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3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见课本)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

①条件

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④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局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⑤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东南亚地区)。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5、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

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③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

考点 6 中国近现代的开放

一、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

1、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列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利。 2、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1860年10月《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5、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50年代初,“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2、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80年代后“无敌国外交”。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三、现代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①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②1980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③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⑤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成就

①农业方面: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②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相关文章

  • 如何看待古代中国对外交往1
  • 如何看待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以<张骞通西域>为例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无疑是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中我们看到,教材对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唐代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及明朝"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均做了 ...

  •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学案.2
  •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学案 一.[中国古代史导学纲要] 中国古代史起自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时,结束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就其发展阶段特征而言,大致可划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六个时期. 中国是历史悠久 ...

  •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 专题二十二: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 ...

  •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简介
  •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指对外国人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涉及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与文化学 目前全国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越来越多,不同学校亦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有的对外汉语专业侧重汉语理论研究,有的则侧重语言学的理论的研究,如语法研究等等.目前开设有此专业的高校名单可参考百度 ...

  • 古代商业的发展
  •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 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 ...

  • 20**年高考热点:"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专题复习
  • 2011年高考热点:"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专题复习 2011-01-15 08:01:42 分类:专题复习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1.两汉时期 (1)与朝鲜的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三韩中的辰韩,引进中国文化,语言.称谓与秦相似,有 ...

  • 中国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611
  • 一.中外科技和思想文化 (一) 中国科技思想 1.古代(速查115页).近代(速查20页).建国以来(速查115页)的科技成就 2.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发展,加快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卓越贡献. 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孔 ...

  •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2)
  •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二] 一.中国古代经济 1.中国古代农业: (1)中国是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A.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B.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 C.唐朝→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3)中国古代主要水利工具和工程 A.战国→都江堰 B.汉朝→漕渠 C. ...

  •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