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的变化

教师在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的变化

提要:网络时代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教师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应实现角色转换,从文化知识的传授者、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关键字:设计者 研究者 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同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无疑,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决无法回避网络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网络时代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网络时代教育的特征

人类的教育型式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而逐渐变化的,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知识型、智能型、创新型。知识型从诞生之日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则持续到70年代),其特征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推一和至高的目的。虽然知识型教育为人类文明进化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它那种以“知识就是力量”为价值取向的原始性和局限性,必然导致重复训练、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无法培养出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新人。智能型教育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爆炸”时期的到来而逐渐兴起的,教育的重心由知识的传授为主转移到以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主,告别了知识累积式的消极被动的教育形态。教育发展到了今天,人们进入了加速更替的开放时代,凭借人类已有的文明之总和,再也无法从容应对未来之冲击,许许多多的人越来越感到无法适应新事物、新变

化。因此,人类不但要与过去的时代告别,而且在网络时代还要扮演新的角色,即从消极接受的被奴役者变为独立自主的创造者,从适应未来、复制未来的智者变为驾驭未来的先导者,为此,教育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一)教育观念现代化

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网络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信息可以便捷地获得和使用,社会发展也进入了空前的加速期。因此,对于教育,必须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替代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指教育应面向未来,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以带动社会求新求变。若忽视了这一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信息日益增多、知识迅速更新的网络时代,将失去适应能力、创造能力。而加强教育对未来的导向功能,则将会使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教育内容信息化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社会可以说是人类的信息共同体,它所实现的是信息的共享,并且在网络社会中,信息资源超时空的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使处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刻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也不例外。因此,网络时代的教育内容具有信息化的特征。

网络时代,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等构成的动态的教材,并且通过互联网,使教育内容信息化。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构建自己的信息体系。但有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信息不同于知识,信息之于知识犹如声音之于音乐,需要加工才能成为知识。知识是对信息有意识、有目的地应用与归类,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把信息加工成真正的知识,赋予其实际的意义

(三)学习方式自主化

无法设想一个置身于信息海洋之中却对之束手无策的人,能够在网络时代大展身手;同时也无法想像网络时代的个体,能够依靠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有效地实现自我的发展。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同时也加快了知识与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与范围,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个体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而并非他固有的知识水平。

网络时代的学习,应是一种主动的学习,一种基于信息的学习,一种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学习,一种建立在网络之上的学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的选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由“要我学”切实转变为“我要学”。学习方式自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在网络时代获得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

(四)师生交往平等化

网络时代是一个普遍交往、平等交往的时代。网络时代使以往的交往模式发生了深刻、根本的变化,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已成为一种现实,交往方式也由单向度向交互式转变。

网络时代的师生交往也将日益平等化、普遍化。在师生教学交往中,教师应从传统教学的传道、授业即信息直接提供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均应能充分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丰富性,以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个性投入教育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交流、对话、感染成为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交往权威趋于模糊或消退,交往关系更趋平等、宽容与和谐,教师不再是至高的权威,而是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奇特效果影响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关系。

二、教师角色的重塑与转换

网络时代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具有了新的特征,这一切呼唤着教师角色更深层次上的重塑与转换。面临网络时代的挑战,教师一般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

保守的选择,即坚持自己原有的角色,排斥角色更新,表现为对新的信息技术的恐惧与不安,怯于去接近网络、掌握网络,而是避而远之。这些人往往过于崇尚或迷恋书本知识,只是与他们同类的人来往,疏离外部新世界,遮蔽现实中的摩擦与冲突,固守旧有的“师道尊严”,面对变化束手无策。第二种是激进的选择,即放弃自己原有的角色,向新角色投降,对新的信息技术盲目崇拜,对新事物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持这种观念的人,往往是由激进的性格决定的,乐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接受挑战,但这样往往会造成教师角色体系的全盘崩溃。第三种选择则是辩证选择,既不放弃自己的原有角色,也不固守不变,对信息技术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斥,而是向网络中的权威挑战,不断整合新的角色以重构教师角色体系。很显然,第三种观点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它给教师角色以新生

教师角色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网络时代,教师的社会地位、身份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全新变化,教师在网络社会中应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教师角色转换,意味着教师的真正功能将更加凸显,教师原有的不适应网络时代的角色将不断地被解构,被消除,被更换,而整合为新的角色,即将由知识学习指导者、文化知识传授者、课程教材执行者、教育教学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知识体系建构者、课程教学研究者、人际关系艺术家。

(一)知识学习指导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之于生活,不再仅仅是一个先行准备的阶段,而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乃至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了学生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学习的目标,也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现成的知识,而是为了掌握各种技能,培养发展包括生存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因此,教师应不仅仅扮演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而应努力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与学生一道,共创美好的未来。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未来教育,了解未来社会。要根据对未来时代发展前景的预测,使学生不仅能够科学地预见未来,适应未来,而且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去大胆地构想未来,创造未来。

其次,教师要具有面向未来的意识。所谓面向未来的意识,就是广大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活动同未来联系起来,并具有努力为未来去工作的意识。

再次,教师要具备创造未来的能力。这包括预见能力和拓展能力。(1)预见能力。教师成为未来生活设计者,最为重要的是应具备预见能力,对未来社会进行预测,在事件刚刚出现某种趋向的时候,就能预见到它的未来发展。人类所面临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昨日之是今日之非,今日之是明日之非,有时甚至是瞬息万变,并且这种变化的复杂性也增强了。因而,若不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那将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2)拓展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具备拓展自己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首先应成为自己未来生活的设计者,才能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

(二)文化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体系建构者

教师应从文化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去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甚至惟一的传播者。网络四通八达的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这就使教师的“讲”必定大为减少,而突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

为顺利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1)新知汲取能力。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崛起,学习方式的自主化,正迫切要求21世纪的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这就是新知

汲取能力。(2)处理信息的能力。“未来社会的教育目标应是培养产生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人,信息社会的教育便可称为信息能力的教育。”未来社会的教师理所当然地应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对所储存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把信息有效地变成知识,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

(三)课程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作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设计的,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的,教师虽然是教学的中心,但往往只是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只是在教授课程、教材,几乎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实际上,学校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如果让一线的教师参与,可能会吸引许多其他教师使用开发出来的课程教材。同时,因为有一线教师的参与,课程、教材可能会更清晰,更易懂,更容易被其他教师所理解。因此,教师更应该成为教学研究者,成为课程教材开发和设计的主体。知道自己应该教什么,自己教什么!

(四)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代言人,扮演“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接受一定社会的委托,以知识信息传播为中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全面影响,把他们培养、塑造成社会所期望的合格公民。扮演“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二是纪律的执行者。这样,教师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具有至上的权威,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渠道,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平等化。不过,由于这种平等而双向的交往是“人--机”系统的交往,又会造成认知的缺失、情感的缺失及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减少。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优良的人格魅力,努力成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的师生交往的“师生场”。

教师要成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必须具备多种素质,具体地讲,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即: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其次,教师应能进行角色互换。通过扮演学生的角色,设身处地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创设宽容理解的心理氛围,这样师生就可以在理解中不知不觉地拉近距离,进而达到和谐融洽的状态。再次,教师应具备调控交往的能力。教师调控交往的能力对于协调师生关系,促进与全体学生的有效交往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教师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而应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成为一名新型的、开放式的、具有社会活动家色彩的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总之,网络时代,传统教育面临根本性的挑战,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也必须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扮演新的角色。如果今天的教师仍固守于传统的角色,将自己简单地限定为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者,那教师就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对学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关文章

  • 论文格式范例
  • 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深化"两课"改革必须解决"两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过去"两课"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使"两课&q ...

  • 魔灯:照亮博客前进的道路
  • --Blog与Moodle的比较研究 严君,兰青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上海,200234) [摘要]博客(Blog)之风起,点燃了信息时代的人们的教育叙事之热情,也给教育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博客已经不能满足于我们的网络教学,魔灯(Moodle)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则在分析 ...

  • 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doc
  • 本文出处:<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第22-29页 并被<教育研究>杂志特别推荐:http://neibu.nies.net.cn/jyyj/tbtj/Index.html 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熊才平 何向阳 吴瑞华 [摘 要]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发展产生革 ...

  •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思政课考核改革之思考
  •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思政课考核改革之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阶段下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中将思政课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传播,这就让很多高职生有了可乘之机,而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思政课的考核也就置若罔闻,这就 ...

  • 信息时代的教与学
  •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由教育的主体变为教育的主导,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的需求展开的.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质疑解疑.交流协作,从依赖教师到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本文根据 ...

  • 网络信息化时代对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和探讨
  • 摘 要 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广泛应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巨大冲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分别从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新特点,网络信息时代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及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了网络信息化时代对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及网 ...

  • 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 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电子书包.微课,博客.微信圈.QQ 群等,目前已成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必要载体,其个性化.网络化的运行方式与课堂教学结合,带来了我国基础教育方式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工具性的简单变革,也是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深层变化,教师应有深刻的认识,并勇于迎接挑战! 1.课堂景观的改 ...

  • 教师怎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仰
  • 教师怎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仰 师生关系怎么了?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我甚至愿意将它称之为教育的基础性关系.更加重要的是,师生关系是所有教育关系和规范的微观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了学校的制度和国家的体制,也是一切教育政策的微观基础和最终的着眼点. 然而,某些调查和研究却在告诉 ...

  • 新家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
  • 新家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 4G 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真正的高速移动上网时代来临.同时也给各行各业的大佬们提供了数不胜数的商机,一时间,只要搭上"移动互联网"这艘大船的大小行业,都分到了一杯羹.毫无疑问,教育也搭上了这艘大船,然而就目前在线教育的发展来看还远没有驶向那个最终的胜利 ...

  •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
  •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