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许蓉(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生)

列宁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第一次把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新篇章,同时也使如何保卫社会主义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列宁终身探索与实践的理论课题。他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不仅包括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而且还包括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他逝世前夕论述了许多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思想。学习和掌握这些重要思想,对我国在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关于苏维埃俄国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十月革命胜利后,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首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了国家的政治变革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彻底改变苏维埃俄国的落后面貌成为列宁最关心的问题。为此,他提出:“在解决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变革的任务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已是另一类任务,即可称为‘小事情’的文化任务。必须消化这个政治变革,使它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使它不致仅仅是一纸宣言。”①显然,列宁把夺取政权后如何搞好文化建设视为巩固政权之关键,并且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这主要是由当时俄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所决定的。

第一,加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苏维埃俄国建立后,在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首先面临的巨大障碍就是俄国文化的异常落后。这不仅严重制约着社会生产率的快速提高,而且也影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列宁针对此指出:“要使整个苏维埃建设获得成功,就必须使文化和技术教育进一步上升到更高阶段”②。意思是说,只有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人群众的文化水平,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才能为新生政权奠定坚实可靠的经济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列宁在1923年《论合作社》一文中,还特别强调加强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只有当农民具有高度的文化教育水平,学会文明经商时,农村经济才能飞速发展。所以,列宁晚年一再号召人们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建设高度发达的文化与科学。只有做好了这一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能取得更快发展与更大成就,才能实现完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

第二,加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俄国无产阶级在其先锋队的领导下,能够夺取政权,建立比资本主义制度先进得多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但是,俄国自身的文化落后性却严重制约着苏维埃政权作用的发挥,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对此,列宁深有感触地指出:“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作出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上的落后性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③ 因为文化的落后使广大工农群众无法直接参与管理国家,而执政党自身又缺乏管理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知识与经验。这样,苏维埃机关必须改造利用旧有公职人员参与国家管理,结果导致沙皇时代的官僚主义作风在国家机关内部蔓延。列宁认为,要根治这种弊病,“仅靠军事胜利和政治改革是无法治好的,只有用提高文化的办法才能治好”④。因此,要建

立真正人民民主的国家,只有大力开展文化建设,提高广大人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进程。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到1922年苏维埃建设已经过了五年的风雨历程,在保卫政权、恢复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国民文化水平低下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列宁在《日记摘要》一文中曾忧虑地指出:“我们距离普遍识字还远得很,甚至和沙皇时代(1897)比,我们的进步也太慢。”⑤“这说明我们还要做多少非做不可的粗活,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⑥与当时西欧许多文明国家相比,俄国好像还是“一个半野蛮人的国家”⑦。为改变这种状况,列宁特别强调:“对我们大家来说,无论是俄国同志还是外国同志,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俄国革命五年之后,我们应当学习。„„我们应当利用不打仗、没有战争的每个时机来学习,而且要从头学起。”⑧意思是说,苏维埃俄国只有重视学习、普及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使其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才能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愚昧、不文明、粗野等遗产作斗争”,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二、关于苏维埃俄国面临的文化困扰的认识

虽然列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想借此达到以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以先进文化保持政治稳定的目的,但是,俄国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导致它本身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先进制度,但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许多文化困扰。这些文化困扰主要表现在:

第一,文盲问题的严重存在。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越来越发觉阻碍俄国进步的因素,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落后性,而且更在于文化上的落后性。因为当时国内存在大量文盲,列宁感叹说:“在一个文盲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⑨马恩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无产阶级与广大工农群众掌握最丰富的知识、文化、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建成的。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是很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谈不上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列宁认为,文盲太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有:(1)缺乏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1922年,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根据当时实际经济状况提出新经济政策,而由于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产生了对新经济政策的怀疑和否定。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广新政策时,列宁告诫人民群众,只有人人识字才能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2)缺乏参与政治的能力与热情。列宁指出:“只要在我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这并不是政治任务,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谈不上政治。文盲是外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⑩ (3)缺乏振兴经济的科技知识和经验。苏维埃国家建立后,首要任务是振兴经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列宁把实现全国电气化看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文盲的大量存在成为阻碍电气化实现的最大障碍。他说:“不识字的人实现不了电气化,而且仅仅识字还不够。只懂得什么是电还不够,还应该懂得怎样在技术上把电应用到工农业上去,应用到工农业的各个部门中去。”

第二,旧文化的消极影响。旧文化是指沙皇农奴制时代遗留的封建传统文化与革命初期的俄国资本主义文化。其中包括宗教偏见、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观念等等一系列文化现象。每当一个新的政权、新的阶级作为社会的领袖和指导者登上历史舞台时,必然要经历一个极大的颠簸、震撼、斗争和风暴时期。在这期间新旧文化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的碰撞、抵触,最终以新政权倡导、维护的新文化,即无产阶级文化的胜利而告终。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苦的斗争过程。因为旧文化对新生苏维埃政权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长期的。列宁认为,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1)大俄罗斯沙文

主义传统的存在造成民族偏见。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一直在俄共(布)党内及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所反映。它使俄国广大人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的偏见,即认为除了大俄罗斯民族以外俄国的其他民族都是大俄罗斯人的私有财产或世袭领地。沙皇制度卑鄙地腐蚀大俄罗斯民族,使大俄罗斯人习惯于把其他民族都看成一种下等人,‘理应’受大俄罗斯支配,这种腐蚀作用是不能一下子就消除的。” (2)拥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旧知识分子制造、散布谣言,攻击新政权。苏维埃俄国建立后,彻底改变了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历史,真正实现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自由。而资产阶级政权的拥护者即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甘心失败,责骂新生政权是“崩溃和无政府状态的”,制造谣言来影响文化水平低的劳动群众的价值取向,企图恢复旧政权。列宁也清楚地觉察到这一点:“就是在他们非常真诚和忠于自己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也是满脑袋资产阶级偏见,同垂死的、腐朽的、因而进行疯狂反抗的资产阶级社会有着他们觉察不到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3)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观念在工农群众中滋生蔓延。在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通过旧学校培养出具有资产阶级道德观的知识分子。列宁认为,这些人都是“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人”,他们自私自利的观念、习惯很容易在文化落后的苏维埃俄国滋生蔓延,尤其被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所接受,这样将不利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三,俄共(布)自身的文化缺陷。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在胜利面前,它一方面可以通过掌握的政治权力、经济力量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但另一方面又为自身缺乏管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经验知识所制约。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我们的力量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政治权力是完全够了,„„俄国无产阶级掌握的经济力量完全足以保证向共产主义过渡。究竟缺少什么呢?缺什么是很清楚的:做管理工作的那些共产党员缺少文化。”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俄共(布)在建立苏维埃党的机关和国家机关时,不得不大量任用沙皇时代的旧官吏、旧职员,利用他们的管理知识与才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但与此同时,列宁清楚地看到:“沙皇时代的官僚主义作风渐渐转入苏维埃机关,实行官僚主义,装成共产主义者,并且为了更便于往上爬而设法取得俄国共产党的党证。结果,把他们赶出门外,他们又从窗口飞进来。”“官僚主义者不仅在我们苏维埃机关里有,而且在我们党的机关里也有。”这种官僚主义的复活,对党和国家危害极大,对此列宁忧虑地指出:“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

三、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鉴于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种种文化困扰,列宁提出了在各个阶层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第一,注重对全体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其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列宁认为,青年一代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未来希望和重要力量,他们文化素质的高低、掌握科技知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建设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进程。为使青年一代学好建设未来社会的本领,列宁对其提出以下基本要求。首先,要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青年担负建设新社会的重任,在学习的同时必须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工作,运用于生活。否则,“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其次,要学习与掌握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以往青年在旧学校中学到的只是无用的、累赘的、死板的知识。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吸取旧学校中有益于实现共产主义的东西,学习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在这里列宁特别强调,苏维埃国家要利用学校这个场所,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因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坚固基础,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是成为真正合格的“共产主义青年”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最后,要培养共产主义道德观念。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坚决抛弃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

以及“我赚我的钱,其他一切都与我无关”的心理和习惯。列宁提出,青年一代“只有把自己的训练,培养和教育中的每一步骤同无产者和劳动者不断进行的反对剥削者的旧社会的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学习共产主义”。

第二,注重对农民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俄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俄共(布)面临的重大难题,而要完成这项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其积极参加合作社。因为在列宁看来,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促进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列宁提出,必须在农民中开展文化工作。他说:“我们要做的事情‘仅有’一件,就是要使我国居民‘文明’到能够懂得人人参加合作社的一切好处,并参加进去。”紓紛矠“可是为要完成这一‘仅有’的事情,就需要一场变革,需要有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提高的一整个阶段”。并且,列宁还具体提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举措:首先,教会农民识字,使他们学会读书看报。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摆脱文盲的困扰,提高文化水平,改进自己的经营和改善国家的状况。其次,城市工人组成文化团体经常下农村满足农民的各种文化需求。苏维埃制度建立后,城市的先进文化团体下农村,可以建立新型的城乡文化联系,彻底消除旧制度下城市带给农村的消极文化影响。最后,农民要学会文明经商。列宁提出,农民要把革命热情与能写会算的商人本领结合起来,按欧洲方式经商,这样才能成为文明商人。

第三,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列宁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单靠共产党员是绝对做不到的,必须把旧制度下的教师改造成为拥护社会主义的工作者,发挥他们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列宁强调指出:“应当不断加强组织国民教师的工作,以便使他们从资产阶级制度的支柱变成苏维埃制度的支柱,以便通过他们去争取农民,使农民脱离同资产阶级的联盟而同无产阶级结成联盟。”要完成这一工作,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提高他们的觉悟和业务能力。列宁还把这一点看作是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主要的事情”,指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而不做到这一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切理想就要落空。并且,在列宁看来,做好这一点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即使在粮食最困难的时期,列宁也要求增加教师的粮食供应与生活用品的发放。

第四,注重对机关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苏维埃国家机关建立后,因为缺乏有知识、有文化修养的人才,导致机关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文明地处理业务,并且官僚主义严重等弊病。针对这些情况,列宁要求机关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他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提出:“为了革新我们的国家机关,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是检查,使我们学到的东西真正深入血肉,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学而不用,或只会讲些时髦的词句”。在这里列宁三次提到“学习”二字,可见对机关工作者加强学习的强烈呼唤。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官僚主义与拖拉作风,提高机关的管理水平,真正使机关成为数量少、质量高的为人民服务的部门。为此,列宁提出以下具体要求:首先,严格选拔进入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选拔人才时必须符合三个标准:必须经几名共产党员推荐;通过关于国家机关知识的考试;通过关于国家机关问题的基本理论、管理科学、办文制度等等基础知识的考试。其次,机关要注重吸引不同能力、不同素质的人才。这样机关可以成为多种优秀人才的综合体,更好地发挥管理国家、社会生活的职能。

第五,注重对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造工作。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把资本主义积累的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经验、知识、技术由资本主义的工具很快变为社会主义的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就包含一个能否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的问题。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与技术专家,但

是当时具有各类知识和技术的专家大多是旧社会培养的,“与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列宁提出,必须充分利用旧专家掌握的一切知识、经验、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绝不能因为他们不同程度地“浸透了资产阶级世界观”而全盘否定甚至排斥他们。列宁强调指出:“没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为了充分发挥旧专家的作用,列宁还要求:“应该珍视每一个专家,把他们看作技术和文化的唯一财富,没有这份财富,什么共产主义也不可能实现。”并且在此基础上给予资产阶级专家以高额工资来吸引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工作。总之,列宁主张,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旧专家特殊照顾,而且要从精神上教育感化他们,逐步把其变成具有社会主义意识与觉悟的新社会的建设者,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

注释:

①④⑤⑥⑧⑨⑩《列宁选集》第 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588、762、762、728、294、590、287、680、792、283、284、292、764页。

②③ 《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169、242页。


相关文章

  • 中国知网:"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学术期刊 (前10篇) 更多> 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思想解...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论无产...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论无产...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论无产...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

  • 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刘志明 [内容提要]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俄国党的建设的实 践,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新思想新观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史上率先创立了完整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列宁的无产 ...

  • 列宁[哲学笔记]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 列宁<哲学笔记>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一.<哲学笔记>的写作背景 <哲学笔记>的主要部分写于1914-1916年,包括<谈谈辩证法问题>.<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等人们熟悉的篇章,主要内容是辩证法.列宁写作<哲学笔记& ...

  • 学生党员讲党课
  • "学生党员讲党课"教案 教学内容:党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明确十七大党章载明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明确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广大党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要求入党的同 ...

  • 斯大林理论评价本文
  • 作者:李尚德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8年01期 1997年9月5日收到 斯大林是一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生发表的近四百万字的专著.论文.演说.答问.贺辞.命令--绝大多数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用和发展,字里行间显示出一个革命领袖的理论睿智,塑造了一个学习. ...

  •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

  • 列宁群众观的内在逻辑分析_李雪梅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列宁群众观的内在逻辑分析* 李雪梅 王 洁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116024) [摘 要]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思想,并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将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群众观.列宁的群众观具有内在的逻辑 ...

  •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
  • 2007年第3期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No.3,2007 第23卷(总第133期) Journal ofPLA Nanjing InstituteofPolitics SerialNo.133V01.23 平共处":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 --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 王昌英 ...

  • 毛泽东思想读书笔记
  • 开业好久也没写什么东西.先来一篇读书笔记吧.呵呵. 毛泽东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争取民族独立、政治自由和实现国家的富强在革命斗争中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创造性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产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