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时解决问题与陷入困境仅一步之遥

2012年02月29日08:21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分享

新隆中对·改革

唐贤兴

今天改革之所以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众多难题像麻花一样纠缠在一起,每一个看起来似乎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实都可能碰不得的。

近段时间来,“改革”一词到处见诸报端和微博这个特殊的媒体,围绕“改革”的争论在不断升温。粗略观之,从“改革”一词中可以牵扯出的争论话题实在太多,大有难以归类之势。而改革本身所包含的含义和意义,却似乎在争论中被忽略了。一周前,笔者在微博上曾提到,目前几乎很少有人公开反对改革,这不是说改革已经达成了共识,相反,像“改什么,谁来改,如何改”这样的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还有一个很长的博弈过程。

改革是个好东西,因为像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乃至人的自由和发展,等等,都是朝野上下所期望的改革试图要达到的目标。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要说改革没有成就,肯定不客观,相反,说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却也一点不为过。不过目前,人们似乎普遍都觉得,朝向上述这些目标前进的改革,步履艰难,困难重重,这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改革很艰难的原因可以列出一长串。与二三十年前的改革不同,今天的改革是全方位和多目标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必须依赖于整体的战略设计和有效的制度、政策和行动来推进。在这样的情景下,一个非常现实的大难题、也是一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出现了:在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下,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改革所要解决和所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找不到该从何处下手的“问题”,于是乎,连“问题”是什么的思考也放弃了。这是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浮躁现象,后果很严重,对改革本身也很危险。

今天改革之所以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众多难题像麻花一样纠缠在一起,每一个看起来似乎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实都可能碰不得的。发现并界定“问题”是任何决策活动的第一步,改革也一样,它首先是一个找“问题”的过程。“问题”对决策和改革来说,是指那些在当下的约束条件下,应该解决的、且能够解决的方面。但什么是这样的“问题”则很模糊,因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在见解上和需求上存在差异甚至冲突。因而,需要依赖于某种特定的政治过程来做出能让人们普遍接受的界定。寻找并界定“问题”的过程,既然都与大家的利益攸关,那它必然也必须是一个民主的政治过程。以往的改革如果说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就是因为大家都参与了“摸着石头过河”,在此过程中,找到了很多问题,也找对了问题。

但今天的改革似乎到处充满着“困境”,即便决策者和改革者具有真诚的改革意愿,在当下的约束条件下,那些可以叫做“困境”的东西已经超出了决策者和改革者解决它们的能力范围。按照常理,任何决策者和改革者都会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来对待那些“困境”,都抱着现在放一放,拖到以后条件成熟时再来解决的心态。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必须依赖于“问题”与“困境”之间边界的正确界定。实际上,当今很多“困境”恰恰是历史上曾经有机会加以解决却被当作“困境”而拖下来的“问题”演变过来的。改革的确是在不断找到和找对了“问题”的过程推进的,但并不是所有找对的问题都能够有机会得到解决。这是任何一个决策体系的常态。

即使在民主决策体系下界定“问题”的博弈中,那些弱势者所表达的问题,与政府的偏好、利益和目标不相一致的问题,在决策者看来目前还不是问题的那些问题,被政府和决策者看来风险很大的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可行性的问题,等等,它们一般很难进入政府议程。在改革中,很多这些类别的“问题”被一再拖了下来,“问题”背后的那些利益受损者,也没有得到较好的补偿或弥补,直到今天我们被迫面临如此之多的“困境”。不改革就没有希望,改革需要攻坚,这些应该说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如何推进改革,需要总结已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认真界定“问题”和“困境”之间的边界。无论是改革,还是为改革提供建言献策的理论研究,它们的创造力存在于发现问题且知道应该和能够做什么。

“没有解决办法就等于不存在问题”,对于公共政策学者经常引用的这句新西兰谚语,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面对困难可以放弃努力,而应该反过来把它理解为“找到了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和“困境”之间可以转化,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坚持“不能把问题当困境来解决”的原则,因为这会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不能把困境当成问题来解决”,因为这样会增大改革的风险和危险。但是,如何正确地确定两者之间的边界,主要不依赖于决策技术,而依赖于制度建设。什么是政策问题,什么是当下政府要去解决的问题,应该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去参与讨论和界定,这是民主原则的要求,也是保证政策质量的需要。同时,在经由民主原则界定“问题”的过程中,要对那些与没有被提上政策议程的“问题”相关的利益受损者,给予合理的补偿。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有效的制度过程来界定“问题”,那么有可能会让“问题”失去解决的机会,这样,我们也将同时失去未来的希望。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

  • 改善控制环境
  • 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系统意味着企业能够提高效率和功效, 增强企业对外部事务的控制能力.加强控制环境的建设,防患于未然,才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所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Orient Overseas International Limited,OOIL)陷入困境.OOIL ...

  •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 第一课 走进父母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③孝敬父母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现代社会,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2.如何孝敬父母? ①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认真学 ...

  • 大众与保时捷的豪门恩怨
  • 大众与保时捷的豪门恩怨(2009-07-21 13:12:29) 标签:大众 皮耶希 保时捷 魏德金 甲壳 虫 汽车 分类:老麦评车 文/麦迦 大众-保时捷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让媒体的视角集中在三个人身上,一个是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德林·魏德金(下图1),一个是保时捷的现任掌门人沃尔夫冈·保时捷(下图2 ...

  • [优秀作文][一步之遥]观后感
  • 姜文说,他拍电影最大的动力是来源于他的困惑. 由此看来,<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拍他人到中年的困惑,<鬼子来了>是拍他对国民性的困惑,<太阳照常升起>是拍他梦境与现实的困惑,<让子弹飞>是拍他历史与当代的困惑,而<一步之遥>则更多的是人生转变的 ...

  • 推荐给应届毕业生的职场电影
  • 推荐给应届毕业生的职场电影 毕业了,就需要寻找一份独立生活养活自己,职场新人在求职的道路上,并不全会一帆风顺,如何在人才竞争中生存下来?职场电影推荐<毕业生生存指南>,希望能给为职场生存困扰的毕业生一丝启迪. <毕业生生存指南>剧情简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地球那一边美洲大陆上 ...

  • 浙江高考方案或让211高校陷招生困境
  • 2014年下半年,浙江省一发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就引发了社会热议.其中一项改革内容,就是考生按"专业+学校"填报志愿,而不是此前的"学 校+专业".对此,有些专家学者认为这一改革会有利于提前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兴趣,同时也倒逼高校优化专 ...

  • 电影[中国推销员]背后的故事
  • <中国推销员>是一部弘扬正能量,"推销"中国正义.中国智慧.中国勇敢的好片子,是第一部试图图解"一带一路"精髓的"中国大片".所以说它是一部好片子,因为它是编导人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良心之作,铁血之作. ...

  • 掣肘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五大困境
  • 掣肘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五大困境 中国银监会青海监管局海南分局 李成业 发布时间:2011-09-14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融资渠道狭窄,业务发展受限.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来源局限性较大,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相对于旺盛的 ...

  • 校长寄语高中生
  • 1.赢得了一次高考,不等于赢得了整个人生.高考的失利,也不代表未来的人生不会精彩.没有谁的未来,过早地被别人定义. 2 .当你离开校园的时候,不仅带着知识,更要带上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因为知识总会过时,而有梦想的人,才会永远在路上,永远不断更新自我. 3.进入大学,要尽快完成从学习的被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