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作人散文风格

浅析周作人散文风格

前言

以往提到周作人最先想到的便是其在政治上的偏离,直到上学期偶然借阅了钱理群所著《周作人》传,莫名的被这个追求平淡、孤独苦寞而又学识渊博的人所吸引。于是开始借阅其作品。觉得其散文也是别有味道。尤其喜欢他在“闭户读书”时期的作品。于是选择浅析其散文风格作为期末论文。一方面是出于对其散文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对一直将其散文风格形容为“平淡”稍有疑义。

文章概要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研究周作人的散文风格。以往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评价往往都是“平淡冲和”,或者“平实冲淡”,但我本人对此并不是很赞同。打算先了解前人对其散文风格的看法,找到自己与前人观点的异同。通过分析周作人作品《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苍蝇》等所包含的丰富的意味及周作人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分析,希望能以此证明,用“平淡冲和”来形容周作人的散文是不准确的。

正文

前人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研究

1、以金燕《灰色天空下的温暖一评周作人散文的创作风格》,孙艳平《论局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和刘春香《周作人散文的冲淡美》为代表,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周作人散文中“平淡”、“冲淡”等艺术特征都给予充分言述。

2、吴仁援的《论周作人散文的风格》则开篇便明确指出用“平淡”来总结归纳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质或者整体风格都是不准确的,认为“周作人散文中透溢弥漫出的是苦涩味、流氓态、人文性、平民化、浙东气,由此而形成的其散文的显著特征是平缓、平正、平实、平易、平质”。

3、阿英在《周作人小品序》中所提到的:“平淡冲和”这正是周作人小品文的最显著的特色,也就是田园诗人所必然采取而发展到高度的形式。就现代的小品文成果上看,在“新小品”还没有成长,而“杂感文”不能算主要的小品文的时候,周作人的小品文,在史的发展上,我们是不能不予以重大的估价的。

我的观点

我个人我比较赞同吴仁援在《论周作人散文的风格》中所提出的观点:用“平淡”来总结归纳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质或者整体风格都是不准确的。他的散文简洁却不平淡,透溢弥漫出的是知识性、趣味与苦味。

一、简洁却不平淡

周作人许多作品都是简洁却不平淡的。如《雨天的书》。朱光潜曾说:“这书的特质,第一是清,第二是冷,第三十简洁。”1周作人的散文确实是简洁的,没有装模作样堆字积句,清淡,闲散。但却有着常人达不到的知识性,知识结构全面,古今中外的知识随手捏来,读其散文称得上是开卷有益。正如徐志摩所说:他是个博学的人;他随手引证,左右逢源;但意见和见解都是自己的,和他的文章一样。”2拿《故乡的野菜》一文来看。文中既有民谣如“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充满了趣味。又引用诸多古籍,如“《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彦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多种野菜的科普知识,名称,药用食用价值等。如“黄花麦果通称鼠麴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文中还提到了日本的《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怕未必有吧!包含如此丰富的知识,囊括古今,充满趣味的散文用“平淡”来形容当然是不准确的。

二、清淡中充满情趣

在《苍蝇》篇里,周作人引了小林一茶的一句诗:“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虽是引用,也让读者感觉趣味横生。朱光潜曾感慨道:“小林一茶的那种闲情逸趣,周先生随还不能比拟,而现在中国作者中,周先生而外,很难找得第二个人能够做得清淡的小品文字。他究竟坏死有些年纪的人,还能领略闲中情趣。如今天下文人学者都在那儿著书或整理演讲集„„以后让我们同周先生坐在一块,一口一口啜着清茗,看院子里的花条虾蟆戏水,听他讲‘故乡野菜’、‘北京的茶食’、二十年前的水师学堂和请坡门外的杨三姑一类的故事,确实一1

2 《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第7页 《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第27页

大解脱。”3

三、平淡文字里的浓浓情谊与苦味

“最有苦味是周作人最自负的一点”4他在《药味集自序》中说:“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今以药味为题,不自讳其苦”。可见周作人的散文中是充满了苦味的。爱罗先珂离开后的第二年,周作人写了《苦雨》。文中提到了院子里的积水与蛤蟆的叫声:“这回的大雨,只有,两种人最喜欢。第一是小孩子们„„第二种喜欢下雨的则为蛤蟆„„蛤蟆在水田里群叫,深夜静听,往往变成一种金属音,很是特别„„”字里行间没有牵挂、惦念和担心。但不禁令人联想到:爱罗先生如果在,他一定会如川岛等大人一样加入到孩子戏水的队伍中去,也一定会和周作人一起细听蛤蟆的叫唤„虽是淡笔却饱含浓浓的情谊。而钱理群在《周作人传》对此评价道:也许周作人什么也不会想,因为他早就表示过:“漂泊孤独的诗人,我想你自己的悲哀也尽够担收了,我希望你不要为了住在沙漠上的人们再添加你的忧愁的重担也罢。” 再苦的酒也得独饮,悲哀的重负只有自己背起来。这其中透出的苦味也是浓厚的。

四、作者自身的性格特点

周作人自己曾说过,“我近来极羡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但是看古代或魏国文学才有此种作品„„像我这样偏急的脾气的人,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的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5周作人一直在追求平淡,他的性格中,确实有一种“居家和尚”式的淡漠,对亲情和世事都看得很淡,时时要把自己从所属的一切人事纠缠中,解脱出来,遗世独立,以获得一种逍遥出世的自由和安宁。另外相比较鲁迅的性格比较峻急,热烈而又冷峻。周作人则比较安静、和缓、低调。但他的性格中有强硬和固执的部分。如他与鲁迅绝交后却拒不相见,一直到鲁迅死去,似乎兄弟也没有和解。决绝、固执可见一斑。再有,与弟子沈启无翻脸。沈启无,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周作人“知堂四弟子”之一,后来,却因为1943年8月27日,片冈铁兵的一次演讲而与沈启无反目,并于1944年3月15日发表《破门声明》,将沈启无逐出师门,致使沈启无“使我一切生路断绝”。当时许多人背后议论,但周作人同样是固执不纳。可见,周作人的性格中有其固执决绝3

4 《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第8页 《周作人概观》(舒芜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第34页

5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第26页

的部分,绝不是人们所以为的温文尔雅,一团和气。文如其人,他的文章中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如《苍蝇》中描写对苍蝇的玩儿法:我们把它捉来,摘一片月季花的叶,用月季的刺钉在背上,便见绿叶在桌上蠕蠕而动„„我们又把他的背竖穿在细竹丝上,取灯心草一小段,放在脚的中间,他便上下颠倒的舞弄,名曰“戏棍”;又或用白纸条缠在肠上纵使飞去,但见空中一片片的白纸乱飞,很是好看。倘若捉到一个年富力强的苍蝇,用快剪将头切下,它的身子便仍旧飞去。从这段描写中也可以窥见他的冷漠。仅用平淡来形容实在太过单薄了。

其次周作人的散文中包含了他对人生的忧患,对现实的忧虑,及自我的孤独与苦寂。《结缘豆》中有这样的句子,“为什么这样的要结缘的呢?我想,这或者由于不安于孤寂的缘故吧。富贵子嗣是大众的愿望,不过这都有地方可以去求,如财神送子娘娘等处,然而此外还有一种苦痛却无法解除,即是上文所说的人生的孤寂。孔子曾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人是喜群的,但他往往在人群中感到不可堪的寂寞,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周作人的人生,多半时候也都在寂寞中度过,他把自己的居处题为苦雨斋。对于他来说,读书也是以结缘来摆脱人生寂寞的方法。平淡要求的是内容和情感的闲适,从整体来看,周作人的散文绝大部分是不能平淡的。

周作人的散文确有其平淡之处,《鸟声》、《故乡的野菜》等文章也确实是平淡而丰腴,但用“平淡”来总结归纳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质或者整体风格却是不准确的。他的散文简洁却不平淡,透溢弥漫出的是知识性、趣味与苦味。

参考文献:《周作人传》(钱理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0) 《周作人传》(止庵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谈龙集》(周作人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周作人散文名篇》(周作人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0) 《周作人人生笔记》(周作人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9) 《看云随笔》(周作人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 《怀旧》(周作人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

《周作人经典作品选》(周作人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 《回望周作人 知堂先生》(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回望周作人 其文其书》(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回望周作人 周氏兄弟》(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回望周作人 国难声中》(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回望周作人研究评述》(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周作人经典作品选》(周作人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周作人概观》(舒芜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相关文章

  • [喝茶]教案
  • 喝 茶 一.教学要求 1.要求掌握这篇文章的大意. 2.体会周作人所追求的情趣和字里行间隐含的"涩味". 3.掌握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二.学习要点 1.掌握<喝茶>这篇散文的基本写作思路. 2.体会周作人散文中"闲话"的情趣和耐人寻味的&quo ...

  •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赏析教案
  • 故乡的野菜赏析 周作人说:「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余秋雨说:「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我们也曾读过许多与故乡有关的作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与乡情有关的成语:「落叶归根」: 谚语:「人不离乡,鸟不离枝.」 一. 作者简介 1.学习多种语言 鲁迅的二弟,青少年时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1. 诗界革命:梁启超提出,核心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止于对宋诗派的模仿,始终是 在传统范围内的调整和改良,并未实现诗歌的现代变革.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 2. 3. 提高到经史.语录.律例之上,打破了千百 ...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2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轮复习资料----新诗 第一个十年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诗界革命"的演变 梁启超 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构想 ...

  • 论苏雪林的散文批评
  • 2011年第1期第24卷(总111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No.12011General No.111 Vo1.24 论苏雪林的散文批评 吕若涵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鲁 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

  • 谈相关散文的对比赏析
  • 第28卷第l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月Ⅵ)z.28No.iJ0llm硪可TangSh锄TenchersConegeJ口n.2006 谈卒且荑散文的对比费析 陈仕持 (湖南科技人学人文学院,湖南411201) 摘要:散文重要,但散文比较难于读解赏析.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相关散文进行对比研究不失为一 ...

  • 现代文学史试题
  •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轮廓及人文精神 小说篇 中国现代小说:深沉而雄厚的人性画廊 第一章 鲁迅的小说:"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第一节 <呐喊>与<彷徨>: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双刃剑 第二节 <故事新编>:神话历史的现实演绎 第二章 &quo ...

  • 现代名词解释
  • 新月诗派:新月社内部逐渐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新月诗派.以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作为他们的代表性刊物,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前期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他们致力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