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_马克思主义正义观_的教育问题探析_牛小侠

第24卷第2期白城师范学院学报Vol. 24, No. 2                          

2010年4月JournalofBaichengNormalCollegeApr. , 2010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教育问题探析

牛小侠, 刘 敏

(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基地, 吉林四平136000; 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立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认识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对马克思“劳动正义”认识的不足; 对马克思“分配正义”感到困惑; 对马克思政治制度正义欠缺坚定信心; 探析了马克思三个方面正义观的真实内涵。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正义观欠缺的

现实背景下, 提出了有针对性三个方面的教育对策:从历史视角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正义”感的教育; 从现实生活维度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教育; 从实践方式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正义观”的教育。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马克思; 正义观;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3118(2010) 02-0031-04

  当前, 我们有意无意地注意到某些当代大学

生价值观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偏失, 主要表现在他们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盛行的倾向, 这些倾向当然有其产生的社会现实因素, 主要因素是我国经济“范式”的转轨, 由传统计划经济“范式”转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范式”,其一,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在其初期阶段存在着制度上和管理上的不完善, 其二,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具有自身的特色, 但作为一种市场经济, 它也必然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寻求利润最大化。从价值观来说, 市场经济价值取向是“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此价值取向或多或少在当代大学生心理上留下一些烙印, 特别在当代经济、文化等全球化的视野之下, 西方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正以不同的方式向我国“兜售”,这也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辨认、取舍和最终的抉择。当代大学生与90年代以前的大学生相比, 他们对共产主义这一理想社会形态缺失了更多的激情和信仰, 在他们心目中, “共产主义”社会好似一个“空中楼阁”,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这种对共产主义淡薄的倾向, 一

收稿日期:2010-04-06

作者简介:牛小侠(1976———) , 女, 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刘敏(1981———) , 女, 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研究方向:伦理学。

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系统的不健全, 没有

从现实和理论上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解决“困惑”的方案。对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制度认识的偏差主要表现在, 认为其仍然存在剥削、仍然存在类似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 如失业、两极分化等。其实, 这只是表面现象的相似, 而不代表其社会政治制度上的相同。在当代大学生教育过程中, 对两种社会性质之间的差异性采取更多的方式是“搁置”,没有从实质上进行说明, 更没有从道义对社会主义社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入学理上的探析。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正义观的欠缺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正义观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劳动正义”认识的不足; 对马克思“分配正义”感到困惑; 对马克思“政治制度正义”欠缺坚定的信心。

第一, 对马克思“劳动正义”认识的不足。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本质的区别就是人具有“劳动实践活动”的能力, 而且是劳动使人成为人, 所以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最基础的劳动, 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其他如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 

政治、艺术、宗教等精神劳动, 因此, 人们“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 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1]

质力量的确证, 不再是人生活本身的需要而是人

谋生的一种手段, 这种谋生手段是以强迫性为前提的,

“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 而是被迫的强制

[4]

劳动。因此, 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 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

更进

一步的结果是人与动物机能的颠倒, “人(工人) 只能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 至少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 才觉得自己在自由的活动, 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 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 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5]

然而, 当代大学生

并没有从根本上深入理解马克思“劳动”范畴,

只是从知性思维方式把其视为理解人的一个理论范畴, 而不知或不了解马克思提出这一范畴理论背景和社会现实, 在此基础上, 甚至把“劳动”看成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并把摆脱“劳动”视为人的一种自由, 实质上, 这是弗洛姆认为的现代人逃避自由的一种自由。

从学理上来说, 马克思提出“劳动”范畴的一个理论背景就是传统理性形而上学抽象的统治, 现实的个人受抽象理性统治, 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受到贬值, 现代哲学家尼采把生命受到贬值称为是“价值的虚无主义”。人的生命、生活世界的失落源于传统理性形而上学对外在永恒的“本体”追求的结果。马克思要把现实的人从抽象理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就必须把人回到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到现实人的“感性活动”中。马克思通过对哲学史和人类历史的考察, 发现人的最根本本性不是“理性”,而是“劳动”,而且理性从根源来说也源于劳动“分工”的使然。在马克思看来, 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算真正的分工, “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 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 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

[2]

`纯粹的' 理论, 神学、哲学、道德等等。”所以, 理性作为一种意识形式是物质劳动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社会现实背景来说, 19世纪中叶即资本主义社会兴起和发展之时, 劳动作为异化的存在形式已成为现实社会不正义现象。所以,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最明显的不正义是劳动的不正义, 并用毕生精力揭示其不正义的事实。劳动的不正义主要表现在它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摧残, 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3]

真正的劳动是人的

本质力量的展现, 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在现实劳动中得到实现的, 是通

过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双向度途径实现的。一方面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于死亡而与之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 ”即人靠自然界生活。另一方面,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自然界本身的直接和间接的结果。所以, 马克思“劳动”的价值指向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并力图把这种“自由”向度的劳动回归到人的真实本性上。

第二, 对马克思“分配正义”感到困惑。社会制度是否正义更重要的体现在社会分配上, 社会怎样分配才能展示自身的正当性, 马克思对此作出了明确回答, 在马克思看来, 分配正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这种社会形态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它是按照人的劳动贡献的多少, 实行多劳多得, 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不得。所以, 马克思对社会分配正义的渴望是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上, 其分配正义有两个方面的指向, 一方面是按照人的劳动能力(贡献) 的多少进行的, 而非“乌托邦”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即分配的差等原则; 另一方面是对弱势群体在分配上实行的正义, 一个正义的社会应该是老幼、病残者皆有所养。所以, 在分配上要兼顾“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然而,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提出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不太明确, 甚至认为即使马克思这一设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已实现的情况下, 并没有解决生活中的“财富两级悬殊”现实, 进而觉得马克思这一分配理论过时了。其实, 马克思这一分配具有现实社会背景, 就是造成人的劳动异化的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 资本主义这一

结果是劳动活动本身不再是人的本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教育问题探析 

财产制度剥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机会, 人成为了残缺不全的人, 因为对完整的人来说劳动不是痛苦而是快乐的源泉。”因此,

[6]

世的生活, 一种生活存于政治共同体, 他在其中算作是该共同体的成员, 而一种生活存于资产阶级社会, 他在其中作为私人而生活, 视他人为工具, 也将自己降低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这表明了现实资本主义政治生活的不正义性, 因此, 马克思分析了政治不正义的现实根源, 它源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及其基础上的资本总体运作过程, 结果造成了“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10]

[9]

“残缺不

全的人”要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就要改变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 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之,

在此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所以按劳分配不是没有现实基础的, 它是建筑在其经济基础之上的。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财产差距的悬殊问题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及其建筑其上的分配制度造成的, 更多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手段的缺失。当代大学生对此认识不足, 主张西方社会分配理论, 尤其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两个分配原则:权力分配正义以及在其基础上的经济上的差别原则, “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 使它们:①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 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并且, ②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7]

在资本主义社会,

一小部分资产阶级过着奢侈和舒适的生活, 而一

大部分工人则过着贫穷的生活。要想改变这一贫富两极分化不正义的社会, 必须颠覆其政治制度, 即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以及在其基础上的社会政权组织形式。确切地说, 一方面颠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本身的非正义性, 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抽象人性的“自私自利”正义观上; 另一方面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运作的非正义, 这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以及经济规律与社会物质关系的颠倒性理解之中。资产阶级法律学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是恒久的、正义的, 马克思指出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国家的一种统治工具, 它产生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之中。所以,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是其社会物质关系在理论形态的反映, 它并不是社会正义的真正的维持, 如果说是的话, 它也是其社会政治制度非正义性在形式正义中的执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是一种“金规律”,是永恒的、不变的自然形式。马克思断言“将消费、分配、交换、货币等等视为抽象的、不变的、不可缺少的或有效的永恒范畴是错误的。不仅这些`范畴' 是历史的产物, 而且这些范畴的科学经济学本身也不过是历史的或暂时的, 因为它错把暂时的东

[11]

西误认为永恒的真理, ”因此没有所谓的“金规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再也不能容纳其发达生产力之时, 其将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取代, 所以马克思社会政治制度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正义观的教育面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正义观的缺失, 应加强其马克思正义观的教育, 使其认识到马克思正义观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正义观。

虽然在当代社会罗尔斯的这一经济分配原

则很受学界和青年学生的青睐, 但这一分配原则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 在一定意义上, 它是对资本主义这一制度的调整, 因为它的政治自由主义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 而是适应了资本主义的现实情况的, 这与马克思及其后继者的社会分配原则具有社会性质本质的不同。

第三, 对马克思政治制度正义缺失坚定的信心。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政治共同体”,即“真实集体”信心不足, 并认为马克思这一政治共同体人类任何时候也不能实现, 因此认为是一种“乌托邦”的设想。其实, 在马克思视野中, 人的生活完整性的破坏源于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分裂的结果。因此, 人的解放应该是社会各个方面的解放, 即从宗教的解放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解放, 尤其是政治的解放, 所以马克思对社会批判方向发生转向:“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 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 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 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 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生活造成人的奴役现象, 即使在政治非常发达的国家中人也过着天国和尘世的双重生活,

“天国和尘

[8]

首先, 从历史视角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正义”感的教育。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 人类就一直探寻着什么样态的社会及其制度是正义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可以说是古代西方社会正义的真正开端, 他从理性抽象的思辨哲学的视角试图为古希腊城邦确立一个“社会正义”的规则, 并依据人的理性特征对社会职业角色进行了划分。人有理性、意志和欲望, 理性是人的最高的智慧, 也是人的最高的美德; 意志是人的勇敢的美德, 它仅次于智慧之美德; 欲望是人的节制的美德, 它又仅次于勇敢之美德。与此相对应, 社会职业角色也分为哲学王, 他象征着最智慧的统治者; 军人和武士象征着勇敢的美德; 节制象征着商业阶层的美德, 所以社会依次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商人三个阶级, 所以柏拉图的正义就是社会各个阶级的各司其职、各守本分的社会有机体的“和谐”关系。后世的哲学家在其思想基础上不断前进地探索着“社会正义”的法律机制和道德基础, 特别是20世纪70年罗尔斯《正义论》的问世, 它标志着社会正义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成熟, 也标志着社会正义的追问在当代社会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马克思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深刻认识和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社会正义, 正如上述所论, 它主要表现在社会劳动正义、分配正义和政治制度的正义等。社会正义既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追求的目标, 那么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最坚实的力量, 一定要肩负起马克思这一社会正义观, 并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养成社会主义社会正义之感, 即对社会主义社会正义的维护和对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的热爱, 同时也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进行正义性的完善。

其次, 从现实生活维度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教育。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正义观必然是其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目前, 虽然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不够健全, 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出不正义倾向, 具体说是法制本身内容还有“恶”的方面和法制运行过程的不正义, 即法律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还有待完善, 这并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某一方面的不正义而否定其社会物

[12]

质基础的正义性。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 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正义的象征, 而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它本身就是不断地向共产主义社会接近和实现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来说, 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个“虚无”,而是在不断实现着, 其实现的过程也是一个生成的过程, 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现存状态, 它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因此, 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正义观教育之时, 一定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正义观的现实性认识, 并使他们树立社会主义社会正义观。

最后, 从实践方式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正义观”的教育。当代大学生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性和自身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状况, 使他们对传统劳动之美德和马克思社会劳动正义观的认识存在着偏差。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社会劳动不仅是一种美德, 更是人自身本性的需要,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实现。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实践本性, 主要指向人的劳动社会实践, 它既包括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也包括人的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人正是在其劳动之中展现了人的本质、价值和意义, 社会对人的劳动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人的价值的认可, 所以人在劳动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正义的真正体现, 也是象征着整个社会正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所以在当代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劳动正义观的教育, 使他们在坚持马克思社会劳动正义观中树立创新意识的同时开创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的新局面。

[13]

参考文献:

[1][2][8][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7, 82, 2, 73, 87.

[3][4][5][10]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共中央编译局译[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54, 54-55, 55, 51.

[6][美]列奥·施特劳斯, 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 李天然译. 政治哲学史(下册) [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930, 931, 929.

[7][美]约翰·罗尔斯著.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 正义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302.

(下转38页)

OnImprovingtheTheory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inChina

ZHANGRong-xia, ZHENGHai-ying

(LawSchool, BeihuaUniversity, Jilin132013, China)

Abstract:Theeffectisnotthewayitwasexpectedthatthetheory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injudi-cialpracticeinChina. Theauthorbelievesthattherearestillmanyerrorsinunderstandingthetheoryoftheprocess, sucha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ofpracticalsignificance, meaning, theunderstandingofmanyas-pectsofnature. 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theoryhasyettobecombinedwiththeiractualsituation. WemustcontinuallyimprovethosewithChinesesituation.

KeyWords:company; socialresponsibility; improve

责任编辑:于秀斌

(上接34页)

OntheEducationofMarx' sConceptofJusticein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

NIUXiao-xia, LIUMin

(PhilosophicalBaseofSchoolPoliticsandLaw, JilinNormalUniversity;

PrimarySchoolofJilinNormalUniversity, Siping136000, China) Abstract:TherearethreedeficienciesontheMarx' sconceptofjusticeincollegestudents. ThoseareMarx' slaborjusticelackofunderstanding; Marx' sdistributivejusticeconfused; LackofMarx' spoliticalsystemjustconfidence; EstablishedthreeareasoftheMarx' sconceptofthetruemeaningofjustice. BasedontheconceptofmissingcollegestudentsjusttherealityofMarxistbackground, Proposedtargetedmeasuresthreeaspectsofed-ucation:ahistoricalperspectiveonth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toenhancesocialjusticesenseofeducation, thereal-lifedimensionoftheuniversitystudentsofeducationMarx' sconceptofjusticeandthepracticeofthesocialismwayoftheuniversitystudentssocietyconceptoflaborjusticeeducation.

KeyWords: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 Marx; ConceptofJustice; Education

责任编辑:于秀斌


相关文章

  • 1博士论文题目参考 (自动保存的)
  • (写文章:工作世界" 和" 生活世界) 博士论文题目参考: 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职业) 从善治到治善:大学德育体系建构与反思(大学德育创新) 治理视野下的大学德育创新 道德关怀与大学生德育生活 传播学视角下的思想教育(德育) 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 职业角色 ...

  •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现状探析
  • 摘 要:当代,中国民众的信仰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各种信仰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分化组合,使当前中国民众的信仰构成有了新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信仰危机表现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重建信仰己刻不容缓. 关键词:信仰危机:共产主义信仰:信仰重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

  •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 第 11卷第 1期石家庄学院学报 Vol.11,No.1 2009年 1月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Jan.2009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康小莉,云书海 (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35) 摘要:社会对人们一些观念和行 ...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构建及实现路径探析
  • 摘 要:对政治改革的模式进行选择只能从社会和历史为人们提供的既成的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也就是从本国国情出发.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活动的选择性是以不可选择为前提的.民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模式应当是法治民主. 关键词:政治体 ...

  • 柏拉图的正义理论探析
  • 第17卷第1期 2011年2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17 No.1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Feb. 2011 柏拉图的正义理论探析 骆长捷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探讨了&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探析
  • 2013年11月社会科学家 Nov.12013 (第11期,总第199期)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SoCnL SCIENTIST (No.11,GeneralNo.1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探析 焦玉玲 (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上海20110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是马克 ...

  •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 ZheXueYanJiu☆哲学研究☆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李 阳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 庄子的人生观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哲学的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其人生观而展开的.在生死观等方面,庄子有着自己独到且深刻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虽然有着消极的方面,然而庄子重视人在 ...

  • 关注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 前 言这是一群忍耐着孤独的孩子,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孤独和贫穷吞噬着他们的那份好奇,那份求知欲,那份对山外面世界的憧憬。据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xx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 ...

  • 0uxkck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探析及信仰危机的分析
  •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探析及信仰危机的分析 李伦彭菊聪 指导老师:潘爱英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兰州,邮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