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活动运行状况及问题研究

我国消费活动运行状况及问题研究 ——基于衡量消费水平的经济指标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近10年来反映消费运行情况的各项指标变化的分析,以及对国内与国际的比较和国内各区域指标的比较,对我国正面临的消费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近10年来,我国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消费率处于下降的趋势,与国外以及国际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且消费水平在城乡和区域之间差距较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来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消费 ;居民消费水平;消费指标

目录

一、消费及相关理论研究 . ...................................................... 3

(一)消费的经济学界定 . .................................................. 3

(二)相关经济学理论 . .................................................... 3

(三)对于我国消费问题相关研究 . .......................................... 4

二、反映消费状况主要经济指标 . ................................................ 5

(一)恩格尔系数 . ........................................................ 5

1. 恩格尔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 ...................................... 5

2.存在问题。 . ....................................................... 5

(二)消费者价格指数 . .................................................... 6

1. 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 6

2. 存在问题。 . ........................................................ 6

(三)居民消费水平 . ...................................................... 6

1. 居民消费水平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 6

2. 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 . ...................................... 7

(四)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 .................................................. 7

(五)政府消费支出 . ...................................................... 8

1. 现价计算方法。 . .................................................... 8

2. 不变价计算方法。 . .................................................. 8

(六)财政支出 . .......................................................... 8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9

(八)基尼系数 . .......................................................... 9

1. 基尼系数的概念及衡量标准。 . ........................................ 9

2. 存在问题。 . ....................................................... 10

(九)可支配收入 . ....................................................... 10

1. 概念。 . ........................................................... 10

2. 测算角度。 . ....................................................... 11

3.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 ............................................. 11

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 11

三、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若干消费重要指标与有关常用经济统计指标 ................ 11

(一) 中国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与2008年SNA 中居民消费支出比较 ...... 12

(二)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与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比较 .... 12

1. 主要用途上的区别 . ................................................. 12

2. 口径范围上的区别 . ................................................. 12

3. 资料来源上的区别 . ................................................. 13

4. 数据表现上的区别 . ................................................. 13

(三)政府消费支出与财政支出之间的比较 . ................................. 13

1. 主要用途上的区别 . ................................................. 13

2. 口径范围上的区别 . ................................................. 13

3. 数据表现上的区别 . ................................................. 14

(三) 支出法GDP 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比较 ......... 14

1. 主要用途上的区别 . ................................................. 14

2. 口径范围上的区别 . ................................................. 14

3. 数据表现上的区别 . ................................................. 15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居民消费 . ..................................... 15

四、 我国消费经济指标数据分析 . .......................................... 15

(一)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率 . ............................................. 15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19

(三)财政支出 . ......................................................... 23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 25

(五)基尼系数 . ......................................................... 26

(六)恩格尔系数 . ....................................................... 27

(七)国际数据 . ......................................................... 28

1. 美国 . ............................................................. 28

2. 日本 . ............................................................. 29

3. 欧盟 . ............................................................. 31

五、建议 . ............................................................... 32

(一)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 ............................................... 32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 32

(三)缩小收入差距,促进低收入人群消费 . ................................. 32

(四)设定消费目标,分层消费 . ........................................... 32

(五)积极引导消费,确定消费发展方向 . ................................... 32

一、消费及相关理论研究

(一)消费的经济学界定

在宏观经济学中,消费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严格地说,“消费”应仅指这一时期中那些完全用掉了的(分享过的或“吃掉了的)消费品。但在实际上,消费支出包括所有已购买的商品,而这其中许多商品的使用时间要远远超出考察时期,如家具、衣物和汽车等。

总消费, 是指一定时期内全体居民个人和政府部门集体单位用于消费的全部支出。具体地说, 就是用于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值。总消费与国民收入核算的消费相比, 主要不同点:一是总消费不仅包括对物质产品的消费, 还包括对劳务的消费; 二是核算国民收入时, 行政事业单位被视为最终使用单位, 它所消耗的物质产品计人消费, 在核算总消费时, 行政事业单位则被视为生产劳务产品的单位, 它的劳务产品为政府部门购买(财政支出即代表政府购买) 并消费了。这些劳务产品是总消费中的社会消费, 其价值量等于生产这些劳务产品的部门所投入的价值量, 应当指出, 这两者尽管相等, 但经济含义是不同的。

(二)相关经济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以前,关于消费理论的研究比较简单。当时处于支配地位的正统理论是马歇尔的需求理论。这种需求理论的要点是:假定消费者收入不变,消费者所获得的商品数量依价格的升降向反方向变动。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30年代以后,凯恩斯把消费问题引入到宏观经济领域,他把消费看做是国民收入流通的基本形式之一。购买消费品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从全社会看,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在两部门的经济中,社会总需求等于消费和投资之和,从总需求中去掉投资支出,就是消费支出。凯恩斯在分析了消费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平

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等概念,使消费理论增添了新的涵义。消费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变量。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取决于一个人的当前收入。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一个人会在其一生中,综合考虑消费和收入问题,消费取决于一个人一生的收入和支出的综合衡量。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提出,一个人的消费取决于过去的消费和周围人群的消费。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提出,一个人的消费取决于他的长期的持久性的收入。

霍尔和迪顿等人提出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假说,该假说强调理性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当然也有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并非由收入决定。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摩根提出消费决策影响收入的假说。他认为,人们在做出消费决定后,就会通过努力使收入满足自己的消费,从而不是收入决定了消费,而是消费决策影响了收入。从因果关系上看,应当承认消费决策对收入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尤其是从数量关系上看,则肯定是收入决定消费。

(三)对于我国消费问题相关研究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消费率是不同的。霍利斯·钱纳里和莫伊思·赛尔昆认为在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大国的投资率和储蓄率要比小国高很多。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其消费率较高,投资率较低;反之,其消费率较低,投资率较高。

国际对比分析显示,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较低、增速较慢、消费能力较弱,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升级。因此也有很多对于我国面临的消费问题的原因进行的研究。总结得出,我国消费率较低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处于低收入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后发性质。这种低收入发展阶段及其后发性,在客观上决定了我国不能不设法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发达国家在早期发展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原始积累过程。这样一来,消费率相对较低,就不是个别人的个别选择,而是一种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二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虽然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实际收入增长速度持续慢于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过低。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全社会消费率的相对下降。三是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普遍增加。由于住房、医疗保障和教育等项制度的重大改革,使居民的预期支出大量增加,迫使居民形成节制即期消费倾向。四是收入差距过大。高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远远低于低收入者,因此,尽管银行中有大量的居民存款,却难以将其转化为即期的消费。五是供给结构不合理。进入90年代后,我国千元级家电消费便逐渐进入饱和期,但这类商品继续涌入城市,而面向农村的则大都是一些低档消费品。近年来万元、十万元级消费倾向开始形成,但政府对诸如汽车、住宅类商品市场的管制过多,收费过滥,导致此类商品价格过高,妨碍了正常消费需求的形成。

从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消费率下降趋势开始转缓了的原因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方面:一是外部需求出现明显下降。这主要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改变了外部需求对国内市场的拉动力度与方向。外部需求大幅度下降,导致了国内投资需求收缩。投资需求收缩反作用于消费,为消费需求上升提供了一定空间。二是政府扩大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民间投资需求不足倾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回升。如果没有政府的大规模投资,不仅不会有投资率的回升,也不会有消费率的回升。三是消费需求不确定性下降、大额消费支出压力有所缓解,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们的现期消费能力,从而使消费率有

所回升。四是消费率的下降也是有界的。近年来消费率的回升,可能是消费率已经降到其下限的表现。

同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率被低估。他们认为中国普遍存在的企业灰色收入、投资腐败现象以及公款消费报销制度,这些都会造成居民消费率被严重地低估。通过对实物消费、服务性消费、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的结构分别进行调整,估算出中国1994—2011 年间真实的居民消费率水平。从数据上看,经过调整后的居民消费率基本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这显然是更加符合正常的经济逻辑。

二、反映消费状况主要经济指标

(一)恩格尔系数

1. 恩格尔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对于家庭食物支出增加的影响。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恩格尔系数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的只有美国,达到16%;欧洲、日本、加拿大,一般在20-30%之间,是富裕状态。东欧国家,一般在30-40%之间,相对富裕,剩下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分布在小康。

2.存在问题。

在使用恩格尔系数时应注意,一是恩格尔系数是一种长期趋势,时间越长趋势越明显,某一年份恩格尔系数波动是正常的;二是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应注意可比口径,在中国城市,由于住房、医疗恩格尔系数、交通等方面存在大量补贴,因此进行国际比较时应调整到相同口径;三是地区间消费习惯不同,恩格尔系数略有不同。在适用恩格尔系数进行国际比较时,

由于各国的价格体系、福利补贴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要注意个人消费支出的实际构成情况,注意到运用恩格尔系数反映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会产生误差。

恩格尔系数在计算的时候个人消费总支出需要除去购房支出或者是金融产品支出。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说,购房支出属于资产转移或者是资产投资行为。其他个人投资性支出也不能纳入个人消费总额。

(二)消费者价格指数

1. 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消费者价格指数(英文名称:consumer price index 缩写:CPI )简称消费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采用的是固定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计算,即K =ΣKW/ΣW ,固定权数为W ,其中公式中分子的K 为各种销售量的个体指数。

在日常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为

:

式子中T 为t 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和分别表示t 时期(代表报告期)和t-1时期(代表基期)的价格水平。

2. 存在问题。

CPI 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 稳定、就业充分及GDP 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 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 的变化来调整”。 '

(三)居民消费水平

1. 居民消费水平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用于衡量一国总收入的一种整体经济指标,经济扩张时期,居民收入稳定,GDP 也高,居民用于消费的支出较多,消费水平较高;反之,经济收缩时,收入下降,GDP 也低,用于消费的支出较少,消费水平随之下降。

居民消费水平,是按国内生产总值口径,即包括劳务消费在内的总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进行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居民消费水平(元/人)= 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居民消费总额 / 报告期年平均人口

根据计算居民消费的不同价格,可以计算出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居民消费水平和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居民消费水平,后者便于观察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增长变化。为了观察居民消费的实物构成,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各种消费品的平均消费的数量和金额,以反映居民在取得基本生存资料的基础上逐步向需要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2. 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

⑴平均实物消费量指标

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有消费品的消费量、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平均每人生活用电量等;

⑵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普及程度指标

自来水普及率、煤气普及率、平均每百户主要家用电器拥有量、电话普及率等;

⑶反映消费水平的消费结构指标

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例、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例、不同质量消费晶的消费比例等;

⑷平均消费量的价值指标

平均每人消费基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额、平均每人用于各项生活消费的支出等。

(四)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 )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为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中西药品、化妆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燃料、建筑装潢材料、机电产品等十四个大类,国家规定304种必报商品,需要予以特别说明的是,从1994年起,国家、各省(区)和县编制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再包括农业生产资料。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美国,这个数据由美国的商务部每个月对全国性商业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把用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的商品均做为调查的对象,包括家具,电器,超市上销售的商品和药品等,不包括服务业的消费。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市场物价变动情况的基本标志。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变动程度和趋势的相对数。许多外汇市场分析人员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价指数的变化。

如果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个人的消费就会增加,供不应求,导致物价的上升,这个指数就会上升,将为后来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该国的政府就会收紧货币政策,利率趋于上升,相应对美元汇率带来利好支持。

我国的零售物价指数主要有:零售商品牌价指数、零售商品议价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和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零售物价指数主要用来观察研究零售物价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平衡市场供求、加强市场管理、控制货币发行量提供参考。零售物价的调整升降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费用节约或多支,直接关系国家财政的收支,直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商品供需平衡,还影响消费和积累的比例。

零售物价指数是编制财政计划、价格计划、制定物价政策、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统计工作中按月、季、年编制零售物价指数,计算工作量和采价工作量非常大。零售物价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权数直接影响指数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据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调整一次权数。物价不可能全面调查,只能在部分市、县调查,在我国根据人力、财力,大约选200个市、100个县城作为物价变动资料的基层填报单位。在城市选商品350种左右,在县城选400种左右。每种商品的指数采用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格计算。

(五)政府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居民住户收取的价值。

1. 现价计算方法。

政府消费支出根据国家财政经常性业务支出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

政府消费支出=经常性业务支出-政府部门市场性收入+固定资产折旧

经常性业务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助学金-抚恤和生活补助-就业补助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医疗费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4%)

政府部门的市场性收入=事业收入中经营性收入+其他收入中非财政拨款部分

其他收入中非财政拨款部分=其他收入-(从其他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非本级财政拨款) 上述计算指标取自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资料,即全国预算单位行政事业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全国预算单位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全国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情况表。

2. 不变价计算方法。

政府消费支出分为两部分,一是固定资产折旧,二是政府消费支出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差额,分别采用相应的价格指数,利用缩减法计算不变价。计算公式为:

不变价政府消费支出=(现价政府消费支出-现价固定资产折旧) ÷居民消费置价格指数+现价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政府消费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根据我国现行的财政统计资料构成,政府消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财政预算内经费支出中用于公共需要的属于经常性业务支出的部分;

(2)财政预算外经费支出中属于经常性业务支出的部分;

(3)行政单位和非盈利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虚拟折旧;

(4)未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的城镇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的业务支出。

(六)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 )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因此也称预算支出。在我国,由于存在预算外资金,所以财政支出的概念也就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财政支出仅指预算内支出;广义的财政支出则包括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如果没有特殊

的说明,我们后面所说的财政支出,一般是指狭义的财政支出概念。

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一起构成财政分配的完整体系,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归宿,它反映了政府政策的选择,体现了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所以,它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的环节。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其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金额;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给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与公共消费的商品金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调查方法是采用全面统计方法和抽样调查两种方法相结合。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划分标准,限额以上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建立名录库,实施全面统计调查,由这些企业按月向当地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逐级汇总而得。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采用抽样调查推算。限额以上与限额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汇总,就形成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经过多年的实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方法体系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限上企业逐一进行调查,通过网上方式直报。对限下企业和个体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调查组织、网点抽选、调查资料采集、调查资料审核、调查资料汇总、调查结果发布等各个流程都日趋完善。

(八)基尼系数

1. 基尼系数的概念及衡量标准。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示意图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 ,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 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 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 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另外,可以参看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 组,从第1组到第i 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则说明:该公式是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将对洛伦茨曲线的积分(面积B) 分成n 个等高梯形的面积之和得到的。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定量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基尼系数反应的贫富差距异程度。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过于公平;而0.4是社会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线,故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社会不安定。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基尼系数为0.16(是绝对平均主义造成的),2007时已经超过警戒线0.4达到了0.48,但是基尼系数已经是超过了0.5。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中国实际收入的差距还要更高。中国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如日本基尼系数为0.3到0.35之间[11] )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否则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危及社会主义人民政权。

2. 存在问题。

没有显示出来在哪里存在分配不公。国际间,并无制定基尼系数的准则,一些问题如应否除税项,应否剔除公共援助受益者,应否剔除非本地居民,或应否加入政府的福利,并没有一致性,以至没有比较的准则。

(九)可支配收入

1. 概念。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调查期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家庭作坊、私营企业的纯收入;家庭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如存款的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险收益、股息与红利收入、知识产权收入;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

精确地说,它等于GNP 减去所有税收、企业储蓄和折旧,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转移支付,还有政府利息支付。

可支配收入就是拿到手的收入。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剩下的那部分。扣除它们后所剩下的钱是可以随意支配的。

我们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反映一个国家最终生产成果的总量指标,而“国民可

支配收入”NDI 是衡量一个国家最终所得收入的总量指标,GDP 代表的是生产总量;NDI 代表的是收入总量。因为,一国的GDP 要经过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才能形成一国的NDI ,生产总量并不等于收入总量,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的NDI 往往大于GDP ,而发展中国家NDI 往往小于GDP ,这反映了生产和收入之间的分配关系,因此,它是观察和分析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部门和人群之间收入如何分配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

2. 测算角度。

国民可支配收的测算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定义。 (1)宏观角度 从宏观核算角度:

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净收入+经常性转移净收入。 生产要素收入 =劳动者报酬收入 + 各项财产性收入 经常性转移收入 = 补贴收入 + 赠予收入 + 无偿转移。 (2)微观角度 从微观统计角度:

国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纯收入。 计算公式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其中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3.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住户调查方案: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农村住户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可用于住户的最终消费、非义务必支出以及储蓄。

计算方法:

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去出-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

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基于城乡居民收入抽样调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它不仅是衡量国家和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而且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实证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有着重要的作

三、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若干消费重要指标与有关常用经济统计指标

在支出法GDP 核算中,消费需求称为最终消费支出, 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由于中国实际情况的需要和国际标准变化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一些重要指标与国民经济核算最新国际标准,《国民账户体系》中的相应指标在口径范围上存在一些区别,从而与已经实施新国际标准国家的相应指标在口径范围上存在一些区别。在进行国内经济形势分析时尤其是在分析季度和月度经济形势时,由于有些国民经济核算指标无法获得,因此那些容易获得的经济统计指标经常被用来替代相应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但是这些

对应指标之间一般都存在明显的差别, 忽视这些差别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在应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一) 中国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与2008年SNA 中居民消费支出比较

中国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与2008年SNA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贵重物品获得减处置的区别。贵重物品指主要不是用于生产或消费而是在一段时间内作为价值储藏手段持有的具有相当大价值的生产性货物。在正常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贵重物品的实际价值会上升或至少不会下降其质量也不会下降。贵重物品包括贵金属和宝石、古董和其他艺术品及其他贵重物品。2008年SNA 把贵重物品获得减处置作为资本形成总额的构成部分, 而中国支出法GDP 核算把居民在贵重物品方面的支出作为居民消费支出处理。二是关于非寿险服务支出计算方法的区别。在1993年SNA 中, 非寿险服务总产出等于实收保费加上追加保费再减去实际赔付。对于大多数年度而言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非寿险服务总产出没有问题。但是在发生巨大灾难, 产生巨额保险赔付的年度, 非寿险服务的总产出会出现剧烈下降甚至出现负值。因此2008年SNA 对非寿险服务总产出的计算方法做出了改进, 用调整后已生索赔代替实际赔付, 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非寿险服务支出也进行相应的改进。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非寿险服务支出采用的是1993年SNA 的计算方法, 因此与2008年中SNA 的非寿险服务支出计算方法不同。

(二)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与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比较

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与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消费支出在主要用途、口径范围、资料来源和数据表现上都存在区别。 1. 主要用途上的区别

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反映居民消费需求及其在最终需求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住户调査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反映居民消费支出的详细构成项目和不同类型居民群体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 2.口径范围上的区别

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与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消费支出在口径范围上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住消费支出口径范围的区别。住户调查中的居住消费支出包括农村居民购买生活用房支出、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和建筑生活用房雇工工资,支出法GDP 中的居住消费支出不包括这些支出。在支出法GDP 核算中居民购买生活用房和建筑生活用房支出属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上述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和建筑生活用房雇工工资是建筑生活用房支出的成本构成,因而均属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二是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口径范围的区别。支出法GDP 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包括国家财政为农村居民支付的新农合医疗和医药费、社保基金为城镇居民支付的医疗和医药费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费住户调查中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不包括这些费用。三是关于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保险服务和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消费支出的区别。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包括居民对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保险服务和自有住房服务的消费支出,住户调查中的居

民消费支出不包括这些类型消费支出。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主要指金融机构从事存贷款业务所提供的服务。对于这种服务来说,金融机构是通过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这种间接方式获取服务费用的所以在金融机构存款和使用贷款的住户并不知道自己支付了多少服务费用因此通过住户调查无法获取相应的服务消费支出。根据年的建议中国核算按照参考利率法计算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产出,根据居民储蓄存款、居民住房公积金存款和居民消费贷款年平均余额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年平均余额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居民关于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的消费支出。同样, 从住户调査数据中也无法获取居民关于保险服务的消费支出,支出法GDP 核算通过间接方法计算出居民关于保险服务的消费支出。目前的住户调查也没有调査居民关于自有住房服务的虚拟消费支出,支出法GDP 核算则计算了居民关于这部分服务的虚拟消费支出。四是关于实物消费的区别。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包括城镇居民的实物消费,即城镇居民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形式得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以及城镇居民自己生产和消费的农副产品的消费, 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这种类型消费。 3.资料来源上的区别

支出法GDP 中居民消费支出的部分类别采用了与住户调査中居民消费支出不同的资料来源,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中的新农合医疗和医药费、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中由社保基金支付的医疗和医药费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费分别采用了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的相应资料。二是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和保险服务采用了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的有关资料。 4.数据表现上的区别

从表1可以看出2009-2011年,支出法GDP 中的居民消费支出相当于住户调查中居民消费支出的1.2倍或接近1.2倍。

(三)政府消费支出与财政支出之间的比较

政府消费支出与财政支出在主要用途、口径范围和数据表现上都存在区别。 1.主要用途上的区别

政府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反映政府消费需求及其在最终需求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況;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反映各种类型财政支出的变化情况。 2.口径范围上的区别

政府消费支出与财政支出在口径范围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业务支出、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只包括其中的经常性业务支出不包括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二是政府消费支出包括政府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财政支出不包括这部分折旧。三是政府消费支出要剔除政府部门的经营性收入,财政支出不需要剔

除这部分收人。这是因为政府消费支出是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相对应的指标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值是利用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来衡量的。首先这种成本只与财政支出中的经常性业务支出有关与财政支出中的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无关其次,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所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也是这种成本的构成部分再次政府部门提供的市场性服务不属于公共服务所以在衡量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值时需要剔除政府部门的经营性收人。

3.数据表现上的区别

从表2可以看出,2009-2011年,政府消费支出相当于财政支出的60%或接近60%。

(三) 支出法GDP 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比较

支出法GDP 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主要用途、口径范围、资料来源和数据表现上都存在区别。 1.主要用途上的区别

支出法GDP 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反映消费需求及其在最终需求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用于反映商品市场零售的变化情况。 2.口径范围上的区别

支出法GDP 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口径范围上的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既包括销售给城乡居民的零售额也包括销售给企业的零售额,后者不属于最终消费支出;

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销售给城乡居民建房用的建筑材料如前所述, 居民建房支出属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居民购建房用的建筑材料是居民建房支出的成本构成,因而属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而不属于最终消费支出;

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居民自产自用产品如农民自产自用的农林牧渔产品,而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对这些产品的消费;四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教育、医疗、文化、艺术、娱乐等服务,最终消费支出则包括对这些服务的消费;

五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保险服务和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最终消费支出则包括对这些服务的消费支出。资料来源上的区别。支出法GDP 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主要来源于住户调查、政府部门的行政记录、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的有关资料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源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调查。

3.数据表现上的区别

从表3可以看出,2009-2011年最终消费支出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倍以上。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居民消费

首先,两者来源不同。居民消费支出属于核算指标,它是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推算、加工而成的。因此,我们认为居民消费的统计数据是一种估算的数据。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是通过系统完整的统计体系直接采集数据计算得到,具体来说,是根据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相关统计报表搜集和加工整理而成的。因此我们从数据来源上看,社会零售商品总额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实物消费情况。而经过推算得到的居民消费指标则有较大概率出现一定的误差。

其次,两者统计口径不同。居民消费包括居民服务性消费和居民实物消费。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则不包括服务性消费。如果忽略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那么我们基本可以认为实物消费增长率与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增长率变化水平是基本同步的。

四、我国消费经济指标数据分析

(一)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率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全国居民消费水平自2003年至2013年一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由2003年的4457元增长到2013年的15632元,增长了近三倍多。图2通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比,显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2013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达到了22880元,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7409元,甚至还未达到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图1 全国居民—居民消费水平

图2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居民消费水平对比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全国各省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各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上,经济较发达的北京、上海以及浙江省、江西省等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比较高,其中,上海的居民消费水平达到41464元每年。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水平低于20000元每年。而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上,情况也类似,但是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上海市最高,达到20221元,而最低的西藏该指标只有3874元。

可见,我国各省市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相差悬殊,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也差距巨大。

表1:全国各省市城镇居民—居民消费水平

表2:全国各省市农村居民—居民消费水平

图6为2013年全国各省市居民消费水平对比图。可明显看出,第一梯队的上海、北京、天津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各省市,尤其是上海市消费水平接近16000元,而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及福建省等经济较发达的省处于第二梯队,处于6000元左右。而大多数经济落后的省市的居民消费水平则处于很低的水平,最低的贵州省居民消费还不到2000元。

图6 2013年各个省市全国居民消费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直处于快速增长当中,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近年来GDP 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的增速。然而,由图3、图4与图5可以看出,最终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占GDP 比例,自2003年以来呈现出下降

趋势,到2010年达到最低水平48.19%。虽然2010年之后有所上升,但幅度较小。

可看出,我国GDP 中最终消费虽然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增速相较于GDP 比较缓慢,而且最终消费率相比于世界平均水平较低,更是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最终消费率。

图3 2003-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

图4 2003—2013年最终消费

图5 2003—2013年最终消费率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反映了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

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自2003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般都处于100以上,只有2009年下降到100以下。说明我国物价基本处于不断通货膨胀的状态,对居民的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2011年之后有所下降,但是可看出与美国CPI 相比, 我国CPI 指标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对居民消费选择产生不利影响。

图7 2003—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对比,也可看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始终略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各省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差别不大。

图8:2003-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与农村对比(上年=100)

图9:2003-2013年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全国、城市以及农村(1978=100)

表3:全国各省市2003-2013年CPI 指数

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近年来也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要略高于城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各个省市RPI 也存在差异。

图10 中国2003-2013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图11 2003-2013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78=100)

图12 2003-2013城市及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表4:2003-2013年全国各个省市RPI

(三)财政支出

政府消费支出与财政支出在口径范围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业务支出、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只包括其中的经常性业务支出不包括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二是政府消费支出包括政府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财政支出不包括这部分折旧。三是政府消费支出要剔除政府部门的经营性收入,财政支出不需要剔除这部分收人。这是因为政府消费支出是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相对应的指标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值是利用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来衡量的。首先这种成本只与财政支出中的经常性业务支出有关与财政支出中的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无关其次,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所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也是这种成本的构成部分再次政府部门提供的市场性服务不属于公共服务所以在衡量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值时需要剔除政府部门的经营性收人。

由图13和图14可看出,我国财政支出也一直处于增长当中,增长速度经历了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在2003-2013年这10年间,2013年增长速度达到最慢为11.3%。由图 可以看出,

地方财政支出要远高于中央财政支出,且增速要远远快于中央。2003年到2013年,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不断上升,而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不断下降;2013年,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由2003年的69.9%上升到84.9%。

图13:2003-2013年全国财政支出(亿元)

图14 2003-2013年全国财政支出增长速度

图15 2003-2013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支出

图16 2003-2013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图17 2003-2013年国家财政支出种类对比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由下图可看,2014年3月-10月全国社会消费品总额缓慢上升。

图18 2014年3月-10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上升,2013年达到237809.9亿元,约为2003年的4倍。而

通过对城镇和乡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比,可明显看出城镇远远高于乡村。农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水平始终保持很低的水平。

图19 2003-201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总额

图20 2010年-2014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总额:城镇和乡村对比

(五)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异大小,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很高的水平,2008年达到0.491,虽然近几年有所下降,但2013年仍保持较高水平,为0.473,表明我国收入分配相差较大, 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图21 2003-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六)恩格尔系数

我国恩格尔系数相较于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较低。近几年有所下降,2012年下降到40%以下。而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低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表明城市居民消费能力较高。不过,近两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处于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逐渐提高,而城市的该指标变化不大,因此城乡家庭恩格尔系数差距也有所缩减。

图22 2003-201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3-2013年间不断的提高,但相差悬殊。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95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8895.9元,消费能力仍受到很大的局限。

图23 2003-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

图24 2003-201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纯收入指数(1978=100)

(七)国际数据

1.美国

图25 2003-2013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

图26 2003-2013年美国现价和不变价个人消费支出

图27 2003-2013年美国现价和不变价人均消费支出

图28 2003-2013年美国现价和不变价政府消费和投资:消费支出

2. 日本

图29 2003-2013年日本政府消费

图30 2003年-2013年 日本私人消费

图31 2003-2013年日本私人消费、政府消费和同比数值 年度数据

图32 2003-2013年日本的CPI (2010=100)

图33 2003-2013年 日本CPI 同比

3.欧盟

图34 2003-2013年欧元区最终消费支出——政府

图35 2003-2013年欧元区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

五、建议

(一)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减少流动性约束由于我国居民受资金的约束,虽然有消费欲望和动力,但没有较多的资金用于消费,而又无法获得信用资金流动性,导致居民需要及早进行预防性储蓄,预防性储蓄从居民角度看是理性的,但从社会角度看,影响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也制约了居民需求的扩大。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使消费者容易获得消费信贷,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实现消费的跨期平滑,使即期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削弱,以解决流动性约束问题,从而释放出被压抑的消费需求。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应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民养老金补充制度,控制住房、教育、医疗价格过快上升,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从而减少预防性储蓄。可采用建立公益金制度来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既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能力的提高。

(三)缩小收入差距,促进低收入人群消费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与总消费是显著负向,从而影响总消费。在微观上一味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会在宏观上使总消费需求下降,削弱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动力。在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背景下,我国靠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压力加大,扩大内需应从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着手,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进一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形成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双赢局面。

(四)设定消费目标,分层消费

消费充分,能起到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的作用。设定消费目标,引导消费能够克服消费自发性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落后性。消费引导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消费从总体上、战略上做出前瞻性的考虑与规划是完全有可能的。由于人们的直接消费需求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穿着、住宅、交通、文化、教育、通信、旅游、医疗等等,每一类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具体消费内容。虽然消费因家庭、个人而异,但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追求是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从总体上加以引导的。可根据当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及居民的收入水平,为不同消费群体设定该阶段不同的消费目标并赋予其相应的象征意义,使消费者分层消费、充分消费,从而促进消费、提升消费率。

(五)积极引导消费,确定消费发展方向

对于消费引导,尽管在一定阶段要设定相应的消费目标,但长远看,绝对不能确立消费发展的终极目标,只能明确消费发展的方向。由于消费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消费引导的发展战略应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及未来的消费特征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久磊, 殷荣明. 对居民消费问题的新思考[J]. 对外经贸,2014,10:126-127+139.

[2]王嫱. 论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268.

[3]许宪春.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若干重要指标与有关统计指标的比较[J]. 世界经济,2014,03:145-159.

[4]肖军. 当前我国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J]. 经济纵横,2011,10:42-44.

[5]许宪春. 关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订[J]. 全球化,2014,01:14-20+123.

[6]刘锋. 中国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3:1-2.

[7]汪卫霞. 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核算及其特征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08:47-51.

[8]梁新, 张怀强.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中的消费问题分析[J]. 当代经济,2010,21:68-69.

[9]张启良. 横看成岭侧成峰(下) ——GDP 核算方法、指标及数量关系读析[J]. 统计与咨询,2012,01:26-27.

[10]谭顺, 栾会涛. 当前对我国消费不足问题的若干认识误区[J]. 经济纵横,2012,04:54-58.

[11]许涤龙, 任英华. 基于国际接轨的宏观消费核算[J]. 消费经济,2002,06:57-60.

[12]罗乐勤. 政府支出和狭义政府消费核算的问题研究[J]. 统计研究,2005,12:75-76.

[13]肖万春. 我国当前储蓄过度了吗?──论我国当前储蓄与消费问题[J]. 金融研究,1996,08:54-56+41.


相关文章

  • 20**年消费贷款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2016年中国消费贷款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 走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0399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 ...

  • 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调研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资金流量分析方法及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 作者:刘成 中财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1996年10期 一.资金流量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一)资金流量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资金流量分析方法是通过建立特定的经济核算帐户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反映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由经济活动引起的价值量的流入和流出,以资金的运动揭示经济部门之间的联 ...

  • 20**年私立基础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私立基础教育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 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 报告编号:170172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 ...

  • 20**年中国烟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 前言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 ...

  •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趋势分析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20**年-2020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投资 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内容概述 第一章 消费信贷相关概述 1.1 消费信贷的基本介绍 1.1.1 消费信贷的概念 1.1.2 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 1.1.3 消费信贷的主要形式 1.1.4 消费信贷发展的理论基础探 ...

  • 中国管理培训市场调研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中国工程复合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中国不锈钢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