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

MANAGEMENT 成都市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

■ 何黎 廖云帅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09) 06-245-01

(三)信息、通信技术已开始运用于物流业务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成都市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已开始利用互联网、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和全球定位系统

,使客户能通过互联网查看货物的运送情况,使物流总体(GPS )

效益逐步趋向最优化。

三、对成都物流的未来发展的对策分析

现在的中国物流企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做大,通过资产兼并重组和相对松散的连锁加盟方式,把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广覆盖、低成本服务网络,提供基础性、标准化的功能性服务。二是做专,锁定某一专门行业或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整合的个性定制服务,其竞争优势是人才、信息化的服务能力。综合各方面

的因素,成都要成为未来的物流中心城市。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把握国家政策,促进发展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内需,加快物质资料和人员的流通,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绝佳机会。物流业应该借助政府的力量,在政府的带领下,加快标准化进程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物流发展需要多层次物流人才支撑。当前尤其缺乏实用型物流人才,缺乏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员和物流工程技术人员。构建中国物流人才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推动物流发展的当务之急。教育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国外物流理论和国内物流市场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相关课程设置,从教材、师资和实践等环节保证学生获得高水准的教育。

(三)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提高效率

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在资金允许的前下,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各种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以提高物流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的物流管理技术和手段,有助于我们消除只管转眼前的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四)建立标准化体系

借鉴国外成功物流标准,根据国内物流发展实践,从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出发,制定出各物流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与社会大系统的和谐统一。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引进消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加快推进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RFID 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装备和技术标准化建设,以及物流服务规范标准的建设,形成一整套既适合中国物流发展需要,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全国物流标准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孙红, 冯江华.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 立信会计出版社.

[2]戴定一.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信息与电脑.2003(1) .

[3]施先亮.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7) .

[4]董雷, 何世伟.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 物流科技.2005.

摘 要 21世纪,物流作为“第三方利润源泉”,在中国已经迎来了春天。随着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改善,企业认识不断深化,为整个物流业在中国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虽然物流业还是很多不规范和缺陷,但良好的发展形势亦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讨论具有地区特色的成都市的物流现状和问题。

关键词 物流 发展 现状 问题

一、成都市物流的现状不足之分析 (一)对物流的认知偏差

近几年来,物流在成都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并且持续高温,但这背后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对物流的认识不到位,老百姓在在“物流热”的影响下,盲目地追求高利益,利用现阶段物流体制不完善的缺陷和进入壁垒低的特点,以各种方式进入物流业,加剧了物流业的不规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和标准化。成都市的物流行业还处于“多、乱、散、小”阶段,除申通等大型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均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只关注短期利益而缺乏长期目标和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仅仅依靠低成本来获得市场,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

(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成都市物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流企业内部缺乏规范的运作流程、明确的战略目标、合理的人力资源组合、统一的制度管理,因此不能对物流运作进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物流运作过程中涉及到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产业政策、税收、服务、与运输标准等多个方面,它们的管理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各部门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比较困难,再加上部门工作人员对现代化物流的认识不足并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成为物流业的一大瓶颈,导致物流业的效率低下。

(三)专业人才的匮乏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发展动力。现在,成都市有相当数量的物流企业的老板尚不了解何谓现代物流技术,更别说对现代物流的管理模式及运营机制的合理应用,这就需要专业化的物流人才来加快现代物流知识在企业中的深入。而现在的中国在物流和电子商务人才方面相当匮乏,制约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成都市物流的优势之分析

现阶段,成都市物流业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管理、相关企业向物流企业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一)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成都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物流是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商品或服务价值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成都市政府深知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旅游业等领域的重要地位,所以积极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改进。

(二)部分运输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

随着人们对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成都市部分运输、仓储企业,为适应新形势下竞争的需要,正努力改变原有单一的仓储或运输服务方向,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万向发展。

6

245

成都市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何黎, 廖云帅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商界

CHINA COMMERCE2009,""(6)0次

1. 孙红. 冯江华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

2. 戴定一 我围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期刊论文]-信息与电脑 2003(01)3. 施先亮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2002(07)

4. 董雷. 何世伟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期刊论文]-物流科技 2005

1.期刊论文 徐寿波 "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前沿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物流概念的最早属性、具体内涵、行为性质和使用领域等四个方面都与日本、西方流行的物流概念存在差别,为此有必要为中国的物流概念--" 物的流动"给出一个新的英文名词MF(Material Flow).第二,指出中国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严重落后,特别是经济界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与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三大支柱产业群的地位很不相称.第三,探讨了经济界、社会界和自然界物流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前沿问题.最后提出了物流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的发展设想,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物流科学技术基础学科;二是物流科学技术工程学科;三是物流科学技术理论学科;四是物流科学技术其它学科,共有40个一、二级学科,多数学科需要开拓和创建.

2.期刊论文 田源. 徐寿波. 宋伯慧. 黄少松. TIAN Yuan. XU Shou-bo. SONG Bo-hui. HUANG Shao-song 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

本文基于MF理论,提出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两种关系:一是物流投入量和经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物流经济效率(或叫物流经济效果系数)和物流投入系数(或叫物流消费系数)是其重要衡量指标;二是物流投入量增长速度和经济产出量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物流投入弹性系数是其重要衡量指标.同时提出了上述三个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物流经济效率、物流投入系数和物流投入弹性系数的发展变化规律.

3.学位论文 夏旭东 我国医药物流的集成化发展研究 2009

物流产业是一个体现规模优势和地域覆盖优势的产业。目前我国的医药物流市场呈现出“多”、“小”、“散”、“乱”的局面。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迅速提升医药流通企业竞争力并推动医药流通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集成化角度,回顾分析了医药物流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归纳总结了我国医药物流的研究状况;深入解析了医药物流概念,系统阐述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物流集成化理论;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医药物流集成化发展的观点,和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体的3大类集成化医药物流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各类模式的运作方式、影响因素等,对医药物流的集成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研究旨在为我国医药物流集成化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医药物流的集成化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其中文献研究主要包括,针对1998年至2008年间国内外医药物流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及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医药物流模式的比较研究。实地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国内知名医药分销企业北京医药股份公司及其物流配送中心,和河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及其物流配送中心。问卷调查样本涉及国内12个省、市的108家药品生产、批发、零售连锁企业,问卷形式主要采用网上调查,问卷内容为企业的现代物流状况及认知程度等。

研究显示,医药物流在我国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医药商业企业数量众多,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企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导致了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存在很大差异。一方面,部分大型医药商业分销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正向着完善供应链体系、物流配送网络、物流精益化运作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部分经营效益差、管理手段落后的中小医药商业企业还一直游离于企业信息化改造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之外。

研究表明,制约我国现代医药物流发展的因素主要有5个方面:(1)医药物流市场呈现多、小、散、乱格局,流通渠道复杂;(2)医药物流管理水平落后,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充分运用;(3)医药物流相关政策法规缺失,很难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规范和保障;(4)医药物流信息化水平落后,尚未构建物流信息技术基础平台,相关信息技术尚未普遍采用;(5)医药物流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级医药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对比研究发现,美国、日本的医药商业已经形成了高度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市场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代化医药物流体系的支撑和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的广泛应用。而我国医药商业无论是企业规模、信息化程度,还是市场环境,均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现阶段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医药物流,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参考、借鉴美、日医药物流模式的成功经验。

调查研究发现,位居中国医药销售前列的商业公司,其运作模式已经从传统的批发型过渡到配送分销型,物流配送已从传统的作业层面提升至企业战略运营高度,并开始采用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信息软件系统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现代医药物流发展的前沿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医药物流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尚存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缺乏科学论证、投资过度等问题,尤其是供应链管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来说,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状况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特别是对现代医药物流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正逐步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集成化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高级形式,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通过集成整合,实现聚合优势、协同放大的目的。我国医药物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基本具备了向集成化方向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引导其健康发展。按照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类型划分,未来我国集成化医药物流将形成3种主流模式:(1)以大型商业分销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化医药物流模式。该模式的运行将重点实现物流渠道和商流渠道的集成以及物流功能的集成;(2)以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化医药物流模式。该模式的运行将重点实现物流功能的集成;(3)以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化医药物流模式。该模式的运行将重点实现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和物流功能的集成。

本文研究内容包括6个方面:(1)医药物流概述;(2)集成化医药物流概述;(3)以大型商业分销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化医药物流模式;(4)以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化医药物流模式;(5)以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化医药物流模式;(6)我国集成化医药物流发展建议。其中(1)(2)部分主要对医药物流及集成化医药物流进行定义,并系统探讨其功能、特点,及其发展和研究状况;(3)(4)(5)部分主要从医药供应链角度运用物流集成化理论,结合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现状,提出了适应未来我国集成化医药物流发展的3种主流模式,并对模式结构、特点、运行方式、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和探讨;第(6)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我国集成化医药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医药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系统思考现代化医药物流体系,具有较新颖的视角;(2)首次运用物流集成化理论,提出医药物流的集成化和集成化医药物流模式,具有较为独到的观点。

4.会议论文 冯海霞 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发展

本文结合第3方、第4方及第5方物流的发展、区别和局限性,分析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发展及趋势.并针对我国的国情,探析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应当以第3物流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主模式,逐步发展第4方物流,直至第5方物流。

5.期刊论文 王健. WANG Jian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的福建省物流发展思路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6)

国务院颁布的,把建设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作为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四大战略定位之一.这一定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福建省要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主体作用和比较优势,在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上,大力发展物流,通过建设物流运输网络、物流合作平台和物流节点网络,积极推动跨区域物流合作,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重要物流通道,拓展区域合作的空间,使福建成为广东、浙江、江西等周边省份和湖南、安徽等中西部省份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平台.

6.学位论文 郑静 我国物流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初探——基于第三方物流公司风险分析视角 200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物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服务部门,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中国物流业的政策环境也在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在下大力气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而近年来,社会物流需求持续增加,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更是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内在动力和良好的经济环境。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十五”时期,我国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得到更多重视,物流公司和物流市场成长迅速。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近1.4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5%左右。“十五”时期,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已跨越“起步期”,迈入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史以来第一次专门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提出了规划和目标。这标志着”十一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既面

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物流不同,它不仅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同时还将提供其他服务,如集运、存货管理、分拨服务、加贴商标、订单实现、属地交货、分类和包装等,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因此,为风险转移最佳途径的物流保险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物流保险在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除了中国人保在2004年推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保险险种,2006年深圳亦禾集团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签订了物流和供应链保险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的合作框架协议外,目前我国基本上还没有其它保险公司涉足物流保险这一领域。即使有,也只是一些保险公司对运输保险和仓储保险等险种做一个简单的打包处理,然后捆绑出售,或者还是采用传统的财产货物保险体系,因此可以说相应的风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各个环节的保险被肢解,不能提供物流活动中全部过程的无缝式保险服务。同时在理论上对我国物流保险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探讨的基本上还是空白,有关物流保险理论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也很难找到。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物流业2004年和2005年承担的社会物流总额分别为38.4万亿元和48.1万亿元,物流总费用分别为29114亿元和33860亿元,而保险费用在同期分别为90亿元和110亿元,只占物流总费用的0.31%和0.32%。这些保险费用中大部分都是货物运输保险收入。也就是说每一百元的物流成本中,只有三毛钱的保险费。所以一方面是物流业为了转移自身风险而对物流保险产品有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物流保险并没有在高风险的物流业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就我国第三方物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我国物流保险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完善的建议。本文主要采取定性研究的手段,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在介绍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情况后,分析了第三方物流目前所面临的风险和物流保险的发展情况。最后就完善物流保险的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希望能对我国正在还处于发展期的物流保险的研究起到一些启示的作用。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物流及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面临的风险进行阐述。第一节介绍了物流的概念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并划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针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二节着重对第三方物流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合同责任风险、第三者法律责任风险、投资风险、提供物流方案的风险、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责任范围加大的风险、商品特性的风险、文化冲突的风险等等。

第二章是对我国物流保险发展现状的介绍。第一节提出了物流保险的定义,与以往理论研究中的定义有所不同。第二节对传统货物财产保险体系的内容进行介绍,并且分析了在现代物流服务下的不足。第三节对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物流综合保险产品的条款内容、责任范围等进行介绍,并对物流保险实践中第一方(或第二方)和第三方物流可能产生的错误的行为进行说明。第三节从相关制度、第三方物流公司,保险公司,物流保险险种等方面分析了物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第三章针对前文所提出的问题,分为三节来提出完善物流保险的建议。第一节从制度层面上进行分析,包括建立健全配套的物流法规制度;建立统一的物流业标准;规范物流市场和对物流公司进行标准化分类和建立信用评级体系;

实行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等。第二节从保险公司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保险公司需要加强物流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保险公司要经常深入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调研;加强对物流保险的宣传,各网点相互利用;完善售后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建立物流预警系统,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要走出保险观念的误区,增加投保意识。另外还要提高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第三节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流责任保险为例,从物流保险险种创新方面等提出一系列完善物流保险的建议,以求最终使保险公司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达到双赢的局面。本文的特点和创新主要有,一是提出与以往理论中不同的物流保险的概念。笔者将物流保险界定为第三方物流所需要购买的责任保险,而不包括第一方或第二方物流购买的货物险。明确物流保险的概念有助于建立现代物流保险体系,也能使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进行险种的选择时明确自己的地位与责任。二是在随着我国物流业速度发展,物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但对物流保险的相关研究却十分少,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物流保险理论的研究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三是本文采用与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性,与实践相结合,脱离了单纯在理论层面进行研究的局限。四是本文是对物流保险这一具体险种进行深入的探讨,进入到了更微观的层面,也体现了保险市场上专业化,细分化的要求。

当然,本文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在介绍我国物流保险发展的情况时,因为缺少国外物流保险的文献资料,不能进行一个对比。虽然知道国外物流保险已经发展了很长的时间,但却没有办法以此为借鉴,对我国物流保险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实践中的建议。另外尽管笔者一直在努力寻找物流保险方面的案例以及物流保险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并且也曾向保险公司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一直不能得到相关的资料。因此,由于没有物流保险案例进行辅助的分析说明,也使本文失色不少,可谓一大遗憾。最后,因为笔者收集资料的来源更多的是从书本以及网站上,虽然也有向第三方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过实际调查,但更多地还是从实证理论方面来进行分析,相对而言对市场实际情况的研究较少,可能有一些想法与物流保险的实践并不是十分符合。

由于笔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水平所限,本文中的错误和疏忽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谅解并不吝赐教。

7.期刊论文 郑刚 中小城市邮政发展同城物流业务探析 -邮政研究2003,19(6)

以发展中小城市同城物流业务为出发点,分析了物流业务成为第三利润源泉的原因和依据,研究了中小城市邮政企业发展同城物流业务具有竞争力、启动投入少、见效明显等特点;由此提出了创新观念、找准定位、整合资源、发展物流信息系统、加速人才培养等措施,以期加速中小邮政企业的快速发展.

8.期刊论文 张夕勇. ZHANG Xi-yong 公路物流与中国商用车的发展 -中国流通经济2006,2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物流高速增长,商用车也快速增长,两者的发展基本同步.文章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物流支持,而我国汽车物流业发展较为滞后,汽车生产厂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服务形态初级,物流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有效价格体系尚未形成,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商用车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公路物流的发展,并在全球化、电子商务化、顾客定制化、柔性化、精细化等方面对汽车物流提出更大的挑战.因此,发展公路物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商用车发展是促进公路物流的关键,公路物流与商用车发展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9.学位论文 胡圣 我国国际物流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钢铁行业为例 2007

物流科学自产生以来就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成为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的新学科之一。物流科学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物流活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物流科学的产生和应用给国民经济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物流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都在不断地发展更新中。但总而言之,物流就是在恰当的时间(right time),恰当的地点(right place),恰当的条件(rightcondition)下,将恰当的产品(right product),以恰当的成本(right COSt),恰当的方式(right manner)提供给恰当的消费者(right consumer)。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相对国内物流而言的,它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当生产和消费行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独立进行时,为克服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对物资(货物)所进行的物理性移动,即为国际物流。这一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是国际贸易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

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家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求方。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物流得以不断完善。作为国与国之间经济往来的桥梁,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共同构成了国际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并对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刚刚起步,严重滞后的国际物流体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环节。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国家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是怎样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思路、战略对策是什么?如何运用国内外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借鉴世界各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确定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战略及具体对策?这些问题的科学解答对指导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以及更好的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中国现代物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迎来了物流业的春天。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电子商务的兴起、加入世贸组织等,中国物流业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浪潮。由于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改革同益深化,为物流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物流事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好的方面表现在: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物流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标准化建设滞后,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等。伴随着中国入世,物流业,这个体现当今社会生产专业化和高效运作的服务领域,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在。

目前,我国物流现状难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对于国际物流的需求。国际贸易的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物流规模继续增长,物流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物流需求结构不断改善。要想使国际物流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相适应,除设法提高物流服务的供给总量及质量外,还应加强物流需求管理,同时引入物流合理化的理念,即最大限度地控制物的不合理流动,加快建设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使物流的合理化有功能强大的物流设施做依托。

2007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六年,面对着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物流将何去何从,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即以此为契机,从理论研究入手,对国际物流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追溯与梳理,逐步引出国际物流的定义并阐述了国际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重要性,以及其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以上一般理论阐述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国际物流进出口业务流程的运作。本文接着对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钢铁业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物流问题为例,做了国际物流需求因素影响分析。论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国钢铁行业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物流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了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物流经济指标的相关关联度数据,对各指标进行了比较与评价。经过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的国际物流水平相对贸易水平而言比较落后,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物流瓶颈,制约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分析的过程使我们对国际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直接、深入的认识,即必须重视国际物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加强国际物流需求管理。这对引导社会投资有目的地进入物流服务领域,对物流设施建设及服务行为的合理化,对改进物流供给系统,对减少浪费现象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及趋势,为使我国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本文认为有必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物流产业过程中积累的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寻找适合我国物流产业特点的运作体系,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

本文认为,在发展总体思路上应该做到统筹规划,从供应链角度看待问题。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整体最优”。从某种程度上说,供应链的思想不是“不损此而利彼的帕累托传统优化”,而是“少损此而多利彼的演进均衡”。对于我国物流产业而言,要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必须有统筹规划,必要时甚至需要某些部门做出牺牲,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统一协调,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各个有关部门分别按照系统发展的要求开展技术、经济和管理等专业化的研究与合作,进行物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并加强物流需求管理,如此才能使我国物流业发展走上健康轨道。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宏观层面上,我国政府部门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增加物流有效的供给与需求规模,培育国际物流市场,制定国际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运行环境。同时,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主要形式的协会组织应积极发挥其协调推动作用。微观层面上,鼓励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做好

与国际物流有效对接。企业自身要不断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完善国际物流系统与网络,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组建物流联盟,发挥整体优势,迅速与先进的国际发展水平接轨。

10.期刊论文 褚媛媛. 王延伏. 张伟宏 正确认识物流与运输的关系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27(3)

目前,世界正处在以微电子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第五次技术变革时期.由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系列计算机化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的变革和发展,奠定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一基础的确立引来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内贸、外贸等领域的信息化革命.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不同层次的物流活动借助现代社会技术基础的支持,从微观物流到宏观物流领域已经和正在进行着一场悄悄的革命.在经济市场化、市场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国际化物流高级化发展已成为现实.这正是知识经济影响下的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onggsj200906191.aspx授权使用:深圳大学图书馆(szdxt),授权号:18e61f63-2ecf-4f90-933d-9e4900a51470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1日


相关文章

  • 中国物流地产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重庆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 学年论文 二级学院 商贸信息学院 专 业 物流管理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 绩 时 间 题目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物流作为资源资金流通的必要手段, 已经必不可少,近几年物流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物流技术水平已经决 定着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发展水平.本文就为大家分析重庆物流业的 发 ...

  • 重庆与成都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
  • 关注政府GOVERNMENT・ 重庆与成都产业集群的 比较优势 文/马智利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各地区产业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地区间.城市间的优势互补.本文以重庆和成都为例,说明在城市 任帅岭张丽娟 一.产业集群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比较优势这一概念早在1776年便在亚当・斯密 ...

  • 物流公司策划书
  • 物流公司(名称)策划书 物流公司(名称)策划书 目录 前言 德国一位经济学家曾预言,未来的世界只有生产者.物流者和消费者三种人. 2003年,离中国入世后的最后保护期限尚剩一年,中国方兴未艾的物流业热潮更是波澜壮阔:国际物流巨鄂"挥师东进"的步伐加速,中国东西部物流的竞争及差距日 ...

  • 物流现代化
  • 物流现代化 物流现代化-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 物流现代化意味着由传统物流的非标准化.人工作业和纸质单据传递,发展成为标准化(譬如:集装箱化).自动化.信息化.李嘉诚的 和记黄埔投资的都是高度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采用大型机械化装运,拥有全球信息联网系统,可以准确的与UPS.FedEX和DHL这些物流巨头 ...

  • 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摘要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信息化更是物流业的基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然要求.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信息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该文阐述了我国物流信息化的意义,分析了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 0305珠三角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定位研究_周灿芳
  • 第期第!卷第!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 G=H@ 珠三角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定位研究 周灿芳!,廖森泰 (!@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广州 广州A!#('#: A!#('#) 摘要:通过对珠三角都市农业与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各城市群的功能,对珠三角中部.东岸和西岸城市群 都市农业发展定位进行了初步 ...

  • 人力资源管理某食品公司的培训体系研究
  • 最新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 ...

  • 近期建设规划
  • 一. 战略篇 1 宏观背景 都市圈是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间竞争与协作组织形式.武汉处于我国南北大通道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交叉点,区位优势突出.以武汉为核心构建都市圈,不仅是武汉以及湖北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及国家城市体系 结构的优化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武汉都市圈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