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②傥:假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

B.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

C.天之报施善人                施:措施

D.时然后出言                  时:看准时机

6.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表达司马迁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质疑的是(  )(3分)

①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②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③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④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⑤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⑥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便征讨纣王,又认为周伐纣是不仁之举,后来便“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8.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0分)

(1)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2分)

(2)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3分)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2分)

(4)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3分)

参考答案:

5.C(施:恩赐)

6.D (排除①⑥)

7.C (“糟糠不厌”应为”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关系)

8.(1)(伯夷、叔齐)认为这样做可耻,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2分)(“耻”“义”各1分)

(2)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很快就消逝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忽焉”“安适”的句式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项脊轩共遭了四次大火,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有神明护佑吧。(“凡”“得”“殆”全译对得2分;错1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4)现在(如今)少卿你竟教我推荐贤士(推贤进士),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乃”“无乃……乎”的固定句式、“剌谬”错1处扣1分)

附:文言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孤竹国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国君。在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最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称他为文王,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动起兵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用兵器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两位是义士啊!”把他们搀扶开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于周朝,但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直到他们饿到快要死的时候,作了一首诗歌,那歌词说:“登上那座西山啊,采摘薇菜来充饥,用残暴取代暴虐呀,还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很快就消逝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可叹我们的死期已近,生命已经衰弱了!”于是,伯夷、叔齐就饿死在首阳山。

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们。”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却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常常穷得一无所有,连糟糠都难得吃饱,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到底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将人的肝炙成肉脯,残暴恶毒,放肆地行凶,他聚集党徒几千人,到处横行霸道,竟然活到高龄而死。这又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那些操行不端正,做事违法乱纪的人,却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财产富裕,子孙也不断绝。有的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小道捷径,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努力去做,可是他们却要横遭灾祸,这样的例子多得没法数了。我对此十分疑惑,如果说这便是所谓的天道,那天道究竟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难以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又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露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


相关文章

  •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答案
  •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日:"若虽 ...

  •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褥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quo ...

  • 史记蔡泽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闻应侯①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 ...

  • [孙子吴起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 孙子吴起列传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 ...

  • 滑稽列传(节选)阅读答案
  • 滑稽列传(节选) (语文报高考版) 武帝时,大将军卫青者,卫后兄也,封为长平侯.从军击匈奴,至余吾水上而还,斩首捕虏,有功来归,诏赐金千斤.将军出宫门,齐人东郭先生以方士待诏公车,当道遮卫将军车,拜谒曰:愿白事.将军止车前,东郭先生旁车言曰:王夫人新得幸于上,家贫.今将军得金千斤,诚以其半赐王夫人之 ...

  • [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答案
  • <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答案 <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答案翻译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①,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 ...

  •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 ...

  •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下列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 ...

  • 史记??张仪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