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秦腔记忆]阅读[1]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 — 19题。

我的秦腔记忆

⑴在瓦沟里的残雪尚未融尽的古戏楼前,拥集着几乎一律黑色棉袄棉裤的老年壮年和青年男人,还有如我一样不知子丑寅卯的男孩;伏天的戏台前,一片或新或旧的草帽遮挡着灼人的阳光,却遮不住一条条淌着汗的紫黑色裸膀,汗腥味儿和旱烟味儿弥漫到村巷里。

⑵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却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我在这里接受的音乐熏陶,是震天轰响的大铜锣和酥脆的小铜锣截然迥异的响声,是间接许久才响一声的沉闷的鼓声,更有作为乐团指挥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风干散利爽的敲击声。我起初似乎对这些敲击类和弦乐类的乐器音响没有感觉,跟着父亲看戏不过是逛热闹。

⑶直到有一次,我跟父亲走到白鹿原顶,听到远处树丛笼罩着的那个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声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自然还有唱腔,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曾经震得我捂住耳朵,这时也有接受的颇为急切的需要了;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我后来才意识到,大约就从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

⑷“文革”结束后,被禁演多年的古装戏重新上演了。各种看戏的人到傍晚时拥满了道路。到处都能听到这样一句痛快的观感:“这才是戏!”更有幽默表述的感慨:“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种痛快的感慨发自一个地域性群体的心怀。“文革”禁绝所有传统剧目的同时,只推广10个京剧“样板戏”,关中的专业剧团和乡村的业余演出班子,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演出。我看过,却总觉得不过瘾,多了点什么又缺失了点什么——腔调是秦腔的,但内容却与秦人生活无关。于是,就有了“秦腔不姓秦了”的调侃。

⑸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买回来一厚摞秦腔名家演出的录音带,不仅我把老艺术家的拿手好戏听了个够,我村子里的老少乡党也都过足了戏瘾。在写作《白鹿原》的四年间,写累了需要歇一会儿,我便端着茶杯坐到小院里,打开录音机听一段两段。久而久之,连我家东隔壁小卖部的掌柜老太婆都听上了戏瘾,某一天该当放录音机的时候,也许我一时写得兴起忘了时间,老太太隔墙大呼小叫我的名字,问我“今日咋还不放戏?”我便收住笔,赶紧打开录音机。老太太哈哈笑着说她的耳朵每天到这个时候就痒痒了,非听戏不行了……在诸多评说包括批评《白鹿原》的文章里,不止一位评家说到《白鹿原》的语言,似可感受到一缕秦腔弦音。如果这话不是调侃,是真实感受,却是我听秦腔之时完全没有预料得到的潜效能。

⑹我在久居的日渐繁荣的城市里,有时在梦境,有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眼前会幻化出旧时储存的一幅图景,在刚刚割罢麦子的麦茬地里,一个光着膀子握着鞭子扶着犁把儿吆牛翻耕土地的关中汉子,尽着嗓门儿吼着秦腔,那声响融进刚刚翻耕过的湿土,也融进正待翻耕的被太阳晒得亮闪闪的麦茬子,融进台田边沿坡坎上荆棘杂草丛中,也融进已搭着原顶的太阳的霞光里。还有一幅幻象,一个坐在车辕上赶着骡马往城里送菜的车把式,旁若无人地唱着戏,嗓门儿一会儿高了,一会儿低了,甚至拉起很难掌握的“彩腔”,在乡村大道上朝城市一路唱过去……

⑺ 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

(取材自陈忠实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第一段写到村里人看戏的场景,说明了不管季节如何变化,秦地百姓看戏的热

情都不会减退。

B.在父亲的点拨下,最初对秦腔音乐没有感觉的作者逐渐找到欣赏门径,进而形成自

己的戏曲欣赏倾向。

C.作者认为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后,多了点安静少了点热闹,因此让人

觉得不够过瘾。

D.文中写对秦腔名家演出录音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秦腔的迷恋,也反映出作者与秦

地百姓的真挚情意。

E.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灵感,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因此评论普遍

反映其中有秦腔风韵。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⑴文章第三段详尽描述了秦腔的音乐、唱腔、语言,有什么作用?(3分)

⑵如何理解文章第四段中“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句话的含意?(4分)

18.文章第六段描述了作者幻化出的两个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9. 文章结尾说 “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生活积累

和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或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


相关文章

  • 秦腔阅读答案小学语文
  • 篇一:秦腔阅读答案小学语文 篇二:秦腔阅读答案小学语文 <秦腔吼起来>阅读题及答案_英语考试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秦腔吼起来>阅读题及答案 秦腔吼起来 在秦水岭村,方圆几百个村落,没有人不认识秦天奇的. 秦天奇...<秦腔吼起来> 阅读答案 秦腔吼起来 张格娟 ...

  • 20**年北京各区一摸阅读试题及答案
  • 海淀语文阅读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运用地图.指南针等进行导航.那么,在没有这些工具的情况下,人的大脑又是如何"导航"的呢?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1970年,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大鼠做实验,在大鼠 ...

  • 浓郁的民俗文化
  • [引言]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缘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各地的民俗都与人文相关联,也可以说是由当地人民生活的习惯所形成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 ...

  • 中考记叙文阅读第一专题
  • 第一专题:语文记叙文阅读之题目篇 (一)夜读岳飞 窗外,江南的春雨潇潇.远处高楼上五彩霓虹灯明灭不定,近处有流行音乐在卡拉OK 泛滥新潮.我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挑灯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 我读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丞相祠堂何处寻?多年前有缘去四川成都,刚刚从杜甫 ...

  • [秦腔]读后感
  • <秦腔>读后感 往年寒假,拜读了贾平凸先生的<废都>,今年传闻他的<秦腔>是茅盾文教获奖作品之首,趁假期一睹为快. 之前在网上看过别人对这本书的评论,驳倒不一,有人讲这是一部村落乡市化地史诗,也有人讲基本不配茅盾文教奖的光环.在没有读过原著前,这些评价当然都没什么 ...

  • 戏曲教学计划
  • 第 1 页 共 4 页 第 2 页 共 4 页 第 4 页 共 4 页 篇二:戏剧艺术教学计划 戏剧表演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专业上较系统的掌握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进 行秦腔 ...

  • 20**年陕西语文中考题
  • 07年语文试题 08年语文试题 200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AB卷题目顺序不同,各题内容相同.)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l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2分) A,菜畦(qí) 炫耀(xuàn) 绽放(zhàn) 忍俊不禁(jìn) B ...

  • "我国著名茅盾文学奖落选者"贾平凹
  • 脸谱: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 ...

  • 西北作家贾平凹
  • 西北作家贾平凹,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家乡商州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历史现实为创作的背景,并且越来越广阔.深入地表现着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风俗.社会心理.个人命运的变迁,刻画着乡里人的性格与灵魂.他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主要是秦汉文化意识.他的<黄土高原>.<秦腔>.<走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