为滞后。显然,要保持并发挥西部地区人均自然资本的比较优势,继续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是治本之策。 ”( 赖德胜、孟大虎:《人力资本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人才市场管理研究(NFS项目编号:70233003)”讨论稿,2004年6月。)


相关文章

  • 推进西部大开发若干意见
  • 国发[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努力,西部大开发取 ...

  • 辩论:西部开发引知更重要
  • 西部开发引资更重要 反方结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对方同学脱离西部开发的背景,始终就知谈知,一直在论证知识的巨大作用.可没有意识到,西部的落后是缘于贫穷和部分地区的愚昧,只有引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改变西部的落后.目前,全国近600个贫困县90%以上集中在西部,西部工业化率不到东部发达地区 ...

  • 西部大开发调查报告
  • 西部大开发调查报告 41092045 郭钧 西部开发背景: 中国三大经济行政区域 东部地区:北京市11(京).天津市12(津).河北省13(冀).辽宁省21(辽).上海市31(沪).江苏省32(苏).浙江省33(浙).福建省35(闽).山东省37(鲁).广东省44(粤).海南省46(琼).香港特别行 ...

  • 分局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总结
  • 直属征收分局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 策总结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自2001年出台以来,为西部地区积累资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区域经济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西部地区国家鼓励发展的各类企业,在2001至2010年间,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加快了重点鼓励产业的扩张 ...

  • 西部开发刚迈出一小步
  •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魏后凯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中国西部地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选择,他带领的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针对西部地区的一些课题进行研究,并对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今日中国:您怎么看待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成就? 魏后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 ...

  • 西部大开发论文
  • 西部大开发是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文传 A104136 贺韬 内容摘要: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 ...

  • 论西部开发中的"补偿"问题及"补偿"政策
  • 作者:常云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年03期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93(1999)04-0045-05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从现在起,要把加快西部发展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地区加快 ...

  • 西部大开发学习心得体会
  •   为全面认真学习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文件精神,本人紧密联系本职工作实际,书写阅读笔记,理论实践相结合,吃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内涵,以确保本人在新一轮实施西部大开发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做出应有的贡献。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 ...

  • 20**年最新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盘点 近几年来,国家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西部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众多企业和个人的热情参与,也离不开国家对西部发展给予各项优惠政策,其中税收优惠政策尤为重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