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水边的爱情

《诗经》开篇第一首为《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撇开这首诗放在开篇第一位表现了古代统治者已经懂得家庭和谐、婚姻和睦是社会安定的第一要义不提,这里君子求淑女便是以水边为兴,接下来采荇菜以接近淑女的活动更是发生在水边,至于“求之不得”而后“辗转反侧”则是后来的事了。

其实,《诗经》里描绘的爱情,有许多都生发生在水边,最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蒹葭》便是典型的水边情诗。看,秋日清晨,淡淡的雾飘于江面上,近则不见,远则迷离,似有若无,多象心目中那“伊人”:她略带羞涩的情意,她娇柔的一颦一笑,一次眼波流转,一次回眸轻笑,一次微启朱唇„„如雾似烟,若即若离。在一起时没有概念,可一分离却又开始思念,多象江中的雾,远看浓烈,到近处却寻不着,抓不到„„眼前的芦苇渐枯,青褐色的长叶上面凝结着清晨清亮欲滴的露珠,露珠儿都快要冻成霜了,伊人呀,你在何处?在茫茫水中,淡淡雾里,我该往上游寻你的芳踪,还是该往下游找你的倩影?秋气袭人,而我却在思念中找不到方向„„作诗的人选择清晨这一特定环境,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他已思念了一夜,清晨一睁眼便寻找伊人,可见伊人在他心目中是何等重要,重要到是他一天中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他一天中最主要的“工作”。因为有水的阻隔,这段爱情的追逐,显得扑朔迷离而柔肠百结,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曾被琼瑶改编成歌,由台湾“甜歌王后”邓丽君演唱,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在水一方》,在歌曲里,琼瑶把

原诗中“雾冷凝霜,芦苇枯败”的秋季改成了“绿草青青,白雾茫茫”的春天,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而又浪漫迷茫。

有意思的是,以上这两首诗的爱情特色,共同体现在《陈风·泽陂》里: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莲。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这里写思慕之人在长满蒲草与荷花的水边,与心宜的人相遇,并深深爱上他,这很象《兼葭》里的场景。他身材高大且举止庄重,如此看来,此人应为一男子。诗中描绘的该是女子思念他的情景,如同《关睢》里的君子一样,这女子也无因法传情而“辗转伏枕”,夜不成寐。为情所困,自古以来男女同理。

为什么《诗经》中的爱情诗多与水有关?社会学家何新做过解释,上古时代,人类过的是群居生活,为了争夺和占有性伴侣,男人或明目张胆地争斗,或秘密地暗杀,造成部族人口减少,影响部族的壮大。为了减少杀戳给部族带来的灾难,部族首领下令,人们在狩猎和劳动生产期间,男女不得混居,不得相见。这有点象在重大比赛前运动员的集训,只是在远古时期没有围墙也没有铁丝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男女分开居住在河流的两岸。因此形成两岸男女如同“牛郎织女”般,只能遥望思念。水,自然成了思念的载体。

另外,古代还有习俗,人们于三月在河边举行祭祀活动,这时部族中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男女青年趁此机会寻觅情侣,谈情说爱。《郑风·溱洧》写的便是这样一个场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诗中用第三者的口气,描述了一对在路上相遇的男女,女孩子邀男孩到溱水洧水边游玩,让我们仿佛看到水边庆典热闹非凡的情景。两人的对话生动活泼,最后以“赠之以芍药”来表情达意,互诉爱慕的衷肠。

在《诗经》中,描绘与水有关的情感还很多。《卫风" 氓》里那个期待“氓”来娶的女子就把他送到河边,立下誓言,相约佳期,“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不幸的是后来“氓”变心,致使这个可怜的多情女子终成弃妇。《周南" 汉广》写的却是神女不可求及江水不可渡的无可奈何的失意心情,“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卫风" 竹竿》写的却是远嫁他乡的卫女对家乡的思念,而她的回忆,常与水边有关:“竹竿,以钓于淇。„„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昔日与同伴们在淇水边垂钓、在水边嬉戏游玩的乐趣,是她回忆的重要内容。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一个族群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在大河边上发展起来的。《诗经》里

的爱情发生在水边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淇水汤汤——我读《诗经·氓》

她在水中央

年少时读《卫风·氓》,总觉得在这个女子叙事时候突然冒出的一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有点莫名其妙。当“女之

耽兮,不可说也”成为爱情的戒律,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成为愤怒的指斥,淇水则宛然从身边流淌过去,无知无觉。直到多年以后,再次捧起诗经重读旧卷,那荡漾的水波霎时冲破心灵阀门。

诗经里的爱情多半发生在水边,甚至可以说水边的爱情几乎成了诗经爱情的一种模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泛

彼柏舟,在彼河中”;“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唱不完的爱情就紧贴着流不尽的河水蜿蜒生长。四季奔腾的水流,成了爱情的见证爱情的象征。

淇水是《氓》中唯一出场三次的景物。它与诗经重章复沓中的重复不同,没有整齐的句式、一致的结构,而仅靠时间逻

辑分布,分别出现在女子热恋、被弃、反思三个环节中。女子热恋,依依不舍穿过淇水送情人;女子被弃,伤心不止越过淇水回娘家;女子躬身自省,斩钉截铁地走向淇水岸边。淇水,见证她的痴情也见证她的悲哀,更以自己无声的浸润让她在撕裂的痛楚中走向决绝。淇水,就是爱情本身。她在水中央,在爱河中迷惘。

被爱击伤

初相遇,那一定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风正绵,雨正细,花正开。一抬头,与那灼烈的目光,正相对。于是有了芳心暗许

的思念,于是有了流光溢彩的缠绵,每次相逢都恨短,每次等待都过于漫长。她如此不舍春色明媚,不顾少女矜持,送他一直送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淇水水势如何?不知道。淇水水凉如何?也不知道。只知道不忍爱人就此别去,只知道想要与他长相厮守。爱情让她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自己,只盼着迎娶的车马早日来到,只盼着带上嫁妆与爱人白头到老。婚后的日子,充满劳累与疲惫。里里外外,日日夜夜,她独自操劳。为了爱,她可以什么都不计较。

多年以后,他们家终于渐渐起色,她也慢慢苍老。少女的红晕从她脸上褪去,奔波的劳碌化作细纹爬满额角。家庭历经

风雨,他的身边过尽花草。那个憨厚的男人开始对她不耐烦,开始嫌弃她的双手过于粗糙。无法相信,挥向她面庞的手掌,曾经那么温柔地将她拥抱。无法相信,曾经信誓旦旦的嘴唇里,冒出让她滚蛋的符号。

无端端地认定,她走的时候,一定是在晚上,而且没有风雨也没有月亮,只是一味的漆黑。枯坐车上,没有哭泣,满心

都是过去一幕接一幕的回忆,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表情,全在这漆黑夜色中浮现、重叠、摇晃。满心都是委屈都是不平都是悲伤,无法遏制,记忆潮水般涌动。就在这个时候,一丝寒意从脚底开始弥漫,刺骨的冰冷沿着脊椎迅速上升,空气仿佛凝固,头脑里纷纷呈现的图景霎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空白——淇水到了!原来淇水是这样冷这样深这样声势浩大,打湿了车帷打湿了鞋袜裙裳,如何当初不思量?原来爱情是这样无常,说好了一辈子,却无法坚持;原来爱情这样不可靠,说好了一起慢慢变老,却把誓言轻易抛掉;原来爱情这样冷酷,说好了一生相互取暖,却让她独自紧握双臂抱成一团!从此不再相信誓言,背负起责备与嘲笑,与爱情一刀两断,一个人默默行走在路上,不愿再被水击伤。

作为我国最早也是最优秀的弃妇诗,《氓》已经流传了2600多年。当那伤心女子决绝而去之后,2600年来有多少女子

在水中央,被爱情伤害得体无完肤?直到今日,我们仍然为2600年前那女子的果断离去深感庆幸与钦佩;2600年来又有多少女子当断未断,愁苦一生?

平心而论,氓也绝非大奸大恶之徒。他不过是一个贩夫走卒,为生计奔波的普通平民。在他的世界里,利字当头,结识

少女无非趁着买卖的便当,虽然女孩对他提出明媒正娶的要求让他暴怒,但是经过反复思量还是走完所有的程序。婚后让他

把握所有主动权的,是绵延数千年的男权文明。男人们单方制定的社会体系和价值观念才是扼杀女子水灵灵生气的罪魁祸首。

女人总是渴望爱情,情感的贫困几乎是女人的天敌。但这一性别特征在男性绝对权威的世界里,却反过来成为对女人的

威胁,成了她们最为致命的痛处。男权传统把忍耐与牺牲看作女人理所当然的天性,女人也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规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爱的十字架。在所有关于女性反传统反礼教的故事里,无一例外地把她们的突围区域禁锢在爱情上;在所有与爱情有关的故事里,又无一例外地由女子担当了牺牲的角色。历史的帷幕总是遮蔽不住男人阴谋,就连民间传说也无法超越男人单方面膨胀的欲望。农夫们总是渴望仙女们不计回报地给予恩惠,布衣书生总是想象大家闺秀乃至皇宫公主的垂青。他们在需要女性肉体的时候,歌颂爱情;他们在需要处女的时候,则标榜贞洁;他们在需要金钱的时候,诅咒嫌贫爱富;他们在需要服侍的时候,赞美宜室宜家;他们在需要更换口味的时候,怒斥妒妇恶毒。而女子,只是充当他们欲望的投影出现,能满足他们的,就吹捧;不能满足他们的,就践踏,在物化女性的过程中,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她们也一样是人。

好的爱情让人生宽广意境深远,坏的爱情只会窒息生命。爱的另一方总是试图占有、剥夺女性个体生命中的一切,包括

肉体、情感、财富、劳作、思想以及社会对她的承认。在这种剥夺式爱情中,女性成了另一性别的附庸。所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螃蟹横着走”,她的价值只因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一旦对方去世,女人要么殉葬以示贞烈,要么守寡至死以示贞洁,否则就是不守妇道,活该承受他人责备。偏偏那些制定规则的男人们自己不这样做。一旦妻子去世,便兴致盎然地再去谋划一个如花似玉,甚至等不及妻子去世,就要来个妻妾成群满堂红。

单方面不平等规则让女人对爱情的渴望成了她的灭顶之灾。女人爱上男人,只会削减她的价值,甚至让她陷入绝境。王

宝钏寒窑十八年,换来薛平贵的调戏苛责。就算最后凤冠霞帔,又能证明什么?她用背叛家族荣华富贵来证明爱情,抛妻弃子的男人如何又用荣华富贵来安抚她呢?杜十娘层层考验,处处设防,机关算尽终究难逃李甲卖妻的罗网。就算她富可敌国,让李甲追悔莫及,那李甲追悔的也只是百宝箱里的猫眼玛瑙而不是她视为生命的爱情。长江上,杜十娘对李甲义愤填膺的指责,与其说悲愤,不如说可怜——阅人数载,磨砺数年,好不容易瞅中一个看起来可靠的男人,却把她如同一条破裤子般卖掉。无论坚强有力的女人,一旦进入爱情,就只能处于被动状态,任人宰割,只能期待而无法有所作为。一个男人,当他爱这个女人的时候,他自然会对她好,会承诺给她幸福,会告诉她, 将奋不顾身地和她长相厮守。一旦他厌倦,或者不再喜欢,便会弃若敝履。——他也许会舍不得,但是他总有一天会舍得。

在过去的时代里,男人无限扩大的占有欲是被允许甚至是被鼓励的,女人时刻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如今的世界仍是一个

男性形象,男人的评价,决定着女人的价值取向与标准。换言之,不管是怎样出色的女人,她的分量仍要男人的爱情来成全。所以,隆胸广告减肥药,都会用兑现爱情来实施诱惑。然而对女人来说,现实中的爱情非但不能成为生命引线或翅膀,反而加重了生命的无根状态与破碎状态。为爱而生却成了女人悲剧的宿命。

女人曾经想用爱来抵抗死亡,才有了为着爱情的奋不顾身;女人曾经想用缠绵来抵御孤独,才有了为着恋人的缱倦依恋;女人曾经想着在爱过之后化灰化烟,永不履人生这虚无寂寞之地,才有了同生共死的义无反顾。然而收获的却是男人永无止境的贪婪与索取。于是才有了世故的恶俗女人,把眼睛变成精密的尺子与天平,一厘一毫地衡量你的长短与斤两。

2600年前,那条经过卫国的淇水,于漆黑的寒夜里默默流淌。谁也不知道,曾经有个女子在水中央,从心底把爱生生掐

断,泼出去的,是淇水汤汤。


相关文章

  • [诗经·关雎]本义探微
  • <诗经·关雎>本义探微 □ 陈 飞 摘 要:从汉代开始,<关雎>的本义被指为是言后妃之德.本文将从<诗经>分类方法.<关雎>研究状况.文字释义以及<关雎>喻意四个方面论证<关雎>的真正本义,即<关雎>仅是一首描写贵族 ...

  • [诗经]有关爱情的名篇
  • 柏舟·鄘风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姑娘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一说姑娘爱恋一个男子,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髧:(音旦)头发下垂状 两髦:(音毛)男子未 ...

  • [诗经]国风
  • <诗经>--国风·陈风(一) 宛丘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起舞热情奔放,在宛丘山坡之上.我诚然倾心恋慕,却不敢存有奢望. 你击鼓坎 ...

  • [诗经]里的爱情
  • 十五六岁的年龄,对于爱情的理解,就仿佛春风里含羞的花苞,是一种晨曦中欲语还休的犹豫与懵懂.爸爸说,爱情是责任,是承担,是在寒风冷雨中为你撑起的港湾.妈妈说,爱情是绽放在乡村小径的无名野花,是月下被凉风吹过的誓言,是一个细心的笑容和一片被泪水浸湿的肩膀. 近读<诗经>,三百零五首婉转灵动的 ...

  • 浅析[诗经.国风]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
  • 摘 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又称"诗三百".全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整个诗集主要是按照风.雅.颂进行规整分类.其中以国风最具民俗特色和民间史学价值,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可以被称作是中国西周至春秋中叶社会生 ...

  •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在水一方
  • 蒹葭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本词条主要针对<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原文 第一部分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 ...

  • [诗经]中的植物
  •  1.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其实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 最好的诗,就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 ...

  • 湘夫人导学案附答案
  • <湘夫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以鉴赏屈原诗歌为范例,让学生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从而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 1.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屈原,名平,字 原 ,战国中期 楚 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

  • 诗经两首导学案
  • 延大附中预习导学案专用纸 年级:初三 科目:语文 使用日期:2013-1-14 学生姓名: 一.补充资料: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2.诗歌来源: (1)王官采诗说 (2)公卿献诗说 (3)孔子删诗说 3.表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