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比兴_对中国诗歌_借景抒情_手法的影响探赜

九州文谈

“比兴”对中国诗歌“借景抒情”手法的影响探赜

弋朝乐

(商洛学院 陕西·商洛 726000)

摘 要: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诗经》,不仅影响了抒情的诗歌传统的形成,而且影响了抒情的方法。“比兴”作为《诗经》最主要的表现方法,都是借助外物来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这种“虚化”表现对象的方法不长于写实,却非常适宜于表现情感。读者的领悟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接受过程,故而在“比兴”的影响下,中国诗歌多借景抒情,形成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诗经》 比兴 借景抒情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A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Bi Xing” on the Skill of Using Scenes to Express feeling

YI Chao-le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xi·Shangluo 726000)

Abstract:As the source of Chinese Poetry, The Book Of Song not only has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Poetry,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method of expressing feelings. “Bi Xing”, as the main expressive method, always embodies the poets’s intention with the help of outside things. This method is not good at objective expression, but good at the expression of feelings. Readers’s understanding process is equal to the “re-creative”process of acceptance. Therefore, Chinese Poetry often express poets’feelings with the help of the scene. As a result, an implicit expressive effect is formed.

Key Words: The Book Of Song; Bi Xing; Using the Scene to Express Feelings

古人历来重视诗歌的抒情功用,钟嵘《诗品序》指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

[1]

莫近于诗”,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更是强调“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造文也……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

[2]

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情感,成为诗歌表现的主要内容,中国诗歌讲究含蓄蕴藉,因此在抒情上多不直接抒情,而是用比兴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景烘托、渲染气氛,将情感虚化,却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这样的记载。歌唱决定了这种歌诗短小的篇幅,篇幅短小则决定了诗歌不宜叙事而长于抒情。

第三,中国自古重史,从殷商甲骨卜辞开始直至《春秋》、《国语》的出现,由简而繁,从质而文,国家大事均由史官或掌握知识的没落贵族后裔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故而从一开始诗歌和散文就各自承担了不同的职责,诗歌能够朝着更为私人化、抒情性的方向发展下去。

二、《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诗经》不仅奠定了中国诗歌长于抒情的优良传统,而且“比兴”手法也对后世诗歌抒情的方式影响巨大。

比、兴和赋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郑众解释为“赋,含有

[3]

直铺陈述之意;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将其看作表现手法,此后刘勰、孔颖达、朱熹等都从创作手法的角度对赋比兴加以解释。

“比兴”作为诗歌的表现手法,朱熹的解释最为中肯:“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是借助于外物来表现作者所要表达内容的表现方式,如描摹名篇《卫风·硕人》中对卫庄公夫人的描写: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里作者本身所要表现的对象是手,肌肤,脖子,牙齿,

一、中国诗歌长于抒情

在中国诗歌史上没有出现像《荷马史诗》、《神曲》那样宏篇巨制的叙事诗,而多篇幅短小的抒情诗。《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散曲,都长于抒情。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诗经》,对中国诗歌传统的形成影响巨大,《诗经》中成就最高,数量最多的作品在“国风”中,而国风的作者多为普通农民,因此这类诗歌内容多关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多抒写他们心中的悲欢苦乐,爱憎喜忧。诗歌从一兴起便长于抒情。

第二,《诗经》中的诗用于歌唱。墨子《公孟》中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三

作者简介:弋朝乐(1982.9—),男,汉族,陕西洛南人,本科学历,陕西省商洛学院中文系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26·

2010.02

九州文谈

额头和眉毛。但作者并未直接对其特征加以描述,而是选用了柔荑、凝脂等外物加以表现。这种表现手法通过外物将作者想要表现对象的特征凸显出来,使其更富于形象性。

在比的发生过程中,先有要表达的对象,后根据所要表现的特征来选取外物。如《氓》中的一例反比: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主人公抒发的是被抛弃后那种痛苦和怨恨,这种情感是先于“淇、隰”这两种外物而存在的,为了表现痛苦和怨恨之深之广而选用了“淇、隰”这两种具有宽广特征的自然物加以对比。

兴,是通过外物引发作者的联想。如:《卫风·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由看到的一只孤独踟蹰的狐狸引发了对流离失所的丈夫的思念和担忧,这里狐狸的状态和女子丈夫的处境相类似。同样的手法在《关雎》开头的起兴运用中表现得更明显。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外物与所要表达的内容并无关联的情况,如:《秦风·蒹葭》这篇意境凄迷飘逸,神韵悠长的伤心之作中,苍苍蒹葭起到的是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在这样的凄迷朦胧的环境中,容易引发作者感伤迷茫的情感。

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先有景,或者说先设景,借景烘托气氛,便于情感的自然流露。

《诗经》中还有很多比兴夹缠不清的情况,如《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以艳丽的桃花起兴,联想到新婚的热烈和婚姻生活的红红火火,但同时艳丽的桃花和新嫁娘的娇颜又有着比喻关系,以盛开的桃花比喻新娘子的美丽容颜。

比和兴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不同。如“比”主要是为了突出作者所要表达对象的某一特征,强调局部。如“手如柔荑”,主要是取柔荑之“白,嫩”的特征,“肤如凝脂”主要突出肌肤的“细腻,光滑”。而“兴”则取其整体上的联系,如《关雎》中的雎鸠和鸣这一景象所引发的联想是:禽鸟尚且雌雄相亲相爱,人亦当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用于比的两件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鲜明的,用兴的两件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隐晦,“比显而兴

[2]

隐哉!”

不论比兴有多少差别,但它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不注重感官刺激,而重视情感体验。

制”的最好表达效果。所以运用“比兴”重视的是情感体验,如果没有见过“柔荑”,那是无法体会“柔荑”似的手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构成了中国诗歌含蓄蕴藉的特征,注重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举例说明诗歌“隔”与“不隔”之别:“‘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

[4]

处唯在不隔……语语都在眼前,便是不隔。”这里说的是表达效果,但就表达方式来讲却正是“隔”了一层,“池塘生春草”是描写春天池塘中生出的嫩草,不难想见,这些草是绿的、柔的、嫩的。但若直接说“池塘生绿草”或者“生柔草”,“生嫩草”那都是不尽如人意的,而用一“春”字就包含了所有的“绿、柔、嫩”的特征,这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不是告诉读者是什么样的草,而是勾起读者自己的联想,让读者自己体会“春”所包含的特征,最后获得的表达效果是“语语都在眼前”。

用“比兴”抒情,读者的心理接受也达到了这种效果。

四、用“比兴”抒情的优势

写景务实,写情务虚。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着一个情字,却用景物渲染,让人体会到无尽的凄凉和孤独,这种效果用直接抒情是难以达到的。又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封漳汀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首联出句写景起兴,以荒凉之景引出愁思,对句则以“海天”比喻愁思之深;颔联写景中亦包含起兴的成分,“芙蓉”,“薜荔”被暴风雨侵袭的景象正是作者当时遭遇的写照,也包含着作者的心理感受。这里全部是趋虚避实的写法,都没有直接抒写情感和感受,而是借助外界景物以“起兴”的方式虚化情感,既做到含蓄内敛,又深化了情感。颈联对句用了很独特的比喻,用于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特征,就这个特征来讲,喻体比本体要更明显。按照一般思维,应当以形象可感的百折千回的江流来比喻内心的愁肠百结,但作者却一反惯常思维,似乎是用不可见的愁肠来比喻可见可感的江流,但作者也正是利用了读者对于“比”的习惯性思维,达到了“愁肠”比江流还要曲折的表达效果,这更是一种利用“比”做虚化的情感表达方式。这种用“比兴”借助景物抒情的方法在中国诗歌中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比兴”这种多用于“虚化”的表达方式不宜于

三、“比兴”表现过程中读者接受的心理机制 用来写人记事,但却非常适宜于抒发情感。“比兴”的手法正表

运用比兴手法,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借助于外物表达出现出了中国诗歌不重感官刺激而重乎情感体验的的审美特征。

《诗经》中比兴手法将物与情联系起来。历经千年,形成来。读者要理解作者的本意,就必须先借助作者所举的外物进

行体会,这样的体会过程实质上正是一个积极思考、积极创造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言秋士即觉悲凉,说春女便感情思。的过程。它将作者的“表现”变为读者的“再现”,“手如柔荑”,于是《诗经》中有了《蒹葭》那一篇不着“愁、思”二字,却

后世也有了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小作者并不是想展示“柔荑”这个具体物象,读者必须去掉“柔愁思尽显的极飘渺文字,

。 荑”本身所具备的物理特征,而体味到“柔荑”与手之间所共令定格》中誉为“千古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

有的“白、嫩”的特征,而一旦到了这个环节,作者所要表达

(下转第32页) 的效果已经不再依靠文本的表述来实现,而是通过读者的主观

“再创造”来实现,作者通过这个过程达到了为读者“量身定

2010.02

·27·

九州文谈

现象,无论是在古文字中,还是今天的简化字中都有这种实例。它是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为汉字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除了文字的趋简之外,人们追求字体的方正美观、结构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与我们中华名族的审美观有着紧密的联系。

[6] 梁东汉. 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2. [7] 经本植. 古汉语文学知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9. [8] 王筠. 说文释例[M].武汉:世界书局印行武汉市古籍店影印,1983.4. [9] 陈梦家. 中国文字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 陈世辉. 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J].古文字研究:第一辑. 北京:中华书

局,1979.8.

[11] 裘錫圭. 文字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12] 李敏辞. “省声”说略[J].古汉语研究.1995.

[13] 郑廷植. 汉字学通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11. [14] 张素凤. 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7. [15] 黄德宽. 汉字理论丛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参考文献:

[1]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2] 朱骏声. 说文通訓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6. [3] 姚孝遂. 许慎与说文解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1. [4] 唐兰. 古文字学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1.1. [5] 唐兰. 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

责任编辑:邱文侠

(上接第27页)

五、孔子的影响

除了比兴自身在抒情方面具备的这些优势之外,孔子的影响也很大。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特殊的地位决定了他的文学观念成为后世创作的标准和典范。孔子作《春秋》的“春秋笔法”,讲求避讳、隐饰,这本身就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法;而他对《诗经》第一篇《关雎》的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5]也从观念上影响了中国诗歌温柔敦厚,含蓄蕴藉风格的形成。

同时孔子也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践行着含蓄委婉的抒情原则,如

《龟山操》[6]

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蟪蛄歌》[6]

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在耳。

这两首诗歌都抒发了孔子对国事的担忧。《龟山操》以龟山比喻季桓子,以龟山蔽鲁比喻季氏危害国家。《蟪蛄歌》以蟪蛄的吵杂比喻政治之乱。

《临河歌》[6]

狄水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来胡为斯。

这首诗是孔子在去赵国,走到狄水边上看到大风卷浪,河水溢出两岸,船只倾倒的情形发出的感叹。没有过多的情感表达,但前途受阻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孔子的处境,也就很容易理解孔子当时内心的压抑和悲苦。

孔子的 “兴、观、群、怨”之说虽然是对《诗经》内容和功用的阐释,但他所谓“兴”也是讲情感的体悟活动,通过文学欣赏领悟其中人生及自然哲理,进而升华道德。这个过程和“比兴”作为创作手法,让读者领会其中情感的过程也是一致的。

六、小结

《诗经》不仅形成了中国诗歌发愤抒情的优良传统,其“比兴”手法也影响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手法。“比兴”都可以将情感外化于物,通过对外物的描述引发读者积极的思考和体会,在主观上“再现”作者的情感。这种“虚化”的表达方式长于抒情,加之孔子对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诗歌创作的倡导,“比兴”成为了后世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也形成了中国诗歌借景抒情的主要抒情方式。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 诗品译注[M].中华书局,1998:15.

[2] 袁济喜, 陈建农编著. 文心雕龙解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30,261. [3] 孔颖达. 毛诗正义:1版[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17. [4] 王国维. 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9. [5] 杨伯峻. 论语译注[M].2版. 中华书局,1980.12:30. [6] 沈德潜. 古诗源:2版[M].中华书局,2006.4(2):14,13.

责任编辑:琰 柽

·32·

2010.02


相关文章

  • 古诗词鉴赏 常识
  • 1.古诗词鉴赏考点的设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象的把握.诗歌的形象指诗中的人物和景象,形象常常蕴涵着作者的情感.二是语言理解.主要指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的语言风格:其次是炼字,即以切情.切境.切题为前提,对词语进行反复推敲.提炼.修改.使语言精炼.形象鲜明.情趣浓郁.三是表达技巧,主要应掌握 ...

  • _常见的诗歌题材
  • 常见的诗歌题材编稿:程彦芳 审稿:王 娜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 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 D.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要求对古典诗歌从表达形式上给予理解, 包括对词语的解 ...

  • 诗歌的答题技巧
  •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汪振学整理评价主旨类咏物言志.怀古伤今.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羁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言近旨遥.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含蓄蕴藉.富有哲理.一语道破意境类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柔美思想感情类 ...

  •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 古诗鉴赏 按内容分类: 1.怀古诗: 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怀古" 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 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壮志难酬.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 ...

  • 高中生必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三看:题目,作者,小注)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2)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主要有:不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友人送别 ...

  • 中考诗词赏析考点
  • 1.划分节奏 节奏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的话,一般五言诗每句可以划分为三个节奏,七言诗每句可以划分为四个节奏。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而按意义划分则有所不同,同样以这两句为例,则可划分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 ...

  •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如何提高
  •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如何提高 2012-10-26 11:26:09 来源:本站原创 近年,小升初择校考试中语文考试增加了课外阅读比重,小升初语文阅读该如何提高呢? 小升初语文阅读应该怎么积累呢? 为了让孩子更有针对性的去阅读,下面是小升初语文阅读提高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小升初语文阅读如何提高: ...

  • 李凭箜篌引
  •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2从表达技巧. 炼字方面鉴赏全诗,体会诗人描写音乐手法的妙处 了解作者及背景 李贺(790-816) :字 ,福昌(今河南宜阳) 人, 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岁病逝,他 ...

  • 语文万能答题模板
  • 语文答题模板 整理 古代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