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年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扬成绩开拓进取
谱写四川林业建设新篇章-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是在“十五”胜利结束,“十一五”开始起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总结前五年,展望后五年,谋划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点意见。
  一、20XX年工作总结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顺利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贯彻意见》,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人才强林、苦干育林、团结护林,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完成营造林774.3万亩,为年度计划的129.05%;森林覆盖率由20XX年的27.94%提高到28.98%,增长1.04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实现林业总产值330亿元,为目标任务的117.86%;落实林业建设资金512187万元,比20XX年增长3.3%,其中国家投资461262万元,省级资金50925万元,为推动我省林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去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推动林业全面发展。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借,推动林业沿着数量与质量并举、更加注重成效的轨道健康发展。
  1、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稳步推进。在依法管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天保工程人工造林70万亩,飞播造林90万亩,封山育林360万亩。为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针对近几年天保工程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各地和有关部门执行。退耕还林关系到农村工作的大局,我们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退耕还林“五结合”(将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措施结合)的要求,提出了四川的贯彻意见,为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了政策保障。去年向国家争取退耕还林指标110万亩、配套荒山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80万亩,全部完成任务,基本解决了各地因超计划造成的遗留问题。在抓好工程造林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营造各种林木1.37亿株。
  2、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成绩喜人。召开了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的保护工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按照会议要求,不断加强保护事业,推进保护区晋级升格和示范保护区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申报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申请大熊猫为20XX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以及赠台大熊猫选送等工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熊猫人工繁育捷报频传,一年之内生产幼仔15胎21只,成活20只,其中卧龙保护区繁殖13胎18只全部成活,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连续6年幼仔成活率100%的优异成绩。
  3、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由省政府下发各地执行。省厅印发了工业原料林培育业、林果种苗业、林产加工业、生态旅游业四大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各地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建基地、扶龙头,立足优势搞开发,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新兴产业。20XX年,全省林业第一、二、三产业实现产值190亿元、100亿元、40亿元,同20XX年相比,分别增长5.8%、26.4%和39.9%,二、三产业增幅较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特别是我省竹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被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于7月29日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引起很大反响。
  为加快我省林业产业发展,我们组织21个市、州林业局和省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浙江进行专门考察。这次考察活动,使大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更加坚定了我们搞好林业产业的信心。同时,根据省旅游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决定,由我厅牵头,对21个市、州景区的生态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并写出了专题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发展生态旅游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厅也召开了生态旅游发展座谈会,目的是通过群策群力,进一步理清思路,增添措施,把这个产业不断向前推进。
  4、林产品生产经营顺利开展。去年向国家林业局争取人工商品林采伐计划110.4万立方米,比20XX年增长26.9%,在84个县开展采伐试点,生产商品材56万多立方米,缓解了木材供需紧张的矛盾,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生产竹笋干等11种主要林特产品24.6万吨,比20XX年增长44.5%。进一步规范了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加工和经营管理。为39家松茸出口企业发放了经营许可证,批准37家松茸出口企业出口松茸1226吨,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总额13.13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2.4亿元。
  (二)以巩固成果为重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1、大力加强森林防火。去年上半年,全省重点林区持续高温、干旱,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部署,省厅也及时派出工作组进行督促检查,同时配合省人大对森林防火开展执法检查,积极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5月17日-6月7日,凉山州木里县东孜乡、水洛乡、唐央乡和甘孜州九龙县上团乡接连发生4起重大森林火灾,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国家林业局领导对此作了重要批示,省护林防火指挥部立即启动了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5名厅领导先后赶赴火场第一线,指挥扑救工作。通过省、州联合指挥部精心组织,广大警民连续奋战,成功地扑灭了4场森林大火,实现了科学扑灭林火和无一人员伤亡的预定目标。据统计,全省去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32次,受害森林面积3.4万亩,火灾损失率0.18‰,是“十五”期最高的一年,但仍远低于1‰的控制指标。
  2、切实开展有害生物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防方针,根据病虫情发生态势,实施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创新试点工作,首次采用了专用直升机,及时开展森林病虫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全省共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1042万亩,防治面积935万亩,森林病虫害成灾率0.09‰,低于5‰的控制目标。
  3、继续强化林地管理。一方面,坚持依法管理林地资源,防止林地流失和逆转。另一方面,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保证了26个涉及使用林地和采伐林木的重点水电工程、交通工程项目及时办理手续;对12个新上的重点项目,加快了相关手续办理的前期工作。去年经审核审批同意的工程项目,使用林地面积37749亩,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1.17亿元。
  4、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年来,森林公安、资源林政管理等执法部门共破获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8942起,查处8803起,收缴木材1.77万立方米,野生动物115万只,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8400多万元。
  (三)以严格执法为抓手,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进一步拓宽了便民渠道,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为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1、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通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改进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林业窗口各项工作、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发布林业政务信息、公开办理事项、开通厅长信箱等方式,进一步畅通了林业主管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渠道,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同时,通过《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主要领导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交流,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进行现场解答,督促落实,以实际行动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2、认真清理上报林业行政许可事项。依法对涉及林业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设定依据、审批机关、收费项目等内容进行了再次清理,按时上报了43项林业许可事项办事指南。进一步健全行政许可受理制度、审查审批制度、行政执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对各种林业许可事项,做到了条条有答复,及时、优质、高效办理。
  3、深入开展两大工程执法监察。按照省委、省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我厅切实履行两大工程执法监察牵头职能,及时召开省级有关部门执法监察联席会议,组织开展了7个市州执法监察循环交叉检查,对3个市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改为现金补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暗访,督促2个县查处了违反退耕还林政策案件,追究了6人的党纪政纪责任,维护了农民权益,巩固了工程建设成果。
  4、规范资金管理。去年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资金安全年”,我厅在积极争取资金的基础上,从严规范资金管理,从立项决策、计划下达、资金拨付、结算支付到报账审核等各个环节,都坚持严格把关。同时加强资金稽查,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保障资金落实到位。对资金到位差和20XX年审计退耕还林资金中发现问题的单位进行督办,保证了资金安全运行。
(四)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根据省委安排部署,我厅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厅机关及在蓉直属企事业单位共2332名党员,通过先进性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党性觉悟,增强了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纪政纪的自觉性。坚持把先进性教育与创“四好”、争一流结合起来,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增强;把先进性教育与建设学习型机关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外学王顺友、内学张和民、奉献在林业活动,行业上下和谐,作风明显改变;把先进性教育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林业发展、改革和稳定,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五”计划的全面实现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十五”林业建设的成绩和经验
  “十五”期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五年,是我省林业发展速度最快、投资最多、变化最大的时期。五年累计成片造林3852.8万亩,为国家计划3813万亩的101%,比“九五”期的2670万亩增长44.3%;封山育林1077万亩,为国家计划1050万亩的102.6%;落实林业建设投资227.5亿元,比“九五”期的82.5亿元增长175.8%;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28.98%,增加4.75个百分点。生态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五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如期实现。全省呈现出盛世兴林的大好局面。
  (一)全省生态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现已进入“治理大于破坏”的新阶段
  在果断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基础上,继续对全省森林资源实行依法管护,管护面积由20xx年国家批准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2.88亿亩上升到3.23亿亩(含灌木林),增长12.15%;每年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1100万立方米,5年累计减少5500万立方米,相当于少采伐天然林面积588万亩;森林火灾损失率连续5年控制在0.2‰以下。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同时,加快国土绿化,共计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1318.4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231万亩,天保工程公益林及其他造林1303.4万亩,大批宜林荒山、陡坡耕地和疏林地已经披上绿装,沿江沿路到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根据清查资料,“十五”期间,全省有林面积由17585万亩增加到21028万亩,新增344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由14.65亿立方米增加到15.82亿立方米,增长1.17亿立方米。目前我省森林面积居全国第4位,蓄积居全国第2位。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增加,边治理、边破坏的历史结束,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遏制,穷山恶水的面貌得到改变,生态建设进入“治理大于破坏”的新阶段。通过对不同生态区进行定位监测,全省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53亿吨;岷江、涪江每立方米河水的含沙量分别下降64.5%和85%。现有森林资源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定二氯化碳和供给氧气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价值,每年达1332.5亿元。生态面貌的改善,不仅为我省大开发、大开放特别是生态旅游的蓬勃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建设生态四川,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林业产业由恢复性增长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为助农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始终坚持把生态工程建设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十五”期间,落实中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财政贴息资金4.6亿元,支持竹产业、名特优经济林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全省民营投入林业一、二、三产业资金累计达40多亿元,兴办林果、加工、营销等各类企业1万多家。到目前,全省已建立竹资源、速丰林、名特优经济林基地3500多万亩。一批龙头企业相继崛起,其中竹浆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以上,纸和纸板生产能力突破140万吨,人造板生产能力60万立方米,木竹地板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平方米。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XX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30亿元,比20xx年的119亿元增长177.3%,年均递增22.6%;农民从林业上获得人均纯收入230元,比20xx年的126元增长82.5%,平均每年增加20.8元。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十五”期,国家累计投入我省退耕还林资金125.7亿元,按640万退耕农户2400万人口计算,每年户均392.7元、人均104.7元。
  (三)森工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推动了林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森工问题是长期困扰我省稳定工作全局的一个突出问题,热点问题多,解决难度大。因而我们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妥善应对集体上访等突发事件,防止了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一次性安置森工企业富余人员2.4万余人;去年第一批139户森工企业共豁免银行债务8.08亿元,占我省金融机构已核准13.7亿元的59%。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森工问题,关心林业职工。省上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拿出资金约1.5亿元,解决了森工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死亡职工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职工医疗保险等问题,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去年5月,又在清理政策的基础上,由企业所在市州制订方案,筹措资金,解决退休人员反映最为强烈的统筹项目外费用问题,已经逐步兑现到人。通过这些工作和措施,维护了林区和社会稳定,为企业改革和林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地抓住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林区“木头财政”向生态经济转变。阿坝州立足优势资源,把生态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抓,20XX年仅从旅游业中就获得财政收入1.2亿多元,比实施天保工程前“木头财政”收入增加3000多万元。甘孜州坚持实施“旅游兴州”战略,20XX年实现旅游收入12.4亿元,占GDP的30.7%,同1998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二产收入8.9亿元相比,增长39%。生态经济的发展,既增加了地方和群众的收入,又为解决森工问题,维护林区和社会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大熊猫拯救繁育结出丰硕成果
  迄今为止,全省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15个,保护面积由280万公顷增加到745万公顷,占幅员的比例由5.78%上升到15.37%,保护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90%以上的珍稀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拯救繁育硕果累累。全省现有野外大熊猫1206只,栖息地面积177万公顷,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76%和77%,人工圈养大熊猫146只,占全国的77%,三项都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全世界人工圈养大熊猫188只,其中卧龙就有103只,占54.8%。
  (五)在实现重点突破的同时,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和省领导的要求,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森工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林业综合执法改革等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势头良好。对外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展开,5年累计引进外资2.15亿元,派出国(境)外考察350多人次,引进项目国内培训20xx多人次,不仅促进了我省林业建设,而且学到了不少先进管理经验。科学技术在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十五”期,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31项,这些成果为全省林业发展提供了大批种质材料和实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比“九五”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实施各类开发和推广项目160多项,建立试验示范面积340多万亩。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行业持续推进,5年来共培训各级各类从业人员250万人次,并形成了一支拥有70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和5000多名中级技术人才为主的林业专业人才队伍。新建和改建骨干苗圃194个、良种基地90个、采种基地64个,目前林木种苗基地面积已达146万多亩。结合机构改革和林业发展需要,在重点林区建立乡镇林业工作站,非重点林区建立片区工作站,全省基层林业站达到3011个;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站170个,森林病虫测报检疫站49个,森林公安机构413个。林业系统电子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为推进政务公开、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林业建设任重道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十五”期,我省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态状况比较脆弱,现有森林资源分布与结构还不合理,新造人工林质量不高,功能不强;西部高寒山区、干热干旱河谷治理难度大,部分地方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态灾害仍较严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频繁,生态建设和保护管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产业发展水平低,大型龙头企业少,中介机构发育缓慢,服务带动能力不强,“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突出。三是经营管理粗放,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投入产出率不高,整个林业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四是林区交通、通讯、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较差,不适应林业生产特别是防火救灾的需要。五是林业改革、发展、稳定还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林业建设还任重道远。
  通过“十五”期的努力,我省林业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又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基础。新闻主流媒体对我省林业“十五”期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大量报道。回顾这五年的实践,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是坚持围绕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关于生态建设的总体部署,从维护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大局出发,提出了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并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成效。几年来,我们始终围绕这一目标,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依法保护现有森林,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全省国土绿化步伐加快,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加强,城乡绿化一体化稳步推进。生态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坚持生态建设优先原则,实行生态与产业“两手抓”。加强生态建设,培育后续产业,是新时期我省林业的两大基本任务,二者相辅相存、相互促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不抓生态,林业就会迷失方向;不抓产业,林业就会丧失活力。因此,必须把生态建设摆在林业工作的首要地位,通过改善生态状况,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创造有利条件;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再造和结构调整,实现生态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这是推进“绿川富民建小康”的必由之路。
  三是坚持结合助农增收,加快推进林业发展。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生态工程建设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坚持“谁造谁有谁受益”,把植树造林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广林草牧、林竹纸、林药间种等多种治理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只有把农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调动农民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林业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是坚持实行分类指导,突出区域发展重点。针对我省地域特点和各地优势,我们按照发挥优势、分区突破的原则,将全省分为川西高原区、川西南山区、盆周山区、盆中丘陵区、川西平原区5大区域,对各区域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出不同要求,实行分类指导。这样作,有利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区施策,加快发展。
  五是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几年来,我们把中央和省委的指示与林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认真总结,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林业建设管理体系。这就是: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各项措施相互配套的工程管理体系,执法监察、工程监理、社会监督和检查验收“四结合”的综合监督体系,业主开发、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产业运行体系,等等。这些管理措施,对于推动林业健康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是坚持主动维稳观念,把稳定工作摆在重要地位。我们充分认识到,要搞好林业建设,必须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省林业不仅存在较多历史遗留问题,而且还面临体制转换和加快发展的双重任务。特别是森工问题,关系到民族地区和社会的稳定。因而,我们在研究林业问题、部署林业工作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把维护稳定摆在重要地位,千方百计做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化解矛盾,平息事端。只有把稳定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林业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
  三、“十一五”林业发展思路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谱写新的篇章,实现新的目标。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全省林业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贯彻意见》,坚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四川、和谐四川等历史性任务,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根据上述要求,“十一五”我省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XX年,建立起布局与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多功能、高效益的森林资源体系,力争每年增加森林覆盖率1个百分点,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以上,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形成类型多样、比例协调、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在改善生态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人均超过300元。
  基本任务:
  -围绕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奋斗目标,依靠全社会力量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在我省布局,每年成片造林达到600万亩以上;建成绿色通道10.5万公里,城市绿化率达到30%以上;全省净增有林面积2920万亩。自然保护区由115个上升到125个,形成布局比较合理、种类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备的保护网络体系。
  -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大力培育生态经济“双赢”的新型林产业。到20XX年,以木、竹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达到2700万亩,年产木材400万立方米、竹片500万吨以上;经济林果及林木种苗基地达到1800万亩。大力发展深加工度、高附加值产品,到20XX年,使环保型、功能型人造板生产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制浆造纸能力达到120万吨。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精品,培育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依托成都等中心城市,培育一批林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发展物流、营销等现代服务业。
  -结合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建设好五大商品林基地。一是以木材加工业较发达的地区为重点,新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500万亩;二是以制浆造纸企业为龙头,新建竹资源基地500万亩;三是以各类适生区为重点,新建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400万亩;四是以各地中心苗圃、骨干苗圃和城市视野区为依托,新建绿化种苗、花卉和有色观赏植物基地20万亩;五是在川西南山区营建以“小桐子”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基地200万亩。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有许多有利条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党中央把生态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林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智力和技术,为加快林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全社会对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正在形成一种广泛的共识,人们的绿化意识、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并向更加自觉的方面发展;通过“十五”期的努力,我们不但取得了丰富的物质成果,而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做好“十一五”的林业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实现“十一五”林业发展目标,应着力采取以下举措。
  (一)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首要任务。从我省实际情况来看,生态建设还处于“治理大于破坏”的初期阶段,要巩固和扩大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建设,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广泛开展社会性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加大困难地带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力度,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城乡绿化、美化水平,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完善森林的系统功能,构筑规模宏大、稳定高效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使“天府之国”尽成秀美山川,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发展。发展林业产业不仅有利于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多种需求,也有利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要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和产品,推动产业布局区域化、集聚化。积极改进生产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木材消耗结构,大力节约木材、资源和能源。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业强省战略和我省林业实际,应强化二产,拉动一产,发展三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采取市场牵引、政策导向、项目倾斜等多种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高起点、高质量、高产出的产业示范基地,扶持一批覆盖面广、功能完善、规范高效的中介服务组织,实现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综合实力,逐步改变“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努力打造林业经济强省,为增加农民、林业职工和地方收入,扩大城乡就业作出新的贡献。
  (三)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体制创新。我省林业改革开放相对滞后,制约了林业的快速发展。必须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举措来促进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林业自身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森工企业、国有场圃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的改革,更新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办法,消除影响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探索和完善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激活加快林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促进规模经营和优势产业的成长。采取更加灵活开明的政策措施,不断改善投融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林业的资源优势与社会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混合所有制林业,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搞好服务,提高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水平,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四)坚持走科技兴林、人才强林之路。要推动我省林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集约经营水平。因此,要树立大科技思想,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建立健全大科技支撑体系,从重大决策到规划设计,从生态建设到产业开发,从造林绿化到资源保护,从基础设施到工程管理,都要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采取项目起步、外出“联姻”、高位“嫁接”等多种途径,发展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和产品。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行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以智图强”的现代人才理念,加速培养能手型人才,提升职工素质;培养实用型人才,提升林农技能;培养专家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依靠和用好各类人才,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使林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五)全面实施依法治林的基本方针。进一步落实依法治林的方针,依靠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林业生产秩序,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订、修改和完善我省的相应法规,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林业事务。深化林业综合执法改革,整合执法力量,提升执法权威。在全省范围完善依法行政的决策机制,林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政府首长林业建设任期目标考核机制,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严格执行重点生态工程管理制度,林业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法律制度在林业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林区和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六)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二是完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和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体系;三是加强森林火灾预防、林火监测、森林消防体系建设,健全森林病虫害、有害生物入侵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机制;四是加快信息网络系统的优化升级,加大“3S”技术、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应用力度,力争在森林资源消长、生态效益监测、重点工程档案、自然灾害预防、投入产出分析以及产权流转、市场监管等方面实现服务信息化、管理数字化。
  四、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根据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省林业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主要任务:依法管好全省3.23亿亩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屏障;完成营造林600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提高1%;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60亿元,使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一)全力搞好生态建设
  1、加大力度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的通知》,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天保工程政府首长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森林管护责任制和部门协作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及报账制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对各种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并按考核实绩对任务和资金进行调控。认真总结工程示范点建设经验,进一步推广社区共管共建的成功模式,调动林区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搞好森林管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调整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摸清情况,主动做好工作,确保方案调整平稳过渡,稳定工程投入,并积极争取把1998年以来新增的造林面积纳入管护补偿范围。
  2、高标准抓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重要的战略举措,需要认真总结完善,切实抓好。因此,必须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精神和我省贯彻意见,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要求,把巩固现有退耕还林成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退耕还林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考核。进一步加强对规划设计、造林施工、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确权发证、抚育管护、效益监测、档案建立等关键环节的管理,高标准搞好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退耕还林计划,禁止超计划实施;认真落实退耕还林现金补助政策,确保足额兑现到户;积极推进“五结合”,严禁毁林复耕,稳步提高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效益。
  3、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坚持围绕大熊猫抓保护,围绕猕猴抓开发,围绕自然保护区抓旅游,依法保护好大熊猫等珍稀物种,有序开展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尽快改变自然保护区“划而不建、建而不管”,界限不清、范围不明的状况,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考核评估和“一区一法”工作。强化湿地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区升级和示范保护区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健全和完善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和工作制度,提高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能力和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
  4、积极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和其他工程造林。充分发挥绿化委员会在国土绿化中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加强绿色通道和城市林业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搞好我省防治规划,明确治理重点,分步组织实施;继续抓好国家级沙漠化治理试点示范工作。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国家尽快启动长防二期工程和石漠化治理工程。
  5、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强化营林措施,大力营造合理密度的混交林、复层林,使混交林在新造林面积中达到30%以上。采取有效的技术经济措施,因地制宜搞好低产林、低效林改造和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特别要下功夫加大种苗质量监管力度,提高良种使用率和苗木质量。加速推进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全面完成林木种苗地方标准制定工作。
  (二)发展壮大林业产业
  1、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以《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为指导,在优化生产布局、发挥区域优势的前提下,选好当家树种和优质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商品林基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结合城乡绿化一体化,努力打造城郊森林公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采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逐步延长产业链。有条件的地方,应以建设大企业、培育大产业为目标,联强联大,优化重组,深度开发,尽快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和明显经济效益的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推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认真贯彻全省生态旅游发展座谈会精神,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四川生态旅游业发展意见,明确发展思路、基本政策和主要举措。各市、州要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其他重点景区为依托,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并与当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围绕省上和各地确定的精品线路,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开发。在稳定林木林地所有权、依法行使管理权和严格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放活经营权,推进生态旅游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3、加强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发展,关键在于抓好项目建设。因此,要努力包装一批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将省上确定的四大产业,特别是竹产业、人造板、装饰材料、木质原料林、生物质能源、油橄榄、核桃、花椒、生态旅游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转化为一个个具体项目,以项目吸引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使林业产业在更高的平台、更宽的领域加快发展,做强做大。今年要采取更多更好的措施,确保拿出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尽快申报一批,积极引进一批,抓紧储备一批,有条件的及时开工一批,把“十一五”项目建设从一开始就抓得扎扎实实,抓出良好成效。
  4、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用好用活中央、省上关于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整合林业开发资金,有计划地安排好资源培育项目,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企业与林农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林农生产原料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带动能力。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原则,创造条件,加强指导,大力培植服务合作型、专业协作型、产销合同型、股份开发型等多种形式的林业经济联合体和重点产业行业协会,积极构建“协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发挥中介机构在衔接产销、抵御风险、提供技术、调节利益关系等方面的作用。
  5、加强统计信息管理。认真做好林业产业统计制度的研究和试运行工作,注重林业产业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与评价,优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建立林产品评价体系,适时发布林业产业政策、产品类型、技术规格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引导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向优势产业聚集,指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和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获取最佳效益。
  (三)推进林业改革开放
  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精心运筹谋划,抓住林业产权制度这个关键,在认真总结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指导,周密部署,规范管理,扎实推进,把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积极探索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和森林资产融入市场的有效途径,推进森林资源向森林资本转变。建立健全有资质的资源评估机构,抓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推动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为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加大森工企业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企业劳动用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活力。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改革森工现行管理体制,通过天保工程和发展后续产业,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妥善解决好职工社会保障等问题,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平安林区。
加强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开展全省国有林场基本情况调查,认真做好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的界定工作。合理开发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编制国有林场扶贫开发规划,支持贫困林场利用扶贫资金发展生产,逐步改善生活条件。根据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意见,提出我省国有林场改革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继续做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按照“坚持两个相对分开”、“权责一致”、“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创新林业行政执法机制,整合队伍,理顺职能,健全制度,以多头分散执法向集中综合执法拓展为目标,逐步建立起权威、高效、规范、廉洁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提高林业依法行政水平。
  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坚持把招商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作为全省林业对外开放的重点,拓宽视野,创新方式,主动出击,增强实效。要树立“林业以外都是外”的观念,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力争在引进资金和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优化政策,搭建平台,推出一批上规模的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优势资源开发,高起点、大手笔推动林业产业建设。继续监管和协调现有国际国内合作项目的执行;积极开展森林碳汇国际合作和生物质能源招商引资项目的规划和启动实施工作。
  (四)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1、坚持实施科教兴林。按照“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超前研究,解决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和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科技融入工程造林、商品林培育、林产品精深加工等各个领域,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抓好林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和实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3S”管理系统和资源数据库建设。继续抓好生态效益监测。积极探索科技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项目绩效评价制,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先导型企业,为林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竞争择优机制、综合评价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加大人才开发培养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有计划地开展对林业行政管理人才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加强对林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林业企业管理人才的培训,提高经营开拓能力。特别要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培养各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和农村林业实用人才,引进急需人才,造就拔尖人才,为林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
  3、积极争取有关政策。积极争取林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建立产业开发资金,推动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对森工企业、国有林场的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改革发展的扶持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基层林业工作站的布局,整合力量,加强建设。深入研究育林基金管理改革中有关新问题、新措施,配合国家尽早出台《育林基金管理办法》;继续做好森工第二批债务、世行贷款剩余到期债务的豁免工作,为林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五)强化执法监督管理
  1、加强行政执法。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落实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林业行政执法管理,开展林业行政执法检查。制订我省林业“五五”普法规划并组织实施。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行政许可效率,做好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答复、行政复议等各项工作。加强对重点工程的执法监察,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加强资金管理。认真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制、违纪违规问责追究制、项目申报审批、物资采购和大额资金支出集体审批制,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等制度,从源头上加强资金管理。继续抓好种苗工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火险区、森工非经营性项目等基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尽快发挥投资效益。进一步加大资金监管力度,重点选择资金管理混乱、问题较多的地区和单位,以及前些年从未接受国家、省、市三级检查的“盲区”进行稽查,切实增强各地各单位的资金安全意识。加大资金审计和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工作力度,维护资金安全。
  3、加强资源保护管理。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十一五”采伐限额,严格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切实加强林木采伐管理,规范木材运输、加工和经营秩序。充分发挥森林公安等执法队伍的作用,强化林区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依法打击破坏森林、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开展火灾隐患整治行动,发现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完善并严格执行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方案,加强重点火险区的监督指导和林区火源管理。搞好森林防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认真落实国家林业局《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和《重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本地应急机制。贯彻“预防为主、促进健康”的方针,加强林业外来有害生物防治,搞好动态管理。
  (六)提高机关执行能力
  认真学习、贯彻和遵守党章,巩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增强党性。完善机关思想、组织、制度、作风、业务建设的各项措施,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和执政能力。各级机关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抓大事、谋全局,把林业的发展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吃透“上情”,熟悉“外情”,掌握“下情”,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决定”的工作机制,把各项重大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形成上下一心干事业的强大合力。始终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抓重点、攻难点,解决好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推动各方面的工作有序进行,高效运转。加强林业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政务信息和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林业的地位和作用,宣传林业的成就和经验,宣传林业的政策和法规,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为林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紧密结合实际,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安全生产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热点问题,从小处着想,从实处着眼,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从源头上夯实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林区的群众基础,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贯彻中纪委、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五不许”、“六不准”和政府采购等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体现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志们,林业是一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事业。我们一定要以高昂的精神状态,顽强的工作毅力,认真履行职责,抓住机遇,奋发有为,推动我省林业发展开创新的局面,谱写新的篇章!


相关文章

  • 在全省林业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省林业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XX省林业厅厅长 XXX (20XX年7月31日) 同志们: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运转的枢纽,作用非常重要。我们将这次全省林业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与林业工作座谈会一起召开,目的是让大家更直接地了解全省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中心任务,以便进一步提高认识,围绕大局,做好 ...

  • 林业厅长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XXX 20XX年7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十五”胜利结束,“十一五”开始起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结合当前林业形势和“十一五”期间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省林业形势及“十一五”林 ...

  • 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XXX 20XX年6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十五”胜利结束,“十一五”开始起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结合当前林业形势和“十一五”期间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省林业形势及“十一五 ...

  • 副厅长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全面加强新时期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林业厅副厅长 XXX (20XX年7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厅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 ...

  • 县长在全县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县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田 辉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林业工作会议.会议主题很明确,就是"迎接两大检查.加强一项管理","迎接两大检查"就是迎接全省2010-2011年度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秋季检查 ...

  • 在党委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 同志们:      次党委工作会议历时两天,现在就要结束了。会议传达了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聆听了付晓光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和言福书记、忠敏局长所做的工作报告;会议讨论了《森工林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双丰 ...

  • 干部大会讲话
  •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代省长胡春华同志近期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全省城乡文明生态创建活动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总结今年一季度林业工作,安排部署我局北京奥运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张云川书记.胡春华省长作为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的主 ...

  • XX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同志们:   这次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顾总结我市“十五”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成就和经验,研究部署“十一五”期间加强林业工作、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下面,结合我市实际,我讲三点 ...

  • 在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一在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是在我省森林生态屏障基本形成,生态建设处于"治理大于破坏"阶段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和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