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培养方案

西安工程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专业代码:080804)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面的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工程设计、实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能够胜任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工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从2002年开始建设,2007年获得二级学位授权硕士点。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10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 获得专利授权100余项;专利转让2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累计科研到款1000余万元。学科点现拥有陕西省智能电网输变电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中心、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电机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等。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先进电力电子变换拓扑及控制策略和电力系统在线监测、保护与控制理论及技术等。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电力电子变换与电力传动

该方向研究各种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的电路拓扑、系统建模和控制策略及实现,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的动态控制技术。包括PWM 变换电源的全数字调制理论

和动态控制技术、PWM 快速跟踪控制技术;交流电机的非矢量控制和非直接转矩控制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多单元同步的控制系统;纺织印染电气设备的先进控制技术等。

2、光伏发电与新能源并网逆变技术

该方向研究光伏发电与新能源并网逆变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光伏发电的MPPT 新技术;新能源并网逆变的主电路拓扑和并网控制技术;微型逆变器的组网及相关技术;孤岛检测原理及技术等。

3、智能电网在线监测

该方向研究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的先进传感技术、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和技术。包括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的全状态在线监测和动态增容方法和技术;智能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智能电网的先进传感和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等。

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该方向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继电保护新原理及新技术和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新技术。包括大规模电网的安全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控、潮流和安全控制的优化策略和系统规划;智能电网的新型继电保护原理及与一次设备一体化新技术;电能质量快速响应的高精度控制新技术等。

三、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负责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其它必选环节包括,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听六次相关学术报告)和科研(实践)环节2学分。

课程计划设置见下表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研究生补修大学本科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

1、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考试成绩如实记载。

2、课程名称见上表。

七、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环节应在第三学期中期前结束(最迟11月底前),开提前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0篇),要求近3年的文献不低于50%。

八、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按照《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手册》及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十、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起开始执行。

西安工程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信号与信息处理)

(专业代码:081002)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通信技术、信息处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科技工作的技术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从2003年开始建设,2005年成立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点。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8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累计科研到款800余万。学科点现拥有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微波通信实验室、移动及光纤通信实验室、程控交换实验室、电子综合实验室、通信综合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等系列专业实验室。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研究领域广泛,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教学培养能力的我校重点学科。

主要研究领域:

信息管理与集成、实时信号处理与应用、DSP 应用、图像传输与处理、光纤传感与微弱信号检测等。还开展了FPGA 的应用、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测温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本学科的研究特色,力争在某些学科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除上述主要领域外,还开展了基于场景的语音信号处理,指纹识别技术以及图像识

别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1、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利用Zigbee 技术解决工业现场中的通信问题。 2、图像采集与处理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红外热像技术的碳纤维材料性能检测以及图像处理在医学、工业领域的应用。

3、现代纺织工业信号检测与处理方向

主要研究面向纺织工业各类工艺参数、织物参数、环境参数的检测、分析与处理的一体化。

4、嵌入式技术的工业应用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面向嵌入式应用可靠性、嵌入式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和嵌入式信息处理技术。

三、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负责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必选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听六次相关学术报告)和科研(实践)环节2学分。课程计划设置见下表。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研究生补修大学本科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

1、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考试成绩如实记载。

2、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

七、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环节应在第三学期中期前结束(最迟11月底前),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0篇)。

八、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按照《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手册》及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十、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起开始执行。

西安工程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专业代码:081101)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从1978年开始建设,1986年成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硕士点,2007年依托该学科,批准成立陕西省纺织测量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成立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承担各类课题150余项;累积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学科点现拥有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实验室10个,实验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容错控制、多变量控制、系统辨识、过程建模与优化、故障诊断与预报、复杂系统的优化与调度、智能优化与智能维护、复杂性理论研究、调速与伺服、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软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将上述技术与方法加以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等。

主要研究方向:

1、纺织印染现代检测技术

该研究方向以现代检测技术为理论基础,综合了现代测试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纺织工程等技术。研究特色集中在纺织产品性能测试技术、纺织印染工艺参数在线监控方面。

2、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该研究方向属于电力系统、检测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智能控制等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成为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3、纺织行业复杂运动控制系统

该研究方向以自动控制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了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与网络等技术。面向纺织行业大型设备的电气传动系统及其运动控制研究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

4、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本研究方向以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智能化的系统。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纺织、印染、服装工业领域,以提高纺织领域的工业现代化和智能化,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

5、系统数字建模及控制策略

研究方向是以先进决策理论、控制理论和现代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面向多种复杂系统和环境下的动态决策与控制的全数字化仿真与实现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

三、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负责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必选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听六次相关学术报告)和科研(实践)环节2学分。课程计划设置见下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研究生补修大学本科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

1、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考试成绩如实记载。

2、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控制原理及应用

七、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环节应在第三学期中期前结束(最迟11月底前),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0篇)。

八、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按照《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手册》及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十、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起开始执行。

西安工程大学

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专业代码:081102)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从2002年开始建设,2004年成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点。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 获得专利授权4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累计科研到款1000余万元。本学科是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纺织测量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支撑学科。现拥有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室、控制系统综合仿真实验室及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良好的研究团队。

主要研究领域:

先进控制系统与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工业控制、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与仿真、检测技术等。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测试技术

该方向研究现代测试系统的相关技术和设计方法, 包括测试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接口技术、GPIB 总线测试系统、VXI 总线测试系统、PXI 总线测试系统、网络化测试系统。

2、嵌入式控制技术与装置

嵌入式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小型计算机系统。研究重点是将其作为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实现工业领域的自动控制、故障诊断、自动报警、本地监控或远程监控,达到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3、虚拟技术与软测量技术

通过应用程序将计算机和数据采集硬件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创建一台虚拟仪器,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的应用。利用LabVIEW 软件组建测量系统和仪器面板,通过操纵计算机的面板实现对被测对象的自动采集、测试和信号分析。

5、现场总线技术与计算机网络

该方向研究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研究重点是现场总线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以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6、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

该方向研究计算机视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重点是图像处理和图像序列建模方法以及复杂对象的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和工业在线检测和控制。

三、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

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负责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必选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听六次相关学术报告)和科研(实践)环节2学分。课程计划设置见下表。

检测技术及其自动化装置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研究生补修大学本科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

1、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考试成绩如实记载。

2、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七、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环节应在第三学期中期前结束(最迟11月底前),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0篇)。

八、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按照《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手册》及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十、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起开始执行。

西安工程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系统工程) (专业代码:0811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系统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系统工程方向的理论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从2007年开始建设,2011年成立系统工程硕士点,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30余项;累计科研到款300余万;学科点现拥有电子信息综合实验室、智能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实验室、控制系统综合仿真实验室及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良好的研究团队。

主要研究领域:

系统最优化设计;决策支持系统;复杂系统建模等。 主要研究方向:

1、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

复杂系统是由大量相互作用或相互分离的子系统结合在一起,它的复杂性从定量上来讲数学模型是高维的,具有多输入多输出;从定性上来讲系统具有非线性、外部扰动、结构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对于现代大型工程项目(如水利、航空、航天、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必须将其视为复杂系统来分析设计和规划实施。复杂系统设计涉及面广、影响系统的因素较多,目标函数多、子系统和组

成单元数目庞大,并具有多层次、多关联、动态和信息不完备的特点。复杂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建模、系统多层级控制方法及多目标优化问题。

2、机器人控制

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多种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及新兴科技领域的多方面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机器人的应用需求不断地增加,多主体动态在不可预测环境中的问题求解已成为信息自动化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大挑战性课题。机器人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足球机器人策略研究,机器人智能路径规划等。

3、电力系统及制造系统调度理论与方法

电力系统调度研究电力系统中电厂优化调度问题,利用先进优化算法,研究能源优化调度方案,对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优化利用能源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系统调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不确定车间调度、柔性调度、机器可用约束调度、批处理机调度和可重入调度、多目标智能调度以及智能调度技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等。

三、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负责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

低于1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必选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听六次相关学术报告)和科研(实践)环节2学分。课程计划设置见下表。

系统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研究生补修大学本科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

1、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考试成绩如实记载。

2、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控制原理及应用

七、论文开题

各学科应对论文开题的时间、要求、形式、文献阅读量可参照以下做出具体规定。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环节应在第三学期中期前结束(最迟11月底前),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0篇)。

八、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按照《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手册》及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十、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起开始执行。

西安工程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专业代码:0811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系统性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是从2008年开始建设的,2011年成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20余项,累计科研到款200余万元;获得专利授权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本学科点现拥有数字图象处理实验室、电子信息综合实验室、智能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实验室、控制系统综合仿真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可以完成各种规模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信号处理与分析、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简介:

1、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该方向研究计算机视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重点是图像处理和图像序列建模方法以及复杂对象的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和工业在线检测和控制。

2、智能控制及智能系统:该方向主要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和智能算法

以及在生产过程建模、智能控制和智能系统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将控制、优化、决策与调度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建立面向应用的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着重研究各类复杂信息系统的优化、控制决策与调度。

3、智能机器人:该方向开展智能机器人技术,机器人环境信息识别技术,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方法,机器人群体协作行为与智能控制方法,机器人网络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负责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必选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听六次相关学术报告)和科研(实践)环节2学分。课程计划设置见下表。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研究生补修大学本科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

1、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考试成绩如实记载。

2、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七、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环节应在完成课程学分第三学期中期前结束(最迟11月底前),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0篇,近三年文献不得少于70%)。

八、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按照《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手册》及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十、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起开始执行。

西安工程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导航、制导与控制)

(专业代码:08110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导航、制导与控制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从2007年开始建设,2011年成立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硕士点。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3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8项;发表论文50余篇;累计科研到款420余万元。

主要研究领域:

信息获取技术、多信息融合转换技术、先进导航与制导系统、先进飞行控制技术、导航、控制系统仿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惯导测试设备及测试、制导与系统仿真、航空器机载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航空导航、控制及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运动控制系统仿真与集成技术等。

主要研究方向:

1、空间复杂环境下分布式动态多智能体决策研究

本方向研究使用空间较为复杂环境的多智能体的行为决策,结合环境并基于

粗糙集、模糊集等方法构建不确定性多层次动态决策,为多智能体提供最优的行动准则。

2、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弹道拟合方法研究

本方向研究使用先进智能化方法如遗传算法等完成由已有探测数据向真实弹道逼近的过程。

3、多智能体的协同导航与定位的研究

本方向研究使用多智能体间通过通信与探测,利用拓扑结构信息,结合内部简单导航装置,完成个体定位估计的过程。

4、运动网络多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

本方向研究利用多移动传感器平台跟踪多非合作体,利用贝叶斯滤波算法及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完成对目标的运动轨迹估计过程。

三、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负责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必选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听六次相关学术报告)和科研(实践)环节2学分。课程计划设置见下表。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研究生补修大学本科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

1、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考试成绩如实记载。

2、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控制原理及应用

七、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环节应在第三学期中期前结束(最迟11月底前),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0篇)。

八、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审与答辩按照《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手册》及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十、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起开始执行。

西安工程大学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10

一、专业学位点简介

控制工程专业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主干学科,本专业具有实力雄厚的导师队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5人。控制工程专业依托的电子信息学院拥有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智能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实验室;控制系统综合仿真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测控与变频控制综合实验室,实验中心面积达126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00余万元。

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专利授权60余项。本专业面向企业解决了大量相关工程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本专业学位重点培养研究生掌握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应用能力。强调使学生既掌握较为坚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工程应用,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控制专业知识,了解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技术、教育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人才。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拓宽口径的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设计、仿真和实验技能,特别是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或其它相关学科领域内独立开展研究工作。能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现代

控制、计算机、自动化和系统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具有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新控制系统的能力。能够成为从事设备制造及生产、工程施工、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控制系统设备、控制装置的设计、研发、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从事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开发设计能力、工艺设计和实施能力及使用维护等能力。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容错控制、多变量控制、系统辨识、过程建模与优化、故障诊断与预报、复杂系统的优化与调度、智能优化与智能维护、复杂性理论研究、高性能调速与伺服、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软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将上述技术与方法加以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等。

三、研究方向

1、纺织印染现代检测技术

该方向以现代检测技术为理论基础,综合了现代测试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纺织工程等技术。研究特色集中在纺织产品性能测试技术、纺织印染工艺参数在线监控方面。

2、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该方向属于电力系统、检测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智能控制等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成为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3、纺织行业复杂运动控制系统

该研究方向以自动控制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与网络等技术。面向纺织行业大型设备的电气传动系统及其运动控制研究是本方向的主要特色。

4、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该研究方向以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智能化的系统。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纺织、印染、服装工业领域,以提高纺织领域的工业现代化和智能化,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

5、智能电网在线监测

该方向研究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的先进传感技术、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和技术。包括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的全状态在线监测和动态增容方法和技术;智能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智能电网的先进传感和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等。

四、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专业实践环节不低于10学分。专业实践类课程2门3个学分,工程实践7个学分。课程计划设置见下表。

控制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五、培养模式

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2.5年。学位课程主要在校内完成,实践环节可在生产企业、管理现场或实验中心、科研单位等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可集中,亦可分散、分段进行,同时亦可与课程学习、课题研究穿插、同步进行。具体内容和时间由导师负责安排实施。

2、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0.5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组指导下制定专业实践计划,进行专业实践,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专业实践报告经导师组和实践单位审议通过,学院审核后,获得相应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学位论文、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开题在全部课程学习结束合格后进行。学位论文开题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论文答辩按照学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细则执行。


相关文章

  • 兰州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团委20**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20xx-20xx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电信学院团委在校团团委、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共青团理念,以提高大学生整体 ...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宿舍网络改造方案新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宿舍网络改造方案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网络拓扑如下: 可以看到用户学生宿舍端的交换机与核心交换RG6810E 直接互联,提供学生用户的校内网和公网的业务访问. 按照中国电信现有的宿舍宽带网络接入服务架构和技术,同时结合校方的需求针对校园网络的改造,可以提供如下两种解决方案来供校方 ...

  • 20**年大学学生会个人工作报告
  • 揭下2009年的日历,翻开崭新的岁月,在展望未来,心潮澎湃的同时,也不忘回首过去的日子。沿着来时的脚印,回望往昔的点滴,我们将会吸取更多的经验,无论是失败或是成功,都给我们带来一笔宝贵的财富。携着这些财富,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将更加坚实。 一 个人简介 xx,xx理工大学07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xx理 ...

  • 社团联合会简介
  •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社团联合会简介 电子信息学院社团联合会是一个由学生们自己组织.自己参与的群众性学生组织.该社团联合会在党委的领导下.团委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全院社团管理工作.电信学院社团联合会作为连接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与学院各社团的枢纽,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

  • 20**年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 xx年年下半年的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分为个人简介、学习工作报告、学生社团工作报告、公司合作报告、研究生计划进展、科研与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财务收支决算报告、优秀作品集锦、2009年主要工作重点等部分,欢迎钦鉴。 一 个人简介 张帆,东华理工大学05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东华理工大学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东华理 ...

  • 职院生源扩招推广方案
  • 职院生源扩招推广方案 序言 近年随着国家政策鼓励提高国民整体的素质,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扩大生源这一举措也得到深入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各大院校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了各自的品牌专业以及扩大生源的招生比例。由于社会分工日益明显,新的需求动态变化,新的专业设立成为各大高校竞争生源的重点。 中国电信旗下的 ...

  • 外国语学院国培小学英语简报第一期
  •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年"国培计划" 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 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工作 简 报 第1期 -------------------------------------------------------------------- 主 编:梁 茜 编 委:赵 ...

  • "赢在校园"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策划书
  • “赢在校园”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据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人数占毕业人数的比例很低,大学生创业有很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学院学生会就业与创业服务部倡议举办“淄博职业学院首届创业实战大赛”。   ...

  • 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策划书
  • “赢在校园”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据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人数占毕业人数的比例很低,大学生创业有很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学院学生会就业与创业服务部倡议举办 “淄博职业学院首届创业实战大赛”。   二、活 ...

  • 策划策划案模板
  • "雷锋在我心中" 专题朗诵比赛 策 划 方 案 青岛黄海学院电信与商务学院 2014年10月 目录 一. 活动主题„„„„„„„„„„3 二. 活动时间„„„„„„„„„„3 三. 活动地点„„„„„„„„„„3 四. 活动目的„„„„„„„„„„3 五. 活动宗旨„„„„„„„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