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优秀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

《赤壁赋》 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课文,从整本教材来看,本单元继第一单元现代写景散文名篇的赏析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领略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魅力,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在对自然山川景物进行描绘的同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因此在欣赏这些名家名篇的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

赋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问题,有着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但也有着深刻的思考,苏轼在进行文章描写的同时,在语言中还寄寓了他对人生哲理性的思考,所以学习此文对于我们探索人生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说学情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且对于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在情感上,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享受着人生非常欢乐的时光,没有受过什么人生挫折,自然也没有去深刻的思考过人生、渺小、短暂、永恒、变与不变这一系列相对深奥的问题,所以引导他们学习此文,把握好此文,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知识与技能上,背诵全文,对赋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而且能够通过文章的深入分析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上 通过朗读诵读来感受文本 通过讨论来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文章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 对文章进行思考,从而提炼出对人生的思考,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对赋的鉴赏能力 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文章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的学习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说教法和学法

海德格尔有句话 :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语体以其不同于白话语体的存在,蕴含着古代人的精神和思想内涵,抛弃文言文本,一切也就消失殆尽了,所以文言文教学仍然以反复诵读为主,当然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依据学情和这节课的特点我将主要采取 诵读法 讨论探究法 点拨法 辩论法。

学法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具体做法: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课上重视诵读感悟 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仔细分析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互助学习。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文章的深刻内涵。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今天主要讲解第二课时 这一课主要以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探究为主 培养学生对作品理解的能力,改变学生文言文教学只有字词句 背诵的印象

六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导入的方式就是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展现出赤壁山浩淼壮观的景象,创造一种情景感,让学生也能真的感觉自己就置身于赤壁山一样,去思考接下来将发生的一些问题。

环节二 复习朗读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 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字词句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甚至有了一些情感体验,那么通过复习的朗读再一次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感知,回忆上节课总结的文章情感思路。

月夜泛舟的陶醉-----悲凉箫声的感伤------人生失意的悲情-----随缘而安的态度、忘情尘世的洒脱。

环节三 深入探讨,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学生小组探讨分析描写意象水月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 (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侧重分析主客问答,即哲理中的水月(可以让学生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如果不存在苏轼为什么这么写)帮助学生理解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主客参照,互为表里,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一行文上显得奇谲多变,二与之前山川风物,起落映照,好似此苏与彼苏在自在说话,被贬谪排挤的郁结苦闷就在这对答中消解涣逝。

经过学生自我探讨和教师点拨 小结完成苏轼由疑惑到豁然开朗的心理变化过程,促使教学重点的完成。

到这一部分对文本本事身的解读已经完成,但语文教学的外延是无限的 ,配合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兰亭集序》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将学生的思想境界点拨道一个更高的水平,给学生留下文言文具有中国 传统精神文化魅力和典范文章的深刻印象。由此进入第四环节

环节四 拓展延伸

以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的不同生命轨迹及其精神特点配合新课改探究学习的特点,进一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旷达精神

鉴于高一学生的特点我觉定将学生分为两组,指定学生熟悉的人物,如屈原、李白与苏轼进行正反对比,探讨辩论。

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中应注意客观分析,不同人物的特点,如屈原的爱国和投身汨罗江的那种悲剧选择,李白的放达与其不羁的性格,在和苏轼精神的比较中,帮助学生得出他们更欣赏那一种精神。

设计目的:侧重拓展中国不同文人在逆境中的精神,在不同的文人对比中突出苏轼的这种旷达精神,并探究这种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完成本课教学难点。

在这里我只是想是打开一扇门,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照自己的兴趣去发掘中国传统人物的传统精神

所以学生的表达可不作统一要求,当然我会在最后适当表达对苏轼这种豁达精神的认同。毕竟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人生中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福祸之上豁达胸怀。”

环节五 作业设计

以苏轼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对苏东坡的认识 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训练写作能力。

环节六板书设计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 (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相关文章

  • 赤壁赋导学案(生用)
  • <赤壁赋>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研读文章第1段,把握其中的重要的文言知识和作者情怀: 2.背诵第1段.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 ...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陈彬 一.教材分析 ⑴主要内容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是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政权分立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实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主要包含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个方面的内容. ...

  • 20**年高考必背篇目情景性名句默写
  • <氓>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2.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 , . 3.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4.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 ! ...

  • 八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 八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临近期末,为了更好的搞好期末复习,进一步提高初一历史教学成绩,顺利地迎接期末考试,现制定期末复 习.计划. 一.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要考全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紧,从元月下旬至期末考试约复习6课时. 从每个班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 ...

  • 核舟记教学设计
  • 23 核舟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 ...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四.5<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 ...

  • 中学优秀党员事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中学优秀党员事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他气质儒雅,文质彬彬,他是赤壁市数学学科的业务精英,他是竞赛统考中的常胜将军,他是教研课改的中流砥柱,他就是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数学教师李泊沪xx同志。 李泊沪xx同志1971年出生,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青石桥中学、茶庵岭中学、车站学校、 ...

  • 中学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改革、创新、发展为指导思想,围绕“施一流管理,建一流师资,创一流环境,出一流质量”的办学目标,着眼学生长远,突破三大瓶颈(职业倦怠、经费困难、生源欠优),致力自主发展,促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了可喜成绩。党建工作、群团工作、德育工作、教科研工作有新的突破,青 ...

  • 真实的周瑜是什么样的?谋略胜过诸葛亮吗?
  • 真实的周瑜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有一个出名的大将周瑜,相信他也是众所周知的人物.周瑜,字公瑾,出生于今天的安徽庐江西南,他是三国时期吴国出名的将领.周瑜不仅品质十分完美,并且他长相俊俏,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周瑜从小就与孙策玩得特别好,曾经少年的时候步行几百里去拜访孙策.当时并与孙策结拜为兄弟,还曾邀请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