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修辞学研究概述

经济修辞学研究概述

朱立华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34)

[摘 要] 经济修辞亦称“修辞经济学”、“经济话语”、“经济辩术”乃至“经济谎言”,是继逻辑语义学之后的又一全新学科,主要研究经济学家如何巧妙利用话语说服同僚或政客接受某种经济学说。本文基于中英文数据库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首先回顾了经济修辞学学理构建,概述了经济修辞学“文学特质”、“隐喻修辞”、“科学主义修辞学”以及“说服力”、“话语权”和话语接受者反应等特质研究,然后对“反修辞论”进行批评性研究,并重新审视了经济修辞学的研究前瞻。 [关键词]修辞学;经济修辞学;隐喻 [中图分类号]

1 经济修辞学学理研究

经济修辞学本体论。“修辞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贺拉斯时代,历史悠久,学理完备,而“经济修辞学”则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理构建、研究方法等还处于起步阶段。经济修辞学亦称“修辞经济学”、“经济话语”、“经济辩术”乃至“经济谎言”,研究经济学家如何巧妙利用经济“话语权”“说服”同僚或政客接受某种经济学说,以达到某经济目的或政治目的。[1]

经济修辞学方法论。Eatwell 等认为,古典经济修辞学(时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算术)强调经济活动应该使用自然语言、经济理论应该既有事实,又含逻辑。而现代(后古典)经济学则过分强调操作主义(operationalism)、实证主义(positivism)和行动主义(behaviorism)等“科学”主义,主张以形式主义(假借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等式、公理和理论假设)取代自然语言,使经济修辞学丧失了文学特质,变成了“数学化”经济。[2] Deirdre McCloskey主张采用文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语篇,认为经济学家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强调经济语篇分析中文学修辞方法的运用。[3]

经济修辞学功用论。Alfred Marshall 在其经典之作《经济学原理》中分析了经济修辞学的功用价值。他认为,对于同一

经济事实,不同社会群体采用不同表述话语:第一类为经济学家使用的自然科学语言,具有文学经济学特质;第二类为商人使用的专业语言,专而不精;而普通百姓使用的话语为第三类。经济修辞学的研究价值在于将这三类话语融会贯通,解决了“经济学家曲高和寡 、商人被误导、百姓遭愚弄”的问题,进而说服人们接受此理论,拒绝彼理论。[4]

经济修辞学批评论。经济修辞学研究仅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属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学者有的进行批评性研究(如“反修辞论”),有的进行积极性研究(如“反‘反修辞论’”)。国内研究成果极少,只能检索到 “知识经济与修辞学研究”和“知识经济与修辞学”两篇文章,且研究内容与经济修辞学并无实质联系。国内学者主要进行经济语篇的“隐喻”研究,可检索到近20篇论文,并无专著。研究特点是借用语言文学领域的隐喻研究成果,对英语经济语篇(包括商务英语、广告英语和经济新闻英语,遗憾的是无“汉语经济语篇”)进行文本分析,而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将在2.2对此研究进行专门概述。国外经济修辞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文献检索发现,国际学术界最负盛名的学者当数Deirdre McCloskey,她的专著《经济修辞学》从经济修辞的研究方法、经济

修辞的文学特质、经济演讲的隐喻修辞以及从方法论到修辞学等多个视角对经济修辞学进行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和梳理,在学术界具有很大影响力。[5] Arjo Klamer著有《经济修辞学的意义》(或译《经济话语的后果》)一书,概述了经济修辞学的评价和争论,重新审视了经济修辞学在政界和新闻界的话语异质特征,指出了经济修辞学的研究意义。[6] Benjamin 著有《麦克洛斯基修辞学:经济学话语道德》一书,以McCloskey 修辞学为研究文本,对经济学中的话语道德进行了多视角研究。[7] 此外,Henderson 、Mirowski 及Clancy 等对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进行了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8-10]

2 经济修辞学特质研究

如前所述,中西方学者对经济修辞学特质进行了多视角研究,其主要研究元素包括“经济语篇的文学特质研究”、“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科学主义修辞学研究”和“历史经济学中话语接受者研究”等。

2.1 经济语篇的文学特质研究 海德格尔曾说过:“是语言在说话,而不是人在说话”,语言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McCloskey 认为经济学家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经济学既是科学又是文学,一语道出了经济语篇文学特质研究的学术意义。经济学必须使用语言作为载体进行表述,经济学家所使用的语言(经济语篇),并非总是由等式、定理和理论假设组成,而更多使用的是具有文学特质的自然语言,换言之,经济学研究离不开语言研究,语言研究不能没有修辞学研究,经济语篇的文学特质研究是经济修辞学研究的内核之一。 经济学具有文学特质是指经济学可以像文学、诗歌、小说一样对经济学进行研究。众所周知,经济学的科学特质具有“说服力”,因为经济学家需要使用数学定理、实验数据。经济学的文学特质也具有“说服力”, 既可以从深奥的“方法论”,也可

以从浅显的“钻石销售论”层面显现出来,

使抽象、深奥的经济学平民化,与科学特质并不对立,具有和科学特质同等的重要性。现代(后古典)经济学家通常采用共时性和历时性方法研究经济“价值论”。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采用共时性和历时性方法研究语言“价值论”,二者具有相似性,经济语篇也具有文学特质。McCloskey 通过对经济语篇文学特质的个案研究,分析了文学思维模式对于应用经济学研究的促进作用,提出即使是数学经济学家,也应该而且必须使用文学修辞机制。经济语篇的文学特质也体现在经济学和文学的交叉研究。语言学家Kurt Heinzelmann 在《想象经济学》一书中,讨论了经济学理论如何运用语言,并影响具有丰富想象力作家的语言使用。[11]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尚未开始经济语篇文学特质的专题研究,但在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过程中,已经意识到经济语篇和文学语篇的内在联系,将语言文学领域的修辞研究成果,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不仅拓展了修辞学研究的学术领域,也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学术视野,并促进了“经济修辞学”的学理构建。 2.2 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指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 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 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mapping of the structure),即从“始发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以《纽约时报》报道为例,“ Alan Greenspan… has been saying the economy is sailing into headwinds”,格林斯潘采用空间概念“航行遭遇逆风”来表述美国经济领域遭遇的“困境”。经济学家巧妙使用概念域A 替代概念域B 来表述某种经济行为,来达到某种效果,实现某种目的。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包括“语言学研究趋向”和“经济学研究趋向”。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言文学视角下的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特点主要以隐喻修辞为本体,经济语篇为素材。经济学家主要研

究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特点主要以经济语篇为本体,隐喻修辞为手段。两种趋向的最佳运行轨迹应该是交叉而非平行,即有必要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事实上,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也是经济修辞学研究的内核之一。

国内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始于本世纪初,研究重点是修辞学,而非经济学。对于经济学研究的价值功用。在“隐喻、

经济学和特殊用途英语评论”一文中,Henderson 仔细梳理了经济语篇隐喻修辞研究,评介了Boers ,Cameron & Low, Charteris-Black, 以及Browne & Quinn 等知名学者的学术理论,评述了《经济学家》杂志,提出了外语或二外学生学习经济学教材中隐喻词汇的意义。[18]著名女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借用语言文学领域内隐喻修辞研究的理论模式,研究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学者是语言学家(包括商业英语、经贸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而非经济学家。研究领域是商务、广告和经济新闻报道等经济活动。清华同方和维普资讯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4000余篇隐喻研究论文,有关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仅20余篇,没有专著,“中国经济修辞学”尚处于雏形阶段。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第一,经济语篇隐喻修辞的本体认知研究。李明提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并就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机制及功能进行了探讨, 罗晓燕、葛俊丽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商务英语中常见的概

念隐喻的认知机制。[12-13]

陈家晃、段成分析了广告英语中的语音隐喻,刘星光探微了报刊英语中隐喻现象。[14-15]第二,英汉经济语篇隐喻修辞的对比研究。甘智敏、梁晓波对英汉经济新闻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赵敏对中美商务英语概念隐喻

进行了对比研究。[16-17]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经济语篇隐喻修辞的翻译、及其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多视角研究,促进了“中国经济修辞学”的学理构建。

国外经济学家主要采用“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对经济语篇进行文本分析,求证隐喻修辞现象对经济学的研究功用价值。研究特点:侧重经济学,而非修辞学;修辞学是手段,经济学是目的。缺陷在于隐喻本体研究不足,优点在于吸纳了经济语篇作为研究素材,拓宽了隐喻研究视野,提供了研究实例。代表人物主要包括McCloskey 、Marshall 、Henderson 、Klamer 和Benjamin 等。Henderson 是最早研究经济语篇隐喻修辞的学者之一。在“经济学隐喻”一文中,Henderson 集中探讨了隐喻

家McCloskey 对经济语篇隐喻修辞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她认为隐喻是经济修辞学的核心元素,甚至提出经济学中的数学理据、数据统计以及经济学建模都是隐喻的,直线、曲线、点乃至表格皆为经济变量的隐喻表述,具有文学性,认为经济语篇具有“强烈的隐喻性”。[19] Charteris-Black 和Ennis 对西班牙语和英语商务报道的隐喻修辞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在两种语言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引起了经济学家、商务

专家和翻译家的强烈关注。[20]

此外,Boers, Mirowski, Clancy等利用认知语义学模式,分析了隐喻与人类的思维方式的内在联系,探微了研究经济语篇隐喻修辞的重要意义。[21]此外,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和语言学家对隐喻的修辞功能、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进行的多视角研究,加快了“经济修辞学”的学理构建。

除经济语篇的文学特质和隐喻修辞之外,McCloskey ,Black ,Burke ,Nelson 等经济学家和语言学家还从本体认知、学理构建到实证方法等多个层面对经济修辞学进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科学主义修辞学”、“历史经济学话语接受者研究”、“经济现代主义”、“经济修辞学方法论”,以及经济修辞学与哲学、法学、政治学、宗教学乃至女权主义等交叉研究。虽然这些研究(研究特点:经济语篇修辞个案分析)未能像“经济语篇的文学特质研究”和“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那样具有系统性、理论性,但它们丰富了经济修辞学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经济修辞学的研究领域,拓宽了经济修辞学的研究视野,并最终完善

了“经济修辞学”的学理构建。[22-24]

3 经济修辞学批评性研究

3.1 “反经济修辞论”批评性研究

毋庸置疑,经济修辞学研究无论对于经济学研究,还是修辞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反经济修辞论”,认为修辞学可导致经济学失去“客观性”(objectivity),可导致“经济谎言”;而另外一些学者立刻提出“反‘反经济修辞论’”,认为现代主义经济学并未被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所取代,是理性的(rational),引发了经济修辞学批评性研究。

Polanyi 认为经济修辞学可能掩盖经济事实,失去客观性,缺乏“令人信服的、建立在确凿数据和正规文献基础上的、能够得到反复验证的简洁表述,即科学理性主义”,经济修辞学可能沦为“经济辩术”或“经济谎言”,而失去研究价值。[25] McCloskey 等对“反经济修辞论”进行反驳,提出“反‘反经济修辞论’”,认为现代经济修辞学摆脱了“非理性主义”,趋向于“理性主义”,修辞手段是建设性“装机”(machine-building)而非毁坏性“拆机”(machine-breaking)。Quintilian 认为,修辞手段本无良莠之分,完美的修辞学取决于完美的修辞学家,“修辞学家不仅仅是好

[26]

人,不是好人绝不可能成为修辞学家”。Pethő也批驳了“反经济修辞论”,认为经济修辞学可以使经济语篇通俗化、经济教学人性化,亦可解决诸如现代经济文体缺乏“唯美性”和“可喻性”、现代方法论拘泥于公理、证明等问题。经济修辞学研究,正是在争论和分歧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

参考文献:

发展。

3.2 经济修辞学研究前瞻

经济修辞学的研究动因。经济语篇(经济学术会议工作语言抑或经济学教材)通常使用学术性的“规范”经济语言,经济学家注重操作主义、实证主义、行为主义,认为只有它们才具有科学性,忽略了经济语言的实用性、灵活性和客观性,使经济学脱离了普通百姓。经济修辞学研究动因就在于解决“经济学家曲高和寡 、商人被误导、百姓遭愚弄”的问题,强化其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广阔的研究前景。

经济修辞学的研究阻力。阻力主要来自于“反经济修辞论”等不利因素。他们认为修辞“无意义”、“非科学”,只是“想法”而已,或只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反经济修辞论”延缓了经济修辞学的研究进程。

经济修辞学的研究前瞻。无论是积极性的、还是批评性的,经济修辞学研究还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国内为学者,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语言学界,都逐渐开始关注经济修辞学(尤其是商务英语、广告英语等经济语篇的隐喻修辞研究),并开始对经济修辞学与政治学、宗教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哲学、数学以及“批评性话语研究”等进行多视角、跨学科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7]但是研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有些领域,如“经济语篇接受者研究”(读者对语篇的接受程度)、“经济修辞说服性研究”,以及“经济修辞政治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 Pethő E. Introduction to Rhetorical Economics[J]. European Integration Studies, 2005(1):109-114.

[2] Eatwell J, Milgate M, Newman P. (ed.)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C].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imited, 1987.

[3] McCloskey D. N. 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 (2nd edition)[M]. Madison, WI: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8.

[4]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td., 1920.

[5] McCloskey D. N. If You are Smart: The Narrative of Economic Expertise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0.

[6] Klamer A. The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hetoric[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7] Benjamin B. McCloskey's Rhetoric: Discourse Ethics in Economics[M]. London: Routledge, 2005. [8] Henderson, W. Metaphor in Economics [J]. Economics, 1982(4):147-153.

[9] Mirowski P. Natural Images in Economical Though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 Clancy J. The Invisible Power: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M].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1999. [11] Hansson B. Fundamental axioms for preference relations[J]. Synthese, 1968(18):423–442.

[12] 李明. 商务用途英语中经济类文本里的隐喻机制及功能[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2):25-28. [13] 罗晓燕, 葛俊丽. 商务用途英语中的概念隐喻认知机制[J]. 商场现代化,2007(5):7–8.

[14] 陈家晃, 段成. 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初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239-241. [15] 刘星光. 报刊英语中隐喻现象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2007(5): 95-96. [16] 甘智敏, 梁晓波. 英汉经济新闻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06(4):89-91.

[17] 赵敏. 中美商务语境中常用概念隐喻及其文化根源的比较研究[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18] Henderson W. Metaphor, economics and ESP: some comment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0 (19) :

167-173.

[19] McCloskey D. N. 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J]. Economic Literature, 1983(26): 496-617.

[20] Charteris-Black J, Ennis 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 in Spanish and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ing[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1(20):249-266.

[21] Boers F. Enhancing Metaphorical Awareness in Specialized Reading[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0

(19):137-147.

[22] Black M. Models and Metaphors: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Philosophy[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23] Burke K. The Rhetoric of Religion[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24] Nelson J. Feminism, Objectivity and Economics[M]. London: Routledge, 1995. [25] Polanyi M. The Tacit Dimension[M].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96.

[26] Quintilian M.F. Institutio Oratoria. Trans. H.E. Butler[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0.

[27] 瞿麦生. 关于经济逻辑学及其研究的基本构想[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1):18-23.

Survey of Economic Rhetoric Study

ZHU Li-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Abstract: Economic Rhetoric, another completely new discipline within economic theories after Logical Semantics, is also known as “Rhetoric Economics”, “Economic Discourse”, “Economic Argument” or “Economic Story-telling ”, which mainly examines how economists persuade colleagues and politicians to accept a certain economic assertion. Firstl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rhetoric theories are review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data-base and the related documents, and then such specialities of economic rhetoric as “literary idiosyncrasy”, “metaphor ”, “rhetoric of scientism”, “persuasion ”, “speech power” as well as the receiver’s response to economic discourse are re-examined. And finally, a critical study of “anti-rhetoric ” is made, followed

by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prospect of economic rhetoric study. Key words: rhetoric; economic rhetoric; metaphor

(责任编辑 朱慧娟)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逻辑研究”(06BAX050)

作者简介:朱立华(1968—) ,男,陕西绥德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用学、经济修辞学和逻辑语义

学研究。

联系方式: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朱立华 Tel:[1**********]

E-mail: [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 修辞体广告的概述
  • 修辞,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调整语言,就是根据思想内容的需要,对词语、句子、段落作恰当的选用、安排;修饰语言,主要是指用一些修辞方式,增加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修辞方式主要有比喻与借代,比拟与夸张,反语与双关,排比与反复,对偶与对照等等 。作为修辞广告,主要是指以某种修辞方式来传递商品或劳务 ...

  • 秘书资格证书专题教学大纲
  • 一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秘书资格证书专题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使用的文字基本教材为《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中级)(曲克敏等主编,海潮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次印刷出版发行),辅助教材有《中级秘书学习指导》、《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应试指南》 ...

  • 20**年-20**年学年第一学期外国语文通论教学安排
  • 外国语文通论教学安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地点:仙1-321,时间:周三下午2:00-4:00 "外国语文通论"课程特点及要求 教学目的:旨在介绍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扩大外国语学院各专业研究生的知识面,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理 ...

  •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
  • 大学语文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 [考试方式与时间.题型] 一.考试方式:闭卷.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三.试题类型.数量及分值:基本知识占卷面成绩60%.作文占卷面成绩40%. 1.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2.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3.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4.默写课文(每题 ...

  • 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述
  • 2006年第10期(总第136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 GXI SOCIAL SCIENCES NO. 10,2006(Cumulatively ,NO. 136) 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述 宗世海1, 刘文辉2 (1.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10;2.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 ...

  • 语文阅读题
  • 第一卷.1.准噶尔的地平线沈仁康在①--⑤自然段中,作者描写的主要对象是 .(不超过9字)其独具的特色是 .(不超过8字)作者由此产生了这样的意象:.(5分)2.文中对地平线上的初阳和星月夜的描写,(1)主要用了什么手法?(2)有什么作用?(5分)答:(1) (2) 3."在地平线上,清晨 ...

  •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
  •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 语言学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 结 渤海大学 2008年12月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 语言学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 结 "语言学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是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项目自2004年6月开始着手研究, ...

  • 交际翻译理论观照下的广告文本翻译
  • 摘要: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据,在具体分析广告文本的特点情况下,来进一步探讨广告文本的翻译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广告文本:翻译方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联系的日益紧密,国内越来越多的广告被翻译成英文版本:同时,国外广告也源源不断地被译为汉语版本:因此,广 ...

  • 语用视角下网络广告语言的语体探讨_管琰琰
  • 方式进行.这一阶段是"悟于心"的阶段. 如对"诚信为本"专题所选取的 5 则经典原文,教师要逐字. 词.句进行释义.诵读,扫清学生阅读障碍,使学生准确把握经典原 文含义,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一起大声朗读经典,让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