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1. 教学目的

① 了解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及中国与西方美术门类的同与异。

② 了解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的知识与修养。

③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内容结构

① 美术的主要门类,中西美术领域的同与异;美术领域随时代而变化、发展。

② 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的知识: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常识;各种美术门类的语言特点;古今重要美术理论著作的代表性论点;与兄弟艺术门类的参照比较。

③ 对具体作品的鉴赏应当掌握的必要条件:作者情况,作品创作的时代、文化环境,作品的主题、表现技巧特点。

④ 通过著录练习,训练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记录、表述能力。

3. 重点和难点

① 本课为美术鉴赏教材的引言,学生在未接触到教材所涉及的丰富中外美术内容时,会感到枯燥乏味。本课的内容要点可在陆续授课过程中反复提示,使学生加深印象。

② 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容易感到惶惑的是对于现代美术创作中一些观念性的、试验性的,以及行动艺术等现象,可以留在讲外国美术鉴赏第八课《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等课程中说明,但不必强调取得共识。

二、教学过程

(一)美术作品欣赏

1、岩画

古人凿刻或绘制在山崖岩壁上的图画,在世界各地多有发现。中国岩画分布区域遍及12个省、自治区的40个以上的县(旗)。

岩画制作有刻、绘两种。北方岩画多为磨刻、敲凿与线刻,风格粗犷、简明。南方岩画多以红色涂绘,可能为赤铁矿粉调和牛血等调和料,色彩稳定,经久不变。岩画作品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幻想和愿望。善于敏锐地抓住人和各种动物的基本形体、动态,在粗简的图形中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

2、(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

春秋中期以后开始出现青铜器镶嵌图像。

在铜器表面的纹饰凹槽中,嵌入红铜或铅类金属,构成装饰。

战国以后,出现采桑、习射、宴乐、水陆交战、弋射等直接描写社会生活景象的图画。 图中人物、器具、走兽等都取剪影形式,动作特征鲜明,叙事清晰。

妇女在树上采桑的情景表现得富于抒情色彩。

弋射(箭尾带绳,便于收回猎物和箭)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射雁的不同时间过程。 水陆攻战表现在攻城和水战中异常激烈的战争场景。

3、长沙楚墓帛画

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帛画。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出土于战国中晚期楚地,是湖南长沙出土的保存完整的两幅帛画。

《人物龙凤》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纵31厘米,横22.5厘米。

画面中部偏右下方绘一侧身伫立的妇女,其身着缀绣卷云纹的宽袖长袍,袍裾曳地状如花瓣,发髻下垂,顶有冠饰。在她的头部前方即画的中上部,有一硕大的凤鸟引颈张喙,双足一前一后,作腾踏迈进状,翅膀伸展,尾羽上翘至头部,动态似飞。画面左边自下而上绘一只张举双足、体态扭曲向上升腾的龙。

《人物御龙》1973年重新清理20世纪40年代被盗的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时出土,纵37.5厘米,横28厘米。画面正中绘一侧身执缰的男子,头戴高冠,身穿长袍,腰佩长剑,正驾御着一条状似舟形的长龙。龙首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供男子伫立,龙尾上部站着一只长颈仰天的鹤,龙首下部有一向左游动的鲤鱼,人物上方正中画一华盖。

两幅帛画的功用、主题、造型观念和方式都较接近,表明它们是当时楚国绘画的一种普遍样式。在中国美术史上,它们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绘画作品。

2. 有关论述

(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故宫博物院藏

美术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它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中国古代所谓“百工技艺”,也是包括同样广泛的范围。在古代,无论东方或西方,都只有“工艺”、“手艺”这样的概念。、“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它的艺术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

人类在创造精神产品中,自然地分门别类,建立起文学艺术的各个分支,朝着专门化的方向

前进,

美术的形态和特性

古今中外的美术品类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现代美术因受科技和工业生产的影响,新思潮不断涌现,前所未见的新样式、新品种层出不穷。美术要求发展个性,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多元化,所以对它的共同特征难于作条理明晰的概述。

世界上的美术品类,按物质材料和制作方法来区分,大体上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几个大门类。

绘画的品种又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丙烯画以及多种塑料和化学颜料的画种。版画品种又可分为木版、麻胶版、金属版(铜或铅)、石版、网版等。木刻的印刷材料有油墨、油画颜料套色和水色套印之分。金属版有腐蚀、干刻之分。油画有有光术、无光术之分。欧洲最古老的蛋彩画和中国古老的矿物质颜料,至今保持着色泽历久不变和技法运用上得心应手的优点。油画和版画在20世纪已成为世界性画种,从表现形态来看,在许多文明国家中,版画已显现出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现代油画和雕塑的开拓创新,步子最快,形态变化最大。

美术又称为视觉艺术,这是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视觉来说的。造型艺术被人们感知,一般通过视觉渠道(除了一些工艺品可通过手的摩挲,用触觉加强审美体验外)。 美术还被区分为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大系统。

三、课堂小结,并总结六法论

六 法 论

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

“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一、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 六、传移模写


相关文章

  •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一.课程名称: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 二.课 时: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能力问题: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 ...

  • 什么是美术作品教案
  •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 授课人:向雪姣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 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 ...

  •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文明之光(共3课时)
  • 文明之光 (第一课时) 知识和能力目标: 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 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 ...

  •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课色彩的感染力
  • 第二课 色彩的感染力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 ...

  • 第1课 美术鉴赏--必修课
  • 第1课 教案 高中生的必修课-----美术鉴赏 安文华 教材分析:美术作品--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在美术作品解读人类文化,以合理的方法与方式解读美术作品中的信息,以中国的文化为主线,再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相同历史分期与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从鉴赏的角度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艺术的能力. 教学目的: ...

  • 时代的风采教案
  • 教案设计 课 题: <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授课教师: 黄杰 教 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 第七课 P56~P60页 学习领域:美术鉴赏 课时: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中国油画作品的赏析,了解中国油画发展,及代表性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能力目标:通 ...

  • 色彩的感染力教案
  • <色彩的感染力>教学设计 孝义六中 迪卫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 ...

  • 东一小学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章程
  • 东一小学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章程 一.目的意义 为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特在校内建立学生团体,并制定本章程.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学 ...

  • 高一美术学习心得体会
  • 高中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美术教学心得体会一:高中美术教学心得 高中美术教学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会碰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其中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教师不重视自身观念的更新,凭陈旧的教学模式施教,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怎样改革美术课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深化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