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味语言的方法

浅谈品味语言的方法

本次讨论我们的主题内容是李荃凤老师的教案《端午的鸭蛋》。大家的发言很热烈,提到了许多价值很高的观点为。比如,针对李老师教案里预习七大任务,我觉得这预习课的七项任务可适用于任一篇文章,长此以往,学生一定学会了自学的方法,而学会学习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 本教案简洁实用,实实在在,每一步骤都有设计的理由。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李荃凤老师说:“有的环节我觉得有些难度,比如本课品味语言是重点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最有效呢?”大家也说了不少,我又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看到听到的一些方法观点,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 ,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朱熹) 。要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劝心”(司

空图) 的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第二,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对不同词语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从而体会运用语言的精妙。这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对文本内容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换一换等方法给文章设置一个参照物,然后去比较一下,从而让学生明白文本语言的精妙。我在上《济南的冬天》时,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感悟济南冬天的温晴暖和的特点,出示一组对比句子,请学生品味。原文一: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些雪。改文一:山坡上躺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躺着些雪。原文二: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改文二: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会冻上,„„学生在这两组语言的品味比较中,很快读出原文“卧”、“不忍得”词语,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而改文只是在叙述情节。其实,这和古人说的推敲是一个道理。这种比较揣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遣词造句的精妙,更好地明白文章的主旨。

第三,体验想象也是我们理解语言文字的一

种常用的方法。语言文字反映生活,它使生活更富色彩;语言文字记载、传承人类的文化,有浓厚的社会色彩和鲜明的个性。体验是用从生活中得来的各种知识、经验、情感感受语言的过程。经过体验,学生可以体会出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之美。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会读到一些与自己的生活相交的情节、人或事等,这自然会勾起读者的一些想象,自己在生活中体验过的事,读起来特别容易理解;没有体验过的,通过想象,也会在头脑中显现出那时那景那情,如果是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初中的一些课文,有许多都是寻常生活中的场景,如果引导学生去体验想象,也会体味到语言的妙处。

第四,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技巧上去体味。比如修辞,比如用词。我们在初中常接触到的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都能够引导学生体会。一些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也能引导着去赏析。对于作品中一些运用的非常好的动词,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模拟演示这些动作,通过模拟体验、结合生活经历感悟语言的优美。《背影》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就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情节,读来确实感人,看到“穿过、爬、探身、攀、缩、微倾”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后,我引导学生模仿当时的场景体

会父亲做那些动作是怎样吃力的(父亲年老体衰,是一个胖子又身穿棉衣棉袍),从而感受到父亲心甘情愿为儿子奔波费劲吃苦的情怀。由此可见,运用动作模拟确实能有效地理解语言的内蕴,提高分析与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些描写感情的文字,学生单纯的思考就很难品味出其中的妙处。此时动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桥之美》这课,讲到第4段中的“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这句话时,学生觉得难以理解。我们就可以让全班学生闭上眼睛做一次深呼吸,体验一下当时的感受。一做完,好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爽!这时教师解释道:“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经过体验式语言品味,学生的自身体验便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成问题了。


相关文章

  • 赏析记叙文语言
  • 赏析记叙文语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训练,使学生学会品味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2.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训练,使学生学会品味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

  •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现在学生41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21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处于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有六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放松自己,学习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 ...

  • 短文阅读技巧一一一一
  • 短文阅读技巧 一一一一....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知识 111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222....修辞及作用修辞及作用修辞及作用修辞及作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 ...

  • 回归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摘 要: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尤为重要,面对现今学生不喜欢读书的现象,本文提出阅读教学应回归文本,培养学生稳固的阅读兴趣.回归文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即品味语言,设置悬念,联系生活. 关键词: 阅读兴趣 回归文本 语文教学的目的 ...

  • [那树]教学设计1
  • <那树>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它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的深厚感情和对它最终被伐的深切痛惜,表达了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的深层思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慨和忧虑.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客观地叙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踏上教师岗位一年,在三尺讲台上经历了不少考验,尝到过一些甜头,收获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对教师这一平凡却被赋予伟大使命的职业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刚开始授课,由于缺乏经验,难以把握教学重难点,我习惯于借助<鼎尖教案>等参考书,对其中的教学流程亦步亦趋,很少在教学中 ...

  • 品词语析名句读古诗
  • 品词语 析名句 读古诗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语言形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表现力强.在诗歌教学中,通过品味.研读诗歌语言,深入探讨诗歌的美学意蕴,让学生进入更广阔的诗歌世界,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或作品传达的情感,领略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古代诗歌 ...

  • 关于积累与运用
  • 阅读教中学中的误区及矫正方法 一.教师提问分析多,学生个性化阅读少. 课例<最后一课>教学过程 : 导语 默读课文,思考三个问题:①按时间顺序,划分文章情节.②上学路上,小弗朗士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③最后一课的情形与平日有哪些不同?(学生默读时间短5分钟,问题多,只能是教师牵引下完成 ...

  • 词句品味--谈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
  • 词句品味--谈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 作者: 常福胜 原载<新课程教学>2008年9月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也在潜心探索,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使课堂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程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教师热衷于文本解读花样翻新,而对文本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