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春玲

1978年以来实施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持续的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与此同时,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也在不断扩大,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这些变化目前仍在继续。近年来几项重大的国家政策对这方面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影响,社会分层系统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1、 结构震荡后的平缓期来临

1990年代后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与之前的局部改革不同,新的改革深化政策导致了社会群体利益的极大分化,尤其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私有化和股份制改造(企业改制),对中国的社会分层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一时期的改革推进过程中,有一批人极大获利,比如,通过企业改制,一些原有国有或集体企业管理者成为了有产者(企业主或企业股东);政府调控能力强化与市场化同时推进,使许多政府官员有机会通过寻租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另外相当大一批人则成为改革的牺牲品,他们失去了工作,在缺乏心理和技能准备的情况下,被抛入市场,他们中的许多人落入贫困状态。利益受损的还有农民,他们外出打工的机会明显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极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与企业改制相伴随的是长达数年之久的经济疲软,这使下层社会的部分成员的生活状态极度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贫富分化现象凸现,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冲突事件时常发生。

2001年以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企业改制)逐渐完成,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逐渐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新的社会位置。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持续增长,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的就业岗位增加,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同时,长达数年之久的经济疲软时期似乎已经结束,消费指数开始缓慢回升,房地产、汽车和旅游等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环境的明显改善,使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和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逐渐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加快,政府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经济体制与世界市场体系的接轨,市场体制和竞争规则在逐渐地完善。这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非国有部

门的扩张进一步加快,它向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在这一部门,私营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员的人数在增长,大中企业主的资本积累速度在加快,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在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使教育的经济回报率不断增长,专业技术人员的经济地位持续上升。2002年新的一届政府上台以后,显露出一些新的社会政策倾向:即通过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政策来扶助弱势群体和贫困人群,并强化个人税收政策以控制贫富分化的趋势。总之,2001年以来,虽然社会经济分化仍然在继续,但没有像1990年代后期那样给人们的心理和生活状态造成巨大波动,经济环境改善和经济稳步增长,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在社会中上层,政府及其各级官员致力于完美市场的制度建设,使他们与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趋向于妥协一致,并达成较为和谐的关系。在较低社会阶层中,人们似乎正在接受他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

2、 阶层分化现象显现

经过二十几年的持续的社会经济分化,中国社会的分层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较为均等化的、构成较为简单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2001年以来,社会阶层分化出现了结构化和稳定化的趋

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于2002年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以及2001年实施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当前中国社会已分化出十个主要的社会阶层: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即干部),他们在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2%;2)经理人员阶层,他们所占比例为1.6%;3)私营企业主阶层,他们所占比例为1%;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他们所占比例为4.6%;5)办事人员阶层,他们所占比例为8.1%;6)个体工商户阶层,他们所占比例为11.1%;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他们所占比例为11.2%;8)产业工人阶层,他们所占比例为13.5%;9)农业劳动者阶层(即农民),他们所占比例为42.9%;10)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他们所占比例为4.8%。

根据这项研究,十个社会阶层的社会经济差异仍在继续扩大,并出现了结构化的趋势。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因其掌握着当前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组织资源(即权力资源)而居于最优势的地位。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因掌握着大量的经济资源而居于较优势地位。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因掌握着文化资本而在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地位不断提升。办事人员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因拥有少量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源而处于社会的中间位置。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随着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大量减少而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下

降。农业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则位于社会底层,他们中的许多人处于贫困或半贫困状态。

3、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对收入分配的追踪研究(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收入分配》1999),经济改革前夕(1978年),全国基尼系数约为0.30,其中城镇为0.16,农村为0.21;1988年全国基尼系数上升为0.38,其中城镇为0.23,农村为0.34;1995年全国基尼系数进一步上升为0.45,其中城镇为0.29,农村为0.43。另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世界银行 《知识与发展:1999/2000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9;),198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9,属于全世界最低行列;到1995年基尼系数上升为0.42,已经超过东欧、南亚和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进入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行列。清华大学李强计算的1997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46。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根据2001年抽样调查数据计算的2001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49。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控制。

根据2001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当前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异十分明显。收入最高的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收入是收入最低的农业劳动者的收入的27倍,是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业员工收入的6至9倍。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经理人员阶层的收入是农业劳动者收入的6至9倍,是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业员工收入的2倍。收入五等分组数据显示,收入最高的20%的就业者的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的就业者的收入的33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城镇就业者的平均月收入是农村就业者平均收入的2.5倍,发达地区就业者的平均月收入是欠发达地区就业者收入的2.5倍。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目前仍在扩大,政府采取的一些试图缩小地区差异的政策——如推动西部大开发和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等——都还未显示明显效果。

阶层收入差异阶层农业劳动者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业员工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国家与社会管理者Value 在业者平均月收入[***********][***********][1**********]01

收入五等分组和地区差异收入五等分组差异和地区差异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乡村城镇最高收入组中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下收入组最低收入组Value 在业者平均月收入[***********][***********]4

4、 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在逐渐变化

经历了1990年代中后期的消费疲软时期之后,2001年以来,人们的消费欲望开始重新启动,人们在消费低潮时期积累的大量储蓄,在最近一两年里开始用于购买较大件的消费品,购置房产和汽车以及旅游成为大中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投资房产、购买小轿车和度假旅游不再是少数暴发户才能享有的特权,拥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工薪阶层开始加入这些商品的消费行列。毫无疑问,这些新的消费品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来临。不过,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在大城市(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的中青年人群中流行,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收入较低的农村人口,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程度仍然是较低的。而且,城乡之间、大中城市与小城市之间在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非常大。

2001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家庭日常经济开支中,用以食物方面的费用占到一半左右(51.6%),是家庭经济的最主要的开支。第二位的开支是子女的教育费用,在有学龄子女的家庭中,教育费用占家庭总开支的四分之一左右(25.3%)。子女教育费用尤其是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因为大多数农村家庭有两至三个或更多的子女,而家庭收入又比较低。有学龄子女的农村家庭日常经济开支中,子女教育费用所占比例平均为28%,其中约有14%的家庭,其子女教育费用占家庭日常经济开支的50%以上。子女教育费用抑制了农村家庭其它项目的消费。除了食物和教育开支,另外的开支主要用于水、电、煤气和电话费用。在家庭日常经济开支中,用于休闲娱乐的费用所占比例很低,平均只占1.3%,其中城镇家庭休闲娱乐费用占家庭日常经济开支的比例为2.1%,而农村家庭休闲娱乐费用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一(0.7%)。全国大约有80%的家庭不在这方面消费,其中农村约90%的家庭没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娱乐消费方面的阶层差异也不明显。十个社会阶层中,只有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成员在这方面的消费略高于其它阶层,但这三个阶层的休闲娱乐消费也只占其家庭日常经济开支的2.7%至3.6%之间。在休闲娱乐方面最愿意消费的人群是21-30岁的城镇青年,但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休闲娱乐方面消费的主力是公款消费,大多数的中国人还是不愿意花私人的钱去休闲娱乐。学者们称此为高收入群体的低消费倾向,许多收入较高的人在安排基本生活需求消费之后,把余下的钱存入银行。因此,近十年来中国居民的储蓄率一直很高,而且20%的高收入者拥有80%的居民储蓄。

最近的两年里,人们开始把储蓄的钱投入房地产市场。在1990年代以前,90%以上的城镇居民是租住公有住房(政府所有或工作单位所有的住房),而农民则是自建住房。当时的中国基本上不存在房地产业。政府推行住房体制改革以后,福利分房停止,绝大多数的公

房被私有化。2001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或计划购买商品房。因工作单位已不再提供福利房屋,新就业的年轻人想要获得住房只能通过市场租房或购买商品房,而已购买了廉价公房的中老年就业者则想购买第二套住房以改善居住条件。新购商品房一般比原来的公有住房的居住面积要大而且配套设施更完备。购买商品房的同时,人们还花大量的钱进行房屋装修和配置家具。新的家居环境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当然,这股风潮刚刚在大城市中刮起,在未来的几年中,它将向中小城市漫延。根据2001年的调查,人们居住的房屋中有84%是自己的私有住房,在城镇中自己拥有私有住房的比例为68%,其中33%为祖传或自建房屋,26%是购自单位的公房,只有8.6%是购自市场的商品房。同时,现有住房中28%没有厠所,75%没有洗浴设备。因此,中国人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来达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基本条件。

现代生活方式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拥有必备的家用电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中期,中国家庭的电视、冰箱和洗衣机(所谓的三大件)的拥有比例快速提高,并在大中城市得到普及,同时向富裕的乡村地区扩散。然而,1990年代后期以来,家用电器的拥有比例提高速度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大量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没有提高,无能力购买家用电器,同时,城镇中又出现了一些贫困家庭,他们也无能力购买电器产品。2001年的调查显示,在城镇中,彩电、冰

箱、洗衣机和电话的拥有比例都超过了50%,而乡村中只有彩电的拥有比例超过50%。目前,全国有4.2%的家庭没有任何一件家用电器,其中,城镇中的比例为3.1%,乡村中的比例为5%。同时,有21.4%的家庭仅有一件电器(通常是黑白电视机,少数是彩电),在城镇中仅有一件家电的家庭占8.4%,在乡村占到31.4%。在乡村地区还未能普及最基本的家用电器的同时,在大城市人们开始了第三轮的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淘汰旧款式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通常被转买到农村地区),购买最新款式的电器。2003年最热门的消费品则是家用小轿车。2003年1至7月全国销售轿车99.89万辆,其中北京1至6月卖出8万多辆,尽管其销售受到非典病的影响。目前,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北京家庭拥有私人轿车。尽管目前从全国范围来说,家用轿车拥有比例还极低,但未来几年里,这一比例将会大幅度提高。家用轿车将会给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变化。

家庭拥有家用电器和机动车比例(%)

全国 城镇 乡村

71.3 85.8 60.2 彩电

40.9 64.7 22.5 冰箱

50.8 68.3 37.4 洗衣机

VCD 或DVD 机 29.4 42.1 19.6

18.5 25.3 13.2 组合音响

13.3 25.8 3.6 空调

53.4 72.0 39.0 电话

6.1 12.1 1.5 电脑

24.4 21.4 26.6 摩托车

1.3 1.9 0.9 小轿车

黑白电视机 38.0 23.8 48.9

5、社会经济分化的未来趋势还不确定

虽然绝大多数学者都承认中国社会正在日趋分化,但对于2001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分化的后果以及未来社会分层体系的发展趋势,社会学家有着完全不同的估计,这些针锋相对的观点成为当前学术界及公众传媒争论的焦点。总体来看,目前存在三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第一种可以称之为“断裂化”论点。这些学者提出,90年代中期以来的社会分化导致了一个“断裂社会”的出现,其表现形态为:整个社会分裂为相互隔绝、差异鲜明的两个部分——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经济财富以及其它各类资源越来越多地积聚于上层社会或少数精英分子手中,而弱势群体所能分享到的利益则越来越少,他们与社会上层精英分子的社会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从而形成与上层社会相隔绝的底层社会。持“断裂化”观点的学者认为,目前的社会经济分化必将导致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社会上层与下层相互对立,虽不可能马上发生社会动乱,但一旦矛盾激化是有要可能发生社会冲突的。与“断裂化”观点完全相反的一派观点被称之为“碎片化”论点。这些学者认为,当前的社会分化是一种多元的、相互交叉的分化,它并未导致界线分明的阶级或阶层,当然更不可能出现“断裂社会”,最多出现一些利益群体,而这些利益群体在不同的分化坐标上是相互交叉的,它们之间不存在绝对的、不可逾越的分割界线。传统的几大阶级或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被分化为许许多多的小群体,这些小群体如同一个个的碎片,而这些碎片并未显示出集聚为几大阶级或阶层的迹象。因此,他们认为,当前的社会分化趋向于“碎片化”,碎片化状态的社会群体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或激烈的社会冲突,但未来的发展形势如何现在还难以确定。与上

述两种观点不同的第三种观点是“中间层化”的观点。这一派观点认为,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中国社会逐渐分化出等级性的几大阶层,而与此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又导致教育水

平不断提高以及白领职业迅速扩张,从而向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上升流动机会,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社会中间层日益发展壮大,而社会顶层和底层都将缩小。因而,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由“金字塔形”转变为“椭园形”。“中间层化”学者进一步认为,社会中间层的发展壮大,将使中间层的社会政治态度成为社会主导价值,并整合整个社会,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些争论表明,中国社会分层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还处于不确定之中,它将走向“两极化”、“中间化”还是“碎片化”将取决于其它的一些因素——如政府的政策取向、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状况等等。


相关文章

  • 11社会学概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1. 社会不平等 广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狭义:指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异.(美国学者赫勒) 2. 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探索者 卢梭 <论人类不 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证了不平等 ...

  • 风险社会时代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 风险社会时代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丁越峰 向家宇 * 摘 要:风险社会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运作逻辑和社会形态.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城市贫困问题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贫困阶层的个体化趋势逐渐明显,贫困个体对制度环境的依赖程度更深.贫困阶层在开放政治格局中的弱势地位逐渐定型,权利诉求渠道受阻,面临着 ...

  • 提高员工敬业度:四种趋势
  • 提高员工敬业度:四种趋势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中国企业员工敬业度较低的症结在哪里?组织内的等级关系难辞其咎. 注意等级的危害 中国企业员工敬业度较低的症结在哪里?组织内的等级关系难辞其咎.中国企业管理人员通常称直接向自己汇报的人为"下级",这表明在中国企业内存在着类似" ...

  • 李强 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
  • 李强 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     作者:李强    发布时间:2012-03-12   信息来源:社会学视野网     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 李 强 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摘要]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在社会分层和 ...

  • 在马克思与韦伯之间
  • 在马克思与韦伯之间 --近年来国内阶级理论研究综述 摘 要:阶级理论和阶级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更是多年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和持续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向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回归的呼声和趋向.本文首先梳理了在阶级研究领域占统治地位的两大理论传 ...

  • 社会学:社会流动
  • 第二节 社会流动 有人曾经贫穷但现在却很富有,这是一种变化:有人以前有稳定的工作可现在却处于失业状态,这也是一种变化,无论是社会成员个体,还是阶级.阶层等社会群体,都不会永远固定在其社会地位上,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使其变动社会地位,不管是变好了还是更糟了.这就是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的调整过程主要 ...

  • 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流动
  • 题目:结构化理论和建构主义下中国农民工 阶层的形成探究 姓名:曹羽 专业:社会学系 学号:1000016806 提交日期:2010年12月30日 目录 结构化理论和建构主义下中国农民工阶层的形成探究 .................................................. ...

  • 教育社会学
  • <教育社会学>知识汇总 1.1917年出版的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史密斯的<教育社会学导论>. 2.1947年,教育社会学家布朗出版了<教育社会学>. 3.涂尔干,又译迪尔凯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03年发表论文<教育与社会学 ...

  • 金融时间序列模型挖掘方法分析
  • 金融时间序列模型挖掘方法分析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现代金融业己经成为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金融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对金融市场本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高效与安全,探求金融市场的变化规律,提高金融管理与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