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方向

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这是阅读教学观念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清晰的一个认识,必将引领我们走进新课改的福地,达成阅读教学的理想愿景。

具体要求:

首先,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语文

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即语言教学为中心,特别是加强语言的应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书等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

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就是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

一、学什么

1.学习需知(年段目标、课时目标)

2.学习未知(学生困惑点、学习难点)

高效地达成学时目标,关注学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基于学生的预习起点、理解点,找准学生学习的困惑点、生成点,有效点拨提升。

二、怎样学

1.扎扎实实地学

给学生比较充裕的读书时间,展示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学习的规律。展现从不会到清楚,从不懂到明白的发展过程,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少分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悟结合。 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将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兴趣盎然地学

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开展丰富多样的、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运用不断变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触类旁通地学

关注学法的指导,关注学习策略的形成,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完成从“学

会”到“会学”的飞跃,进入“不需教”的境界。

利用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实现课例增值。

课例启示:

一、 一、吃准目标

1.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即语言教学为中心,特别是加强语言的应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书等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石榴》一课的教学,一开始就抓实了字、词、句的认读、理解,通过富有情趣的挑战性认读,如:生字藏在石榴果地后面,根据自己掌握生字的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生字挑战认读;领悟方法的断句读,引导学生通过停顿、掌握读的节奏,读好长句子;认读二类字时,通过句段呈现的方式,体现认读的语境,教给读准多音字的方法。这些环节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质。

2.吃准目标,还是把课上成那个年段的阅读课。

找准教学的起点和立足点、着眼点,是教师设计教学所要首先考虑的。教师要思考学生年段学习的起点,每个年段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争取做到既不要缺位也不要越位。

《石榴》一文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本。对于刚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应该具备,但对于文中出现的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现误读。倪鸣老师找准了学生认知的起点,运用多种认读策略,在具体句段语境中,引导学生从一类字的挑战读,二类字的尝试读,多音字的选择读,进行了方法上的点拨和扎实的学习实践。内容理解方面,在学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进行了适切的点拨,体现了三年级的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3.吃准目标,还是把课上成那种类型的阅读课。

我们在日常观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由于受习惯性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师不论面对任何文体的文本,其教学设计基本相似,缺少对不同文体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如台湾的赵镜中先生在评价大陆名师林莘所执教《鲸》这篇文本,尽管我们认为林老师教学已经相当的丰富和活泼,充实而生动。但是,赵镜中先生从教会学生阅读的角度认为,相对这篇很典型的知识性文本来说,学生不能经过这两节课的学习,真正学到阅读知识性文本的方法。另外,赵镜中教授还指出林老师在

朗读指导的不适切之处,这也是我们大陆教学摆脱不掉的一个习性就是感情朗读,虽然明知道正在进行的是说明文的教学,对于文本中所提供的讯息,应力求客观、中立,教师依然还是习惯性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教例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同类型文本教学时,应考虑到文本类型独特的阅读教学价值,从“教阅读”的角度设计教学。而倪老师所执教的《石榴》则显得较为适切。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教师在引领学生对话文本时,提出这样的阅读对话的话题:“作者是怎样做到写得那么生动的?默读课文勾画出写得特别生动的句子。”倪老师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学生深入文本、对话文本的话题,就突破了将阅读课上成内容分析课的“魔障”(崔峦老师语),将学生的阅读视觉指向了对文本表达特点的体悟,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领悟写法,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实现状物类文本独特的阅读和认知价值。

二、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就是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石榴》一课的教学,从课题学生随教师板书的书空写中指导写,到检查识字环节中各类认读字的逐步落实,词句理解的多种策略的运用,乃至文章顺序的梳理、主要内容的总结,各种修辞手法的朗读感悟,都扎扎实实而且富有情趣。而其中阅读策略也始终让学生保持着对阅读的兴趣,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

三、指导学习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崔峦老师提到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做到一少三多,即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利用课文这个“例”得言、得意、得法。而《石榴》一课的教学,可以说在促进文本“例”的增值方面,也充分考虑到文本的特色和学生的年段认知,用足了文本内外资源。其各个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精当的阅读策略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与实践。如对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驰名中外”这一词的理解,借助引入的一段关于峄城石榴园的报道内容,丰富了理解词语的策略,可谓匠心独运。指导长句子朗读时,引导学生通过断句读感悟:掌握了方法,长的句子也能读好。处理多音字的正音读时,引导学生领悟由“剥”字的义项确定读音的方法,并提供了文本中“红白相间”一词,让学生根据这样的方法进行关于“间”读音的阅读实践,较好地体现了读书方法的迁移训练。而在引导学生梳理石榴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环节时,

教师按照“什么季节,怎么样?”方式进行阅读信息的攫取和梳理,有意识地让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最后连起来说的阅读策略,又一次让学生掌握了把握文本内容的一种方法。凡是种种,在《石榴》一文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折射出较为强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意识,着眼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 四、鼓励创新

从“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这种提法本身就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是在反思总结阅读分析式教学的弊害后,对教学理想的追求。《石榴》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好的教学方法和精心筛选的阅读策略,保证了学生“能学”“学会”“会学”。如在让学生感知石榴花和小喇叭本体和喻体的神似,以及拟人写法的形象时,教师采用贴图的方式,让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到各种修辞的妥帖和生动,体现了学习认知的规律。而各种体现挑战性和未知性的朗读品悟方式(如挑战读、尝试读、想象读、加上动作读等)和阅读策略,也都让学生对阅读本身产生了兴趣,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长久地“乐学”。 “小喇叭”一处的教学设计则是立足于学生的可发展点,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绝大多数孩子只能感受到这石榴花和小喇叭的形似,而对于两者间的神似(也就是用小喇叭吹奏起来的热闹感觉来体现石榴花的旺盛)学生难以体会,但是这样的感悟并非无法建构,于是寻找到学生的最佳发展区──火红,因为小学生总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火红”一处,通过一读课文聚焦词语,二读古诗激发想象,三谈画面有情朗读,四看图片创设情境,带领着学生感受到了小喇叭和石榴花的神似。

诚如杨屹女士在会议总结所说,我们希望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触类旁通地学。这三个方面的希冀,细细揣摩品味,不难发现,三个“学”字旨在落实“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扎扎实实地学即是十六字方针的“吃准目标,夯实基础”,让学生“学会”;兴趣盎然地学,就是“鼓励创新”,要求我们创新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触类旁通地学,就是“指导学习”,让学生“会学”。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理想追求。让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认真领悟落实十六字方针的深刻内涵,早日实现阅读教学从“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美丽转身,与内容分析式的语文课堂说一声再见。


相关文章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外国语学院"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科目参考书 "日语二外"课程参考书如下: 招生简章 招生目录 复试录取 推荐免试 报名考试 参考书目 ----------------------------------- ...

  • 语文培训学习心得
  • 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不但观摩了四位优秀教师的课,而且有幸听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两位专家的报告,感觉收获很多.帮助我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并且指明了以后阅读教学的方向. 一.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从几位特邀专家评委老师给四位优秀教师的评课中,我更加明确了一堂好 ...

  • "新概念阅读":不容回避的选择
  • 作者:曾祥芹 语文教学通讯 2002年04期 2001年7月26-28日,我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多种风格展示会",并以"评委"身份与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一起研讨了四节识字课和十二节阅读课.大会给我的突出感受是,阅读教学确实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 ...

  • 毕业论文写作讲座
  • 如何写好毕业论文 华中师大英语系 何举纯 1. 总论 2. 选题 3. 开题报告 4. 资料准备 5. 试验或调查研究 6. 论文撰写 7. 论文格式要求 8. 论文答辩 9. 成绩评定 1. 总论 毕业论文是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有助于本科生巩固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是 ...

  • 高一地理[大气的运动]教案模板
  • 高一地理<大气的运动>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的产生及受力状况.在学习大气运动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判读原理图和示意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在明确大气运动基本原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 ...

  • 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 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1.小学生口语交际课堂情境的创设研究 2.小学生口语能力"习得"与"学得"的关系研究 3.小学生书写能力训练对策研究 4.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的价值再认识 5.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重塑 6.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 ...

  • 惠更斯原理_波的反射与折射教案
  • [课 题] §2.4 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与折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2.知道波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都与入射波相同. 3.知道波发生折射是由于波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知道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二) ...

  • 不做井底之蛙
  • 不做井底之蛙 --让学生敢想.肯想.会想 摘要:语文课标提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口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思维碰撞,让学生敢想,敢发表自己 ...

  • 初一语文期中总结
  • 篇一:初一语文期中总结 期中考试成绩已经揭晓,虽然我心里早有准备,知道与其他班级会有差距,但是不知道差距如此之大,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看看七年级各班的成绩表,比较各科的考试成绩:总分靠后,三门主科中,语文和英语拉分不大,数学成绩不理想,其他副科成绩普遍靠后. 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650分-700分段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