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椭圆经典例题(学生+老师)

(教师版)椭圆标准方程典型例题

例1 已知椭圆mx 2+3y 2-6m =0的一个焦点为(0,2)求m 的值.

分析:把椭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由c =2,根据关系a =b +c 可求出m 的值.

2

2

2

x 2y 2

+=1.因为焦点在y 轴上,所以2m >6,解得m >3. 解:方程变形为

62m

又c =2,所以2m -6=2,m =5适合.故m =5.

例2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经过点P (3,0),a =3b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分析:因椭圆的中心在原点,故其标准方程有两种情况.根据题设条件,运用待定系数法,

求出参数a 和b (或a 和b )的值,即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

2

2

2

x 2y 2

解:当焦点在x 轴上时,设其方程为2+2=1(a >b >0).

a b

90x 222

由椭圆过点P (3,0),知2+2=1.又a =3b ,代入得b =1,a =9,故椭圆的方程为+y 2=1.

a b 9

y 2x 2

当焦点在y 轴上时,设其方程为2+2=1(a >b >0).

a b

90y 2x 222

=1.由椭圆过点P (3, 0),知2+2=1.又a =3b ,联立解得a =81,b =9,故椭圆的方程为+

a b 819

例3 ∆ABC 的底边BC =16,AC 和AB 两边上中线长之和为30,求此三角形重心G 的轨迹和顶点A 的轨迹.

分析:(1)由已知可得GC +GB =20,再利用椭圆定义求解.

(2)由G 的轨迹方程G 、A 坐标的关系,利用代入法求A 的轨迹方程.

BC 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解: (1)以BC 所在的直线为x 轴,设G 点坐标为(x ,y ),由GC +GB =20,

知G 点的轨迹是以B 、C 为焦点的椭圆,且除去轴上两点.因a =10,c =8,有b =6,

x 2y 2

+=1(y ≠0). 故其方程为

10036

x '2y '2

+=1(y '≠0). ① (2)设A (x ,y ),G (x ',y '),则

10036

⎧'x x =,⎪x 2y 2⎪3

+=1(y ≠0),其轨迹是椭圆(除去x 轴上两点)由题意有⎨代入①,得A 的轨迹方程为. 900324⎪y '=y

⎪3⎩

例4 已知P 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的垂线,它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求椭圆方程. 解:设两焦点为F 1、F 2,且PF 1=

42和,过P 点作焦点所在轴33

452,PF 2=.从椭圆定义知2a =PF 1+PF 2=2.即a =5.33

从PF 2F 1中,sin ∠PF 1F 2=1>PF 2知PF 2垂直焦点所在的对称轴,所以在Rt ∆PF

PF 2

1

=, PF 12

可求出∠PF 1F 2=

π

6

,2c =PF 1⋅cos

π

6

=

1025222

,从而b =a -c =.

3x 23y 23x 2y 2

+=1或+=1. ∴所求椭圆方程为

510105

x 2y 2

例5 已知椭圆方程2+2=1(a >b >0),长轴端点为A 1,A 2,焦点为F 1,F 2,P 是

a b

椭圆上一点,∠A 1PA 2=θ,∠F 1PF 2=α.求:∆F 1PF 2的面积(用a 、b 、α表示). 分析:求面积要结合余弦定理及定义求角α的两邻边,从而利用S ∆=解:如图,设P (x ,y ),由椭圆的对称性,不妨设P 在第一象限. 由余弦定理知: F 1F 2

2

1

ab sin C 求面积. 2

2

=PF 1+PF 2-2PF 1PF 2cos α=4c .①

22

2b 2

由椭圆定义知: PF . 1⋅PF 2=1+PF 2=2a ②,则②-①得 PF

1+cos α

2

故S ∆F 1PF 2

1α12b 2=PF 1⋅PF 2sin α =sin α =b 2tan . 2221+cos α

例6 已知动圆P 过定点A (-3,且在定圆B :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 0),(x -3)+y 2=64的内部与其相内切,

2

分析: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点P 满足的关系式.

解:如图所示,设动圆P 和定圆B 内切于点M .动点P 到两定点,

0)和定圆圆心B (3,0)距离之和恰好等于定圆半径,

即定点A (-3,

即+=PM +=BM =8.∴点P 的轨迹是以A ,B 为两焦点,

x 2y 2

+=1. 半长轴为4,半短轴长为b =4-3=的椭圆的方程:

167

2

2

说明:本题是先根据椭圆的定义,判定轨迹是椭圆,然后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求轨迹的方程.这是求轨迹方程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x 2

+y 2=1, 例7 已知椭圆2

(1)求过点P ⎪且被P 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斜率为2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3)过A (2,1)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4)椭圆上有两点P 、Q ,O 为原点,且有直线OP 、OQ 斜率满足k OP ⋅k OQ =-

求线段P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分析:此题中四问都跟弦中点有关,因此可考虑设弦端坐标的方法.

解:设弦两端点分别为M (x 1,y 1),N (x 2,y 2),线段MN 的中点R (x ,y ),则

⎛11⎫

⎝22⎭

1, 2

⎧x 12+2y 12=2,⎪22

⎪x 2+2y 2=2,⎨

⎪x 1+x 2=2x ,⎪y +y =2y ,⎩12

①②③④

①-②得(x 1+x 2)(x 1-x 2)+2(y 1+y 2)(y 1-y 2)=0. 由题意知x 1≠x 2,则上式两端同除以x 1-x 2,有(x 1+x 2)2(y 1+y 2)

y 1+y 2

=0,

x 1-x 2

将③④代入得x +2y

(1)将x =

y 1-y 2

=0.⑤

x 1-x 2

11y -y 21,y =代入⑤,得1=-,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2x +4y -3=0. ⑥ 22x 1-x 22

2

22

将⑥代入椭圆方程x +2y =2得6y -6y -

11

=0,∆=36-4⨯6⨯>0符合题意,2x +4y -3=0为所求. 44

(2)将

y 1-y 2

=2代入⑤得所求轨迹方程为: x +4y =0.(椭圆内部分)

x 1-x 2

y 1-y 2y -122

=代入⑤得所求轨迹方程为: x +2y -2x -2y =0.(椭圆内部分)

x 1-x 2x -2

(3)将

2

x 12+x 22

+y 12+y 2=2, ⑦, 将③④平方并整理得 (4)由①+②得 :

2

()

22

x 12+x 2=4x 2-2x 1x 2, ⑧, y 12+y 2=4y 2-2y 1y 2, ⑨

4x 2-2x 1x 2

+4y 2-2y 1y 2=2, ⑩ 将⑧⑨代入⑦得:

4

()

y 21⎛1⎫222

=1. 再将y 1y 2=-x 1x 2代入⑩式得: 2x -x 1x 2+4y -2 -x 1x 2⎪=2, 即 x +12⎝2⎭

2

此即为所求轨迹方程.当然,此题除了设弦端坐标的方法,还可用其它方法解决.

例8 已知椭圆4x 2+y 2=1及直线y =x +m . (1)当m 为何值时,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 (2)若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

2,求直线的方程. 5

2

解:(1)把直线方程y =x +m 代入椭圆方程4x 2+y 2=1得 4x 2+(x +m )=1, 即5x +2mx +m -1=0.∆=(2m )-4⨯5⨯m 2-1=-16m 2+20≥0,解得-

2

2

2

()

5

. ≤m ≤

22

2m m 2-1

(2)设直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 1,x 2,由(1)得x 1+x 2=-,x 1x 2=.

55

m 2-12⎛2m ⎫

=根据弦长公式得 :+1⋅ -.解得m =0.方程为y =x . ⎪-4⨯55⎝5⎭

2

2

说明:处理有关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及有关弦长问题,采用的方法与处理直线和圆的有所区别.

这里解决直线与椭圆的交点问题,一般考虑判别式∆;解决弦长问题,一般应用弦长公式. 用弦长公式,若能合理运用韦达定理(即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大大简化运算过程.

x 2y 2

+=1的焦点为焦点,过直线l :x -y +9=0上一点M 作椭圆,要使所作椭圆的长轴最短,例9 以椭圆

123

点M 应在何处?并求出此时的椭圆方程.

分析:椭圆的焦点容易求出,按照椭圆的定义,本题实际上就是要在已知直线上找一点,使该点到直线同侧的两已知点(即两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只须利用对称就可解决.

x 2y 2

+=1的焦点为F 1(-3,解:如图所示,椭圆0),F 2(3,0). 123

点F 1关于直线l :x -y +9=0的对称点F 的坐标为(-9,6),直线FF 2的方程为x +2y -3=0.

解方程组⎨

⎧x +2y -3=0

得交点M 的坐标为(-5,4).此时MF 1+MF 2最小.

⎩x -y +9=0

所求椭圆的长轴:2a =MF 1+MF 2=FF 2=65,∴a =3,又c =3,

x 2y 2

+=1. ∴b =a -c =35-3=36.因此,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4536

2

2

2

()

2

2

x 2y 2

+=-1表示椭圆,求k 的取值范围. 例10 已知方程

k -53-k ⎧k -5

解:由⎨3-k

⎪k -5≠3-k , ⎩

∴满足条件的k 的取值范围是3

⎧k -5

说明:本题易出现如下错解:由⎨得3

3-k

出错的原因是没有注意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 >b >0这个条件,当a =b 时,并不表示椭圆.

例11 已知x 2sin α-y 2cos α=1(0≤α≤π)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求α的取值范围. 分析:依据已知条件确定α的三角函数的大小关系.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求出α的取值范围.

x 2y 211

>>0. +=1.因为焦点在y 轴上,所以-解:方程可化为

cos αsin αsin αcos α

因此sin α>0且tan α

π3

, π) . 24

11

>0,->0,这是容易忽视的地方. sin αcos α1122

(2)由焦点在y 轴上,知a =-,b =. (3)求α的取值范围时,应注意题目中的条件0≤α

cos αsin α

说明:(1)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

例12 求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经过A (, -2) 和B (-23, 1) 两点的椭圆方程. 分析:由题设条件焦点在哪个轴上不明确,椭圆标准方程有两种情形,为了计算简便起见,

22

可设其方程为mx +ny =1(m >0,n >0) ,且不必去考虑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直接可求出方程.

22

解:设所求椭圆方程为mx +ny =1(m >0,n >0) .由A (, -2) 和B (-23, 1) 两点在椭圆上可得

22

⎧11x 2y 2⎪m ⋅(3) +n ⋅(-2) =1, ⎧3m +4n =1,

+=1. 即⎨所以m =,n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22155155⎪⎩12m +n =1, ⎩m ⋅(-23) +n ⋅1=1,

例13 知圆x 2+y 2=1,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 向y 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 的轨迹.

分析:本题是已知一些轨迹,求动点轨迹问题.这种题目一般利用中间变量(相关点) 求轨迹方程或轨迹. 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 y ) ,点P 的坐标为(x 0, y 0) ,则x =

因为P (x 0, y 0) 在圆x 2+y 2=1上,所以x 02+y 02=1.

将x 0=2x ,y 0=y 代入方程x 02+y 02=1得4x 2+y 2=1.所以点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4x 2+y 2=1.

说明:此题是利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这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设动点的坐标为(x , y ) ,

设已知轨迹上的点的坐标为(x 0, y 0)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使x ,y 与x 0,y 0建立等式关系, 从而由这些等式关系求出x 0和y 0代入已知的轨迹方程,就可以求出关于x ,y 的方程, 化简后即我们所求的方程.这种方法是求轨迹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必须掌握.

例14 已知长轴为12,短轴长为6,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过它对的左焦点F 1作倾斜解为

x 0

,y =y 0. 2

π

的直线交椭圆于A ,3

B 两点,求弦AB 的长.

分析:可以利用弦长公式AB =+k x 1-x 2=

2

(1+k 2)[(x 1+x 2) 2-4x 1x 2]求得,

也可以利用椭圆定义及余弦定理,还可以利用焦点半径来求. 解:(法1) 利用直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求解.

AB =+k 2x 1-x 2=(1+k 2)[(x 1+x 2) 2-4x 1x 2].因为a =6,b =3,所以c =.因为焦点在x 轴上,

x 2y 2

+=1,左焦点F (-3, 0) ,从而直线方程为y =3x +9. 所以椭圆方程为

369

由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得:13x +x +36⨯8=0.设x 1,x 2为方程两根,所以x 1+x 2=-

2

72,13

x 1x 2=

36⨯848222

,k =, 从而AB =+k x 1-x 2=(1+k )[(x 1+x 2) -4x 1x 2]=. 1313

(法2) 利用椭圆的定义及余弦定理求解.

x 2y 2

+=1,设AF 由题意可知椭圆方程为1=m ,BF 1=n ,则AF 2=12-m ,BF 2=12-n . 369

在∆AF 1F 2中,AF 2所以m =

2

=AF 1+F 1F 2-2AF 1F 1F 2cos

22

π

3

,即(12-m ) =m +36⋅3-2⋅m ⋅63⋅

22

1

; 2

4866

AB =m +n =.同理在∆BF 中,用余弦定理得,所以. n =F 12

134-4+

(法3) 利用焦半径求解.

先根据直线与椭圆联立的方程13x +x +36⨯8=0求出方程的两根x 1,x 2,它们分别是A ,B 的横坐标. 再根据焦半径AF 1=a +ex 1,BF 1=a +ex 2,从而求出=AF 1+BF 1.

2

x 2y 2

+=1上的点M 到焦点F 1的距离为2,N 为MF 1的中点,则ON (O 为坐标原点)的值为例15 椭圆

259

A .4 B .2 C .8 D .

3

2

说明:(1)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2)椭圆上的点必定适合椭圆的这一定义,即MF 1+MF 2=2a ,利用这个等式可以解决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有关距离.

x 2y 2

=1,试确定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l :y =4x +m ,椭圆C 上有不同的两点例16 已知椭圆C +

43

关于该直线对称.

分析:若设椭圆上A ,B 两点关于直线l 对称,则已知条件等价于:(1)直线AB ⊥l ;(2)弦AB 的中点M 在l 上.

利用上述条件建立m 的不等式即可求得m 的取值范围. 解:(法1) 设椭圆上A (x 1, y 1) ,B (x 2, y 2) 两点关于直线l 对称,直线AB 与l 交于M (x 0, y 0) 点. y =-x +n , 1

⎪4∵l 的斜率k l =4,∴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x +n .由方程组⎪消去y 得 ⎨224x y

⎪+=1, ⎪3⎩4⎧

1

8n x +x 24n 112n

=.于是x 0=1,y 0=-x 0+n =,

13213413

4n 12n 4n 13, ) .∵点M 在直线y =4x +m 上,∴n =4⨯+m .解得n =-m . ② 即点M 的坐标为(

1313134

13x 2-8nx +16n 2-48=0 ①。∴x 1+x 2=

将式②代入式①得13x +26mx +169m -48=0 ③

∵A ,B 是椭圆上的两点,∴∆=(26m ) 2-4⨯13(169m 2-48) >0.解得-(法2) 同解法1得出n =-

22

22.

1313

13413

m ,∴x 0=(-m ) =-m , 4134

113113

y 0=-x 0-m =-⨯(-m ) -m =-3m ,即M 点坐标为(-m , -3m ) .

4444

(-m ) 2(-3m ) 222+

(法3) 设A (x 1, y 1) ,B (x 2, y 2) 是椭圆上关于l 对称的两点,直线AB 与l 的交点M 的坐标为(x 0, y 0) .

x y x y

∵A ,B 在椭圆上,∴1+1=1,2+2=1.两式相减得3(x 1+x 2)(x 1-x 2) +4(y 1+y 2)(y 1-y 2) =0,

4343

即3⋅2x 0(x 1-x 2) +4⋅2y 0(y 1-y 2) =0.∴

2222

3x y 1-y 2

=-0(x 1≠x 2) .

x 1-x 24y 0

又∵直线AB ⊥l ,∴k AB ⋅k l =-1,∴-

3x 0

⋅4=-1,即y 0=3x 0 ①。 4y 0

又M 点在直线l 上,∴y 0=4x 0+m ②。由①,②得M 点的坐标为(-m , -3m ) .以下同解法2.

说明:涉及椭圆上两点A ,B 关于直线l 恒对称,求有关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可以采用列参数满足的不等式: (1)利用直线AB 与椭圆恒有两个交点,通过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0,建立参数方程.

x y

(2)利用弦AB 的中点M (x 0, y 0) 在椭圆内部,满足0+0

a b

例17 在面积为1的∆PMN 中,tan M =点的椭圆方程.

22

1

,tan N =-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以M 、N 为焦点且过P 2

4x 2y 2

+=1 ∴所求椭圆方程为153

x 2y 2

+=1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 例18 已知P (4, 2) 是直线l 被椭圆

369

分析: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通常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 (或x ) ,得到关于x (或y )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直接求出x 1+x 2,x 1x 2(或y 1+y 2,y 1y 2) 的值代入计算即得. 并不需要求出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坐标,这种“设而不求”的方法,在解析几何中是经常采用的.

解:方法一: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2=k (x -4)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4k 2+1) x 2-8k (4k -2) x +4(4k -2) 2-36=0 ①

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A (x 1, y 1) ,B (x 2, y 2) ,则x 1、x 2是①的两根,∴x 1+x 2=∵P (4, 2) 为AB 中点,∴4=

8k (4k -2)

4k 2+1

1x 1+x 24k (4k -2) k =-=,.∴所求直线方程为x +2y -8=0. 2

224k +1

方法二:设直线与椭圆交点A (x 1, y 1) ,B (x 2, y 2) .∵P (4, 2) 为AB 中点,∴x 1+x 2=8,y 1+y 2=4. 又∵A ,B 在椭圆上,∴x 1+4y 1=36,x 2+4y 2=36两式相减得(x 1-x 2) +4(y 1-y 2) =0, 即(x 1+x 2)(x 1-x 2) +4(y 1+y 2)(y 1-y 2) =0.∴

2

2

2

2

2

2

2

2

y 1-y 2-(x 1+x 2) 1==-.∴直线方程为x +2y -8=0.

x 1-x 24(y 1+y 2) 2

方法三:设所求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A (x , y ) ,另一个交点B (8-x , 4-y ) .

∵A 、B 在椭圆上,∴x +4y =36 ①。 (8-x ) +4(4-y ) =36 ②

从而A ,B 在方程①-②的图形x +2y -8=0上,而过A 、B 的直线只有一条,∴直线方程为x +2y -8=0. 说明: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重点考查的解析几何问题,“设而不求”的方法是处理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若已知焦点是(33, 0) 、则如何求椭圆方程? (-3, 0) 的椭圆截直线x +2y -8=0所得弦中点的横坐标是4,

2

2

2

2

(学生版)椭圆标准方程典型例题

例1 已知椭圆mx +3y -6m =0的一个焦点为(0,2)求m 的值.

2

2

例2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经过点P (3,0),a =3b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3 ∆ABC 的底边BC =16,AC 和AB 两边上中线长之和为30,求此三角形重心G 的轨迹和顶点A 的轨迹.

例4 已知P 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的垂线,它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求椭圆方程.

42和,过P 点作焦点所在轴33

x 2y 2

例5 已知椭圆方程2+2=1(a >b >0),长轴端点为A 1,A 2,焦点为F 1,F 2,P 是椭圆上一点,∠A 1PA 2=θ,

a b

. ∠F 1PF 2=α.求:∆F 1PF 2的面积(用a 、b 、α表示)

例6 已知动圆P 过定点A (-3,且在定圆B :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 0),(x -3)+y 2=64的内部与其相内切,

2

x 2

+y 2=1, 例7 已知椭圆2

(1)求过点P ⎪且被P 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11⎫⎝22⎭

(2)求斜率为2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3)过A (2,1)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4)椭圆上有两点P 、Q ,O 为原点,且有直线OP 、OQ 斜率满足k OP ⋅k OQ =-

求线段P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例8 已知椭圆4x 2+y 2=1及直线y =x +m .

(1)当m 为何值时,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

(2)若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

1, 22,求直线的方程. 5

x 2y 2

+=1的焦点为焦点,过直线l :x -y +9=0上一点M 作椭圆,要使所作椭圆的长轴最短,例9 以椭圆123

点M 应在何处?并求出此时的椭圆方程.

x 2y 2

+=-1表示椭圆,求k 的取值范围. 例12 已知方程k -53-k

例13 已知x 2sin α-y 2cos α=1(0≤α≤π)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求α的取值范围.

例12 求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经过A (, -2) 和B (-23, 1) 两点的椭圆方程.

例14 知圆x 2+y 2=1,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 向y 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 的轨迹.

例14 已知长轴为12,短轴长为6,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过它对的左焦点F 1作倾斜解为π的直线交椭圆于A ,3B 两点,求弦AB 的长.

x 2y 2

+=1上的点M 到焦点F 1的距离为2,N 为MF 1的中点,则ON (O 为坐标原点)的值为 例15 椭圆259

x 2y 2

=1,试确定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l :y =4x +m ,椭圆C 上有不同的两点例16 已知椭圆C +43

关于该直线对称,求m 取值范围.

例17 在面积为1的∆PMN 中,tan M =

点的椭圆方程.

1,tan N =-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以M 、N 为焦点且过P 2

x 2y 2+=1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 例18 已知P (4, 2) 是直线l 被椭圆369


相关文章

  • 椭圆动态定值问题
  • 用超级画板探究椭圆动态定值问题 陈 林 摘要: 在高中学习数学的时候,有几个知识点是非常难的,比如数列.不等式这两类知识点主要侧重在计算的难,而另外一些难点则落在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以及立体几何部分的学习中,特别是圆锥曲线中的动态运动问题,本来就很抽象了,再加上圆锥曲线出了名的运算复杂,这就让圆锥曲线 ...

  •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
  • 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 核心考点 1.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 2.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 3.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 ...

  • 教师如何提高课堂上的40分钟效率
  • 教师如何提高课堂上的40分钟效率(2) 原先每节课有45分钟,现在缩成了40分钟,这就促使每位教师务必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下功夫.下面,从八个方面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40分钟效率.实践证明,这样做,能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也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 ...

  • [椭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doc
  •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辽宁省辽阳市辽化第二高级中学的曹士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教材人教B 版数学选修系列2第一册第二章第二单元第一节<椭圆的标准方程>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和评价设计六个部分向各 ...

  • 数学系书籍推荐
  • 数学书籍推荐 目录 引言 一 数学分析 二 高等数学 三 高等代数 四 线性代数 五 解析几何 六 概率论 七 常微分方程 八 偏微分方程 九 数学物理方程(数学物理方法) 十 复变函数 十一 实变函数 十二 泛函分析 十三 高等几何 十四 微分几何 十五 拓扑学 十六 近世代数 十七 离散数学 十 ...

  • 省级课题研究总报告
  • 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研究总报告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题负责人赵琴(中学高级教师)主持完成了<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2012B109).课题组主要成员:王远虎,朱尚令,罗增慧, ...

  •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反常积分的敛散性判别法 含参量反常积分一致收敛与非一致收敛判别法 含两个参量的广义积分的连续性, 可微性与可积性 隐函数及隐函数组的求导问题 浅谈中值定理 导数与不等式的证明的应用 极限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关于对称矩阵的若干问题 集合及其子集的概念在不等式中的作用 关于反对 ...

  • 数形结合论文
  •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1 第1章 前言 .. ...

  • 浅析初中数学中的单元教学设计 (2)
  • 浅析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皋兰三中 李兰临 5月3日至6日,我有幸去兰州十一中参加了甘肃省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优质课大赛活动,在此期间,聆听了北京市十一中张晓华教师的讲座,张老师讲座的题目<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应用>,她用自己多年的实践案例举例说明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应用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