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斜率公式的应用

浅议直线斜率公式的应用

贵州省岑巩县第一中学 蒋世军

摘要:直线是一种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斜率是直线的本质属性,它直观反映了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直线的斜率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公式,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斜率公式与代数中的分式在结构上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它除了直接用来求直线方程,求直线的斜率外,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一些问题。如求分式函数的值域(最值),解决数列有关问题,以及不等式的有关问题等-----都可借助斜率的几何意义,巧妙的解决。

关键词:直线 斜率公式 应用

下面就问题举例说明:

一、求直线的倾斜角

例1:已知直线l 1经过两点A(-23,1) 、B (6,-3) ,直线l 2的斜率为直线l 1的斜率的一半,求直线l 2的倾斜角θ.

分析:先利用过两点的斜率公式求l 1的斜率,再求得l 2的斜率,从而求得θ. 解:设直线l 1、l 2的斜率斜率分别为k 1、k 2,则 由已知可求得k 1=-23-6=-23,

1-(-)

∴k 2=-3 即ta n θ=-3,

2π 3

点评: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在解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必须熟记并灵活应用. 根据斜率求倾斜角时,在tan θ=k 中,θ的取值与k 的正负有关,当k ≥∵θ∈[0,+∞) ∴θ=

⎡π⎫⎛π⎫0时,θ∈⎢0, ⎪,当k <0时,θ∈ , π⎪,另外要注意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2⎭⎝2⎭

倾斜角为π。 2

二、证三点共线

例2:求证:A(1,3) 、B (5,7)、C (10,12)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分析:要证A 、B 、C 三点共线,只需证直线AB,AC 的斜率相等。 证明:∵K AB =7-312-3=1 K AC ==1

5-110-1

∴K AB =K AC

又∵直线AB,AC 有共同的端点A 。

∴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例3: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抛物线交于P 、Q 两点,自Q 点向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为Q ' ,求证:P Q ' 过抛物线的顶点。

证明:设抛物线方程为y=2px(p>0),则焦点F 的坐标为(

为x=-P ,

2p ), 0,准线方程2

可设过焦点F 的直线方程为x=my+P

2⎧y 2=2px 解方程组⎨p ⎩x =m y +2⇒y

2-2pmx -p 2=0解得

y 1=

(m -m 2+1) p y 2=(m +m 2+1) p x =-p

2

将y 1, y 2代入抛物线方程y 2=2px 得

(m -m 2+1) 2(m +m 2+1) 2

x 1=p x 2=p 22

p (m +m 2+1) 2

所以 P(p , (m +m 2+1) p ) Q 1(-, (m -m 2+1) p ) 22

因此k op =k oQ ' =-2(m -m 2+1)

所以P 、O 、Q 三点共线。

即直线P Q ' 过抛物线的顶点O 点。

评注:两直线AB 、AC 的斜率相等⇒A 、B 、C 三点共线;反过来,A 、B 、C 三点共线⇒两直线AB 、AC 三、求函数的值域(最值) 5sin θ+1例4:求函数y =的值域。 cos θ+2解:若将y 看成是动点M (cos θ,sin θ)和 定点A (-2,-1不妨设x=cosθ,y=sin θ 消去θ得

y 2

+x 2=1 5

(如右图)当MA 与椭圆相切时,得出斜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令切线的斜率为k ,则切线的方程为:y +1=k (x +2)

将其方程与椭圆方程消去y 得:

(k 2+5) x 2+(4k 2-2k ) x +4k 2-4k -4=0 (*)

因此该方程的判别式∆=

(4k 2-2k ) 2-4(k 22 =-60k +80k +80=0

2 解得 k 1=-, k 2=2 32所以 函数y =5sin θ+1⎡2⎤的值域是⎢-, 2⎥cos θ+2⎣3⎦四、不等式证明和解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5:已知a 、b 、m 都是正数,并且a

a +m a > (旧人教版第二册6.3求证:12b +m b

a +m 分析:对问题我们可以把看成是经过P (b ,a ),Q (-m ,-m )两点的b +m

直线的斜率。

a +m a 即k PQ = ,把看成是经过点P (b ,a )、o (0,0)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b +m b

a -0a = 。即k po =(如图) b -0b

证明:如图, 0

a a +m PM ,则直线OP 的斜率为,直线PQ 的斜率为;因为直线PQ 的倾斜角大b b +m

于直线OP 的倾斜角。

a +m a > 所以b +m b

例6:关于x 的不等式2x -1>a (x -2) 的解集为R ,求a 的取值范围。

分析:令y 1=2x -1为斜率k 1=2直线方程,y 2=a (x -2) 是过点A (2,0)且斜率k 2=a的直线方程。由于不等式2x -1>a (x -2) 的解集为R 。即x ∈R 时,y 1>y 2

只能有k 1 = k2 即a = 2 。

解:略。

五、比较大小

ln 2ln 3ln 5, b =, c = 例7:若a =,则( ) 235

A. B. C. D. (高考题)

ln x ln x -0=,表示函数y =ln x 的图象 x x -0

上的点(x ,y )与坐标原点O 连线的斜率,如图 , 解:因为

则 a =k OA b =k OB C =k OC

由图象可知:k O C

即,选C 。

x 说明:也可以考察函数y =ln x 的单调性,即利用它的导数来严格求解,

但对于选择题、填空题,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过曲线y =ln x 上的点与原点的直线的斜率,问题便可直观、简捷地解出,但图形须相对准确。

六、构造直线斜率解决数列问题

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他的定义域是自然数集N 或N 的子集,任何一个数列都可以对应的“还原”为一个函数。从图像上看,表示数列的点在对应函数的图像上,高中教材中比较典型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 d =dn +a 1-d ,若令y =a n , x =n ,则“还原”为一次函数y =kx +b 。其中斜率k =d ,截距b =a 1-d , 那么表示数列的点(n , a n ) 必在直线y =kx +b 上,这种“还原”就为我们用直线方式观察等差数列问题创造了条件。

例8:在等差数列{a n }中,a 3=6, a 8=21,求a 1及d 。

解:从函数的观点来看,在等差数列中,通项a n 是自变量n 的一次函数,则两点 和(8, a 8) ,即(3,6)和(8,21)都在一次函数所对应的直线上,(3,a 3)

直线斜率为

a -a 3k =8=3 8-3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a n -6=3(n -3)

整理得:a n =3(n -1)

所以 a 1=0 d =3

总之,对直线斜率公式的应用比较广泛,仅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运用直线斜率公式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方便简捷。


相关文章

  • 高二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材分析
  •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材分析 本章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直线方程.圆的方程以及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两条直线的夹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 ...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 (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的夹角. (3)能够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 (4)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5)进一步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概 ...

  • 高二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 课 题: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四)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的: 1. 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 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3.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多媒 ...

  • 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
  • 课 题: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四)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的: 1. 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 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3.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 ...

  • 数学毕业论文
  • 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苏进 摘 要:正值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全国已基本实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标>,提高学习效率,化解学习数学过程中的难题是迫不及待的.针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高中数学知识,以函 ...

  • 直线的位置关系
  • 一.同步知识梳理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重合.平行.相交(垂直). (2)判别方法: 法一:系数行列式判别解的个数方法 ① D0相交: ② D=0且Dx.Dy至少有一个不等于零平行: ③ D=Dx=Dy=0  重合 法二:当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时,直线与直 ...

  • 20**年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 第1章 空间几何体1 1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1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 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

  • 必修二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 直线与方程总结 [知识点一: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①关于倾斜角的概念要抓住三点:1.与x轴相交:2.x轴正向:3.直线向上方向. ②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00 ③倾斜角的范围0180 (2)直线的斜率 ①直线的斜率就是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值,而倾斜角为90的直 ...

  • 直线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 直线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直线的方程 1.倾斜角:范围0≤α<180, 若l //x 轴或与x 轴重合时,α=00.若l ⊥x 轴时,α=900. 2.直线的斜率: (1)定义: k =tan α(α≠90°):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 (2)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 1(x 1, y 1)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