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小阅读

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

林庚

李白有一首《长相思》诗中说:“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渡月,今作流相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这是一首闺人思念征夫的诗,相思之苦,以至于到了“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的程度。美妙的眼睛竟成了一口泉眼,这当然是有些夸张;却还不能说就怎么不合理,还可以算在合理的夸张之列;但也有其不合理处,这不合理处在于她还要证明原来是秋波横生的眼睛,真的变成了一口泉眼;并要求那面镜子到时候为她作证。因为如果真到那征夫回来的时候,她即使还很憔悴,即使是当时快乐得又哭了起来——那神情毕竟会大不相同——要证明她真正肠断的情形,只有那面镜子才最清楚。可是除非那面镜子是面魔镜,又怎能重现她那已经成为过去的容颜呢?也许今天有了录像可以做到这一点,可是如果真有一位妻子录好了像专等她丈夫回来时证明这一切,恐怕她的丈夫反而更不相信;何况古代并无录像这种先进技术呢?假定真能录像,也许看来是合理的,却反而近于荒唐;假定镜子可以证明过去,看来好象是不合理的,却反而更近于真实。艺术的魔力竟然真能把一面普通的镜子变成了魔镜吗?反正我们读这首诗,读到这里时早已忘记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亲切,分外动人。从日常的尺度来说乃是不合理的,从艺术的尺度来说却是更为合理的;那么所谓合理的夸张到底该怎样来理解呢?

“白发三千丈”,这是人们谈到李白诗中夸张时最爱引的名句,在这首《秋浦歌》中乃是轮到李白自己面对着一面镜子了。所以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从日常的尺度来说,这个“三千丈”简直是违背常识;从夸张的尺度来说,也未免无边无际;如果这样的夸张起来也算合理,那么究竟夸张到什么程度才算不合理呢?李白有一首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望庐山瀑布》,诗中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瀑布仿佛是一道银河自天而降,也不过才夸张到三千尺,而白发从头上算起,却竟能达到三千丈;艺术的魔力似乎正是通过战胜那日常尺度认为的不合理而变得更为合理,这能不令人为之惊异叹服吗!

有些人认为夸张似乎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这可能有些道理,可也并不尽然。夸张几乎可以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出现;而且夸张在许多场合中,往往最容易产生使人发笑的效果;这与浪漫主义作品之多少带些悲剧性格或英雄性格的特征是毫不相干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除了“千里”这个习见的词汇外,有什么可以算得上是夸张呢?而这首诗却无疑的乃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名篇。然则夸张既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中所特有的;只不过是一种通用的表现手法而已。如果说夸张与浪漫主义之间也存在着某些特殊缘分的话,那只能说夸张的手法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中,似乎可以尽情发挥到完全不合理的程度。这并不是由于夸张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由于本质上浪漫主义乃是一种近于“宏观”的创作方法,正如现实主义乃是一种近于“微观”的创作方法,并由此自成不同的局面。《傀儡家庭》中娜拉的出走,从日常的尺度来说,她是完全可以不必出走的,但娜拉却决然出走了。《秋浦歌》中的白发,从日常尺度看来,那白发只不过是映在咫尺明镜之中,而它却能直达三千丈。用日常的尺度去衡量微观或宏观世界中的一切,有时常会出人意外。例如在近于光的高速运动中,人竟能青春不改;这不简直如神话之不可思议吗?日常范畴的尺度,与艺术的无限魅力;在这里两相对照,又也正如面临着一面魔镜,不禁令人为之深思神往!

(选自《唐诗综论》,略有删节)

6.下列关于“夸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夸张不能用日常的尺度去衡量,但它也要有个限度,也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无边无际、没有限度的夸张也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

B.有些人认为夸张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而作者认为它既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中所特有的。

C.夸张几乎可以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出现,它最容易产生的使人发笑的效果与浪漫主义作品多少带些悲剧性或英雄性的特征是毫不相干的。

D.夸张的合理与否应从艺术的尺度去衡量,有些夸张从日常的尺度来说是不合理的,从艺术的尺度来说却是更为合理的,符合艺术真实。

7.下列对李白《长相思》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诗人以“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来突出相思之苦,这里将美妙的眼睛写成一口“流泪泉”,还可以算作比较合理的夸张。

B.“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要镜子去证明原来是秋波横生的眼睛,真的变成了一口泉眼,就根本违背了生活常理,不能算作合理的夸张。

C.以镜子证明过去,我们读到这里时早已忘记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亲切,分外动人,这正是艺术的魔力。

D.夸张的艺术魔力可以将一面普通的镜子变成魔镜,以它来证明闺中女子当初的憔悴和肠断情形,更能感动读者。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本质上看,浪漫主义是一种近乎“宏观”的创作方法,而现实主义是一种近乎“微观”的制作方法,两者的不同局面不是夸张所造成的。

B.夸张的艺术魔力似乎正是通过战胜那日常尺度认为的不合理而变得更为合理,令人为之惊异叹服。

C.夸张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登鹳雀楼》没有运用任何夸张,而这首诗却无疑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名篇。

D.夸张在日常范畴的尺度与艺术的无限魅力两相对照中,正如面临着一面魔镜,不禁令人为之深思神往。

【参考答案】

6.A

7.B(不符合生活常理,但在艺术上却是可取的。)

8.C(C “千里目”运用了夸张。)


相关文章

  • 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 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先民小学 赵建华 活动目的: 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位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以李白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诗词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开展"李白诗歌阅读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李白诗,李白的简介. 3. ...

  • [蜀道难]教学设计与反思
  • <蜀道难>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目标: 1.品味赏析,了解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风格特点.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其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品味赏析是学习的重点,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感悟力,以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 ...

  • [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
  • <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何明敏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4年第06期 [关键词]<赠汪伦> 教学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76-02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文&l ...

  • 蜀道难说课稿
  • 蜀道难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叫***,是***,我的专业是***.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蜀道难>,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杂言古体诗,文章通过描绘蜀地山川的险要,寄寓 ...

  • 将进酒设计
  • <将进酒>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一一三中学 孙天经 一, 教材分析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 题目的意思是" 劝酒歌". 作者的这首名篇, 约作于天宝十一年,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三人曾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 ...

  • 高考诗歌赏析
  • 课题:诗歌专题复习学案(一)--表达技巧 上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节次: 复习目标: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一. 知识归纳: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和间接抒情(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 ...

  • 李白[蜀道难]新教案
  • 蜀道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有关李白的视频片段,教师导入: 李白,中国诗坛上最为辉煌的一座雕像.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终闪烁着奇异的灵光.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里的长江,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qu ...

  • 粤教版选修[李白诗四首]word教案
  • 李白诗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李白: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过程与方法:体会李白诗歌想象丰富.言辞夸张的特点:学会分析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感受李白诗歌中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白蔑视权贵.厌恶现实的思想:体会李白重视友情.关注民生.善于感悟生 ...

  • 浅谈李白作品风格及影响
  • 摘要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也来的天才诗人,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身世.行踪和家庭,异说纷纭,他的思想性格更是非常独特,旷世少有.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他的山水诗歌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