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鉴古今|谷松章 第10讲 秋声万户竹 (带文字解说和作品大图)

▲ 最专业的书画融媒体服务平台

谷松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

西泠印社理事

河南美术出版社《青少年杂志》主编

河南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秋声万户竹》创作视频

《秋声万户竹》创作视频文字版

唐代诗人李颀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望秦川》,诗是这样写的:“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今天我们就以其中的“秋声万户竹”为内容,创作一方五个字的印章。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这几个字的字形。

我们看“秋声万户竹”这五个字。

很明显前面三个字的字形比较密,而“户”和“竹”笔画都比较少。在做五字印的时候,我们就面临了两种选择,一种是竖向做三行,做“二二一”或者“一二二”排列;另一种是竖向做两行,就是一边两个字,一边三个字。那么分析这几个字形呢,我们把两种方案都画一个示意图,大家可以看一下效果。

这是我们这个“二三”组合这种方案的效果图,它和这个“二二一”组合的比起来,整体的章法的匀称性更好一点。那么我们今天就选择这一个“二三”组合的章法格局来刻一方五个字的印章。

“秋声万户竹”这方印我们已经打好了印稿,我们根据吴昌硕的《石鼓文》书风进行了一些印化,得到这样一个效果图。现在我们要采用一种新的上石方法对它上石。这个上石方法是我们把打好的印稿用复印机复印,复印之后对齐,然后把它翻转过来。把印角折叠对它进行固定,固定之后呢我们拿棉签沾一点橡胶水(或者红花油),把这个印稿从背面打湿。打湿之后我们拿一个小刷子从背面刷一下,我们把它揭开,这个印稿就印在了印石上。我们对它进行一些描摹,让它更加清晰。

好,这方“秋声万户竹”我们已经把它的印稿写好了。下面我们就开始刻制。

吴昌硕的用刀非常猛利,他自己讲自己是“钝刀硬入”,就是刀不是很锋利,但是靠着力气,力大势沉。而且,吴昌硕的篆刻在刻制之后,他会进行线条上的修饰,以残损来增加作品的高古之气和丰富变化。“秋”字这里有一个借边,就是把线条笔画当做印边。在刻的时候,我们要对它的借边的位置、程度给予一个清晰的交代,保证字的完整和可识。

吴昌硕的线条变化是比较多的:第一,他的印章里面用圆笔、曲笔比较多,这样就势必导致线条形态和线条方向的变化;第二,他又不是那种像细朱文一样工稳的印风,而是写意的印风,从字法、章法到刀法,都是有着丰富的变化。表现在线条上主要就是形态的多变和残损的运用。所以,我们在选择刀法的时候,加了很多舞刀的成分,刻完后对它进行一些残损处理。

我们在刻这个“秋”字的时候,因为印边都有搭边,所以我们就要把印边给刻出来。像这样的长笔画在刻制的时候,它的形态我们就要参考吴昌硕所书写的《石鼓文》的笔意进行创作。刻完之后呢,可以对它加以适当的残损。

这个“万”的草字头,吴昌硕习惯是把形状相同的两部分,每部分内左右的笔画高,中间的笔画反而低一点,这是吴昌硕的习惯。我们在这个字的刻制中也吸收他这个特点。我们看“万”字“田”字这一部分,它的每个线条都是比较匀称的。这样是为了彰显用刀的力度,刻成这样之后呢,我们再对它进行一些残损,比如说我们把这里残掉一个残点,这里我们可以给它做两个石花。这里我们给它刻的稍薄一点,让它有变化。

好,经过简单处理,这一部分和前面这些残损比较重的笔画已经非常协调了。我们的印象中吴昌硕的篆刻往往残损很多,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有时候他一个印章里面的残点只有十来个,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但是他的效率很高,为数不多的残点就营造了非常高古的气韵。

好,“秋声万户竹”这方印的文字已经刻完了。现在我们要对它的印边进行一个整体的刻画。

吴昌硕的篆刻,左右印边都是向内合抱的,就是好像一种拥抱的形状,对印面有一种团聚的效果。它的印的上边,一般残的是比较重的,左右也会残的相对重一点,但是下边会分外的厚重作为全印的支撑。我们根据这个特点,对这方印的印边进行一些加工。因为我们刚才的印稿打的比较精确,所以说有些印边该断开的地方现在就把它断开。

好,这个印文和印边我们刻画都完成了。下面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笔画间多余的这些石花都剔掉。

我们对这方印的印边进行了一些细化的修饰,同时把多余的石花已经基本上挖干净了。现在我们就通过印泥来钤盖一个,看一下它的效果。

我们现在得到了“秋声万户竹”这方印的第一个印花。通过这个印花,我们看到这方印整体的古朴气息还是比较浓厚的,金石韵味也比较浓。但是,因为我们在刻制的时候有意比我们的印稿多留了印边要看一看效果,现在这个印边比较完整,在稳定的同时稍微有一些闷,所以我们还是要对印边进行一些幅度比较大的残损,进行一些修改。

好,现在我们一方面根据原稿,一方面对照我们所刻制的这个效果对这个印章进行一些修改。

首先像“万”字中间有的部分没有刻净的地方,我们要把这一部分挖去。然后就是对印边的残损。完成了对这个印章的修饰,我们来看一下修改之后的效果。

好,观众朋友,这方印我们经过了对第一稿的修改,现在得到了我们最后的一个效果图。通过这两个稿子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第一稿虽然它整体的印边比较多、比较稳定,但是实际上它是稍微有一种闷塞的感觉。而我们依据我们当时设计的印稿对第一稿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残边,比如说对它右边这种大幅度的残和左边这种一方面取细、一方面中间残断,甚至说像“万”字和“秋”字上面完全没有印边的包裹,完全是字形的自然暴露。经过这样一个修改,整方印透气性就好了。而且第一稿的印边对印文有一种束缚的感觉,而第二稿经过我们的修改,它的印边对印文有一种烘托的感觉。这其中的差异观众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吴昌硕的篆刻对印边的运用之所以独出心裁,是因为他做了长期的探索,探索了许多手法,比如说敲击、刮擦等等很多的手法。同时,他的印风雄强高古,也需要这样的细节调节和氛围的营造。所以说,我们在学习一种篆刻风格的时候,不但要对篆法、章法和刀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时还要对残损做有意识的系统的借鉴。

好,观众朋友,“秋声万户竹”这方印创作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相关文章

  • 带你读懂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读[重返文艺复兴]
  • 发布:花花 时间:2014-11-04 写在前面几句话,这书一出来就感觉肯定不是我的菜,因为我只能说是号称喜欢文艺的人,对于绘画雕塑艺术我的"鉴赏"水平也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上.作为一个艺术的门外汉,这些个世界名作我也只是觉得好看,到底是好看在哪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此觉得这书肯定是 ...

  • 4.14.[秋声赋]教案
  •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孙东云 审核人:赵贵友 <秋声赋>教案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秋天声音的赋文.赋是讲究句式整齐.对仗排比而又押韵的文体.唐宋古文家们改造,行文中增加了散文的成分,使它更自由灵活一些.欧阳修的这篇赋,是这种创新的成功之作.全文紧扣"秋声" ...

  • 古今诗画中的黄山--关于[历代黄山图题画诗考释]
  •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关于黄山图题画诗数量颇丰,主要散见于程嘉燧.石涛.渐江.戴本孝.郑旼.查士标.汪洪度.雪庄.黄宾虹.张大千等明末.清代 ...

  • 高考作文素材欧阳修篇
  • 欧阳修:白发戴花君莫笑 人生何处似樽前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如此流动而连贯的节奏,深婉而细密的诗风,显然不同于唐人所创作的各类诗歌,那么,它是 ...

  •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欧阳修篇]
  •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八) 欧阳修:白发戴花君莫笑 人生何处似樽前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如此流动而连贯的节奏,深婉而细密的诗风,显然不同于 ...

  • 文学常识大全1
  • 文学常识大全1 相关文学团体及文学运动 1.初唐四杰 唐初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人在初唐文坛较有成就,扭了当时过于靡丽的文学风气. 2.唐代古文运动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反对骈文,提倡古文.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

  • 欧阳询书法作品大全
  • 2014-7-18 6:01:47 欧阳询行书作品欣赏<平安帖>拓本 唐朝欧阳询行书作品欣赏<平安帖>亦为<五月帖>拓本... 阅读全文>> 标签:欧阳询 平安帖 2014-7-13 6:31:23 唐朝欧阳询行书作品欣赏<薄冷帖> 唐朝欧 ...

  • 简评[修辞学发凡]
  • 摘 要: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是我国修辞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此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正式建立.该书系统地阐释了现代汉语中的各种修辞格,建立了科学的修辞学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两大分野"的主张,对于系统地研究修辞学,阅读古今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但该书并不是完美无 ...

  • 导学案20[口技]
  • 20<口技>导学案 侣俸中学 陶鸿中 导学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够正确翻译背诵课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3. 让学生从口技表演中感受和领悟中国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 导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古今词义差别与省略句式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