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本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专科)

学 时 54学时

学 分

制定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制 定 者: 魏本亚 周广秀

制定时间: 2003年8月20日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语文教育学的性质。

语文教育学是一门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教育学科,它是以语文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也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2、语文教育学的地位。

语文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整合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语文教育学是架通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3、语文教育学的作用。

语文教育学运用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从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关系入手,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学校的语文学科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搞好语文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1、根据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中学培养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这些教师需要掌握必要的语文教育理论,掌握必要的语文教育基本技能。这些理论与技能要求也正是我们制定大纲的依据。

2、根据语文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实际要求。语文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它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学习效果如何最终会在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

3、根据中文师范生的学习现状。师范生虽然经历了十余年的学习体验,对中学教育并没有感性认识。制定大纲就要充分考虑他的实际,为他们创设教学实践的机会。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

1、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语文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具有很严密的科学体系。如它的教学要素就包含教师、学生、教材这些方面。它的课程论就包含教学性质、教学原则、教学任务、教学大纲等要素。如何把这些内容统整在一起,这正是大纲制定者需要统筹考虑的。

第二,针对性原则。学习语文教育学最终要解决语文教育实践问题,语文教育学内容就需要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接轨。新的语文课程标出台之后,语文教育学必须对此作出反应。

第三,实践性原则。语文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要经过平时练习、间习、实习,逐步体验实践的乐趣。这些体验实践的过程、方式方法都需要经过精心安排的。

2、要求。

第一,简明扼要。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要,它应用最简洁的语言反映学科的本质内容,反映学科教学特点,反映学科对教师、对学生、对理论、对实践的要求。

第二,具体、实用。语文教育学大纲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内容要求更具体,实践操作方面要实用。

(四)实践环节

语文教育学的实践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是一个多元方式组合的实践过程。

1、语文教育实践的类型

(1)五分钟课内教学训练。不占用其他时间,让学生敢讲,突破学生怕讲课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对上课内容选择、方法的选择,表达形式的选择都有所体验。

(2)十分钟微格教学训练。可用6—8课时,让学生认真设计教案, 面对摄像镜头,从容上课。体验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寻找自己的教学差距,以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两到三次语文教学间习。用4—6课时,到中学亲自考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学生、教师学生处理教材有一个明确认识,对教学过程有一个明确认识。

(4)七周语文教育实习。这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过程,学生经过语文教育学的学习,对语文教育有了感性认识,通过教育实践,才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通过教育实习,也能够较快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语文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育实践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对提升学生语文教育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要求上要从严,必须人人参与。而在实践过程方面,组织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统筹安排,不能随意降低实践要求,也不允许随意拔高实践要求。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序号 学 教学 分 环节名称 课堂讲授 讨论 实验 其它 课程设计 小计 绪论 绪论 讲授 2课时

一 教师 讲授 讨论 2课时

二 学生 讲授 讨论 2课时

三 教材 讲授 讨论 2课时

四 教学设计 讲授 讨论 设计 6课时

五 上课与说课 讲授 讨论 设计 10课时

六 听课与评课 讲授 讨论 设计 10课时

七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讲授 设计 2课时

八 阅读教学 讲授 讨论 设计 10课时

九 写作教学 讲授 讨论 设计 4课时

十 口语交际教学 讲授 讨论 设计 4课时

十一 综合性学习 讲授 讨论 设计 4课时

十二 语文教育媒体 讲授 实验 设计 4课时

十三 语文教育的性质 讲授 2课时

十四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 讲授 2课时

十五 语文教学原则 讲授 2课时

十六 语文教育评价 讲授 2课时

十七 中国语文教育简史 讲授 4课时

十八 语文教育研究 讲授 讨论 设计 6课时

总 计 80课时

说明:

1、教学间习:2—3次,计6—8课时,另外计算。

2、教学实习:6—7周,课时另外计算。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情况等。按100分计算。

2、教学实践:课内三分钟讲课、教案设计。按100分计算。

3、试卷成绩:全面考查所学内容。按100分计算。

4、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教学实践占总成绩的20%,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魏本亚. 语文教育学.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2、闫立钦. 语文教育学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3、张鸿苓. 语文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王文延. 语文教育学教程.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5、王家政. 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6、曹洪顺. 语文教育漫论.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7、杨道麟. 语文教育学导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8、庄肃静. 语文教育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二、教学内容纲要

绪论

一、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语文教育学的性质地位作用。

2.了解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

△3.了解语文教育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4.了解语文教育学的几种主要理论框架。

5.认清学习语文教育学的实践价值。

二、教学内容

1. 学科发展四阶段。教授法阶段,教学法阶段,教学论阶段,教育学阶段

2.语文教育学的学科体系。饶杰腾体系,杨道麟体系,张鸿苓体系

曹明海体系,魏本亚体系

3.建构语文教育学体系的意义。

(1)这是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这是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3)这是语文教育实践发展对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

4.语文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实践性

(2)理论性

(3)人文性

△○5.学习语文教育学的意义。

(1)学习语文教育学是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基本要求。

(2)学习语文教育学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立身之本。

(3)学习语文教育学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

第一章 教师

一、教学基本要求

1. 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2. 了解教师的基本心理特征

3. 了解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高尚的思想品德

1.热爱语文教育事业。

2.热爱关心学生。

△○第二节 具有健康的教学心理

1.痛苦失落期

2.高原期;

3.自主期;

4.自由期

第三节 渊博的学科知识

1.文学知识

2.历史知识

3.哲学知识

4.自然科学知识

第四节 教师的能力结构

1.具有永恒价值的基础能力

△○2.具有发展价值的“扩展能力”

○3.具有高效价值的创新能力。

第五节 教育科学研究基础

1.发现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2.用科学的方法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3.撰写语文教研论文。

第二章 学生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

2.掌握并会指导学生选用学习方法。

3.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理论。

4.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状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地位

1. 学生被动说

汉代学生从师学经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不允许也不可能对经师所传有任何异议。汉代经师的教学方法对以后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明清乃至近代,这种观点还很盛行。解放以后,教师以讲代学,教师在课堂上包打天下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2. 学生中心说

美国的杜威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践,认为教育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从做中学”等口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他又提出“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3. 学生主体说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大胆提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这个观点,他说:“学生既有主动性的一面,又有受动性的一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决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从教学过程的整体看,学生始终是受教育者,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有着明显的受动性,因而是‘客体’;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发展,又是教师所无法代替的,学生又表现出充分的主动性,因而是‘主体’。”

第二节 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征

1. 学习的目标

(1)为父母学习

(2)为升学学习

(3)为提高语文修养而学习语文

2.学习语文的态度

(1) 乐之者

(2) 好之者

(3) 厌之者

△○3.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

(1)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意志。

(4)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个性。

第三节 学生学习的基本理论

1.中国古代的语文学习理论。

(1) 孔子的语文学习理论:闻、见、学、思、问、习、行

(2) 朱熹的语文学习理论:学、问、思、辨、行

2. 国外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试误说

(2)皮亚杰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

△○第三节 学习方法

1.读书法

2.勾画圈点法

3. 互助学习法

4. 锥形学习法

5. 结网学习法

第三章 教材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教材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2.了解古代教材的变化及国外的教材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1.孔子与“六艺” 《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书也称“六经”、“六艺”

2.秦汉时的《急就篇》

3.魏晋时的《昭明文选》《千字文》

4.宋元时的“三”“百”“千”与《四书集注》

5.明清时的《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的语文教材

1.《中学国文读本》这套教材 由林纾编写,商务印书馆1908年5月出版。这套教材是供四年制中学使用的,每学年总共两册,四年共八册。教师按教材计划进行教学避免了盲目性;教材编排由近及远进行,学生先读近代作品,再读中古作品,进而读古代作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编者在选文中适当加注,优美处划圈,顶部加批,给学生以启发,利于学生阅读。

2.《国文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是由吴曾祺编写的,商务印书馆1910年出版。这是供五年制中学使用的,每学年一集,共五集。编排体例与林纾本相同,第一集选清文,第二集选金元明文,第三集选五代文,第四集选晋唐文,第五集选周秦汉魏文。此书只录散文,不选其他文体。在助读方面,除沿用林纾圈点与顶批形式外,还在每篇之后增加了总评。

3.《国文教本评注》这套教材由谢无量编写,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四册,每年一册。编者打破传统的按年代编排体例,以题材编列大单元。这种编排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评注”使此书更具特色,每篇选文之下都有题解,作者介绍,加评加注,顶批,黑圈白圈,总评。这种编排体例与评注是一次大胆的改造。

4.《国文》1933年,傅东华编写了一部组合型的语文教科书,即复兴初、高中《国文》。作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把文选与语文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这套书初中六册,高中六册。这套书使用了十余年,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过很大影响。研究者认为此书最大的贡献就是在选文中穿插编排了“习作教材”,包括语法、文法、文章作法三项。

5.《开明国文百八课》1938年,叶圣陶与夏丏尊合编,开明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一部完整的单元型教材。叶圣陶谈及此书的特点时说,编者试图“以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整治“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教学的大毛病”,“对于文章体制、文句格式,写作技巧,鉴赏方法等,讨究不厌详细”,“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

第三节 中国当代的语文教材

△○1.大陆的教材

(1)人教社的合编型教材。

(2)人教社分编型教材。

2.香港、台湾地区的语文教材

(1)香港的语文教材

(2)台湾地区的语文教材

第四节 外国的语文教材

1.美国的语文教材

2.英国的语文教材

3.日本的语文教材

第四章 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2.掌握并会指导学生选用学习方法。

3.熟练掌握教案设计的基本路径。

4.能够熟练地、独立地设计教案。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按照语文教学规律办事。语文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才符合科学性。

2.可操作性原则。所谓可操作性原则是指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方案要具有可以操作的特征。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设计者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角度不同,设计的方案就会有所不同;设计者面临的学生语文水平不同,设计的方案也会不同;设计者确立的研究角度不同,设计的研究方案也会不同。但是,不论你作出何种选择,作出何种设计,你的设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3.变通性原则。所谓变通性原则是指语文教学设计要预留出一定的变化空间,以便随时应付教学的变化。教学设计是个常量,教学过程是个变量。以不变应付万变,往往会手脚无措;以多变应付万变,就会左右逢源。设计者要充分认识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设计出不同的方案。

第二节 语文教学方案设计的基本路径

△○1.目标与导语的设计。

(1)直截了当,(2)对比法,(3)故异立虚法,

(4)图画导入法,(5)实物引导法,(6)音乐导入法

△○2. 整体问题设计。

(1)从结构入手。(2)从文体入手。(3)从重点入手。

△○3. 局部问题设计,

(1)语言问题设计。(2)细节问题设计。(3)思想底蕴问题设计

△○4. 结束语设计,

(1)传统式设计。(2)表格式设计。

△○5. 板书设计,

(1)内容提要式。(2)纲要信号式。(3)对比式。(4)完形式。(5)图表式。

第五章 上课与说课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上课与说课的基本要求。

2.了解上课与说课的区别。

3.熟练掌握上课与说课的一般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上课

△1.中国的课堂教学模式

(1)孔子的“提问—讨论—作结”三环节

(2)汉儒的五步法:自学、提问、讲解、讨论、练习

(3)朱熹的五步法:自学、质疑、解疑、讨论、自悟

(4)明清的四步法:教识字、教读书、讲解内容、记诵练习

(5)黎锦熙的“理解—练习—发展”三阶段。

(6)王森然的四阶段教程:参考,简介作者和作品;研究、分析课文作法和作者素养;讨论,对课文内容和形式开展评论;读后,抒发感想,读写余论。

(7)叶圣陶、朱自清的精读三阶段:预习、课内讨论、练习;略读四阶段:读书前指导、组织学生阅读、课内讨论、考核成绩。

○2.外国的课堂教学模式

(1)凯洛夫六环节模式:组织教学、检查预习、降解新旧课的联系、讲解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2)席勒与莱茵的五环节: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

(3)布鲁姆的“定向、自学、反馈、矫正、导学、达标”六步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1.凯洛夫课堂时间分布:组织课堂1-2分钟,查阅家庭作业3-8分钟,解题确立新课与旧课的关系5-10分钟,讲述新教材10-20分钟,巩固新教材10分钟,布置作业8分钟。

2.常见的时间模式:介绍作者与课题3-5分钟,背景介绍3-5分钟,基础知识教学8-10分钟,课文内容25-30分钟,练习5分钟。

△○3.理想的时间模式:初步感知课文5-8分钟,针对文本提问题3-5分钟,研讨解决问题25-30分钟。课外延伸3-5分钟。

第三节 说课

1.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1)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会学,说课的目的是让听者明白说课者的设计并认同这个设计。

(2)上课时,执教者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而说课则不同,说课者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说”。

(3)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师生可以进行必要的双边活动。说课的对象是教师、研究人员、学校的领导,说课者无法安排双边活动。

(4)课堂教学,全国普遍采用40分钟或45分钟两种形式。说课选用时间时灵活性较大,如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很少用30分钟来说课。 △○2.说课的意义

(1)说课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语文教学的综合素养。

(2)有助于提高说课者的语文教学水平

(3)有助于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3.说课的基本内容

(1)说教材。

(2)说学习目标。

(3)说学习过程。

(4)说学习方法。

(5)说学习的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6)说练习设计。

(7)说板书设计。

第六章 听课与评课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听课与说课的基本要求。

2.了解评课的基本原则。

3.熟练掌握听课与评课的一般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听课

1.听课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

(2)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真实情况

(3)有助于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4)有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2.听课的准备

(1)研究授课者的教学风格特点

(2)研究授课者研究的专题

(3)研究授课教材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

3.听课的要求

(1)研究授课者的教学风格特点

(2)研究授课者研究的专题

(3)研究授课教材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

△○4.听课的方法

(1)听。听执教者教学思路、听执教者教学语言、听学生学习思路、听学生学习语言

(2)看。看学生学习气氛、看学生学习态度、看学生学习智慧、看学生学习效果

(3)记。记教学思路、记学生的闪光点、记教学时间、记板书、记不足。

(4)思。思考课堂教学是否有新意、思考学生发言是否有创意、思考语文训练是否科学、思考课堂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评课

1.评课的依据

(1)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理论

(2)素质教育理论。

(3)互动教育理论。

△○2.评课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公正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目标性原则

3.评课的基本方法

(1)小组评价法

(2)专家诊断性评价法

(3)对话式评价法

第七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一、教学基本 要求

1.了解确立基础知识的依据。

2.了解基础知识内容的变化。

3.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地位及作用

1.“双基”的由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专家们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而又提出了“双基”的内容,基础知识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基本技能有“听、说、读、写”。

2.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地位。

(1)由“主角”逐渐变为“配角”。

(2)“配角”也要有相对独立的“个性”。

(3)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为提升语文能力服务

3.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2)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有助于学生掌握学语文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

1.确立基础知识的依据

(1)依据新大纲、新课标进行界定。

(2)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新现实进行界定

△○2.基础知识包含的内容:汉字、词语、短语、句子、语感、修辞、标点、文学文化知识、文章学知识、写作学知识

第三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与方法

1.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

(1)精要是对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2)好懂是要求教师的讲解要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3)有用是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目的

△○2.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方法

(1)讲解法

(2)讨论法

(3)调查法。

(4)实践法

(5)前后勾联法

第八章 阅读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阅读教学的性质。

2.了解阅读教学的地位及作用。

3.了解阅读教学的类型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性质及作用

1.阅读的性质

(1)刘勰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文解情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2)叶圣陶先生在1937年1月的《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会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3)于漪老师认为:阅读教学之功在于有计划有目的地促使学生产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语文的愿望,主动积极地运用眼睛和大脑感知文字材料,理解文中各种语言的构造与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探求思想内及其社会意义,对各种文体的作品有一定的鉴常与评价的能力。

(4)日本教育科学研究会上的学者认为:阅读是人类的认识活动,是通过认知和理解用优美的日本语创作的语言作品,去提高认识;阅读活动并非为了读懂语言本身,而是为了理解包含在语言中的思想感情。

(5)欧美的学者认为:阅读不只限于领会作者的思想,涵泳文字作品的情思;阅读应该适应生活、形成功能。

(6)哲学家德里达指出:读者和作品者不是僵死被动的,读者可以对作品重新塑造(就像人们常说的,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作品亦可以“制造”不同的读者。一切都不是僵死不变的

(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阅读的作用

(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提供写作的示范。

(5)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6)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地位与要求

1. 阅读的地位

(1)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

(2)阅读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

(3)阅读已成为社会对人们的必然要求。

2.阅读的基本类型与要求

第三节 阅读教学的类型与方法

1.阅读的类型

(1)文本阅读型。

(2)影视阅读型。

(3)网络阅读型。

△○2.阅读的方法

(1)精读法。

(2)略读法。

(3)“有疑无疑法”。

(4)记诵法。

第四节 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1. 认读能力

2. 理解能力

3. 鉴赏文本能力

4. 批判文本能力

5. 搜集信息能力

第五节 几种常见文体的阅读教学

1. 记叙文阅读教学

2. 说明文阅读教学

3. 议论文阅读教学

4. 文言文阅读教学

第六节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1. 诗歌阅读教学

2. 散文阅读教学

3. 小说阅读教学

4. 戏剧阅读教学

第九章 写作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写作的性质。

2.了解写作教学的作用。

3.了解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

4.了解作文的类型

5.熟练掌握写作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写作的本质与要求

1.写作的本质:新课标提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2.写作的要求:

(1)培养中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能力。

(2)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3)培养中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4)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第二节 写作能力构成要素

△○1.写作能力

(1)观察能力

(2)想象能力

(3)思维能力

(4)表达能力

(5)修改能力

第三节 作文的类型

1.改写型

2.命题型

3.供料型

4.话题型

第四节 写作训练体系

1.中国古代的写作训练体系

2.中国现当代的写作训练体系

3.国外的写作训练体系。

第五节 写作过程

1.命题

(1)命题要具有针对性。

(2)命题要具有普适性。

(3)命题要具有刺激性。

△○2.指导

(1)集中指导法

(2)合作设计指导法

(3)先说后写法。

△○3.批改

(1)批改的原则:平等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2)批改的形式:学生批改(自改、互改),教师批改。

(3)批改的内容:中心是否明确、集中。观察是否正确。感情是否真挚。能否多角度地并创造性地观察生活。能否按文体要求结构文章。文章的段落之间安排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规范、连贯、得体。能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否遵照文章行款写作。有没有错别字。

(4)批改的要求:批(眉批、尾批),改的方式有增、删、调、换。

4.讲评

(1)讲评的基本要求:认真总结,全面提升,精心准备、用事实说话,多表扬、少批评。

(2)讲评的方法:典型讲评法、专题讲评法、学生自评法

第十章 口语交际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口语交际的地位、特点要求。

2.了解口语交际能力构成要素。

3.掌握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口语交际的地位、特点及要求

1.口语交际的地位

(1)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件。

(2)口语交际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件。

(3)口语交际教学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

(4)口语交际教学是提升学生个人素质的必然要求。

2.口语交际的特点

(1)互动性:交际就要有主体、客体,而主客体真正达到互动的状态口语交际才能实现。交际的双方都是信息发布的主体和接收信息的客体。

(2)即时性: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思想交锋。交际双方都会运用口语表达技巧阐述自己观点,以图说服对方打动对方;交际双方都会从对方的表达中获得

有效信息,尽快调整自己的思想,以便再次进行交际。这种口语交际有很强的即时性。

(3)同步性:说话者的言语以声波的形式传达给听话者,听话者通过听话接收信息,传输大脑语言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信息进行检索加工编码,把词汇变换成语音形式,再借助发音系统传达出去。这种转变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科学家实验证明,大脑检索一个词语大约需要0.15-0.2秒。也就是说,在大脑信息处理器中,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转变速度是惊人的,这也就使人们感觉到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是同步进行的。

△○3.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1)情感态度是先导

(2)主动参与是关键

(3)语言理论技能是基础

第二节 口语交际能力构成要素

1.言语层面的能力。

(1)听的能力构成

听的能力:辨音能力、 抓主旨能力、理解深层次语义能力。

(2)说的能力构成

说的能力:运用普通话的能力、规范自己语言的能力。

△○2.辨别“有色”的语言能力

△○3.辨别“有形语言”的能力。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1.分项训练

2.整合训练

第十一章 综合性学习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与作用。

2.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3.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4.了解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过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与作用

1.综合性学习的性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2.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 、开放性、研究性

3.综合性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培养中学生综合表达能力。培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培养中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培养中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第二节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1.总体目标述说。

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②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③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④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2.阶段目标: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第三节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1.国外综合性学习内容体系:自然科学研究体系、社会科学研究体系。

2.国内综合性学习内容体系:自然科学研究体系、社会科学研究体系。

第四节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

1.确立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方案

3.研究实施阶段

4.总结阶段

第十二章 语文教育媒体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语文教育媒体的内涵与作用。

2.了解语文教育媒体的类型。

3.熟练掌握现代媒体应用技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文现代媒体的内涵及作用

△○1.语文现代媒体的内涵

媒体指传播、交流信息的工具。

语文媒体是指传播、交流语文信息的载体。传统的媒体:教材、板书、教师课堂言语。

现代的媒体:收音机、录音机、录音带、录像机、幻灯机、幻灯片、计算机、投影仪、电影、电视、互联网、图片、雕塑、实物等。

2.语文现代媒体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加大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容量。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第二节 语文现代化媒体的类型

1.视觉型媒体。

2.听觉型媒体。

3.视听型媒体。

4.综合型媒体。

第三节 应用语文现代化媒体的要求

1.应用现代教育媒体要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2.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创造条件。

3.为课堂教学实际提供方便。

第十三章 语文教育的性质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语文工具说的历史渊源。

2.了解人文说的现实意义。

3.认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文含义述说

1.语文名称的由来。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光绪皇帝颁布“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3年末(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光绪皇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课程。1912年(壬子)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壬子学制”,规定中小学均开设“国文”课。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下令将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国语”。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在广州开会,研究并制订了“新学制”,史称“壬戌学制”。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制订并公布了《新学制课程纲要》,规定中小学均开设“国语”课(必修课),高中可开设“国文”选修课。1928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修改“新学制”,中学的“国语”课又被改为“国文”课。 叶圣陶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2.关于语文含义的由来。

第二节 语文性质认识的流变

1.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变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字之含意较‘文字’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2.1963年,教育部公布的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3.1992年,教育部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大纲》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4.2000年,国家教委公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5.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全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工具说”的先天缺陷

1.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给定性研究带来了困难。

2.将“语文”混同于“语言”。

3.语文的“二元性”令语文左右摇摆。

4.“工具”是比喻违反定义规则。

△○第四节 “人文性”历经磨难终获新生

1.人文,源于拉丁语humanitas ,表示人性、人情、万物之灵的意思。西塞罗则用来表达一种教育理想,即“文化教育”“文明教化”,以使人获得更圆满、完整的人性。因此,“人文”泛指人类文化中能够促进圆满、精神高尚的部分。

2.到了中世纪,神学迅速膨涨,“神权至上、禁欲主义、蒙昧主义”严重地滞约了社会的进步。人文主义者以昌盛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名义向神学发起了挑战。人文主义者用科学反对神权至上,以人性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反对禁欲主义。人的发现、人的价值、人的觉醒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

3.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罗马俱乐部前主席佩西认为,新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笔者注)的确立对人类前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新人道主义能造成人的变革,能把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其新责任相称的水平。”

4.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展国家的教育家、政治家、社会学家认为要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就需要弘扬人文精神,找回人的精神家园。

5.王尚文则指出:“语言具有人文性,而言语则更进一步,不但具有人文性,而且具有思想性,言语的思想性基于人文性,是人文性的最高层次和集中体现。个人的言语活动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总和他的思想情感系在一起的。”

6.巢宗祺先生指出:“‘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第五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

1.岑运强指出:“自从索绪尔明确区分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并呼吁分开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以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学者们在走到索绪尔所说的‘第一个交叉路口’时,都毫不犹豫地向语言的语言学进军。经过一段辛勤的劳动,他们尝到了丰收的喜悦,进一步认清了语言工具的内部构造,但同时,也尝到了脱离社会,忽视使用工具的人和场合所带来的苦果。人们意识到了在继续深入研究语言的语言学的同时,应尽早开垦索绪尔早已指出的另一块语言学领地──言语语言学。„„既然言语包括说(写)和所说(所写)两部分内容,那么言语语言学也应该在这两方面有所建树。”

2.吕叔湘在1980年指出:“说(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可是打开任何一本讲语言的书来看,都只看见‘工具’,‘人们’没有了,语言啊,语法啊,词汇啊,条分缕析,讲得挺多,可都讲的是这种工具的部件和结构,没有讲怎么使唤这种工具。”

第十四章 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语文学科目标的特征。

2.了解确立语文学科目标的依据。

3.了解达成学科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特征及确立依据

1.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1)学科内容的规定性。

(2)实施过程的系统性。

(3)实施方法的导向性。

(4)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2.确立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依据

(1)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2)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

1.语文学科的德育目标。

△○2.语文学科的智育目标。

△○3.语文的美育目标。

第三节 语文学科课程目标述说

△○1.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1)知识与能力维度。

(2)过程与方法维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2.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

第十五章 语文教学原则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语文教学原则的基本特点。

2.了解确立语文教学原则的依据。

3.熟练掌握应用语文教学原则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文教学原则的基本特征

1.对全面指导语文教学有实际意义。

2.揭示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征。

3.有普遍的适用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 确立语文教学原则的依据

1.语文学科的性质。

2.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3.语文教学实践。

4.社会对语文学科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节 语文教学原则述说

△○1.文道结合的原则。

△○2.“语言与思维”并举的原则。

△○3.“读、写、口语交际”并举的原则。

△○4.语文实践与创新并举的原则。

第十六章 语文教育评价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作用。

2.了解语文教育评价的历史沿革。

3.熟练掌握几种新的评价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统语文评价方式—考试

1.中国语文考试的变革。

2.中国考试的形式的变化。

3.语文考试评的优缺点。

第二节 语文评价的发展趋势与方法

△○1.语文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

(1)以质性评定统整量化评定。

(2)由注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3)既评定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评定学生的合作精神。

(4)注重评定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5)评定既要注重学生得出的结论又要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 △○2.语文教育评价方法。

(1)考试评价法

(2)档案袋评价法

(3)苏格拉的研讨评定法

第十七章 中国语文教育历程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语文发展的历史。

2.了解语文教育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

1.春秋战国时期语文教育。

2.秦汉时期的语文教育。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文教育。

4.隋唐五代时期的语文教育。

5.宋元时期的语文教育。

6.明清时期的语文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语文教育

1.近代学校教育的诞生与语文的单独设科。

2.中国近代语文教育的内容。

3.近代语文教育方法。

第三节 中国现代的语文教育

1.国语教学

2.国文教学

3.现代语文教育中的几次大讨论。

第四节 中国当代的语文教育

1.“文革”前的“十七年语文教育。”

(1)“语文”初建阶段(1949-1956)。

(2)汉语、文学分科期(1956-1958)。

(3)“教育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1958-1962年)

(4)调整阶段的语文教育(1963-1965年)

2.不堪回首的十年文革语文教育(1966-1976)

3.重构语文教育体系时期(1977-1986)

4.新时期的语文教育(1986——2000)

△○5.构建语文教育新体系(2001--)

第十八章 语文教育研究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特点与意义

2.熟悉语文教育课题申报与研发。

3.熟悉语文教育研究论文的类型与写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文教育研究的特点与意义

1.语文教育研究的特点

(1)经验总结性。

(2)实际应用性。

2.语文教育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解决语文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有助于提升研究者自身能力。

(3)为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节 语文教育课题的申报与研究

1.语文教育课题研究的类型

2.语文教育课题申报与论证

3.语文教育课题的研发流程

△○第三节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

1.撰写语文教育研究论文的意义

(1)总结语文教育实践的最新经验。

(2)反映人们对语文教育规律的不断探索。

(3)提升自己的语文教育科研水平。

2.语文教育研究论文的种类与要求

(1)经验总结型的语文教育论文。

(2)问题探讨型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3)课文内容辨析型语文教育论文。

(4)文章鉴赏型的语文教育论文

(5)学术研究型语文教育论文。


相关文章

  • 大学专业大全分类
  • 中国高校大学专业大全分类汇总 哲学 > 哲学类 > 哲学 逻辑学 宗教学 伦理学 宗教研究 哲学基地班 哲学类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保险专业 金融工程专业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信用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务会计教育 体 ...

  •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 ...

  •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正因为这样,据调查显示,自各个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汉语言 ...

  • 对外汉语教学计划
  • 文法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说明书 一.培养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竞争能力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汉语言文化水平和扎实的英语基础 知识,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能够 ...

  •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 http://www.bfsu.edu.cn/chinese/site/gxyyzyxxw/zywj/tyyjxdg.htm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 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 ...

  •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录取人数报录比分析
  • 2014年硕士各专业报名招生人数 学院代码[***********][***********][***********][***********][***********][***********][***********][***********][***********][*********** ...

  •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汉语 ...

  • 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三星级以上专业排行榜
  • 门类 专业名称 学校名称 专业排名 办学层次 法学 法学 广西师范大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专业 法学 法学 广西大学 3星级 中国知名专业 法学 法学 广西民族大学 3星级 中国知名专业 法学 民族学 广西民族大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专业 法学 社会学 广西师范大学 3星级 中国知名专业 法学 思想 ...

  • 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
  •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 ...

  • 教育部学科门类及代码标准
  • 2015年郑州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 职位 专 业 类 别 凡拟遴选职位的专业要求为某专业类的,应试者所学专业应为下列相应专业类中所涵盖的专业(包括相关相近专业).拟遴选职位的专业要求为下列某专业类中某一具体专业的,应试者所学专业应为所要求的专业(包括相关相近专业).拟遴选职位的专业要求为下列专业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