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小抄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侧重于以社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代表为实证主义社会学。二是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代表为人文主义社会学。三是“剩余说”、“学科说”、“调查说”、“问题说”等。 “剩余说”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学科说”是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群学科,一个“学科群”。 “调查说”是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的学科。由于社会学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因此,有些学者以此把社会学界定为关于调查研究的学科。 “问题说”是认为社会学是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一门学科。由于在社会科学中,没有一门是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因此,有些学者以此把社会学界定为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学科。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分歧:第一,社会学有没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第二,社会学如果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种种说法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10种有代表性的看法:(1)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 (2)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形式的;(3)社会学是研究社会;(4)社会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 (5)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进步的; (6)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7)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互动的; (8)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的; (9)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 (10)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秩序的; 我国社会学界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6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1) 认为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 (2)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3)认为社会学是以“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研究对象的;(4)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5)认为社会学是“以社会生活的结构和关系为对象,寻求社会生活的系统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6)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及相互关系”;

社会学是以整个现实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的视角”如制度的角度、社会结构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等等; “微观的视角”如社会角色的角度、家庭的角度等等; “静态的分析”如社会构成要素的分析、社会制度的分析等;“动态的分析”如社会变迁的分析等等。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具体地说,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并由此入手研究社会的结构 、功能和发展过程及规律的社会科学。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社会学研究的特点表现为视角上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变动性与现实性,方法上的规范性与表意性(定量与定性)。基本问题: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关于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是总和论,即把社会学与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是综合论,即强调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加以综合而得出的,三是普适论,即认为社会学原理具有普遍性,适于一切社会生活,因而把社会学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社会学的框架英克尔斯社会学理论框架⒈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①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②个人的人格;③人群(包括民族和阶级);④社区,即城市的和农村的;⑤社团和组织;⑥人口⑦社会。英国社会学家博特莫尔社会学理论框架⒈人口和社会群体:①人口与社会;②社会群体的类型。

中国社会学家的社会学理论框架并列式:社会学的对象;社会及其发展的条件;人的社会化;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B、分块式(二块、三块、四块、五块)①二块式:社会学论社会论。③四块式:社会运行的基本类型;对社会良性运行规律性作正向研究的内容(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基本群体、社会组织、社会阶级和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区、社会变迁);对社会良性运行规律性作反向研究的内容(社会问题、越轨行为、社会控制等);

探讨社会运行的方法和手段(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指标及其体系)。社会学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830¡ª¡ª1870,这是社会学的奠基阶段,其代表性人物就是孔德和斯宾塞第二个阶段:1880¡ª¡ª1920,这是社会学的形成阶段,其代表性人物就是韦伯和涂尔干第三个阶段:1930¡ª¡ª1960,其代表性人物就是帕森斯也是社会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帕森斯时代”;第四个阶段:1960¡ª¡ª1970,是各理论流派“群雄割据”的时代,也是著名的“反帕森斯时代”;第五个阶段:1980年代直至现在,是社会学多元综合的新时代,也有人称之为“吉登斯时代”。第二章: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和R.K.默顿。帕森斯的社会结构功能理论适应性功能(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目标达成功能(制定系统的目标、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 整合功能(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 模式维系功能(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2、社会冲突理论 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L.A.科瑟尔、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达伦多夫: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社会学不仅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一种冲突的社会模型。赖克斯“统治阶段的情境”。统治集团支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运用强制性权力迫使社会整合。社会结构:货币→权力→价值→仪式 “统治阶段的情境”——“革命情境”3、社会交换理论 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成功命题 刺激命题 价值命题 剥夺与满足命题 攻击与赞同命题 理性命题。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4、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主要由沟通组成的。 通过语言、手势和行动人们实现了互相之间的沟通。人类互动主要依赖符号。其代表性人物主要有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C.H.库利等人。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符号互动理论主要观点 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即自我互动”。社会学的理论假设两个基本假设:①关于社会本体的性质;②关于社会秩序的形成原因。对社会本体的假定唯名论的社会本体假设:否定共性,否定超越于个人之上的一般社会规律。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除此没有任何超个人的实体。社会、文化、结构、制度等都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抽象名词,它们必须由个人的动机和行为来说明和解释,不能由自身的整体性质来解释。代表:韦伯、K.R.波普尔等 唯实论的社会本体假设社会本身就是一种实在,社会现象只能由抽象的、普遍的本质加以说明而不能归结为个人因素。社会中存在着集体意识、集体特征,它们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必须把它当作一种客观事物。唯实论者重视整体研究,主张摒弃个人的主观因素,对社会现象作客观的描述。迪尔凯姆等实证主义者是唯实论的主要代表。对社会秩序的形成原因的假设①强制理论认为社会秩序是一种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它的维持依赖于权力,特别是国家机器所代表的公共权力。②利益理论认为秩序是通过互惠互利的社会契约而建立的。当这种契约无法满足个人的新的利益时,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与社会变迁。③价值共识理论认为社会秩序是以人类对某种价值的共同认识而建立的,而社会变迁是由于在新文化价值的冲击下旧价值体系的瓦解引起的。④惯性理论假定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它是由多种机制和运行过程来维持的。在社会学研究中,可作为研究起点的主要有:①具有人格、目标、动机和价值取向的个人;②文化及符号系统;③具有各种独立特征的社会结构,如群体、组织、制度等;④环境和生物因素。第三章:社会及其构成什么是社会社会有如下涵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 社会结构定义:所谓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指的是社会构成部分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对社会构成部分或要素的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层次进行考察,比较典型的结构考察的观点有:(1)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角度进行考察,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或要素有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2)从社会形态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把社会结构部分或要素划分为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三大类,或者说分为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三个基本的活动领域。 (3)从构成社会的人群共同体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来考察,社会的构成部分或要素包括了家庭、阶级、阶层、组织、种族、民族、社区等不同的整体性层次或社会单位。

社会结构的特征首先,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时光的流逝中,社会结构尽管会有一些局部的改动,而且促使它发生转变的一些压力也的确存在,但社会结构仍能够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社会结构的存在是重要的——其一是它能够使人类群体和社会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其二是它能够使人们避免在行动前进行行为选择的麻烦,保证人们以适度的效率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务。 最后,社会结构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限制个人的自由。 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 1、微观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地位和角色(社会角色)2、中观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3、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社区、社会与世界体系、社会设置/社会制度微观社会结构(一)地位地位(status)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例如,女性、黑人、律师或父亲,都可以用来当作地位的例子。地位大多都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种族、宗教信仰和职业等相关。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地位。现代社会中的绝大多数职业,从企业管理人员、医生到擦鞋匠、垃圾工,都是自致地位。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某人所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被改变的社会地位。包括种族、民族、年龄、性别和某些家庭内的地位,例如,作为长子或者是作为一个孙女的家庭地(二)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首先,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是社会角色的基础,社会角色则是社会地位的表现。 其次,社会角色表现社会地位是靠一套行为模式来实现的。 其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最后,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单位。 中观社会结构 角色和身份编织成为特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而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又构成为社会结构的社会群体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对社会群体的分析可以从其结构水平、群体内的亲密程度、群体内的不平等与差异等方面进行。社会组织实质上是一些规模较大且更具结构化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一般性定义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组织中通常有对工作和权力的精细划分,还有对每一个成员的角色和身份的精确定义,因此,组织中的行为较之一般的群体具有高度的模式化特征。(有关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详细分析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中进行)宏观社会结构单位 (1)社会设置。社会设置是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簇要素。(2)社区、社会和世界体系 。社区是一群人集中于个人家庭或工作地点,并且以社会互动的日常模式(例如与工作、购物和上学相关的生活模式)为基础形成的某种集合,社会首先是有着相互认同、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但是,社会更是一个包含了广泛的、以地域为基础的、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所有社会设置的社会性集合。世界体系是由于在现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社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大而形成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世界性的关系体系,或者说世界体系即一定意义上的全球社会,它使得当代世界上的所有社会都联在了一起。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对个人的行为发挥主导作用,因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其成员。社会唯名论则站在个人优先的立场上,认为人们的行动建构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社会的类型(1)宏观社会的类型孔德的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把社会看成上帝的产物的神学阶段—用抽象的自然力来说明一切事物的形而上学阶段—以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社会规律的科学阶段。斯宾塞的内部管理型社会: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军事社会的特征是其强制性,这表现为社会的各个组成单位的各种联合行动都是被强制的。工业社会的基础是自愿合作和个人的自我控制,其特征表现为个人自由。马克思的社会分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在我国,社会学界对社会的宏观分类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等。 (2)具体社会的类型社会学研究的具体社会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家庭、家族;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如邻里、村落、城镇、社区;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如各种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育卫生组织、宗教组织等;还有因兴趣而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等。社会学不仅研究这些具体社会的结构,也研究其过程。社会的特点 社会的多样性:社会的复杂性:社会的变动性 : 社会的构成要素

1、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2、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人的两重属性:首先具有自然属性。其次具有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性有如下几个主要表现:第一,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第二,人有能动性。人是社会行动者人同时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这种状况决定了人的行动既受其生物性影响,也受其社会性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出现时,他的行动则主要受其社会性影响。人是以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行为规范为基础行动的。人具有主体性,即人能够根据自己享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行为的选择。主体性选择或选择的行为: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社会里,个人选择遵循了社会所认可的理性主义的价值观;而在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社会里,个人选择行为常常更多地考虑集体利益,在这里,集体价值已经内化为个人价值。人作为社会行动者反映了他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反映了他的客体性,是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人的主体性:人是有意志的(或有意识的)活动的主体,虽然这不能被理解为人可以随意所欲地活动;人是对一定的行为进行选择的主体,即他在众多可能的活动中进行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也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人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不只是固守已有的模式,尽管这种创造性的程度有所不同。人的客体性:人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对方的行为并做出反应。客体性含有被动的意思,而主要是表明他人行为的对象性。人既有主体性也有客体性,但它们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所不同。

社会需要对人的行动的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或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则是从抽象的意义上说明处于相同或类似的社会位置上的人们之间的共有的行为模式从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关系是在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社会关系的类型

角色纽带性质角度: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血缘(血亲)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角色之间结合性质角度:结合关系、分离关系、混合关系。(横山宁夫)社会行动社会是一个行动的体系社会关系及反映这种关系的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了方向,扮演特定角色的人则以自己对行为规范的理解而采取行动。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形成 行动者在行动时利用了丰富多样的行动情景下的规则和资源。行动者与结构的构成过程是把行动与结构联系起来。文化的含义及结构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只讲精神现象及表现形式,包括知识、思想(主要是思维方式)、艺术、道德、风俗、法律等。广义的概念则包含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产品,主要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方式,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的分类文化的三分法物质文化—产品文化工具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规范文化理念文化文化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文化是人类的第二本性,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主要标志。(2)文化涉及面广,它涉及到所有生活领域,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与自然现象相对立);(3)文化是社会形态,是说文化世界不是个人的行动事实,而是许多人或大多数人行动的事实;(4)文化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如存在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文化构成 符号:价值观:规范: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创造性 文化的非生理遗传性: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象征性 文化的动态性:文化的群体共享性:文化模式与功能 文化模式:世界观行为取向人的本性和个体自我 文化的功能 识别功能:教化功能:整合功能:知识功能:整合社会各要素:文化的相关问题

跨文化理解的障碍知见水平的障碍 语言的障碍 民族心理的障碍 文化的相关问题 差异与统一

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也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群体都常常带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它民族的。文化优越感。文化中心论将本民族、本国家、本群体的文化看作是最好的,当作中心,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怀疑和敌视自己不熟悉或熟悉的他文化。文化相对主义也称文化中立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环境和价值。所谓“好的文化应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文化震惊(文化冲击):指生活在某一文化模式当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外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文化堕距:“文化堕距”(文化失调)由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是指在文化变迁中出现的各部分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他认为,一般物质文化发展快于精神文化,而且各组成部分也如此,在变迁中显示出不平衡、差距性。如人们讲“现代性”与“传统性”。文化与行为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观决定行为,行为是价值观的外化。相反的观点认为,行为的过程创造文化,即文化是一种事后解释。文化变迁 文化的变迁来自人们的发现和发明;文化变迁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模式:两个不同文化群体的直接接触;通过媒介将某种文化传至另一个社会。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点类型:具有稳定生存系统的伦理型的传统文化.特点: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以家族为本的宗法集体主义;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摆脱神学的务实的生活态度;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在基本的文化价值上主张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为有、贵和尚中;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道家思想在平民阶层中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发生了一些变迁。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了中国的文化。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个体社会化简单地说就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它既是个体的一种终身转化,又是个体与社会的双向转化过程。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社会化的扩展: 发展社会化即继续社会化, 也称次级社会化、成人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 再社会化社会化研究的三个角度文化的角度 个性发展的角度 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的主体、过程和内容社会化的主体:家庭;学校;同伴;大众媒介社会化的过程:婴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社会化的理论社会化与人格发展☆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什么是“镜中我”呢?我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我们——从中我们获取自我形象或者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这就是“镜中我”。简单地说,我们根据想象别人对我们自己行为及外表的感觉来理解自我。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受到镜我概念的影响,米德更进一步探讨心灵,米德认为人类的心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心灵的运作是一社会过程。人类异于其它动物之处,是人有能力去了解象征的意义。社会生活的存在是很重要,意义的产生来自社会世界。

佛洛伊德-我们在压抑中成長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 “超我(三部分组成。掌握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技能:(1)料理自己的技能(自理生活的技能。家庭教化);(2)职业技能(家庭、主要是学校教化);(3)与人沟通、互动的基本技能(如何跟别人交往、合作、竞争、保护自己等。家庭、学校、组织、媒体、同伴教化等)。社会化方式的矛盾与困境 社会化的方式: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矛盾:现代社会的个体独立性所造成的社会化无因状态和青少年的反社会化倾向。社会化过程的困境 社会化的不一致性 社会化实施者的不一致各种实施者的价值观、规范的不协调; 社会权威的榜样形象和教育的内容不一致等等。第五章 社会角色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的概念指人在社会团体中的等级,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某中承认、尊重和接受的状态,也是指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如女性、男人、律师、父亲等。社会地位的两种类型自致地位: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地位,如企业管理人员、医生、擦皮鞋匠、父母、配偶等。B.先赋地位: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并且通常不能被改变的社会地位,如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长子、孙女等。社会地位的确定地位划分;地位企盼;首要地位;地位标志。地位关系与地位标志(典型)社会地位差别的原因产生地位差别的原因难以数计,但在典型工作环境中,某些原因还是容易确定的。按其重要程度排序如下:教育 工作等级 能力 技能 工作种类 报酬 资历 年龄社会角色的内涵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角色是人们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类型获得角色的方式: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 角色的功能: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 社会角色的扮演角色的确定是指在社会舞台上,人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担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者说需要经过“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等与其承担的角色相一致。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第一阶段: 对角色的期望 第二阶段: 对角色的领悟 第三阶段: 对角色的实践 社会角色的失调及其解决社会角色失调是指在角色扮演中发生了矛盾,遇到了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角色集)常见的角色失调有:角色距离、角色冲突、角色混乱、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角色扮演失调问题的解决 认识你自己。角色学习与再学习。 选择你自己。进行角色换位和角色转移。 把握你自己。进行角色训练和角色实践。第六章 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涵义 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1)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2) 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3)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符号互动论只有当互动的双方都能确定和理解各自的处境,能够进行符号沟通时,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互动。外部沟通——内在思维——自我概念——社会符号互动论本质(布鲁诺)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 我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戏剧理论 (1)表达式礼仪--用来表示对他人的问候、恭维和感谢等。(2)回避式礼仪--表示对他人的隐私与个人空间的尊重。(3)维系式礼仪--用来维持人际关系,使之不中断。(4)认可式礼仪--用来表示对别人身份的认可。本土方法论

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也称民俗学方法论 。在任何一个互动过程中,都存在着一

些背景知识,互动双方都必须了解这种背景知识,遵守其隐含的规则。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互动双方要有“共同语言”,并遵守“共同语法”否则无法沟通。 社会交换论 社会行为是一种至少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或多或少要获得报酬或付出成本的、有形或无形的社会交换活动。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的每一次让渡都包含着关于某种回报的期待。社会互动的情境 1、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可分为:两人关系互动情境 三人关系互动情境 多人关系互动情境 2、根据互动的目的,分为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 熟悉情境 :家庭成员、亲戚朋友、邻居、下班后的同事之间的交往就属此类。互动双方并没有特定的目的,行为方式上可以较为随便,不必严守工作规则或社交礼貌,按社会习俗行事即可。 工作情境商品交易、商业谈判、工作会议、上课等都是工作情境。在这种情境下,互动双方有特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很少情感的交流。 社交情境 宴会、舞会、郊游大都属于社交情境。社交情境下,人们往往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的目的。人们通常会进行轻松愉快的交谈,这些话题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例如谈谈天气、说说见闻等。这种交谈却具有重要的沟通功能,成为社交双方增进了解的工具。有时,在社交情境下,人们的互动能带来思想上的偷悦,可能有一些感情投入,从而促进关系的发展。 3、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有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三种情境。情感关系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 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工具关系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是他达成目的的工具。 混合性关系界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 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 社会互动的形式 暗示 模仿 合作 竞争 冲突 强制 顺从与顺应 集合行为合作(co-operation)

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合作的基本条件 ①一致的目标。②统一的认识和规范。③行为配合。④要讲信用。合作的形式1、直接合作与间接合作2、分工性合作与非分工性合作3、结构性合作与非结构性合作竞争与冲突竞争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必须是人们对于一个相同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其次,这个被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少的或比较难得的,即一个人或一些人夺取到了目标,其他人则失去了得到的机会。最后,竞争的目标主要在于获得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

冲突与竞争的区别:首先,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其次,冲突的双方或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因此,它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第三,冲突各方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由于冲突各方往往在价值观念上有很大差距,因而,他们虽然在同一领域争夺,但所要实现的目标各不相同。最后,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冲突的功能1、成为一种促进对方紧密团结的力量。2、强迫冲突双方坐下来谈判并面对他们的问题。3、可能导致必要的社会变迁4、强制 5、顺从与顺应顺应的主要方式为:①妥协。②和解。③容忍。集合行为集合行为的特征第一,自发性。 第二,狂热性。 第三,非常规性。 第四,暂时性。 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对比第一, 在行为的产生原因上,组织行为主要是解决那些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而集合行为是处理某个社会突发事件;第二, 在行为方式上,组织行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而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第三, 在互动特点上,组织行为一般是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而集合行为是通过个人情感相互刺激而产生的;第四, 从持续时间看,组织行为是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长远目标,获得长期利益,而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集合行为的理论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论:模仿论。感染论:紧急规范论:

集合行为的过程 聚焦——第一冲动——社会助长——感染——集体激动 第七章:社会群体社会群体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群体一般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组成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人们对于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看法: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有明确的目标和一致行动的能力 。4、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5、有一定的分工协作。社会群体的类型与结构

依照不同的标准,社会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按照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可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即社会组织。②按照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③按照群体成员个人的心理归属感,可划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④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感,可划分参照群体和所属群体。⑤依据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性质 ,可划分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规模较小、有多重目的的群体。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次级群体:为达到某种特殊目标,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式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等。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关系的特征比较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 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内群体,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以内群体为中心。所谓外群体,泛指与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内群体中的成员对外群体及其成员普遍抱有怀疑和偏见,甚至采取蔑视、厌恶、仇视、挑衅等敌对态度,在心理上无任何归属感。 群体规范影响群体规范的因素:①个体的特征。②群体构成。③群体的任务。④物理环境。⑤组织的规范。多数群体规范与组织规范是一致的。⑥群体的绩效。⑦心理因素。群体决策 群体角色的阶段定向阶段, 评价阶段 决定阶段, 恢复关系阶段 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是人际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主要是指在形成个体的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所起的初始作用。这里所说的初级群体概念主要是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伙。初级群体的特征(1)、面对面的互动。直接的交往、合作与亲密关系的形成。2)、有限定的群体规模。初级群体通常是小型群体。人员相对少是彼此能够有足够机会接触和交往的重要保证。(3)、个人的人格全部投入并得到充分体现。初级群体的类型和功能初级群体的类型 按群体成员联系的纽带,可以划分为血缘型、地缘型、友谊型和业缘型等: 初级群体的功能(1)、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功能。(2)、社会化的功能。(3)、提供个人生活和闲暇活动的场所。(4)、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作用。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家庭的内涵与形式家庭是一种特殊的初级群体,它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功能经济合作 抚育和赡养 满足性需要 社会化 情感和陪伴 全球家庭的变动 家庭结构的变迁 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到19 90年家庭户平均规模缩小,第一次降到3.97人;同时规模较大的6人及以上的家庭户与单人户的比重明显下降,3人至5人规模的家庭户比重上升,总体模式是向小型化发展,但大体上保持在2—4人之间。家庭的核心化,核心家庭比例逐渐上升,并处于领先地位;直系主于家庭稳中有降;联合家庭迅速减少;夫妻家庭比例有所上升;单身家庭降中有升。家庭关系的变化,横向的夫妻关系开始代替纵向的亲子关系成为我国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关系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妇女在家庭中的生活地位得到加强和提高。家庭功能的变迁 家庭生产职能的丧失和恢复;家庭生育职能的减弱;家庭消费职能的加强;家庭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家庭 家庭现代化的内容包括人们的家庭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生活各方面的现代化。它主要应具备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婚姻自由的充分实现,性与爱趋向统一,爱情越来越成为婚姻的基础。第二,家庭关系趋于简单化,家庭成为夫妻人格的共同体。第三,男女平等。第四,家庭的各种社会性功能外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共同体。第五,社会对家庭的干预将减少。 第八章: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社会组织:次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规范地位角色权威 其特征主要有:①特定的组织目标。②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③制度化的组织结构。④普遍化的

行动规范。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变化①非人格化特征 ②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③社会组织的道德性与非道德性两重性特征西方组织理论简介 (1)权变理论组织的效率并不完全是结构与功能的函数,而是系统中各种因素权变的结果,而且任何决策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存在“最好的”组织形式任何组织方式都不具有同样的有效性最好的组织方式总是依据组织和环境的关系来确定的,即对“不确定性”的权变处理。(2)种族生态理论基本假设:分享相同资源的组织之间会因为争夺资源而相互竞争,而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基本命题组织类型(或形态)对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组织的存亡变异:组织的创新 选择:环境选择适宜的组织 存留:组织的生存(3)资源依附理论基本假设:没有组织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交换,并由此获得生存。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组织对外的依赖。分析起点:确定组织的需要和可以满足需要的来源。方法:首先确定资源的关键性(4)新制度主义理论组织是有机体,这个有机体特点由参与者个性、职责以及外在环境的影响所塑造。组织获得个性的过程就是“制度化” 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组织规模: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根据产业标准分类①第一产业组织。②第二产业组织。③第三产业组织。根据组织机构的性质划分①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②国家事业编制的组织。③国家企业编制的组织。社会组织的目标组织目标的涵义及分类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第二,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第三,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基础。组织目标的制定原则 互惠原则 评估原则 选择原则

组织目标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适当机会。第二是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监督检查。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第一,文化环境因素对目标的影响第二,组织目标在组织系统内的影响第三,组织参与者对目标的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第一,有效性第二,效率第三,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家长制的管理方式;科层制的管理方式。1、家长制第一,权力集中。组第二,任人唯亲。第三.因人设位。第四,职责不明。第六,服从效忠。第七,终身制。2、科层制第一,科层制实行权力分层、职务分等的原则。组织的一切权力不再集中于一个人身上,而是分层领导、分科负责下级工作人员要接受上级的领导和监督,下级的决定也要得到上级的赞同和批准每个管理人员都处于一定层次上。担任中间职务的管理者既接受上级管理,又拥有管理下级的权力。各种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固定的指挥系统。3、官僚主义 所谓官僚主义就是泛指一切管理失调的现象。凡是由于管理的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弊端都属于官僚主义。它可能是科层制造成的,也可能是家长制造成的。市场经济与社会组织功能分化1、我国传统社会组织的特点第一,成员地位的等级差别。第二,成员地位的不可流动性。第三,成员关系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2、我国传统社会组织的弊端 第一,由于功能泛化而导致效率低下。第二,从国家、组织到个人的不同层次都缺乏动力机制。第三,资源无法得到最佳的配置。第四,组织的正式规章制度受到严重侵蚀。3、社会组织的相对独立是市场经济与社会组织功能分化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组织的功能分化的表现:第一,将企业的社会管理功能分离出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第二,生活服务功能的分离。第三,变“单位保险”为社会保险。第四,改革住房制度,实现住房的商品化。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1、社会地位及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解释 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力利益关系b、对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解释 1)保守主义的理论解释 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社会本身的需要 各种社会报酬应该按照各种社会位置对整体社会的贡献的大小来分配 贡献的大小不一,社会分配也就自然是不平等的 社会不平等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然的 2)激进派的理论解释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并不在于社会本身的需要,而是由于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或集团通过各种强制性手段(甚至是暴力手段)来剥夺另外的人或集团的利益,从而使自己在社会分配中获得更多的报酬。社会不平等不是社会所需要的,相反,它是不合理和有害的。社会地位的根源人的两种差别导致人的分位化: 2、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流派 a、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①阶级的产生。②划分阶级的标准。

③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④阶级与阶层⑤私有制社会中各阶级之间的关系。⑥阶级的消灭。

b、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从经济、声望、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分层的方法和标准分层的方法: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社会分层的标准: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力。收入分层与基尼系数现代社会的社会分层 当前全球阶级阶层问题的发展及其消除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日益全球化。社会排斥与社会阶层的细致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日常化。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性别化、年龄化和人群分化问题。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经济发展导致产业、行业、职业构成的变化 体制改革导致所有制成份的变化 社会分化加剧、不定性状态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性阶层的分化越来越趋向职业的分化 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殊制度性安排对社会阶层分化有显著影响 生产资料所有权仍然是导致当代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期对社会阶层分化也产生特殊影响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概念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 社会流动的类型根据流动的方向: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点: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根据流动的原因: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1)量的合理性(2)质的合理性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2)合理的社会流动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3)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促进和推动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第十章 越轨和社会控制越轨及其本质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对越轨的理解 社会规范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也正因此,越轨与犯罪不完全一样,犯罪是越轨,但只有触犯了国家刑律的越轨行为才是犯罪。由于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中,社会规范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越轨行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越轨不一定就是坏行为。越轨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组织。越轨的

类型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社会越轨的社会后果☆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制度赖以生存的关联系统。☆越轨行为会动摇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动机和自觉性。 ☆越轨行为降低了社会生活的可预期性,危害群体生活的信心。 积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越轨行为有助于社会规范的明确。 ☆越轨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社会和群体的团结。 ☆越轨行为能够带来和促进社会系统所需要的变迁。 ☆越轨行为也可能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的概念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及其组织、群体为了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目的而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约束和引导其成员行为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是指社会及其组织、群体针对越轨行为而采取的防范、制止、制裁措施、手段及其实施过程。社会控制的特征和类型社会控制的特征普遍性阶级性统一性强制性普遍性统一性强制性社会控制的类型 内在与外在控制 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 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内在与外在控制 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社会控制的功能为社会成员提供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协调社会各系统的关系。社会控制可以通过重建社会公平,平衡人们的社会心理。社会控制可以通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实现利益的新平衡。 社会控制可以通过道德评价与舆论监督,强化道德控制机制,形成稳定的道德秩序。社会控制可以通过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扬弃世俗的文化消费及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控制可以通过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保持社会的积极稳定。社会控制的实施社会控制手段 组织控制手段。 制度控制手段。文化控制手段。组织控制手段组织控制就是某一具体的社会组织运用组织指令、组织规章对该组织内组织成员或构成该组织的各个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的方式。组织控制的特点是范围小,即控制范围局限于该组织内部;层级控制。组织控制的具体形式是组织指令和组织规章。社会控制的过程 决策环节 实施环节 监控环节 反馈环节 决策环节社会控制的度社会控制的纬度 控制力度 控制刚度 控制网络致密度


相关文章

  • 浙江传媒学院文史.理工类招生计划
  • 二、文史、理工类专业录取办法 我校文史类、理工类专业录取按国家有关文史类、理工类专业录取的规定办理。具体细则: 1、学校调档比例一般按1:1.1。进档考生以高考总分为主要依据,综合考查德智体状况和相关单科成绩进行录取。 2、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即先录取院校第一志愿的考生,若第一志愿不满时, ...

  • 文科专业简介
  • 文科专业简介(一) 经济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强烈创新意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实际工作.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政治经济学( ...

  • 法学概论笔记
  • 法学概论笔记 绪 论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法学亦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历史悠久的独立的学科.它是系统研究法律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就是它以法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法律产生.发展的规律,法律的本质.特征.形 ...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读后感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读后感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

  • 马克思主义哲学(1)
  • 考研政治专项决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窑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知识框架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章知识精讲 第一节 一尧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渊一冤世界观尧方法论和哲学 长期劳动实践中袁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遥物质世界和实践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遥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 ...

  • 20**年上半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 2015年上半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用户 课程 测试 已开始 已提交 状态 分数 说明 2013秋专科 黄桂强 社会学概论 2015年上半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15-5-10 下午7:39 15-5-11 下午8:06 需要评分 成绩尚未公布. 已用时间 24 小时 26 分钟. 问题 1 得 ...

  • 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大纲 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本大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总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考研参考书目-20**年版(博士)
  • 050301 新闻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②<麦奎尔的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④<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 ...

  • 以专题讨论方式开展生命科学概论的遗传学教学
  • 摘要:生命科学领域涵盖广泛,生命科学概论的教学内容繁多,而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科学概论的遗传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专题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知识面,成为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有益补充.本文就专题讨论教学在生命科学概论的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优点和存在问题等进行阐述. 关键 ...

  • 马克思原理学习心得
  • 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在大学中系统学习了这门课后,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感谢老师的认真讲解.本学期学习老师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