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1. 诗界革命:梁启超提出,核心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止于对宋诗派的模仿,始终是

在传统范围内的调整和改良,并未实现诗歌的现代变革。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

2.

3. 提高到经史、语录、律例之上,打破了千百年来鄙薄小说的传统偏见。其次,提倡小说界革命,将小说创作纳入资本主义社会改革的轨道,并为小说作出新的分类,为新小说的创作题材揭示了广泛而现实的内容范围。第三,揭示了小说具有"浅而易解"、"乐而多趣"的艺术特点,分析了小说具有"支配人道"的"熏"、"浸"、"刺"、"提"四种艺术感染力量。 4. 林纾:1852~1924,字琴南,文学家、翻译家。一生译欧美小说180多种,著名的有《巴

黎茶花女遗事》。

5. 狭邪小说:狭邪小说,清代小说流派之一。狭邪,小街曲巷,指娼妓的居处,这里用作

娼妓的代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先用此名称,指以优伶、妓女为创作题材的小说。其代表作有陈森的《品花宝鉴》、魏子安的《花月痕》《九尾龟》等。

6. 鸳鸯蝴蝶派: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

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7. 鸳鸯蝴蝶派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

8. 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提出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

学)。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2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发表了“双簧信”。

9. 双簧信:1、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

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 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10. 新潮社:20世纪初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一些学者怀着挽救“国粹”的想法掀起了“整理

国故”运动。在这一影响下1919 年初, 在北京大学校园里, 成立了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新潮社” 和 “国故社” ,“新潮社” 以《新青年》为阵地, 提倡民主与科学, 旨在为中国新文明的建设打下一基础。新潮社是一个学生社团。其圈中人主要是文学、哲学两门的学生。

11. 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主张“灵肉一致”的人生。

12. 1918年,《新青年》推出《易卜生专号》主旨在于反传统,反专制,提倡个性自由,妇

女解放的作品《娜拉》、《国民公敌》。

13. 文学斗争:(1)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展开对以林纾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的斗争。(2)

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14. 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

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15. 文学研究会: 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

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2、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3、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4、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5、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为人生、现实主义)

16. 创造社:1、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2、主要刊

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3、理论主张:尊重自我,注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为艺术,浪漫主义)

17. 雨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年11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

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18. 浅草-沉钟社:1922年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创

办《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19. (★)湖畔诗社: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

应修人、冯雪峰四人。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他们写作抒情诗,但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

20. 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

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

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21.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

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22. 冰心:《超人》:何彬 23. 庐隐:41

乡土小说:所谓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也指“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竹林的故事》三姑娘、王鲁彦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河边》、《伤兵旅馆》和《我们的喇叭》等。台静农《静农论文集》、《静农书艺集》、《台静农散文集》、彭家煌《活鬼》、《怂恿》、《陈四爹的牛》、许杰《赌徒吉顺》《许杰散文选集》

创造社:1、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周全平等。2、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3、理论主张:尊重自我,注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为艺术,浪漫主义)

24. 浪漫抒情派小说:浪漫抒情小说,不注重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力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

要求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侧重于自我表现。 浪漫抒情派小说写法很独特,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文章中充斥着作者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笔下的形象都是五四时期带有浪漫特质和多愁善感的特点的青年,也多是自我形象文学化的表现。 浪漫抒情派代表-郁达夫

25. 叶绍钧:江苏苏州人,字圣陶,小市民的灰色生活是他表现的最成功的对象,如:《潘

先生在难中》。

26. (★)《倪焕之》:是叶圣陶的唯一的长篇小说,比较完整的写出青年知识分子从辛亥革

命到大革命失败这期间的追求与遭遇,倪焕之性格被置放在一个比较广阔和较为长久的时空环境来刻画,发展有层次,侧面也较丰富。在20年代长篇小说还相当冷清的时候问世的《倪焕之》显示了作者的现实主义趋向,曾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27. 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

《倪焕之》是叶圣陶惟一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倪焕之形象的塑造,比较完整地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的追求与遭遇.小说展示了倪焕之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倪焕之是一个小学教员,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他认为,改革社会在于人,而造就理想的改造社会的人在于教育.他有一套改革教育的思想,但真正实验时却受到社会恶

势力的阻扰.但它的最终失败,却是因为理想化教育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很快被那个社会同化,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了.

2, 倪焕之觉悟到改造社会,要走有组织的群众斗争的道路.他从农村到了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

3, 大革命失败后他忧愤而病死.

倪焕之道路,说明教育救国,个人奋斗道路不能改造社会,必须走集体主义,群众运动的道路.这是作品重要的思想成就.

《倪焕之》在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叶圣陶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真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人物形象生动鲜明,风光习俗,以工笔细描.

28. 许地山:代表作:《命命鸟》(缅甸)、《商人妇》(印度)、《醍醐天女》(新加坡)、《缀网

劳蛛》(马来西亚)。1934年《春桃》、1940《铁鱼的鳃》

29. 郁达夫:《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沉沦》是中国第一步短篇小说集。 30.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8年去南京求学

时起名周树人。《狂人日记》时用笔名。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野草采用的是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的“小感触”,开中国散文的先河。《朝花夕拾》是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总题为《旧事重提》。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的魏连殳、《仿逝》的子君与涓生。《故事新编》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总集。。 31. 胡适的《尝试集》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32. 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揭露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

33. 刘大白的《卖布谣》反映了农民的贫苦生活,揭露了剥削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 34. 周作人的《小河》等诗,表现了对个性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35. “小诗”派: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徘句和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特

点是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主要作者有冰心、何植三等人。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36. 新月诗派:提出新诗形式格律化的主张,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指出,诗的实力不独

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匀齐。“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新月派新格律诗的基本主张。

37. 早起象征诗派:1926年穆木天提出“纯粹诗歌“的概念,要求诗与散文划清界限。李金

发出版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弃妇》是其代表作。他被誉为”诗怪“。

38.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蒋光慈为代表,出版《新梦》、《哀中国》。

39. 郭沫若:《女神》、创作诗文集《星空》、《前茅》《瓶》是一部爱情诗集。

简答题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1、 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今人古籍、伟人平民等无所不谈。充分体现了语丝派自由随便、无所顾忌的创作态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广见博识。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写法随便,不矫揉造作,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如《乌篷船》以致友人书的形式,介绍故乡的风物,态度亲切随便,在不知不觉中洋溢着乡情和野趣,在潜隐中透露出深厚真挚的故土之恋。3、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含蓄耐读的“简单味”,有一种寓庄于谐、寓谐于庄。

4、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思想

1、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沉沦》和《南迁》中的“他”等,心中交织着个人的积郁与民族的积郁,更感自身的凄凉,强烈地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异性的爱情,甚至表现出某种变态的心理。他们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活的“零余者”落泪叹息,但心中却始终没有减退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赋予形象相当深厚的感伤色彩。2、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爱国主义如《银灰色的死》《沉沦》等作品中,主人公作为弱国子民所受到的屈辱,使他们迸发出真挚的热爱祖国,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提出了控诉。人道主义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中通过“我”与烟厂女工、人力车夫的生活境遇的联系对比,流露出“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慨叹和对普通平民真诚的同情、挚爱,剖析了落拓下层知识者的心理及其在自惭中因受劳动者的感化趋于升华的过程。3、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沉沦》中的主人公的精神心理、言行举止表现出颓废气息。在消沉的外表下,跳动着作者热爱美好人生,反抗黑暗现实的欲求上进的心。

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自我的写真。强烈的“自叙传”的色彩。1、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个人出身、经历、个性等。2、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这个具有连贯性的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二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3、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二、感伤的抒情。郁达夫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的情怀,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他特别对忧伤的情绪感兴趣。以感伤的抒情为中心的郁达夫小说,轻视情节的营构,而注重情绪的倾诉。

三、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小说以抒情为中心,必然造就郁氏抒情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如《沉沦》几乎都没有以完整的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框架,也不讲究谋篇布局。以人物情绪为中心,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创造了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

四、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郁达夫小说的文学语言是与他独特的文体风格高度一致的。

分析郁达夫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实验,呼应了20年代时潮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自叙传)2、吟唱出张扬个性、崇尚感情、表现自我的文学咏叹调。3、从道德的角度、心理学的范畴对现代小说的表现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引领了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其风神的小说派别,开创了与鲁迅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

十、郁达夫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什么样的独特意义?其代表作《沉沦》如何体现了他的基本风格?谈谈你对郁达夫小说的看法。(与孙犁的抒情作比较)

在现代文学史上大部分小说都是现实主义的,都是强调客观反映生活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很少,注意抒情的,一个是郁达夫,一个是孙犁。但他们的风格却大不相同。

《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这篇小说典型地体现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风格:1、自叙传的写法,大胆自我暴露,坦诚、真诚、透明、亲切;2、作品人物形象并不具体,重点在于通过人物抒发感情,成功在于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形象;3、结构以情绪变化安排,不以情节为线索;4、语言非常浓烈、明快,大量感叹词,语言高度抒情化,

感情色彩重。

郁达夫是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开拓者,他的抒情是一种放纵感情的流淌,一任感情的渲泄,小说表现内容是非常自我的,感情是内在的,但他的抒情方式是非常外在的,一点也不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的。

与郁达夫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孙犁,他讲究一种有分寸的、有节制的,与现实完美结合的抒情。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就像一首“抒情诗”。

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如《她是睡着了》以丰富的想象,描摹意中人的睡态,“白莲”、“琴弦”等富有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沙扬娜拉》中心意象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婴儿》用产妇对腹中的婴儿的企望,象征地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在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等手法。《再别康桥》开头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平添了旋律感。用韵上和谐中显出变化。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等都各有变化,讲究诗形而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4、词藻华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思富于想象力,表现为文辞的丰富,词藻的华丽。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别具一种温柔纤丽的风情。 郭沫若诗歌中自我批评主人公形象

《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如何统一。这种统一集中体现在郭沫若诗中反复出现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对期人们心目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如《凤凰涅架》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 《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人。所谓“大我”的情怀,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种崭新的精神,也就是“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雄强的民族精神。(如《女神之再生》等)。 这种精神还体现为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马行空”的心灵世界(如《天狗》等)。 “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应当理解为同时是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大我”与“小我”是统一的。(如《天狗》、《蜜桑索罗普之夜歌》等)。 从郭沫若诗中也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展现其骚动、矛盾的内心,在表达进取时可能又有颓唐厌世。这也可以从“五四”时代心理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方面去理解。惟其如此,更真实地立体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情感。 《女神》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二、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它强烈的感情,唯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重要影响。

三、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它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闻一多《死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作者憎恶的“死水”不仅仅是路旁的一个臭水沟,而是有更深刻的象征意义。 “死水”象征的社会现实:

一、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二、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诗歌中反映的厌恶、失望是作者理想中美丽的祖国形象在现实面前碰壁后产生的一种过激情绪。而隐藏在揭露丑恶的背后,是对祖国无比强烈的眷恋之情和为祖国利益而献身的决心。 艺术特色:1、具有音律美。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步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 2、具有建筑美。新月派诗人追求“三美”,其中建筑美体现在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死水》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更显整齐规则。

鲁迅

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 1923 年 8 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 14 篇小说; 《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 1926 年出版 ,收11篇小说。 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 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 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谈谈《呐喊》、《彷徨》表现主题的异同。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同: 1、揭露封建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 2、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提出了国民性改造的主题 3、真切地反映旧时代农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精神上的弱点

4、探索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

以“看客”为角度谈谈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

谈谈你对《故事新编》的“古今杂糅”手法的认识。


相关文章

  • 毕业论文选题册
  • 湖南师范大学 院 文 学 2010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 计) 选 题 册 文 学院教务办(公 章) 二○○九年八月 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序号 论文(设计)方向 1 中国现代文学 2 中国现代文学 3 中国现代文学 4 中国现代文学 5 中国现代文学 6 中国现代文学 7 中国现代文学 8 中国现代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 论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寻常的人,都是在歌颂和期盼黎明的曙光驱赶走夜的黑暗,而鲁迅,却在深夜里思索,夜幕让他的思想有了惊人的穿透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学作品, 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精神和气节人格, 使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仅仅是在文学造诣方面,更是在他对革命, ...

  • 各学校文艺学考研参考
  • 浙江大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或202俄或203日或214德或215法③706中外文学史④808文学评论与写作 参考书目 706.808二门考试科目均有四组考试题目,考生可根据报考专业任选一组. <文学原理>(修订版)王元骧,广西师大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g ...

  •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东 李立 摘要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同中国当代文学现实活动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精要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学理论的科学内涵 ...

  • 歌词创作是中国现当代 文化运作先锋
  • □ 张明明 歌词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化运作先锋 歌词创作是人们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一种有效途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歌词创作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的诗三百.汉乐府.绝句.唐宋词.散曲等都已成为古代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当代歌词的创作数量已远远超过了古代歌词,其流传的广度和影响在中 ...

  • 探询中国现当代作家的道家文化气质
  • 摘要在中国本土思想资源中,道家文化与中国现当代作家是否有契合性,这从他们的作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观上可以略有体会.而道家文化的深潜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文化气质.道家文化为中国现当代作家探索个体生命自由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能量,道家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学观念.文学精神及审美形态 ...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 http://www.zwkao.com 2010年01月01日 04:11 中文考研网 古代文学书目 ...

  •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
  •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 编者按:2012年3月,邵宁宁老师在西北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开设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论这门课程,课程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轨迹做了综述式的介绍,对于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代表的作家作品,做了一定的脉络式讨论,其中也穿插着涉及了当代小说的内容.课程分三个课时进行,现在就课堂内容做一简要梳 ...

  • 部分学校考研文艺学参考书目
  • 川大: (1)<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出版社 (2)<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3)<中国文学>,(1--4册)四川人民出版社刘黎明等主编 (4)<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 ...

  • 捌.现代诗分类书目
  • 一.现代诗赏析选集                                        回首页 书      名 编 着 者 出  版  社 出版年 1 现代诗导读(导读篇一-三册) 张汉良.萧萧 编着 台北:故乡 1979 2 中国新诗赏析(一-三册) 林明德等编着 台北:长安 1981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