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好书

如何找到好书?有什么技巧或建议?修改

一般都通过什么途径,在北京有什么找书的地方推荐?

如果是通过网络,比如豆瓣,各位又是怎么利用豆瓣找书的?

假如说想读互联网方面的书,大家有什么找书的方法可以推荐?修改

举报5 条评论 分享 • 邀请回答

按票数排序按时间排序

93 个回答

赞同2368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张佳玮,五月新书《迈克尔-乔丹和他的时代》《孤„

xj lei、万梓谦、张策 等人赞同

谢邀。

我有一个很狡猾的主意:

找个自己喜欢的作者,然后从他的书里挖他喜欢提到的人。

比如,我第一次知道卡尔维诺、奥威尔、马尔库塞、杜拉斯这些名字,是我小时候读王小波时看到的。 比如,我第一次知道胡安 鲁尔福、科塔萨尔,都是打马尔克斯那儿知道的。

我第一次知道菲茨杰拉德、钱德勒和卡佛,是从村上春树那儿。

我知道

有些作者特别慷慨,会把自己的宝库敞开。你去读中国诸家《文论》、《诗话》里被夸的名字——随便举些,比如《诚斋诗话》、《随园诗话》、《人间词话》,里面提到的任一位的名字,其诗其词都值得读。 然后,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哈罗德 布鲁姆这些人,写点小散文都喜欢提大堆名字,你按着作者找,一逮一个准。

好作者被人民推拥,更好的作者被好作者推拥,远远一看,好比论文引用率一样。书商、腰封、出版社可能是骗子,但大师不会。所以找到一个好作者,可以顺藤摸瓜揪出一大串来。大师们的眼光普遍低不到哪去。如果你怕太偏门晦涩,那就按着自己喜欢的作者书里去翻,找他喜欢的作者,一定有大

收获。比如,你喜欢王小波,那他喜欢的卡尔维诺和莫迪阿诺,一定合你口味;你喜欢汪曾祺,那他推崇的林斤澜、他师父沈从文,一定让你爱不释手。

剩下就是善用无微不至、无所不能的GOOGLE 了。

2012-07-13 134 条评论

赞同1214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周筠,虚晃一枪。

吴晓芬、walt chan、于小鹿 等人赞同

读书么,当然要顺藤摸瓜

和张佳玮的看法近似。打小我就有这个经验。

最初,我读一本书,会注意作者是谁,如果书写得好,我会继续看这个作者的书。记得我第一次注意作者的名字是小学4年级,“四人帮”还在呢,75年。那年我读了雪克的小说《战斗的青春》,这和我前面跟着奶奶读的革命小说不同,里面写到了爱情,女主角很美,男主角也让人神往,虽然我才10岁。我不仅记住了作者的名字(觉得名字很独特,雪和克怎么组合在一起,还好听好看),还翻看了版权页,查看出版社和定价,难道那时起我就有了日后当编辑的迹象........

家里订阅了不少文学刊物,有《小说月报》,有《小说选刊》,也有各种大型文学杂志,《当代》、《十月》什么的,我发现自己从小就喜欢看评论。家里还有《红楼梦学刊》,我也翻来读,读到俞平伯的文章,大喜,原来几个“春”的名字藏着“原应叹息”啊!我是因为先看了红学刊,发现里面的字谜好玩,然后找出家里的《红楼梦》来看的,说实话,那时根本不明就里,真的对《红楼梦》入迷,是30岁以后的事儿了。

当时,看文学报刊,尤其是读小说,记住了好些作家的名字。我有几次记忆深刻的触动。第一次是读理由的小说《青衫湿》(中学),第二次是读汪曾祺的《大淖记事》(中学),第三次是读叶兆言的《艳歌》(大学)和梁晓声的《从复旦到北影》,第四次是苏童的《妻妾成群》和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

女人》(工作之后)。后来,这些作家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当代作家的作品,我都找来读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跨世纪文丛”全集我都有,也都读了很多遍。

中学和大学阶段,受家里订阅的《外国文学》影响,大量阅读了美国、法国和英国文学作品,甚至一些日本文学作品,记得当时把能找到的井上靖的书都找来读了。比起来,我最喜欢的是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以至于后来喜欢英剧、英国电影和法国电影)。家里其实还有大量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全套作品,可我因为烦恼很长的人名,读得最少,这是我现在要慢慢补的课。

大学时代,一本《傅雷家书》陪伴我5年,这是一本很好的青年成长修养书,也是读书人一本很好的“地图”或“索引”。原本中学时代就读完了几乎傅雷翻译的所有法国小说:巴尔扎克系列,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和《约翰克里斯多夫》,所以读《傅雷家书》不觉得陌生。由《傅雷家书》,我萌生了多方面的求知兴趣,我简要列一下——

1. 文学。我以前只喜欢李白,看不懂杜甫,但看到傅雷的儿子傅聪吟哦杜甫的诗“每日江头尽醉归”,我也就开始读杜甫了。

2. 戏剧。傅雷很赞常香玉的唱腔,我也就真的喜欢上了豫剧,况且大伯也爱唱,至今,豫剧的名段随时我也来个三五段。//傅雷很称赞盖叫天的艺术,日后我终于在孔夫子网上买到了盖叫天的自传《粉墨春秋》,还复印了一本送给杨葵。

3. 古典音乐和钢琴、声乐。这对我是极大的影响,我从大学开始正式爱好古典音乐,以前只是喜欢听音乐小品,这是家人没有的爱好。大学五年,我一直坚持收听调频音乐台的古典音乐,工作后也没间断。这纯粹是受傅雷的影响。钢琴的影响,则在我有了孩子后显现出来,现在不仅孩子在学钢琴,我也在学。而且我也开始学习声乐,这是因为傅雷在家书中提到了林俊卿的声乐教学(林俊卿_百度百科),大学毕业后不久我就买了林俊卿写的练声方面的书,但真正开始进行声乐练习,是这两年的事儿。

4. 绘画和建筑艺术。这两样家里也没有人给我影响,也完全是受傅雷的影响,他欣赏林风眠和黄宾虹,我就去找他们的画册看,当年买不起,只能在书店看。傅雷写的《西方美术名作二十讲》也是我大学几年反复阅读的书,并买了当时买得起的一些油画名作小册子反复欣赏。那时候成都几乎没什么画展可以看,可惜。现在我还没有正式培养起看画展的习惯,但已经开始有这方面的需求了。

当时还有本书对我大学几年的影响都很大,是《德拉克洛瓦日记》,这是一个画家的日记,他在日记中点评了很多当时的艺术家,不仅仅是画家,也包括乔治桑这样的小说家和肖邦这样的音乐家,他的日记生动记录了19世纪法国文化艺术界的一个个侧影。也让我后来爱上了读书信和日记这样的体裁。

大学时代,开始读三毛。至今也不能忘记拿到她的头两本书《送你一匹马》和《撒哈拉沙漠》后,点

着蜡烛通宵读完的情景。

读三毛,有两大收获:第一,调整了爱情观,觉得不妨找个比自己小的男朋友,且对方死心塌地,还要帅。事后的经历验证了这个爱情观。男朋友是我同班同学,是本年级年龄最小且最帅的男生。毕业20年后同学们在成都相聚,发现我们俩是本年级硕果仅存的一对。

第二,三毛是个读书狂,读书品位不俗因此也是个极佳的阅读过滤器。她推崇的作家都比她写得好。受她的影响,日后我读了这些人的书:

1. 白先勇以及台大《现代文学》班底的那些作家如欧阳子等人的书,当然还是白先勇的书对我影响更大。三毛的美术老师是白先勇家的好友。这一幕,她在《送你一匹马》中描写得让人神往。

2. 沈君山。沈君山的《浮生三记》和《浮生再记》是我此生读到的最美的文字之一,排前三是没问题的。

3. 胡金铨、张彻、林怀民,这三位,前两位是搞电影的,日后我读到了写他们和他们写的书。林怀民是云门舞集的创始人,多年后我读到了林怀民的书《高处眼亮》,对舞蹈萌发了极大的兴趣,坚持练习舞蹈数年,至今兴趣越来越浓。且爱上了现代舞。并因此关注金星和她的现代舞团。也读了金星的自传。

由此出发,我对海峡那边的作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琼瑶全集都看了,看完就送人了,琼瑶对我的影响实在不多,唯一的一点影响是喜欢了一阵子纳兰性德的词。另外,琼瑶还教会我懂得什么是肤浅的创作,什么是老套路。

工作后我订阅了《海峡》杂志和《台港文学选刊》,我知道了廖辉英,知道了亦舒,知道了倪匡,这都在他们的单行本进入大陆之前。

后来,我和台湾技术作者打交道,他们看我对台湾作家如数家珍,感到惊奇,我告诉他们,这都是三毛起的头。

说了半天,想讲的无非是:对于读书这件赏心乐事,若不能顺藤摸瓜,就会失去很多阅读的乐趣。

89年夏天之后,心情相当郁闷,某天我开始跟着一帮人和一个师傅练习太极拳。我干啥事儿都是要么不干,要么就兴师动众。于是,捧回一堆太极拳拳理的书来读,这一下,打开我的八卦之门,什么风水、佛儒道、老庄孔子、孙子墨子.... 来吧,来吧,都来吧,奇门遁甲与圣经共舞,中医与楞严华严经齐飞..... 那三年,我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练拳,一个花拳绣腿的女子,被凭此赚钱的师傅说成了一个传奇,我就知道严新他们是怎么回事了。我还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国际气功大会”,见到了此生见到过的最多的奇形怪状的人。那三年,也是我读乱七八糟书到了顶峰的时段。自然也想不到日后的某天,会和蒋涛一起,在台北陪着他到处转旧书市场,买吴氏太极拳传人写的书。

三年练拳过去,八卦掌没练成,八卦心也往回收了,我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卷把卷把全都送给了拳友

们,不再跟着师傅练习,彻底打消了练出一身高强内家拳的妄想,复归读我的文学书。

那是1992年,我开始读张爱玲。12岁时,我就在家翻到了张爱玲的《金锁记》和钱钟书的《围城》,那时咱完全没有韩少的早慧,读不懂(不过韩少似乎12岁也没读过我当时喜欢的傅译《巴尔扎克》)。到了27岁才开始喜欢张爱玲。这一下就又打开了狂读现代文学作品的门,梁实秋,林语堂、钱钟书、沈从文..... 一个个读过去。

读了梁实秋沈从文的书,就开始喜欢读民俗方面的书,凡是写老北京的小说和读物,我都收集,买了不少。后来发现民俗文学也成了自己的爱好。

最麻烦的就是时间总是不够,因为顺藤摸出的瓜太多了,比如我现在的阅读爱好有——

0. 所有和企业创办与经营相关的书。

1. 历史

包括:战争史,尤其是二战史。// 民国史,对民国时期的教育、科学、文化、政治、农业、工业,几乎一切都感兴趣,这方面有很好的过滤器(杨早的微博|新浪微博)可以引导着去读,几乎不会走弯路。//欧美现当代教育史、科学史、工业史。

2. 心理学:

3. 经济学

4. 社会学

5. 建筑与美术及设计

6. 儿童教育/儿童文学

7. 音乐

8. 网站设计与交互/产品

每一类阅读,我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好的过滤器(推荐人),要说怎么找过滤器,方法之一就是上面讲的,先找到一个在这个领域里经典的作者和书,然后顺藤摸瓜。再就是运用自己的思考去发现靠谱的过滤器,比如杨早这样的。这样就总能读到真正的好书而少浪费时间。

上面讲了那么多,形散神散,算不得有条理的How to do建议,我还是尝试着来总结一下——

什么样的书或人才能成为你“想找到好书”的“地图”、“索引”或“过滤器”

1. 自己写出或翻译了不少好书的人。比如张佳玮提到的卡尔维诺,我提到的傅雷。

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卡尔维诺和傅雷,都是巨匠,都饱读诗书,且涉猎都广,所以他们产出质量高,且量丰。跟着巨匠走,犹如沙漠中跟着北斗星走一样,方向不会错。如果你喜欢他们,那他们读啥,你跟着读啥,总归无大错。

我心目中,这样的巨匠还有:胡适,比如胡适先生写的《丁文江传》,你怎么能不找来读一读呢?进而怎么会不设法找来丁文江自己的书《少数人的责任》来读呢?胡适很欣赏的杜威,那也得找来读啊,比如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人的问题》、《民主主义与教育》。

比如,梁启超,梁启超这样的大师推崇的人,比如蒋百里,你怎么能不找来读一读呢,读了才知道,蒋百里写的《国防论》才是最早提出“持久战”思想的,而不是老毛。才知道蒋百里是百科全书一样的文武双全之士,才知道钱学森娶的是蒋百里的美丽女儿。才痛惜丁文江和蒋百里这样的全才,受困于当时落后的医疗,走得都太早了。

比如,何炳棣这样的国史大家,余英时这样的思想史大家,他们的书里提到的人和书,我都会自己做索引记录下来,日后有计划地阅读。最近读《战争和革命中的西南联大》,里面提到联大总务长郑天挺,我就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何炳棣也提到他,很是推崇,我就买了三联出版的《郑天挺学记》来读。也想买郑天挺写的《清史简述》,已经加入豆瓣购书单,只是现在不急。

比如,杨早,他从大学时代到现在,写了七八百万字的文章,出书十多本,阅读面极广,连一条微博的文字都不随便写,都能读出味道来。这样的人,他不轻易推荐什么书和电影,但凡他推荐的,都是好书,甚至包括童书。认识他之后,我少读了不少二流书(包括小说),大大节省了时间。跟着他读

书,我对社会学和制度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读《清代地方政府》(瞿同祖),开始读张仲礼的《中国绅士研究》,开始读费孝通,开始读韦伯。我给孩子买《丁丁历险记》和《玛法达》,因为杨早说这是他每年都会看一遍的童书。也许杨早现在还不能以“巨匠”相称,但我认为他已经是和世界一流人文学者相比也毫不逊色的人物。我连他的博文论文《 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 》( 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 (豆瓣) )也买来读了,很耐读,虽然销量很小。

杨早最近出新书了,书名《民国了》,我立马订购了10本。 民国了 (豆瓣)

2. 出版社的靠谱编辑/出版人

一个好编辑,若不爱读书,很难想象他/她能在万绿丛中发现一点红。好编辑是好星探,他一定会以书会友,发现那同样爱读书的好作者。

所以,跟着爱读书的编辑读书,有可能也能节约时间。推荐大家fo 商务印书馆的一位编辑姐姐的微博,她每天都会发“边读边抄”的微博:倪雪君的微博|新浪微博

还推荐一个童书编辑艾斯苔尔,她也是杨早推荐的:艾斯苔尔的微博 我跟了她半年多的微博,靠谱。

其他爱读书的编辑,我发现得不多,发现一个,就补充一个进来吧。好些爱读书的编辑没上微博。

但是,有些很好的出版人,他们都不仅出版了很多好书,自己更是酷爱读书,还写了关于出版的书。这里我推荐几个出版人写的书,他们在书里都提到了不少好作者。

1)沈昌文,三联的老出版人 他的《最后的晚餐》/《阁楼人语》/《书商的旧梦》都值得爱书人一读。

2)钟叔河,岳麓书社的前总编。钟叔河的文字我非常喜欢,认为韵味胜过沈昌文,他应该是旧学底子很好。他的《青灯集》、《念楼学短》等小册子都很好看,也读到不少掌故,看到不少好书的踪影。

至于国外出版人的书,我最推崇的就是贝纳特写的《我与兰登书屋》,他在里面把我喜欢的作家几乎一网打尽,对他们的故事如数家珍。译笔非常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这套丛书中最好看的一本。

3. 好的出版社,以及出版社出版的好丛书/好豆列

这一点,已经有朋友整理出很好的建议,我就不赘述了。我只推荐两个我喜欢的系列。我喜欢的系列太多了,恕时间有限,以后慢慢在豆瓣上建豆列推荐吧。

1)上海译文翻译的世界名著系列,比如王科一翻译的《傲慢与偏见》(真是翻译的好啊,不可错过),祝庆英翻译的《简爱》。

2)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的邀请》、《健康的邀请》、《社会学的邀请》系列,都是外版书,翻译得很好。

此外,还很推崇两位牛人刘未鹏(暗时间 (豆瓣) 的作者)和邹欣( 编程之美 (豆瓣) 的作者)创办的几个豆列,他们都是手不释卷的爱书人,分别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微软互联网工程院,他们创建的豆列很靠谱——

这里有刘未鹏(pongba)创建的8个豆列:

进化论&心理学

『只读经典』正念(Mindfulness )的科学与艺术

『只读经典』育儿即育己

『只读经典』判断与决策

『只读经典』思考的技术与艺术(原“学会思考”)

『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原“心理学改变生活”)

数据挖掘与个性化推荐

『只读经典』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书籍资源导引

这里有邹欣创建的两个豆列

现代软件工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有关创新的书

(俺在好书怎能不重读 - 虚晃一枪 - 知乎专栏里重温了《暗时间》)

我心目中国内的好出版社有:

三联/上海人民/上海美术/中央编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5家出版社是让我买书后悔最少的出版社,所以我列出来。

对俺这篇回答有兴趣的朋友,推荐你看看下面两个有关联的回答:

有些人提问的能力随着年龄慢慢在减弱甚至丧失,这些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什么而丧失提问能力的呢?

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 90 后毕业生,70 后和 80 后有什么建议?

知乎邀请俺开了专栏,时不时,俺也会去虚晃一枪 - 知乎专栏

另外,看到王安忆的好文章,放到这里与大家共享

2014-04-10 56 条评论

赞同88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土木坛子,tumutanzi.com/

王小邪、麦兜、郭近楼 等人赞同

有人评价从古至今的书籍:先秦两汉之文,皆志在天下,如海洋之莫测;唐文,如江河之奔腾,志在国家;宋文,志多在一院一寺,大者不过一山一水;明人之文,仅在一室一斋;清人之文,志则在花草美人矣。今人之文,错乱而无旨,有之,多拜金也。

2012-07-13 12 条评论

赞同49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徐梦阳,爱好广泛

李忱兮、吴思、王孝贤 等人赞同

由于不在帝都,实地找书并没有操作性,所以给一点自己在网络上找书的经验,让楼主参考。 就以拖延症相关的专题为例吧

一、豆瓣上找书

1、加入和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有关的小组

譬如自己在寻找关于拖延症的资料的时候,加入了

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douban.com/group/procra

小组里置顶帖里有许多关于拖延症产生原因,以及怎么去改变拖延这种不好的习惯有关的书籍和方法。

2、看书评

还是以拖延症为例,以“拖延”为关键词搜有关的书籍:书籍搜索: 拖延然后就用穷举法吧,一本一本的看下去,差评和好评都要看,如果自己感觉比较靠谱(这个自己把握)就可以入手了。

3、关注学习型的友邻

豆瓣上一大群优秀的彪悍的无敌的让人敬佩的学习型友邻,有的关注互联网,有的关注时间管理,有的关注心理学,诸如此类

这里有个日志关于各种豆友们(貌似很多注销了╮(╯▽╰) ╭):douban.com/note/1878765

相信我,万能的豆友们会在日志里,博客里广播里,豆瓣读书里给你:把“专业”这个已经被庸俗化的词的真实含义给你重新定义一番咯。

4、关注作者

一般情况下,好的作者写的书都不会太差,所以关注相关的作者继而选择书籍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二、博客

这个主要看楼主对“书”的定义了,其实很多作者的文章和知识结构都是比较系统的

从自己的博客里直接选材然后略加修改然后集结成书的。

譬如

刘未鹏大牛的《暗时间》:暗时间 (豆瓣)

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book.douban.com/subject

吴军的《数学之美》:book.douban.com/subject

看这些博客可能获得的知识也不亚于书籍吧,当然这些博主一般都会推荐一些有关于他们关注的方面比较好的书。

三、相关的论坛

专门的论坛一般都有某种集合的精华帖、加亮贴,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熟悉相关行业的前辈推荐相关的书目,按理说应该不会太差。

四、搜索引擎

善用Google 。

还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关于读书的一些分享:xumengyang.com/?

2013-12-15 11 条评论

赞同49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李季,think different

吴超锋、Monley F、Zeno 等人赞同

扯个大点的话题“阅读人生”。提问者的问题,我在每个文章段落里都有支言片语带过,不愿读长文的人可以无视这个答案。

所谓“阅读”,简单说,就是跟作者的思想邂逅。为什么是邂逅,因为你永远都无法准确地计划会跟什么样的作者相遇。阅读的乐趣就在于此,永远都有更迷人的作者打包好他的“思想”等待着被你发现。一个人一生能读多少本书,就是能跟多少个作者邂逅。机械点计算,平均一周读一本书,寿命70年*52(一年的周数)=3640,是的,就是3640本书,3640位作者(借鉴一个社交统计数据:一个人一生在现实社会中平均会认识1700个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有1.3亿项(册)藏书,还是机械地计算,相当于有1亿个左右的作者(大部分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都是死去的人,小部分还算是活着),就把这个数字当做人类所有书籍作者的一个极限值。OK ,我要说的是什么呢?我们一生中要从这一亿多作者中邂逅属于我们自己的那3640个人,这就是真实的”阅读“。而发现好书,就是在这3640个邂逅到的作者中间遇到”好人“、“吾师吾友”、”真诚的人“、”改变我人生的人“的过程。我们到底一生中能遇到多少个“好人”呢?尽管如同恒河沙数一样的人类作者中“好人”无数,但你也只能取到那一瓢饮,那么就让我们再算算,终其一生,我们到底能遇到多少个“好人”——读到多少本好书?

一、幼学时代

幼学时代,因为心智未开,我们其实没有能力去主动发现好人。这个时代的我们,在10岁前认识的作者大部分是幼儿图书编辑,他们辛勤地把各种人类思想中ABC 的知识重新组合,再用符合时代口味的信息形态提供给我们,对于这些陪伴我们童年时光的作者,我们大都无感,他们没有太多的人格特征,没有独立的思想,算不上是好人,也算不上坏人。也许能让我们记住的好人是安徒生,格林兄弟,郑渊洁... ,他们的好是最简单的,真诚和善良而已。很可惜,10岁前我们通过阅读能认识好人的机会太少了,很少有好人愿意诚恳地通过写书来跟孩子们交流,倒是古典时代的人,比如中国人,更有机会接触到好人,可惜那些儒学著作都太古板了,对孩子来说夫子们也算不上真正的好人。基本上,这10年里我们遇到好人都是别人口中和图书编辑们作品中的浮光掠影。不过,这些浮光掠影也许决定了我们未来一生的命数,那些潜意识里影响和吸引我们的作者,在我们成年之后必然会真正地走进我们的思想,与我们促膝谈心,甚至成为我们一生的挚友。如果你生在有良好知识氛围的家庭里,那你很幸运,家里的书房有一面墙的图书,让你随手都可以翻到,你也许可以跟马克思、黑格尔这样的好人直接撞个对面,虽然你听不懂他们古怪的言论,但起码你知道他们是些重要的大人物,也许你还会撞到讲着半文半白语言的说书人罗贯中、吴承恩,虽然听不懂那半文,但半白的部分也可以让你把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从头捋到尾,或许还有阿西莫夫、赫尔曼. 麦尔维尔、马克吐温.... ,或许还有编内科

手册的某个医学教授。总之,这是你运气好,可以摆脱儿童图书编辑们的骚扰,去遇到些真正的好人。有的人,童年就读完了一辈子的好书,但还是那句话,运气好。很大一部分人的童年可怜到只能认识郑渊洁叔叔这样的好人。

二、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的阅读是这样一幅景象,终其整个时代,我们的人生都是被望不见尽头的教科书和教辅书作者们包围着的,无处不在,他们都是坏人,一点好人的品质都没有。尤其是政治、历史和语文课本的作者们虚伪、无耻、赤裸裸的欺骗和愚弄,还有教辅作者们无底洞一样的贪婪和不择手段地变态。这些坏人们污染和榨干了我们最美好的人生岁月,好在还有金庸和村上春树这样的大好人。一个满是坏人的时代,好人就显得弥足珍贵,那个时代我们不是去邂逅好人,我们是把那些站在坏人对立面的好人们当做图腾一样崇拜。中学时代的阅读,都是拜神一样的集体性阅读,我们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心思去探索和发现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好书。拜神还拜不过来呢,自然没有时间去邂逅安兰德。那些心理强大到能屏蔽大多数坏人的人,在这个时代会偷偷地结交下大量另类的作者,是不是好人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脾气相投,足以帮助到自己对抗充满坏人的世界就可以。所以,在中学时代,找好书的方法论没有太大的意义,也许,在你眼里,全世界的好人们加起来都比不上四娘的娇嗔更妩媚。如果你在初三的时候就结识了贝克特、波德莱尔、卡夫卡、李贽这类的好人,那只能说他们都是被你那颗冷艳绝伦的心所吸引来的。不要相信那类虚伪的《中学生必读书》,那些“世界名著汇编”的目的就是永远让你活在教科书虚构的世界中。这世界上真正值得你爱的作者需要你用一生的辛苦和磨难去发现,别忘了前面做过的算数,好作者的指标是有限的,认识一个少一个,如果被维克多雨果和海明威或者是鲁迅占了指标,你也许就漏掉了亨利. 米勒、纳博科夫和林语堂,到底谁更接近你人生的现实,必读书的编辑们肯定是不知道的。不过好像我们这个时代的高中生更愿意把指标分配给魔兽世界的开发者。

三、大学时代

大学时代,或许是大多数人真正阅读时代的开始,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阅读路径,图书馆成了我们邂逅那些死去和活着的作者们的最佳场所。阅读对我们来说更像是参加精神世界的交际舞会,或者是一场陌陌式的社交,凭着天然的审美品位,不停地去尝试邀请同一类的“美人”,而不管他是不是最终能成为我们的交往对象。这是个真正需要方法论的时代,我们可以省下大量搭讪式阅读所浪费的时间和指标。但是理性的指引永远是枯燥无趣的,对于大多数人,只能期待自己有个好的阅读品位了。如果你是有心人,偶然间结交了一些好作者,然后再去结交他们心目中的好作者,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所谓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100本人生必读书》依然是有害的,人生都是独自成长的,阅读的路径就是成长的路径,必读书的逻辑有点像集权社会的政治逻辑——精神世界的美在于每个个体的思想频率都统一和谐。如果你凭着自己的直觉走下去,最后你会发现,其实你的阅读路径就是一个精神世界里相互关联的社交网络,你认识的这些好人们其实互相也都认识,甚至是互为好友的,这个精神社交网络就是你未来一生的思想资本。

四、职业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阅读时间的匮乏和阅读兴趣的缺失,据统计,大多数人一辈子的书都在学生时代读完了,大多数人里的大多数一辈子读的最多的书籍类型是教科书,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就认识了一些品质恶劣的教科书作者,所以你可以想象,大多数人的人生是多么可悲。其实,阅读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学生时代,任何一本书的作者我们都要仰视才行,而我们步入社会,用一个成人的姿态独自经营人生的时候,任何一本书都差不多是我们同龄人的思想遗存,即使有些人死的时候已经很老了,但他们完成经典著作的时候几乎都是30岁左右。而那些活着的作者,基本都跟我们的人

生处于同步状态。阅读不再是阅读一本书,而真的是在阅读另一个人生,即使他的书是讲量子纠缠的,那也可以想象成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我在做如是的思考。我们可以平等的跟任何一个作者交朋友,而不是为了跟旁人炫耀自己的思想而谄媚作者。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发现和比对,人生为什么能如此不同,那些好作者的思想之树怎么会成长地如此繁茂。如果你现实中的职业生涯很苦逼,还有20年的房贷压得你喘不过气,那么在阅读他人中寻找生活的勇气、精神的支撑和事业的灵感就几乎是唯一有效的出路了。可如果你偏偏把时间和指标都给了美剧和KTV, 那你此生精神世界的探索也许就到此为止了,没有更多的作者再为你打开新的人生之门了。这个时代的阅读方法很简单,找那些你想成为,但却永远没有机会成为他们的作者,去读他们的书,你可以同时拥抱现实和无法实现的理想。或者,如果你觉得你还有机会成为他,那就读遍他所有的书,把他当你一生的挚友,他一定会引导你走上正确的路。

(未完待续)

12:47 9 条评论

赞同39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郭大路,阅读爱好者群173202542

李杰、top jimmy、绿昀筱 等人赞同

20120720补充答案。竟然有同学赞我写的好过张佳玮,谢谢这个善良的同学。

~~~~~~~~~~~~~激动的完善答案分割线~~~~~~~~~~~~~~

无论是找书还是做人,说白了都是价值观。

价值观相同就会口味相同。 再放一个我的阅读地图还有好多人都没在里面,有空做个详细的。

~~~~~~~~~~~~~~~~~~早先的答案~~~~~~~~~~~~~~~~~

我是阅读控,总是给别人推荐,很寂寞就组织读书会的那种人。

整理几个办法:

1 我举几个例子:作者推崇的顺藤摸瓜,王小波到王道乾。 作者推荐的顺藤摸瓜,罗永浩推荐阿乙,饭饭。 书系的顺藤摸瓜,比如华章经管类,都比较不错(大概率好书,不代表本本经典。)

出版社的顺藤摸瓜,读库是新星出版社出的,那就关注一下新星出版社。

陈丹青是广西师大出的,陈存仁是广西师大出的,广西师大果断

关注啊。

总而言之,就像编织一张网,每一个经典的你喜欢的作者都是一个节点,

顺着他上下左右读开去,总是错不了的。

收不住了,再举个例子。

1、李敖在《北京法源寺》中非常推崇梁启超,我就找找梁启超来研究一下,果然牛逼。

儿子是梁思成噢,绯闻男女啊。果然一代不如一代。

但从此还是可以看到那一代人,林徽因,金岳霖,梁漱溟,西南联大等等等等,到苍龙卧虎的北大,季羡林,金克木,也不记得是怎样联系的,反正大概一网打尽一个时代。

那真是辉煌的时代。

以上这是我的大学时代的阅读,年纪轻轻喜欢老头(黄永玉这老头多可爱啊),欢迎交流。

2、定期扫荡实体书店法。

我大概两个月左右去一次广州购书中心,上下左右求索一遍。

先类别,再看作者,和前言,基本可以判断是否入手。

现在又可以去方所扫货。广州的同学有空可以一起约。

3、领域知名经典阅读法。

比如:

经管类,我永远都要说德鲁克。

理财类:永远是个人理财(Arthur J.Keown)

新了解一个领域,视野和起点很重要。这是最高效和最高性价比的事情。

欢迎朋友们切磋交流。

4、凡事都别设置障碍,先看看,先试试。

读书尤其如此,这世界上被埋没的好书太多了,读也度不完,有机缘相遇。

就认真看看序言,认真看看目录,也不枉那一翻的缘分。

5、我们读书会曾经推荐的书:

(读书会群:173202542)看咱这广告植入的!

6、我们读书会想搞一个读书分享的公益网站——做优秀书籍推荐和分享,缺技术人员!!!! 都是死读书的人,书生无用啊!!!

求技术人员!!!

先写到这,想起来再补充吧。

2012-07-20 15 条评论

赞同18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肖为,真相往往操纵在少数人手中

Mona Li、殳君、Bad Moon 等人赞同

作为一个工科生,我想说一下我的方法。

在这里我主要说一下,怎样寻找经典的教材、参考书。比如钢结构方面的,随意去图书馆拿起一本钢结构的教材,作者是谁不重要,直接翻到参考文献一页,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类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这个领域的比较出彩的教材,在这个“粗放经营”的教育年代,那几本经典的教材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比如钢结构教材的参考文献后面一般都会有《浙江大学,夏志斌》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陈绍藩》的书,这种经典的书籍一般不会像某些“赝品”段时间内反复的再版,经典的教材都是几年一次再版。如果在求经典,那就看经典书籍的参考文献,一般外国的教材较多了。

学校里举办专题会议的时候,嘉宾如果不是按字母或姓氏笔画排序的,那前几个都是有来头的,留意他们的名字,再深挖看看他的老师是谁,同门是谁,白头发的院士还都是有分量的的,不像现在的极个别比较鸡血。

对国外教材,一般出版在10版以上的,经典的概率非常大。

顺藤摸瓜,从来不怕迷失,追求经典,拒绝粗制滥造的次品。

我个人喜欢,看书之前,先看“人”。

2012-07-27 5 条评论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飞魅,只分享,不争论。观点不认同,请点反对。

涮太 赞同

发现一个喜欢的作者,就跟着他的作品走,一整个书单列下来,不断的去挖。就跟攒看片量一样,发现喜欢的导演/编剧/演员,就跟着走。

2012-07-12

赞同7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朱祎,会一点linux(*bsd),会一点java ,会一点c „

王朕、黄俊伟、Nirvanadroid 等人赞同

1. 不要上网选书。网上的评论不是不能参考,只是每个人的审美观和水平都不尽相同,所以,豆瓣的推荐对我来说,几乎没有作用。我早已遇到过网上推荐五星,然后自己通过网络买书,到手之后,却觉得一般的经验。

2. 我的建议是去实体书店逛啊。逛书店确实是一种好的淘好书的方式。

比如,我在南京,我推荐直接去长三角。

那里的小书商已经自觉执行差异性竞争,你只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家,一般就能找到自己觉得“好”的书了。

当然,好书与否还是需要自己去读的,在实体书店,完全可以先看上个3、5页,觉得不错,就可以直接买下。价格和网上差不多的。

呵呵。

2012-07-18 6 条评论

赞同9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丁一,此生法律人。

成鼎新、裴佳佳、方培烽 等人赞同

其实凤凰台的《开卷八分钟》很不错,如果没时间淘书,可以时不时听听,一方面了解最近书讯,另一方面用主持人的知识来增长自己见识。看不到电视的童鞋,可以在手机上听,有凤凰电台。

最近从香港网购了一本新出版的汪精卫《双照楼诗词稿》,就是《开卷八分钟》推荐的,书有 余英时和叶嘉莹作序,不管汪在历史上的功过何论,诗的确气度不凡,“民国古诗第一人”的美誉还是有些含金量的。

2012-07-13 1 条评论

赞同6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张杰,律师

钱军、绿昀筱、William 等人赞同

用豆瓣找电影比找书多,但两者应该有共通之处吧,我说说豆瓣上的经验

1、看评分和评价人数(并非评分高的一定好)

就通俗读物而言,评价人数比评分重要。这类书读者众多口味不一,喜欢军事题材的读者恐怕不会给琼瑶小说打高分,因此评分并不一定准确,而从传播的角度讲,读者多的书往往是有可取之处,因此个人认为万人评价的6分书不比千人评价的7分书差。

对专业书而言,评分比评价人数重要。这类书读的人少,越是高精尖的书看的人越少,但是他们的评价取决于这类书的实用程度、理论深度和通俗程度,有一定的客观依据。

2、提前看一些读者的笔记和评论

找电影的时候我从来不先看评论,因为怕剧透影响体验。但是找书的时候我就反过来,看几篇评论的速度肯定比看书快,在鉴别书的内容方面为我节省时间和银子;另外好的评论可以帮我梳理书的结构框架,使书更有可读性。

3、" 豆瓣猜" 和" 也喜欢"

这个是统计数据支持,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供参考。

4、加入相关小组并提问

比如我想找摄影方面的书,就会找相关小组,豆瓣的小组气氛不错,成熟的小组还有自己的小站,里面都会推荐、收藏各种资源,一般也包含相关书籍。小组里直接提问也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互联网内涵太大,不好说,但是在读一本讲google 的书时译者提到国外不少出版社是很有针对性的,有的出版社会专注于互联网的某个领域,并与作者有长期合作。不妨搜索一下某领域的出版社,然后追他们的相关书籍(或中文版),算是一个线索吧。

ps :个人不推荐各种排行榜,没有针对性,真实性也令人怀疑。

2012-07-18

赞同4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曹梦迪,学之。

张林芝、张迷、陆二 等人赞同

说句实话,没有这么复杂,世界上那么多已经有定论的大师的作品就够你几辈子读不完了。

当代的书籍可以从看博客或者杂志上的文章开始,多和业内人士讨论讨论就知道谁是高级的了。 2012-08-06 2 条评论

赞同2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陈小槑,camus.84tt.com 我爱洗脑好多泡泡„

禤柏桦、赵加合 赞同

如果你是指不知道应该读哪些书:

其实,不管哪个领域,好好读透两三本提纲挈领的入门书,接下来自己就有方向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给你推荐,这个问题自然就会解决,不应该被常态化。

如果你知道该读哪些书,但是不晓得获取的途径:

借阅—学校和公共图书馆

购买—网店

下载—google

2012-07-12 1 条评论

赞同3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罗睿Ryan ,初入互联网产品经理,却负责一个创业企业„

施白、杨克凡、倔男 赞同

给你几个关键字“书单”当然前面可以加定语,“圣经”与前者相同,“必读”,“推荐” 这是我最基本的几个搜索方向 当然还有其它方法,只是这个的延伸。

当搜出来后,你如果是下载电子版,那就下吧,不用看别的。如果你是购买,那可去当当等站点,看看购买者的评论以及它的试读。当然我并非鼓励下载电子版,有好书,自然花钱支持了,只是现在市面上太多“废话多”的书,而且价格也贵。

2012-07-12 1 条评论

赞同3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韩雪亮,知乎者也

Nirvanadroid 、付攀、杨致虎 赞同

一个领域找一本被大家公认为最牛逼的书,然后看这本书中提到的人、书,它们的质量都不会很低,通常都很靠谱。相当于大神推荐了大神和大牛,在大牛的书里面推荐了大神、大牛和小牛。

按照这个方法广度遍历一遍书中提到的人和书,基本上可以把这个领域的大体轮廓搞清楚,而且出自大神、大牛之笔都很有深度、思想。

2012-07-18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杨威,做一个有料有节操的喷子

h j 赞同

找好书没有秘诀,就是多看。看遍你能看到的所有的书。

不仅仅看你喜欢的类型,也要看你不喜欢的类型。

就我自己而言,我读书的习惯是这样的:手头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有时间就看。看到喜欢的书就

埋头看,看到不喜欢的书,甚至看到那个地方觉得很无趣,马上扔掉。

打个比方,我一直很喜欢村上春树,呃„„然后我开始看《1Q84》,看到第三卷的第一章,我觉得味不对,不好看呢,马上就扔了,直接上网找书评看了,看完了书评,再翻翻第三卷,当即决定再也不看了。

毛姆的《人生的桎梏》,我一开始看的津津有味,熬夜看到凌晨一点,大概看了一半左右,突然发现剧情一转,有点往烂俗的方向走,当即放下,随便从后面翻了一部分看,还是感觉不对味,再去翻翻豆瓣,嗯,我又放下了。

我就是这样看书的,完全凭兴致,但并不是说很多书我都没看完,恰恰相反,有些书我是看了又看,翻了又翻,翻一遍还不够,买在家中,一旦有时间就拿出来翻,翻着翻着,就有很多趣味。

除了书以外,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论坛,上天涯,上知乎,上豆瓣,到处翻书来看。因为这些地方也有好帖子,好书,值得一看。

2013-02-28 1 条评论

赞同4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魏小河,不止读书,读书不止。微信号:buzhidushu „

青松、徐少菲、陈应佳 等人赞同

阅读是主动的,你是要看什么类型的书呢?是小说?散文?历史?心理学?哲学?虽然都是书,但类别之差内容也是千差万别,每个人关注的领域都不相同,你不能问一个数学家关于美术的问题。你先要清楚自己大致想看什么,然后再去找,这样会比较有收获。关于寻找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在豆瓣上搜索,比如听自己信任的人的推荐,比如去书店寻觅„„

在豆瓣找书

1,搜索

即使你并没有注册豆瓣,也可以轻易的通过豆瓣来找到你想要的书。举个栗子,现在你想找到几本关

于心理学的好书而你是个门外汉,怎么办?

你可以直接在豆瓣搜索“心理学”,在结果列表里,根据书名、作者、评分和书评来做判断。也可以进入豆瓣读书,点击分类浏览,进入心理学的标签,在这里你可以选择“按出版日期排序”或“按评分排序”,。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评分比较高的基本上都可以在你的待选范围之内了,然后再根据书名、作者、出版社、评分和书评来做判断。

在“心理学”标签按评分排序的页面里,排在前面的又《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心理学与生活》、《影响力》、《社会心理学》、《乌合之众》等等,现在又面临选择了,好书很多,哪一本呢?

这要回到你自己,你要再次细分你要关注的领域,是社会心理学,是精神分析,还是行为心理学,现在还有拖延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等等等,你越知道自己要什么,就越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

前面说到根据书名、作者、评分和书评来做判断是很主观的选择,比如说我就很讨厌“XX 天读懂XXX ”这种书名;如果你看过这个作者的其他书,那么对于这本书的判断就容易多了;另外在豆瓣上书评也是个很好的参考。

2,豆列

豆瓣用户贡献了大量的时间创造了大量内容,其中有很多高质量的豆列,可以作为你选择书本的书单。

比如我收藏的“武侠小说史略”、“梁启超列国学入门书要目”、“杨奎松推荐历史系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程序员最应该读的图书”、“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各领域入门书籍推荐(科学松鼠会合力打造)”等等。

这些豆列一般都有特定的主题比如武侠小说,经济学、历史等,这些豆列可以帮助你在某个主题里发现更多的好书,当然,最后做判断的还是你自己。

3,友邻

豆瓣是个社区,有很多爱读书,并且写得一手好书评好文章的用户,关注他们,看看他们在读想读了什么书,看看他们的书评,都是很好的参考,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和他们交流。

4,小组

豆瓣小组非常活跃,关于作者或特定主题都有不少小组,你可以在里面发帖。

5,豆瓣猜

如果你看了什么书都顺手在豆瓣标记并打分的话,一定数量之后,豆瓣猜还是可以为你提供一些选择的。豆瓣读书主页上的新书速递,也可以浏览一下。

在书店里寻觅

逛书店和在网上找书不同,一般目的性都不强,所以奇遇也多,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心里欢天喜地,和在网上订购决然不同。

虽然逛书店越来越少,但在书店里找书是最实在的方法,因为你可以打开来翻翻,眼见为实。

一般情况下,书店会有一个推荐区,集中陈列一些新书。如果是你常去的书店,大致就可以确定店主的品味,以前在南昌经常去青苑书店,在它的新书推荐区可以寻觅好一阵子。

我自己的经验是,推荐区看完了,就去自己热爱的出版社门类下瞧瞧有没有什么新书,比如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三联出版社等等,出版社虽然比较空泛,但也是质量保证的一个很好的考量。然后按照分类去逛。

然后,是作者。在书店里看见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开心。即使不买,拿下来翻翻也好。

我好像不太容易买完全没有听过也不知作者是何人的书,虽然这可能会错过一些好书,但也能让你降低买到烂书的几率。

在书里顺藤摸瓜

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一切都是自生的。比如读木心的《文学回应录》,你基本可以按照它把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都过一遍了,比如读《中国哲学史》或《西方哲学史》,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另外,对于自己喜欢的作者所推崇的书,大可以找来好好读它一番,话说我小时候初识王小波貌似是因为《萌芽》杂志,而王小波很推崇罗素先生。像刘亮程、苇岸啊这些不是很有名气的作者也是从别的书里看到线索,然后找来的。

这个方法是用之不尽的。

其他方法

1,媒体获取信息

没事看看《开卷八分钟》或者翻翻报纸书评版,都可以获得一些信息,至少让你对某本书有了一个初印像。

2,关注人

比如我喜欢看比目鱼老师的书评,喜欢看王佩的博客,他们的文章里也不时会提到一些书,可以作为参考。恩还有“读写人”网站。

3,关注出版社

比如说铁葫芦或理想国,它们出书不多,但大多很好,关注一下他们的微博,新书出来你可以参考一下。

总结:如果你有很强的目的性,运用搜索技巧找到你要找的书;如果你并不那么有目的性,多看书,在书中发现书,另外看看别人的文章或视频作为参考。

最后用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普通读者续集》一书最后一篇短文《我们该如何读书》中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事实上,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给另一个人的唯一建议是不要接受任何建议。” 2013-06-15

赞同2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L Estella

雅鲁藏、刘霖 赞同

好书的确难找,但是好书也遍地都是。

我就是那种以名取书的人,觉得那名字不错就看,但往往有时候书名都是造势的。。。

首先必要的是你要知道你对那种类型的书感兴趣。

我就是跟着一个朋友的豆瓣读书走的,她目前豆瓣已读的书有五百多本,我就看着她的书单找呗,再看看豆瓣里的书评,简介,就差不多可以找到自己可以看的书了~

北京有很多书店都很有感觉的啊~不过我比较少去,就去过光合作用和三联书店,里边的氛围还是都

不错的~

2012-07-13 3 条评论

赞同5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thinkind ,微信公众号 ShenYangCN

宁志言、李果、陶铖 等人赞同

这个问题太大了。也是老生长谈的问题。

我说说自己的故事,虽然跑题,但也能总结出一些道理。

中学时,《文化苦旅》突然红了。

布老虎丛书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那种叙述的范儿,用词和文字都让我着迷。

余秋雨的书,出一本买一本。

后来,突然此人就成了过街老鼠。

但《文化苦旅》现在读读依然经典。 我仍然推荐给中学生作语文教科书的选篇。

大学时,2004年1月,一本叫《往事并不如烟》的书突然红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印2w 册一销而空,当月就第二次印刷4w 册。

35块钱的定价其实不便宜啊。

据说有人彻夜捧读,通宵读完,眼圈发红,泪眼婆娑。

章诒和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线。

当然,这本书的足本叫《最后的贵族》。

“往事并不如烟”只是个副标题。

后来的《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再续了辉煌。

章诒和一直都是我钦佩和欣赏的作者。

她推崇的野夫,也是很棒的作者。

昨天我才收到中信·财新的《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

其实就是《尘世挽歌》啦。

另一位,大学时给我最大影响的作家是许知远。

那时的《经济观察报》是校园里文艺青年的忧国忧民,消遣装逼的必备。

他离开经观后,这份向FT 致敬的桔红色的报纸也就没什么人读了。

文学作品方面,大学时喜欢村上春树。

工作后,一直读《财经》杂志。

2009年11月9号,胡舒立离开后,王烁搞《财新》。

《财经》也就偶尔翻翻了。

文学作品方面,工作后那阵子喜欢钱德勒和卡佛。

总之,阅读的习惯吧,或者说什么找好书吧,关键看对味。

文字就是一种范儿,音乐、电影„„都是。

说不上到底哪里好,但就是一种范儿让人着迷。

如同杰克逊的舞姿和节奏,杜琪峰银河系的叙事和黑暗„„

一句话,读书就要找对味,享受那种叙事和文字的范儿。

2012-07-13 4 条评论

赞同2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金小光

Gracia 、geffy 赞同

我发现好书的途径主要是别人推荐,比如知乎上网友的推荐。有时候想看某方面的书,就在知乎上提个问题,看看大家推荐的。

如果一本书被不少人推荐过,而我自己又感兴趣,我就会上豆瓣找这本书,仔细地查看内容简介、目录、书评、作者信息、豆瓣评分。如果是翻译过来的书,从书评中了解一下翻译质量好坏。谨慎的选择书,宁缺毋滥,一定要买自己感兴趣、愿意看、质量高的书籍。一般情况下,每次买书不会超过两本。看完之后再买书。

平时没事就逛逛豆瓣读书频道,仔细找找,能发现很多好书的。

想读互联网方面的,可以先找几本比较出名的。比如《黑客与画家》、《浪潮之巅》。然后再通过这些

书找其它书。比如《黑客与画家》,下面的标签里面有“互联网”,点开“互联网”这个标签,所有标记上“互联网”的书籍都出来了。除了标签,下面还有“喜欢读《黑客与画家》的人也喜欢”这个功能,里面有相关的书籍。还可以进入给《黑客与画家》写书评的人的主页,在他们读过的书籍里面找书。

2012-07-13

赞同4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陈奂生,政府民工

苏丽真、陈晶、高超 等人赞同

广泛阅读,然后,重要的不是找一本好书,而是去把你发现的每一本书都找来读一下。读一本坏书,也未尝不是有好的收获 。

2012-07-13 1 条评论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吕逍遥,青年

施白 赞同

到豆瓣看书评,看读书笔记,感觉好的可以考虑入手。

找你喜欢的作家推荐的书

在逛书店选书时,可以先看目录,出版时间之类,随便翻翻,有时会有眼前一亮的好书。

选书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如果是专业书籍,可以去豆瓣之类的读书社区请一些大牛推荐,如果是要读文学类,可以读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

2012-07-13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毛朴澄,社区产品pm

李思敏 赞同

简要说下我找书的办法和相关的效率评价,非常互联网化。。。

1,志同道合的好友推荐依然是最靠谱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好友真正了解你,可以做到很“个性化”来推荐。另外一个是,你往往对他们特别好评的书会充满好奇,很想了解(尤其是异性好友,你懂的。。)

2,“志同道合”的弱关系推荐,比如微博上,豆瓣友邻上,某某你关注的人推荐书籍,然后你可以大致去豆瓣上看下这本书的情况进一步判断。这种方式的好处,主要是“守株待兔”不费力,效率也不错。

3,豆瓣读书频道的豆瓣猜,书籍是结构化数据,因此豆瓣猜的推荐效率还是不错,只是都是基于你之前的兴趣来推的,无法发掘出新的天地来,这是和人推荐相比最大的区别。好处是,你可以主动去不停刷可能感兴趣的书。除了豆瓣猜,亚马逊的推荐也不错。

4,编辑推荐。包括各种“读书网站”等。这个效率往往最低,因为推荐的以畅销书为主,还有软广告。。我很少用。

2012-07-13 1 条评论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Lan Lam,底层码农

刘霖 赞同

我的方法很普通. 其实看书就是在淘书.

首先当然是朋友介绍, 当然不同人对不同的书的喜爱和个人会有所不同. 当然要选择趣味相近之人的一间.

二, 就是逛书店了. 这最考验 淘书的了. 一进书店各种畅销书, 其中带有不少偶像作品成分, 感觉与真实内容的受欢迎度有一定误差. 但畅销书也最直接表现内容的可看度, 大可一试. 但个人觉得, 很多真正的好书并不是主流.

然后在书店最快了解到就是封面上的各种推荐页了. 什么什么2010年美国最畅销书, 某某某人推荐作

家的第x 部作品之类的琳琅满目. 我对这些都不太相信, 比较喜欢看别人帮忙写的序. 从序中感觉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己.

三, 就是豆瓣了. 豆瓣有各种排行, 但是里面还是参差着不少个人不爱好的书籍, 所以本人比较喜欢在我喜欢的书籍中, 查看" 你可能还喜欢" 中的书. 旧书比较容易找到真实的好书, 新书就需要一些冒险. 可以选着某些类型中的书, 发现新人新作品也是一个不错的经历!

四, 就是借书了. 我很喜欢看朋友的书架! 很容易可以看出主人喜欢哪本书! 然后以书还书交换着看, 是个我最喜欢的选着!

2012-07-13 3 条评论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Dylen ,王振翮 Underwriter (people.rerouted.org/dyl„

施白 赞同

首先规范自己关注的领域,在豆瓣上关注这些领域的人,自然会有这些领域书籍的信息。

那么多书,值得读的没有多少。那么多领域,值得关注的也没有几个。读书毕竟比看电影、听音乐花费的时间更长,所以必须更追求效率。

2012-07-17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康国平,老康SOS

施白 赞同

像我这样喜欢在各类社交网站上打发时间的人,基本不需要什么推荐好书的网站或路径。

1、因为社交网站上永远不缺少推荐图书和电影、音乐的。

2、我浪费了太多时间在网站上,一年看的书从100本降到50本,也就无所谓推荐。(虽然我还是很想

一年看300本但做不到啊)

3、看书的目的性下降,就不会要求别人推荐书单。目的性强才会需要书单。

4、如果非得要书单,去卓越看图书评论,去豆瓣看好友的书列,去亚马逊amazon.com 看热门图书分属的类别并以类别来寻书,找到各种书的关系。

5、如果实在不知道要看什么书,读经典的小说,总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

6、2013年,如果我还这么好为人师的话,哎,怕又要在荒废中度过。

2013-01-17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浮云频率

穆荣 赞同

我经常在微博上看看#晒书房好书推荐#这个关键词:)

行业大拿推荐的书肯定要读一下。

晒书房里藏书上千的人,经常去看看他们的“我的最爱书架”,也往往能淘到一些好书。 2013-03-01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王子瑜,策划

陆二 赞同

1. 去图书馆或者书店看看,主要目的是浏览一下新书,感觉有感兴趣的,就去网上淘一本读读。

2. 如楼上诸位提到的一个方法,从书中找书,文章中提到的作者、书籍或文章,甚至是文章注释中的书籍,有兴趣都可以找来读读。

3. 豆瓣等论坛;凤凰网、新浪等网站的读书频道;《读书》《三联》以及《经济观察报》等报刊之类的也经常会推荐一些新书,不时关注书评,也是淘书的好方法。

4. 旧书店 可惜现在旧书店太少了!

2012-07-18 1 条评论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高少博,喜欢看书,或者说收藏书,每本书里都是一„

苏海 赞同

最近在火车上看完了《就像开间小小咖啡馆》,通过卓越的推荐,感觉挺好的。

上次还有《10堂量子创意课》(好像是这个名),买书赠送的,看了后觉得很好,说明有时候好书并不一定需要专门搜寻,多看总能遇到适合自己的。

2012-07-20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苍井木有空,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零维 赞同

书看得多了,好书自然就来了,我觉得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1、文学小说类的书,一般看国外知名作家、各类知名文学奖得主(如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优质榜单上的书籍(纽约时报榜单,凤凰网年度图书);此法可用作入门。

2、很多作者都有自己喜好的作家。因此可以“顺藤摸瓜”,找到更好的作品。上面已经有答案了。此法可作进阶。

3、专业类的书,可以看文献引用页,引用的书籍一般是本行业较经典的。换句话说,如果找尽可能多的相同专业书籍,查看他们的引用页,如果被引用得最多的图书,理论上是值得读的。

4、根据出版社查书,很多出版社专业性较强,在某一方面出书较多且经典,可参考。

5、去书店和图书馆扫书,经常逛。可结合第3、6条。

6、每本书先看版权页,看这本书是第几版,第几次印刷,印数多少,可作参考。

7、查找书单。网上可以搜,比如经济学入门,自由主义的书单,国学最低限度书单等等。

8、看书评。看读书杂志(如《读书》)和读书节目(如《开卷八分钟》)。

9、网络查找。豆瓣是比较好的去处。

10、电子书。可以先下载试读。

12、去港台、国外旅游或游学,因为有些好书大陆买不到。我印象中,贾樟柯好像说过他每隔段时间就要去香港买大陆看不到的书籍窝在酒店里读。

13、总之,不愁没好书读。

2013-10-25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贾熊猫,文字编辑/

王凤裕 赞同

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做法,是小时候看郑渊洁童话的时候跟郑渊洁学的。任何一本书,你从任何一页开始看,如果十分钟之内它还不能吸引你,那么你大可以把它放下了——对我来说,这个办法非常高效实用。

2013-11-01 1 条评论

赵帆,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一个爱读书的人,一定会遇到好书。

死皮赖脸推荐王小波!

2012-07-13

陈喵喵,茶馆店的人

一般会找自己喜欢的出版社出的书,然后发散到作者或者读书的类型,或者推广的公司啊,微博上面就有流行晒湛卢的“小红帽”等等

2012-07-18

段晓刚,爱好摄影、旅行、篮球的多数普通、时而文„

鉴于当下的信息量太大,书会很多,我个人觉得应该:

1. 先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者在生活中对什么最感兴趣,最想了解什么。

2. 看类别,从万千书中找到你最感兴趣的类。

3. 不要去看那些出版量特别大的作者的,过于流行的书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沉淀量。毕竟快餐饮食下的快餐书籍太多垃圾了。

2012-07-19

傅睿,life without limited

1、可以没事逛逛实体书店,如果是想了解某个专业方向的,那就找找有没有相对应的专业书店;

2、很多书里作者会顺带着介绍许多相关书籍,这个也是个重要来源;

3、网上买书时,网站也会有推荐关联书籍,多数情况下,这些推荐书籍还是会引起你的兴趣的,有想入手的可以再去豆瓣上看看书评或是查查网上有没有试读版本;

4、关注一些著名的推荐书籍的网站或是微博,当然也可以看看梁文道读书节目;

5、最好还有一群喜欢读书的朋友相互交流、相互推荐。

2012-07-23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铁根

Ming 赞同

首先 通过网络或朋友 把大家推荐的经典书都找来 唯有自己每本翻翻才知道是否是好书 是否是适合自己的好书

2012-08-06

luo-network ,热爱互联网,计算机相关专业、懂技术、懂„

其实,关键是看你需要看什么类型的书,以及你想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收获,带着这样的目的,你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书。

有时候看书时,感觉有些经典书籍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那么的有用,因为,我“只要一颗树木,它却给了我一片森林”,很多经典的书籍都是对一个概念进行了极其透彻的解析。而那些并不是自己需要的。

2012-11-30

吴琼,学声乐的学生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好书太多了,买都买不过来

我看书的黄金时期是高中,家乡的文化不发达,但学校附近的小书店会偶尔有一些不错的书

文化类的杂志会推荐一些好书,最开始接触网购的99读书人出的杂志《书城》里面都是各种书评书荐,现在主流的新闻类杂志都可以来看看,可以拓展你的兴趣点,自然会引来一定的好书

还有一个就是朋友,我有很多爱读书的朋友,我们会资源共享,你也可以结识一些兴趣相投的网友,关注一些出版社的微博,好的出版社推荐广西师范。

在北京的话,去万圣书园啊!你会周周为钱包心痛的

2013-02-23

李霞,否定一切却又不能建立信仰的人/孤独的傻瓜

喜欢的作家推荐哪些书。

对哪些主题感兴趣。

最不推荐的是看畅销排行榜,那真是坑爹。

2013-03-21

张恒,关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个人成长

标准答案:豆瓣

2013-05-13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朱梦成,火炭上的一滴糖

GeiCO Oung 赞同

我有一个很有趣的方法 刚刚发现 马上来分享

amazon.cn/reviews/top-r

亚马逊百佳评论者 他们对书的评论基本靠谱 且经常有冷僻好书推荐

PS 别看畅销图书排行榜

PSS 好书还包括好的装帧设计 那香港台湾的书不可不关注

2012-11-10 1 条评论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于洋旭,思考一切

姚振东 赞同

大学时我非常敬仰的老师介绍的选书方法供各位参考:

1,从各位名家推荐的书籍中选最靠谱。

2,尽量选..XX 著,尽量不选..XX 编或主编的,一般情况下,[编]和[骗]差不太多。

4,选作者,先了解作者的背景再决定。

3,找好出版社。比如某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书质量都很高;有的出版社如清X 大学出版社,就像酒店的XX ,给钱就可以上。

我能回忆起的只有这些了,我只用前3条选的书就足够看了。我会把平时读的好书中涉及到的好书都整理到一个文本中,附上介绍,作为购书单,已经积累上M 了。

附老师链接:安乐生的逍遥游

2013-02-28 1 条评论

孙璇,土木工程

一般来讲,先是泛泛看,多看了,就明白自己的口味喜欢书的类型,拿自己举例,我比较喜欢清末至现代的历史,看多了,其实写得好的也就那么一些人:钱穆,吕思勉,唐德刚,黄仁宇,多看看再看看其他历史类的书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其实然后是小说类:基本依自己的口味,不一定特别有名,一般先去豆瓣了解下,毛姆,村上,张爱玲,沈从文,汪曾祺。现在也在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外人

类书看得较少。看书前一般会在豆瓣上看看评分书评,先大致了解下。

2013-06-06

Taylor Ren,我,是一个好人!

看书是一个链式反应。正如张佳纬所说,从一个作家的文章中开始向外扩展,绝对是个好主意。

比如从卡尔维诺看到博尔赫斯,以及一再被提及的项狄传„„我从斯穆里安的《这本书叫什么》开始,买了GEB 还有The World Without Time„„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另外,也可以更发散一些:看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然后看电影《布拉格之恋》,知道了男主角Daniel Day Lewis,然后搜了一下,看到他还拍过《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然后再去看小说„„这样的一个流程也是很有趣的。

当然,一些经典是必须看的。而如果真的还不知道经典的作家在哪里,那么我建议可以看看一些文学史类的作品(比如梁实秋写的《英国文学史》,看完后至少对英国有哪些作家有了了解),看看作者的评价,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你一定能瞬间找到冥冥之中的一种共鸣和联系,让你觉得此人就是我接下来要看的。

这个世界上书太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找到好书真的很难。但是,再反过来说,任何一本书也都可以是适合你的好书。

ps ,现在的人写的书我不建议看,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名人、明星、主持人写的书。

2013-06-13

李俊,无节操科普,我们都在公众微信号:lzzleer

大家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想读书的冲动?然而当你真的付诸于行动时,却发现不知道该看什么书?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去当当或者卓越看看畅销书排行榜,这也是一个办法,但是这样的榜单最多只能

说是流行书。其实一本好书本身的概念就很个人化,不同的欣赏品味、层次、兴趣都会影响你心目中认为的好书。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办法找到一本好书。

下面的方法可能会帮助你找到心目中的好书,但不一定是最佳的。主要的问题还是你看这些书的目的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并打算花上多少时间和精力?

书评

对于我们这些对社会无益无害的闲杂人等,畅销书推荐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也不乏很多好书。不过对于图书网站(如当当,卓越)的很多推荐大家还是谨慎参考,原因你懂的~

对于艺术、文学、英文方面的好书,我强烈建议大家可以看看《NY Times books》(纽约时报书评) 的重点推荐,大部分比较经典的都会翻译成中文。

《纽约时报书评》创始于1896年,所选择的评论对象,均为严肃的文学作品,并以作品当时的分量和名气为基本标准,而不是定位于商业销售。几乎所有的评论的文章和推荐的书籍,皆以个性和品位取胜,不追求时尚,不流于俗套。

豆瓣

当然如果你觉得那些离自己太远,那么还有个地方也能找到好书。那就是“豆瓣读书频道”。

豆瓣是个好工具,前提是用的好的情况下。豆瓣找书最重要的三个工具:评分、豆列、达人书评。当然关于豆瓣的品味也有很多非议,但在今天这个浮躁的互联网天下,它依旧如此低调从容走自己的内在范,我觉得就凭这一点就值得肯定。

如果你能够接受豆瓣电影的评分体系,那么读书频道的也差不多。把高分书的豆列都看一遍,一般来说收藏最多的,价值能高一点。豆列有评论,看看那些书评,你就会大概知道这本书是值不值得读了。当然,和电影评论一样,仅限参考和验证使用。

另外加入和自己感兴趣的读书类的小组,豆瓣上一大群优秀的彪悍的无敌的让人敬佩的学习型友邻,

他们会把“专业”这个已经被庸俗化的词的真实含义给你重新定义一番。

好的出版社,好的作者

关于出版社,比较老牌的有三联,上海译文,广西师大,曾经我觉得还有中信,但自从出了《货币战争》系列我就不信它了。

另外还有现在比较新锐的铁葫芦和理想国,商业化的品牌包装运作,感觉更多是媒体们捧吹出来的,除了新,其他感觉也就那样吧。

一般情况下,好的作者写的书都不会太差,所以关注相关的作者继而选择书籍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过这条我要补充下,不太适合当代作家。要怪就怪这个浮躁的社会吧,就好像我辛辛苦苦写的这条微信,我估计从头看到尾的人一定不多。

腰封

这玩意本来是作为新书推介手段,现在是号称是闪金光的“牛皮癣”。在书店里随便逛逛,满眼都是“最”、“经典”、“巨著”、“奇迹”、“史上”、“不可不看”、“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当你看到这些腰封的话,请直接扔到就近的厕所。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小经验:通常情况下,被引用数较多的书可能是很有价值的,被牛人的牛文或者公开演讲推荐次数较多的书可能是很有价值的。

比如老罗在2010年演讲中推荐的《消费者行为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怪诞行为学》(这本书我在之前的微信中也推荐过,嘿嘿~),都很有意思。

现在卖书的,大都会在新书外面加个塑料膜,要看封皮里面的内容,就必须把塑料膜撕掉。手边带着塑料膜的书越来越多了,我现在连撕开那层薄膜的欲望都没了。。。

这个题外话了~

最后,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如果能定期抽个时间去书店或者图书馆翻翻书,其实是某些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最最后,关注一下[牵着乌龟]的公众号,同样会让你受益匪浅。

最后后,推荐下我最近的睡前读物,塔勒布的《随机漫步的傻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播、分享、表达有态度的生活和情趣~

请添加[牵着乌龟]公众微信号:lzzleer

2013-07-04

胡不归,广告狗,互动营销

同从王小波那里知道的杜拉斯、卡尔维诺。当有大量时间的时候,把图书馆看上去顺眼的书一本本借来读就是了。现代青年还有个便捷途径就是豆瓣。觉得这几种方法都不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话就去找史胖子。

2013-07-24

皇甫平

一般参考凤凰网读书频道的好书榜,它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度都会推荐十本左右的好书,分为虚构类和非虚构类。

再根据书单到亚马逊找书,从读者评价和在线试读(有的书不提供)做进一步选择。从这里,我发现过不少好书。

2013-10-12

李树,到此为止,便是一个好故事。

我的方法比较笨,就是看到这样的帖子立马进来看看别的牛叉的人怎么推荐,然后狂摘书名作者,然后慢慢淘出来。

2013-10-25 1 条评论

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Yan Zhou,神Loli !

学习文武艺 赞同

茅盾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经典的作品很多。看完了再去看其他的

还有你如果在大学的话,尽情的去问你的教授们吧!你比较喜欢和崇拜的教授 2013-10-25

treebelieve ,恨不能靠读书维持生计

找书啊,这是还不简单嘛,恩...

上豆瓣啊,一上豆瓣,书籍和你的关系从此与众不同


相关文章

  • 三年级读书主题队会
  • "和好书交朋友" 主题队会设计 三(3) 一.活动目的: 1.明确什么是好书,使学生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在各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2.畅谈读书的感想,交流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3.明确读书目的,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觉性. 二.活动形式:诗歌朗诵.童话剧. ...

  • 推荐好书的作文
  •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训.是啊,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离开了书,人们的生活将是一片空白.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的确是一本好书,自从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真正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qu ...

  • 读书的班会
  • 一.活动目的 1.明确什么是好书,使学生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在各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2.畅谈读书的感想,交流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3.明确读书目的,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觉性.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由我俩在这里主持<和好书交 ...

  • 读书主题班会
  • <与好书交朋友>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明确什么是好书,使学生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在各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2.畅谈读书的感想,交流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3.明确读书目的,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觉性.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

  • 读一本好书主题读书活动
  • 读一本好书主题读书活动 主 题:实施"书香校园"读书工程 活动目的:1.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水平,推进素质培养进程,全面提高学习质量. 2.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加强学生素质架构的建设,使学生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 ...

  • 与书有关的日子
  • 与书有关的日子 第五中学 马进萍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书籍就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凝结着人们从古到今的奋斗史,人生的历程就像是在奔腾的江河中行船,要绕过急流险滩,避开暗礁巨石,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

  • 涵江小学三年级(上册)读书活动计划
  • 涵江小学三年级(上册)读书活动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读书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已对读书产生了兴趣,为了进一步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我班将继续开展 "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中找到颜如玉.找到黄金屋,让课外书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扇知识的大 ...

  • 爱学习主题班会
  • 爱读书爱学习主题班会 一.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学习要靠勤奋,不能投机取巧,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找到 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二.地点:教室 三.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准备活动中涉及的文章.音乐.图片. 2.创作主题班会演示文稿. 3.收集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4. ...

  • 20**年国旗下讲话稿:好读书
  • 同学们,老师们,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与好书为伴,做文明人. 为什么要多读好书 与好书交朋友,你会成为一个高尚的.文明的人.好书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你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世界上很多的伟人.大师,但通过读书,就有可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多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