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代中国对外交往1

如何看待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以《张骞通西域》为例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无疑是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中我们看到,教材对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唐代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及明朝“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均做了一定篇幅的介绍,也按照传统观点将其视为古代中国“积极对外交往”的证明与象征。不过随着近年来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本成为“定论”的知识观点已然遭遇怀疑与否定而被重新书写。以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为例,是否存在教材或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积极交往”已然被许多学者质疑。大家都注意到,古代中国因其强烈的“文明中心”意识,一直缺少寻找“他者”进行客观参照与比较的能力而始终骄矜自大,因此也就注定无法产生积极主动的对外交往。只是遗憾的是,目前这种知识更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很难得到实现。笔者以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应是为历史教学服务,即能够将史学研究成果及时反馈在教学一线,从而推动历史认知的落地生根与不断发展。基于此,笔者就“张骞通西域”一课的教学线索进行梳理,借以说明“他者”意识之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并与各位老师商榷。

作为汉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张骞“凿空”西域一直被视为汉代积极对外交往的典型代表。那么,究竟怎样认知“张骞通西域”?汉代又是否存在积极主动的对外交往呢?在此,教师可以依据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此事件进行理解与评述。

1. 问题一

请大家思考张骞通西域是怎样发生的,即它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在此教师可以利用地图来辅助教学,通过介绍匈奴与汉的位置及对峙情况,引导学生得出“这是一次军事行为”的结论。也就是说,“张骞通西域”是汉政府出于军事策略的需要而采取的行为,即教材所云:“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与学生讨论,请大家谈谈军事行动是否可以等同于对外交往呢?在这里,教师可将东汉与西域之间发生的“三绝三通”作为一个理解平台:

从表中可以看出,所谓的“绝”与“通”都是因军事行动而起,是根据争斗情势而做出的策略。这种根据军事需要而时断时续的“开”与“关”,只能算做军事外交的副产品,当然不能等同于平等、友好、常态化的对外交往。

通过问题一的讨论,学生知道了“张骞通西域”并不是对外积极交往的典型事件。那么,接下来教师就要继续追问,汉代到底有没有真正地对外积极交往呢?

2. 问题二

你知道古代中国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位置吗?为什么呢?

要想知道汉代有无积极外交,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古代中国人对自身的认识问题。在这里教师可以借助“天坛”图片进行讲解,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文明中心观”的含义及对古代中国人的影响。

古代中国人喜欢观天看地,看太阳东升西落,看北极星及北斗运行,于是根据观察的天象加上自身想象形成一种看法,即天是圆的,地是方形,自己则处于“天圆地方”这个宇宙时空的中心。这种想象在今天留有很多痕迹,比如天坛就是非常显著地仿天地形状建造。

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处于天地的中心,因而就是最文明的,即是天下文明的中心。那些处于中国周边甚或更远的部族与国家则是文明落后地区,被称作蛮、夷、戎、狄。现实中古代中国周边确实缺少一种能与华夏文明比肩的文化,所以这种观念就一直流传下来。从汉代至清朝这种想象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3. 问题三

请大家进一步思考:这种文明中心观念对于古代中国有怎样的影响呢? 这是学生理解“汉代有没有积极的对外交往”问题的关键,也是全面认知“张骞通西域”事件的基础。在这里,教师应着重指出,“文明中心”并非是经过调

查研究或勘察考证的结果,它只是一种人为想象。这种想象顽固地认为古代中国占据着文明制高点,而周边部族与国家甚或更远地区都是围绕中原政权进行文明定位,距离越近得到文明浸润的机会越多,因此文明程度相对高些,也可获得朝贡觐见权利;至于那些距离太过遥远者因其荒蛮,所以中原政权是不屑与其交往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古代中国的“自大意识”,教师可以举大家都较为熟悉的乾隆帝的例子。当英国使节马嘎尔尼携带天体运行仪、地球仪、“君王号”战舰模型等标志英国现有尖端技术产品甚至是机密性的礼物来访时,清乾隆帝及其大臣自大地视其为闻风向化的“红毛番”,对英使的交往意图予以傲慢回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是出于“外夷闻风向化圣主”的体恤之情,才允许你“英咭唎”前来朝贡,至于通商开埠,纯属妄想。乾隆的做法其实代表了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态度,即对他方之“来”持欢迎或者是肯定的态度,“来”意味着臣服、恭顺,可以彰显我文明中心的高雅尊贵;而极其轻视己方之“往”,因为“往去”那些落后的蛮荒之地对于华夏自身来说实在是没有太多价值,尽管所谓“蛮荒”只是自己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结论而已。

可以说,正是由于“文明中心”这个想象的支撑,古代中国于漫长的历史时段里没有意识去找寻可以为自己定位的“他者”,没有能力去进行自省反思也就始终无法正确认知自身。确切地说,一直高高在上的古代中国是不需要“他者”的。那么,怎样理解“他者”呢?笔者以为在这里教师可以将历史上西欧与日本的发展轨迹作为例子。比如说,15世纪的西欧处境艰难而危险,他们遭遇到了穆斯林的侵压与逼迫,无奈之下只能进行远洋求生探险(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都属于这个时代)。不过在与行经之地的比较之后,他们逐步明晰了自身所处的主导位置(西欧航海路线几乎打通全球,使得亚洲、美洲、非洲都成为西欧航海者眼中的“他者”),从而增强了自身把握世界的信心。可以说,寻找“他者”之于欧洲社会成长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西欧航海路线图

同样,日本社会的进步也与其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密切相关。他们先是以唐代中国为参照物实施“大化革新”(那时候的中国社会是日本人非常向往的,经常会派大批的使节如遣唐使及一些留学生、学问僧来中国学习,这些人最终成为这次变革的主要参与者。在这里教师可以顺势布置查找课外小资料及撰写小论文的作业:你想知道唐代中国为什么会吸引日本人吗?唐朝人愿意出去积极交往吗?为什么?这种调查与写作不仅可为以后的唐史教学服务,更可让学生主动思考,体味历史学习的乐趣),后又对照西方列强进行“明治维新”,就这样依赖“他者”,日本抓住了自身社会变革的契机,从而将命运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通过上述举例说明,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他者”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或国家而言,只有具备寻找他者的能力,才能具备自省的功夫。而如若一个人、一个国家总是能够适时给自身定位,那么它就具有了永恒的前进动力。

4. 问题四

最后请大家分析讨论,汉代到底有没有积极的对外交往呢?

经过“文明中心观”及“他者”的认知与学习后,教师可将线索再牵回到本课的重点问题即“汉代有没有积极的对外交往”上面。根据史料记载我们得知,汉代对外交往主要表现为使节出使(如公元前198年刘敬、公元前107路充国、公元前100年苏武、公元前53年谷吉等先后出使匈奴;公元前113年安国少季出使南越;公元前78年傅介子出使楼兰;公元前72年常惠出使乌孙等)与武将征战(如李广利征大宛;程不识平南越;李广、卫青、霍去病、陈汤先后出击、讨伐匈奴等),可以看出这二者都是出于政治与军事的目的。也就是说,除了政

治、军事使者之外,汉政府没有派遣其他人员出访。不仅如此,汉代法律上明令禁止本国臣民出国,包括商人在内都是受禁之列,这就直接造成了汉代中国在境外传播中原文明的只是些降官、俘虏、难民和逃亡者,而非传统想象中的官员出访、百姓出游的主动传播媒介。以铸铁术为例,据《史记·大宛列传》载:“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

[1]( p3174)也就是说,铸铁术是由归降他方的使节与士卒传播出去的,而非通过正常的交流方式。再看看凿井术,公元前102年大宛遭遇汉军围城,在失去水源、即将城破的紧急情况下,他们幸运寻得一名会掘井的汉人,从而得以绝处逢生,凿井术也就由此在西域传播开来。我们发现,这个记载同样具有非常态的偶然色彩。可以看出,无论是出访者身份的单一,还是法律的限制,都传递出汉代中国对于主动“外出”的冷漠或是不关心。那么,汉代对于“来者”会是怎样的态度呢?与漠视主动“往去”截然相反的是,汉政府是以宽容姿态对待外来文明因素的。他们不仅将西域的物产(包括良马、骆驼、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胡瓜、蚕豆、蒜等)及服饰、音乐(《于阗乐》、《摩诃兜勒》及胡笳、胡笛、胡箜篌等乐器)、舞蹈等进行积极吸收,同时还将许多来自西域和匈奴的人口变为华夏中原的一分子(包括战俘及自愿归附者,如汉军中的匈奴、南越兵),等等。这看似矛盾的冷热两极“往”“来”差异,其实正是“文明中心观”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在这里,教师要切实把握住“来”与“往”的根本性差异,并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分析差异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即“文明中心观”影响下的汉代中国因其优越故而有接纳异域文明的胆气与胸襟,却也因了倨傲自大而蔑视出行学习、主动发现及交流。总结至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推出结论,即汉代中国不存在积极主动的对外交往。

接下来,为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延伸思考:

请问你还能找出自我封闭的事件吗?你知道“张骞通西域”与“郑和下西洋”有没有共通之处?我们今天如何避免自大的思想与行为呢?

这种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对古代中国对外交往有一个纵向的、联系的、整体的认知,即“文明中心观”影响下的古代中国,由于缺少必要的自我定位,而无法客观真实地认知彼此,继而无法产生真正积极的对外交往。

笔者以为,历史教学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具备一种思考问题或观察世界的方法。如“张骞通西域”,即通过一种比较认知与自我剖析的方式得出结论;由此触类旁通,所有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事例都可以拿来验证解释。如是,许多原本因视野限制而被主观放大的事实都会逐渐清晰开来,我们的教学也最终将在这样一种开放的视野中获得更加理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相关文章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起源与上古文明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 ...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宁阳英才学校 王睿 预习目标: 1.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 ...

  • 20**年高考热点:"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专题复习
  • 2011年高考热点:"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专题复习 2011-01-15 08:01:42 分类:专题复习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1.两汉时期 (1)与朝鲜的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三韩中的辰韩,引进中国文化,语言.称谓与秦相似,有 ...

  • [强化文化认同]教学设计
  • 教材简析: "强化文化认同"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中的第九课第二站.本站是在学生正确认识了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之后,给学生介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同样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但是不能动摇我 ...

  • 20**年届初三历史中国历史上的中外交往
  • 2012届初三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中外交往 一.考点整合: 1.古代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 张骞.鉴真.玄奘.马可•波罗.郑和 2.古代中外矛盾冲突 (1)明朝中后期,戚继光在台州抗倭.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3)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

  •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 ...

  •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 ...

  • 中国古代史历史基本线索
  • 中国古代史历史基本线索 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历史.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 六个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原始社会时期.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 ...

  • 诚信建设读本(4套)
  • 诚信建设试卷 三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诚信,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这种思想财富早在( B)时期就已经形成.P24 A春秋 B先秦 C汉代 D宋代 2.社会诚信体系运行中的( C )是指作为个体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意思,通过实际行动表现 出来后,形成崇尚诚信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风气.P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