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送别诗

1、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⑵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送魏二》全诗四句都有写景,一、二句和三、四句所写之景有何不同?

答: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 ,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 。

(2)试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作者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否相同。

答:《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 ;《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清新乐观的色彩 。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两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两句写景,增添苍茫萧瑟之意,渲染离别时悲凉、暗淡的气氛,凸显自己的孤独。

(2)“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认为写得好吗?请说出理由。

答:写得好。“冰心”“玉壶”都是纯净无暇,用它们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志节。诗人以此告慰亲友,更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深情。

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 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 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 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 樽洒慰离颜。

(1) 请从现实与想象交融的角度,说说作者在尾联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答:就要分别了,主人与归客开怀畅饮,期盼着别后再相逢。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2)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的理解和评价。

答: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古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5、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 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答:这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

(2) 李白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见志。在“画”“情”“志”中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

6、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亭月夜送别(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月夜送别(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 王勃的这两首同题送别诗,在表达感情方面写法有何主要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答: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离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2)有人评点《江亭月夜送别(其二)》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作者感到此夜江山寒,一个“寒”字极写出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

7、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8、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运用了哪几种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2)从艺术效果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4分) 答案:(1)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

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

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

(2)营造了开阔的意境,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


相关文章

  • 中高段古诗教学
  • 小学中年级古诗词教学一二三 听了陈国安博士的点评和讲座,知道在中年级古诗词教学时只要让孩子能把活的文字幻化成一系列活动的画面就可以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 ...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 "多情自古伤离别",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在秦安路小学这个大家庭里已生活了六年,想起昨天历历在目,恍然如梦,假如明天就要毕业分别,面对同窗六载的同学,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2. ...

  • 摭谈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 摭谈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 要: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语言优美,炼字精妙,韵律铿锵,情感充沛,足以垂范后世.然而,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文本解读乏味,加上古诗词自身的"历史隔膜",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古诗词教学呈 ...

  •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与评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与评析 作者:曹海永 成尚荣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5 年第 01 期 [摘 要]"文包诗"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基于文本自身这一体裁特点,又要尊重学生的个 性, ...

  • 最新黄鹤楼教案
  • 一.导入揭题 1. 师:听我描述的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好 饮酒.酒后绝妙的诗词随口成诵,人们盛赞他"斗酒诗百篇", 称他为"诗仙".你猜到他是谁了么(知诗人 分层出示每层介 绍 和图片) 2. 师:真棒!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代,交通不方 ...

  • 劝君更尽一杯酒_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 名师 携手高中一线优秀教师,近距离触摸高中教材,答疑指津,营造新课标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课堂. 阅读驿站・名师堂 这期的名师堂我们请到了四川大学附中高三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他们将就高中语文教学之重难点---诗歌鉴赏为同学剖析常见的诗歌意象,传授答题技巧,助同学在日后的学习中能轻松应对此类型题. 劝君更尽 ...

  • [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
  • <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何明敏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4年第06期 [关键词]<赠汪伦> 教学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76-02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文&l ...

  • 余小锋[送元二使安西]
  • 余小锋的<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与创新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簇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 ...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五 首>教案 来源:语文网 作者:匿名 内容预览: 诗 词 五 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过程与方法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