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全程训练之素材十五则

高考作文全程训练之素材十五则

1、澹泊宁静、毁誉不惊的钱钟书

1910年11月21日,一代奇才钱钟书先生诞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基博是一位学富五车、桃李满天下的著名国学大师。他一岁时“抓周”,第一下就抓到了一本书不放,他的伯父因此给他起名为“钟书”,钟情于书,这个名字好像验证了钱钟书一生都嗜书如命的脾性,也仿佛就是他“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的“书痴”生活的写照。在父亲的直接指导下,钱钟书博读群书,精于写作,古文根底非常雄厚。

钱钟书考入清华有一段佳话流传:1929年钱钟书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时,数学考试极差,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但因国文、英文两科得了特优(英文还是满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是校长亲阅试卷后定夺收下他。可以说,当年清华大学心胸的宽阔为一代才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清华藏书之富,在当时各大学来说是数一数二的,清华图书馆书库、书架上的书,经常满满当当的几十万册,中外古今图书无不应有尽有。对钱钟书来说,进入清华真是如鱼得水。一入清华,他就以“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气魄投身书海,开始创造一项又一项“纪录”: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考试成绩第一;口出狂言第一„„钱钟书28岁时被破格聘为外文系教授,这在清华园也是绝无仅有的。

1935年,钱钟书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教育部第三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同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共赴英伦留学。在英国,钱钟书就读的学校是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牛津的藏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为了博览国内不易看到的书籍,钱钟书除了听课以外,日夜埋首于图书馆,孜孜不倦阅读了大量的图书,认真地做了笔记。两年后,他以精彩的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获得牛津大学副博士学位。英、法三年的学习,为钱钟书从国学到西学融会贯通,具备现代意识和世界性的眼光,以至后来成为东方睿智学人,名满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锥编》出来以后,“钱学”兴起,钱先生声名大起,而他却潜心读书研究,闭门谢客。一些“钟书迷”不远万里从港台、美国、法国„„慕名而来,他却常常以病或者其他原因辞谢,“避之唯恐不及”。“如果

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外国著名作家。

1991年全国十多家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拟拍钱钟书,却被婉拒。有人告诉他,拍片将酬谢一笔钱,钱先生淡淡一笑,幽默地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些东西吗?

他拒绝了华中师大为其先父钱基博老先生作百年诞辰纪念;他拒绝了三联书店为其出“全集”的提议;他拒绝了世界名流赵浩生的录音采访;他拒绝了法国政府授其“对中法文化交流的贡献”勋章;他把《写在人生边上》重印的稿酬全部捐献给了社科院计算机室,他把电视剧《围城》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国家;他多次谢绝了国外的重金聘请;他在病重之时,感谢无锡家乡领导与乡亲的厚爱,但是不同意为他修建纪念馆,认为没有必要;他留下遗言,不开追悼会„„2001年9月,九十高龄的杨绛先生将夫妇俩2001年上半年所获稿酬现金72万元及其后出版作品获得报酬的权利,捐赠给了清华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国。她希望获奖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面对国内、外的“钱钟书热”一直居高不下,钱钟书对此很不以为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在致老友郑朝宗教授的信中,他恳切地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不管外间如何风云变幻,钱钟书始终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摊子,埋头做学问,不掷光阴于交游。他用半辈子寒窗的寂寞,保持着高尚人格操守和独立学问品格,默默地为世界文化奉献着自己的智慧。

2、我的父亲冯友兰 宗璞

父亲考入北大时,报的是文科。当时有人劝他读法科容易找工作,而且,法科可以转文科,可是文科不可以转法科。父亲依言报了法科,考取了,但他还是转入文科。如果他要进仕途,可以从入法科开始,但那不是他的理想。他选择了哲学作为他的终身事业。

父亲那样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一代人,分布在各个学科,创造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文化。不管在哪一学科,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祖国,要使自己的国家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我的了解没有错。父亲的哲学也不是空谈哲理,也不是书斋里的机锋,他要“阐旧邦以辅新命”,就是要汲取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建设新国家的营养,永远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命运,这就是他的“所以迹”。经过多少折腾、磨难,初衷不改,他的最后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一页,仍写着张载的那几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仍然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父亲最后10年的生命,化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书。学者们渐渐有了共识,认为这部书对论点、材料的融会贯通超过了三十年代的两卷本,又对玄学、佛学、道学,对曾国藩和太平天国的看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还认为人类的将来必定会“仇必和而解”,都说出了他自己要说的话,一点一滴,一字一句,用口授方式写成了这部150万字的大书,可谓学术史上的奇迹。蝇营狗苟、利欲熏心的人能写出这样的书么?我看是抄也抄不下来!有的朋友来看望,感到老人很累,好意地对我说:“能不能不要写了。”我转达这好意,父亲微叹道:“我确实很累,可是我并不以为苦,我是欲罢不能。这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吧!”

是的,他并不以写这部书为苦,他形容自己像老牛反刍一样,细细咀嚼储存的草料。他也在细细咀嚼原有的知识储备,用来创造。这里面自有一种乐趣。父亲著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做卡片,曾有外国朋友问,“在昆明时,各种设备差,图书难得,你到哪里找资料?”父亲回答:“我写书,不需要很多资料,一切都在我的头脑中。”这是他成为准盲人后,能完成大书的一个重要条件。

更重要的是他的专注,他的执著,他的不可更改的深情。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中不能行走,不能站立,起居需人帮助,甚至咀嚼困难,进餐需人喂,有时要用一两个小时。不能行走也罢,不能进食也罢,都阻挡不了他的哲学思考。一次,因心脏病发作,我们用急救车送他去医院,他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说:“现在有病要治,是因为书没有写完,等书写完了,有病就不必治了。”

当时,我为这句话大恸不已,现在想来,如丝已尽,泪已干,即使勉强治疗也是支撑不下去的。而丝未尽,泪未干,最后的著作没有完成,那生命的灵气绝不肯离去。他最后的遗言“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就是用他整个生命说出来的。

父亲久病后,偶然颤巍巍地站立,总让人想到风烛残年这几个字,烛火在风中摇曳,可以随时熄灭,但父亲的精神之火却是不会熄灭的。他是那样顽强,坚韧,那样丰富,他不烧干自己决不甘心。

薪尽火传的精神后面,有着极飘逸、极空明的另一面

1982年,父亲到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他写了一首诗:“一别贞江六十春,问江可认再来人?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做后薪。”薪火相传的意思出自《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他要像浇了油的木柴一样,前面的木柴烧完了,后面的木柴便接上去,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父亲那一代人责任感太强了。他们无暇逍遥。其实父亲心底是赞成孔子“吾与点也”那一句话。曾点说,他的愿望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父亲是欣赏这种境界的。

四十年代,常有人请父亲写字,父亲最喜写唐李翱的两首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还有一首是“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这两首诗,父亲写过几十幅,现在家中只有“月下披云啸一声”那一幅,没有了“云在青天水在瓶”的那一幅。父亲的执著顽强,那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薪尽火传的精神,后面有着极飘逸、极空明的另一面。一方面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得起,一方面是佛、道、禅的“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看得破。有这样的互补,中国知识分子才能在极严酷的环境中活下去。

很多年以前,父亲为我写了一幅字,写的是龚定庵诗:“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蓄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后来父亲又为我和外子做过一首诗,“七字堪为座右铭,莫抛心力贸才名。乐章奏到休止符,此时无声胜有声。”父亲深知任何事都要用心血做成,谆谆教诲,不要为一点轻易取得的浮名得意,在寂静中也许会有更好的音乐。想到这些常觉得是父亲坐在那里,以手向上一指向下一指,在沉默中,让人想到“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诗句。可是那涵义,那境界,有谁领会。

3、蔡伟: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

2009年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38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从未想过,人生最大的转折即将到来。

38岁高中学历,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大学博士生,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足以传颂的“佳话”背后,不仅是一个年轻人对学问的执著,还有一门学科无尽的魅力,一位学者惜才的慧眼,一所大学开放的心胸„„

把招博士生权力还给教授

——访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

记者:录取一个高中学历的学生为博士生,听说在复旦百年校史上是首次?

顾云深:说首次不太恰当。现在的复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1978年报考谭其骧先生的研究生时,就是高中学历,考了第一名,1983年他拿到了博士学位。苏步青先生当年招的研究生中,也有高中学历的,现在有些成了数学家。这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佳话,过去一直有一些。比如梁漱溟没考取大学,蔡元培让他当了北大哲学系的教师;沈从文小学没毕业,胡适却把他请到中国公学的讲台上„„这体现了大学代代相传的气度和精神。

记者:在现在学位授予制度非常健全的情况下,录取蔡伟是不是更困难些?

顾云深:2000年起,复旦实施了一项制度:两院院士、杰出教授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可以自主招收博士生。考题由导师自己定,学生可以不参加统考。裘锡圭先生作为国内知名的古文字学家,当然有这个资格。但蔡伟确实更特殊一些,因为按现在的规定,报考博士必须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而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为此,我专门去了一趟教育部,和相关部门作了沟通。

记者:大家会比较担心,这样是不是有黑箱操作的可能?

顾云深:某种程度上,考试当然是最公平的做法。但如果把考试制度固化,推及到人才选拔的每一个层次,一些偏才、怪才就会失去机会,尤其是博士生阶段,需要的是对某一门学科特别热爱、愿意钻研、且有研究能力的学生,而不是最会考试的人。我们至少应该把招博士生的权力还给教授,因为他们最有资格去判断什么样的学生最合适。黑箱操作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有严格的监管制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个责任,应当由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承担。有一个好的制度,给予教授充分的信任,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会非常珍惜自己的声誉。

因为“佐子”,他结识了裘锡圭先生

一个高中学历的下岗工人,曾经的三轮车夫,怎么能被复旦破格录取为博士生?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对记者的问题,作为蔡伟读博主要推荐人的裘锡圭先生没有直接回答,却强调并不主张蔡伟曝光于媒体的聚光灯下,“对蔡伟,还有怎样培养的问题。他要是真的好,以后有学术成果出来,大家自然会知道。”

在学术圈内,裘先生的严谨务实,是出了名的,他和蔡伟的结识,算起来已有十余年。1995年蔡伟还在自学期间,就给裘先生写过信,裘先生回信赞他:“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

1997年1月,裘先生在《文物》上发表文章《〈神乌赋〉初探》,文中提及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蔡伟写信告知“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是叹词。后来裘先生就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发表了《“佐子”应读为“嗟子”》,称蔡伟“其言甚为有理”。

“我曾建议蔡伟考研究生,他说,英语基础太差,怕是考不取。大概2006年后,我感觉蔡伟有些沉寂,后来听说他为了生计,蹬三轮去了,读书时间少很多。我当时就想,如果蔡伟因为环境不好,就这么放弃了,实在太可惜。老实说,现在搞古文字的,很多名义上是教授了,实际上没有他这个水平。有些地方,我也没有他这个水平。”裘先生告诉记者。

国学网上,他的网名叫“抱小”

能力是一方面,也许更打动裘先生的,是蔡伟对古代典籍和古文字学的真心热爱。

蔡伟在国学网上的网名叫“抱小”,有“志向小学”之意。“小学”,为中国古代对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统称,后来章太炎将其易名为“语言文字之学”。蔡伟出身普通,父母都是工人,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出于天生的兴趣。他自幼热爱书法,学生时代迷上了唐诗宋词,高二时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先生的一篇论文,从此被传统“小学”吸引。

蔡伟给记者看他抄写的《方言》和《尔雅》这两本典籍。发黄的纸页,褪了色的钢笔字迹,扉页上的时间显示是1993年,那时蔡伟已经高中毕业两年。他高中时严重偏科,除了语文,其它科目的成绩一塌糊涂,最终没能考上大学,而是进了一家胶管厂当工人。“在锦州,这些书只有图书馆有,复印费对我来说太贵了,只能抄下来。”蔡伟说。

1994年,胶管厂效益不好,蔡伟下岗了,在一家商场门口摆了个小摊。对物质生活,蔡伟没有野心,挣的钱只图个温饱,他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家里人不懂我在读什么,也不干涉,反正不花钱。”蔡伟说,父母和妻子都是普通人,没求他飞黄腾达,“只是偶尔觉得很孤独,周围没人能跟你交流。”

2007年,妻子生病,为挣更多的钱,蔡伟开始蹬三轮,“多的时候一天能挣30来块,比摆摊强,看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他写信给北大的年轻学者董珊说。董珊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刘钊教授,恰好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要与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在和裘先生商量后,中心决定临时聘请蔡伟。

“这么多年,蔡伟做这个事情,不为名、不为利,就是想把古书念懂,就像猜谜,猜出来了,把问题解开了,就觉得有意义。你问他搞这个东西为了什么,对社会有没有贡献?他恐怕回答不上来。话说回来,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允许蔡伟这样的人存在,并能提供一个环境,让他有能力往感兴趣的方向去发展,这对基础学科和社会文化都有极大的好处。”裘锡圭先生对记者说。

在蔡伟手抄的《尔雅》上,扉页上写着:“积微言细,自就鸿文”。这是蔡伟21岁时的自勉,意思是从细微处积累,努力奋进,最终取得大成就———对这句有点野心和志向的话,38岁的蔡伟非常不好意思,他说做学问,自己尚在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言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条走了近二十年的学问之路,永无止境„„

4、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柏杨先生于2008年4月29 日凌晨去世,享年89岁。他一生颠簸流离的命运,映照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大身影。和所有那一代旧式知识分子一样,他们经历过内战连绵、国难当头;也面临两难选择,最终背井离乡,孤悬海外。作为一个大陆型知识分子,他不得不蜷缩在弹丸之地的小岛;又因为这一份大陆型知识分子的情怀,在现实生活中头破血流,身陷囹圄,却依然铁骨铮铮,矢志不渝。

中国大陆读者认识柏杨先生,是在拨乱反正的上世纪80年代。当时人心求变,决心追回失去的十年;也是那个时候,中国人对自己进行的一系列的反思,是什么让那么多人同一时间失去了理性和自我?1985年8月,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横空出世。l988年湖南出版社引进发行,举国震动,一时洛阳纸贵。

在柏杨之前,鲁迅先生曾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进行过批判,从二十四史中看出“吃人”二字。到了柏杨这里,《丑陋的中国人》如同一把银针,穿透了中国人麻木不仁的面皮,直抵脆弱敏感的神经丛,让全民都跳将起来,一起试图砸碎“酱缸”文化,让“酱缸蛆”变成美丽、勇敢、生动的大写中国人。柏杨先生对中国人观察之深刻,让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觉得恼怒,甚至感觉到了莫大的冒犯。而他对中国人观察之细致,到今天我们走亲访友时,都还会因为门口的“臭鞋大阵”而会心一笑,想起他的话来。

柏杨先生对于中国人的贡献不止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他创作的杂文随笔“倚梦闲话”、“西窗随笔”、“柏杨专栏”三大系列就达数百万余言。有人评论说,柏杨对中国人的评论有一股怨毒之气。但是,看完柏杨的书,应该能体会那种老式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人民深挚的爱。不是柏杨太毒辣,而是他爱得太深沉。

在台湾蒋家父子的统治下,台湾人民备极困苦。1968年1月13日柏杨在《中华日报》由他负责的专栏上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大力水手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并且把大力水手说的“Fellows”(伙伴们)翻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以“侮辱元首”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发配绿岛成为一名政治犯。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杨身居囹圄长达9年零26天,一度可能被处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台湾岛上的“职业坐牢家”之中,除了施明德之外,柏杨是数得上的一号人物。

在近十年的牢狱生涯中,柏杨虽然遭受种种非人虐待,身心残损,但是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等三部书稿。l978年出狱,国民党和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所以,柏杨写《丑陋的中国人》实在是胸中郁积已久,不吐不快。他以笔为剑,回首历史,与专制统治、贪官墨吏、卑污政治孕育下的陈规恶俗、数千年来被奴化矮化的丑陋国民性作着不懈斗争,以单薄的身躯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为国家的民主自由,为国人的言论自由争取空间。甚至到了88岁高龄,他还因为抗议陈水扁而绝食,最后不得不被送进医院。柏杨一生遍历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诸多重大变局,个人命运在大时代中沉沉浮浮。他著作等身,当过各种刊物主编,但是居然连一张文凭都没有,在88岁上才终于得到了一个名誉博士头衔。他热爱国家,希望国家强大,人民幸福,以至于仍然把这种情感投射到国民党身上,甚至出狱后都不改初衷。他和国民党人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所以被李敖嘲讽抨击说软弱乡愿、晚节不保,对权势卖身投靠。但是,对于国家民族,柏杨的确有自己的思考。

如今,柏杨先生埋骨台湾,终于停笔休息。在他的墓碑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

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5、魏敏芝的童话

1998年,张艺谋为拍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来到河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挑选女主角。开始,张艺谋并没挑中魏敏芝,但在最后一次试镜时,魏敏芝的大胆表现打动了张艺谋。在四个月的时间里,魏敏芝首次“触电”,完成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拍摄,让周围的人非常羡慕。

能够成为张艺谋影片的女主角,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可当时的魏敏芝并不清楚这些。第一天走进教室,因拍电影缺了几个月的课,老师讲的那节数学课,她什么都没听懂。想到还有一周时间就要考试了,老师在上面讲课,魏敏芝在下面哭泣:完了,这次考试我肯定考不好;上次考试是全年级的前五名,还得了五块钱的奖学金,这次可能什么都拿不到了。此时的魏敏芝,没因为拍电影而感到自豪,反因为拍电影让自己跟不上课程成绩下降而觉得难过、惭愧。

魏敏芝拍完电影后的翌年——1999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全国公映。她的本色表演获得了成功。影片获得了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6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等奖项。魏敏芝——这位普通的农村女孩,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2004年2月,魏敏芝和其他做着导演梦或明星梦的学生一起,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专业课的第一次面试。报考导演专业的有800多人,最后将录取几十人,让魏敏芝高兴的是,初试考题并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她顺利通过了。但除了在13

岁时主演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外,魏敏芝并没有多少电影知识储备,能否通过颇具难度的艺术复试,她毫无把握。

两天后,忐忑不安的魏敏芝前去参加复试。让魏敏芝遗憾的是:三试的榜上并没有她的名字。她没想到,这次尝试,引起很多媒体的关注,一些记者纷纷采访她。落榜后的魏敏芝,没和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任何话,就跑出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一个小时后,她就与姐姐踏上了返回石家庄的火车。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出乎她的意料。

回校后,魏敏芝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自己的报道和图片,觉得自己报考电影学院失败后,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网上的一些舆论评价说:魏敏芝只不过靠一部电影偶然出名罢了,本身缺少艺术天赋,不适合走艺术道路,考电影学院落榜是理所当然的„„

外界的众说纷纭和电影学院面试的失利,再加上高考前的学习压力,让19岁的魏敏芝一时难以承受。此时,无助的魏敏芝,不是觉得委屈,而是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自己不应该去考北影,否则就不会惹出这么多事。

就在魏敏芝为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彷徨失落时,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初张艺谋拍摄完影片后,与她的一次谈话。在那次谈话中,张导演勉励她回到学校好好学习。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魏敏芝的心态慢慢平和下来,她明白现在该做什么了:振作精神,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魏敏芝让爸爸给她买了一个手电筒,晚上熄灯后,为了不影响别人,她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直到眼皮打架才睡觉。在高考前三个月的时间里,她用坏了三个手电筒。

就在魏敏芝一心向高考冲刺的时候,她又看到了西安外国语学院(今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影影视传媒学院的招生简章。经历了一次挫折,是否还去尝试呢?心动的魏敏芝又有些犹豫。此时,爸爸鼓励她说,要么你再去试试,要么你以后就不要后悔。听了爸爸的话,魏敏芝想:只有给自己多一种选择,才能以后不至于后悔。

这次考试,魏敏芝终于成功了:她顺利地通过了初试和复试,这让她能以更加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迎接高考。

2004年6月7日,魏敏芝和全国数百万考生一样,走进了考场。几天考试下来,魏敏芝对成绩并不乐观,她估计大概有400来分,连查分的心情都不是很迫切。反倒是姐姐带来了喜讯:她的高考成绩比预想的要高出很多:460分。这使魏敏芝非常高兴:今年不用补习了。

2004年9月,魏敏芝顺利迈入了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影影视传媒学院的大门,成为一名编导系的学生。一年后,她以自己的高考经历为原型,自导自演了电影《夜的童话》,终于圆了导演梦。

2006年8月19日,魏敏芝又通过了学校赴美交流的考试,前往美国夏威夷杨百翰大学深造,方向还是她挚爱的编导。

也许有一天,大家会这样评价魏敏芝:魏敏芝并不是因为拍《一个都不能少》怎样怎样,而是因为她原有的那种动力,让她有了今天。作为魏敏芝本人,她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够这样说。

6、梦想的力量

一个8岁的农村孩子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一部电影如何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一名群众演员凭什么成为中国最当红的演艺明星之一?王宝强借“许三多”向我们揭示了答案。

“在我看来,许三多就是一个靠精神活着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这个人不可能成事,但他偏偏就是成事了。我跟许三多确实挺像的。当年我说自己要当演员,身边没一个人相信,不是不相信我的决心,而是不相信我有成为演员的可能。只有我相信,我每天都跟自己说:‘王宝强,你一定能成!’最后真的成了。”

王宝强出生于河北省南河县大会塔村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8岁时,他在村里看了《少林寺》,便喜欢上了武术,于是,成为一名像李连杰那样的武打演员便成了他无法遏止的梦想。他软磨硬缠,成功地说服了父母,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武,在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里,他都以为到了少林寺就是在拍电影,直到有一天,他忍不住问师傅,“我们的电影什么时候放啊?”师傅哈哈大笑,他才明白,少林寺和拍电影不是一回事。14岁时,王宝强离开少林寺,揣着家里凑给他的500元钱,来到“能拍电影的地方”——北京,成了“北漂”一族。

“北漂”生活是极端艰苦的。那时王宝强每天生活的主旋律是在北影门口等待一个群众演员的机会。如果等到了,每天可以挣20块钱,还有剧组的盒饭吃。这个机会不是经常有的,为了生活,他只能去建筑工地打零工,一天25元,包吃不包住。

“当我和同伴们说起我的梦想时,他们都嘲笑我,认为我个子不高,武术又不是多么精湛,也没有什么文化,各种条件都不具备。我学武时,就有好多村里人责怪我的父母,认为学武没出息;我去北京,他们认为我是痴人做梦。”王宝强说。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想做演员,一个很大的开支就是拍照和印照片。生活已经很苦了,但王宝强从来没有省过印照片的费用:“第一张可能白洗白送了,第二张也白了,但是第100张,第200张呢,也许人家挑中的就是第200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18岁的王宝强终于被选中出演处女作《盲井》。

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所有台词,他都要翻字典来注音。别的演员是拍一场戏记一场戏的台词,他是提前把所有的台词都背下来。刚开始时候,记台词要花好久好久,后来记得就越来越快。《盲井》里有下井的戏,几百米深矿井,要求演员真

的到矿井中去表演去拍摄。很多演员都放弃了,而王宝强真的下了井,真的坚持下去了。

“王宝强很努力,他是草根阶层出身,生存不易,所以知道珍惜每一个机会。”导演这样评价他。

2003年王宝强凭《盲井》获得了金马奖“最佳新人奖” 。然后,王宝强在冯小刚的《天下无贼》里,和刘德华、刘若英等大明星对戏,扮演了“傻根”。再后来就是《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 ,“许三多”这个角色使王宝强成为了2007年影视界最耀眼的一颗星。

“《士兵突击》里有一句关于骡子和马的台词,我从那时候就知道,我是骡子,不是马。”王宝强说,“不是马,就得加倍努力。”

成名后的王宝强面对记者的提问,没有豪言壮语,坦言人生最美的事,就是终于向父母证明,这个儿子没白养。那些漂在北京的日子里,这是他最大的压力,也是他最大的动力。

7、陈晓兰和《一个医生的救赎》

《一个医生的救赎》讲述的是一个医生的良心和她与各种医疗腐败抗争的长篇纪实文学。这是一个关于我们,关于生命,关于价值,关于良心的故事。

作品讲述医生陈晓兰凭着白衣天使的责任和良心,不畏艰难向医疗腐败宣战的勇敢而艰辛的历程。11年前,陈晓兰发现自己所在医院用假冒伪劣医疗仪器进行所谓治疗,不仅无数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此受到威胁,而且还要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在她调查的23位接受过光量子治疗的患者中,有9人死于肾功能衰竭和肺栓塞。她开始向上海和国家相关部门举报,奔走在药监局、法院等监督部门和执

法部门间。从此踏上了向医疗腐败作斗争的漫漫征程。她两次被迫离开医疗岗位,经常被人跟踪或遭到威胁,为了取证,她一次次主动接受医疗器械的伤害。她是孝顺的女儿和尽职尽责的大夫,可自己的父母竟也死于医疗问题„„

作品以真实的案例展示医疗问题的复杂和惊心动魄;以大量生动真实的细节讲述陈晓兰打假之路的艰难,甚至绝望;以真诚而富有激情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柔弱而坚强、理性而韧性、孤独而勇敢的女大夫形象。她的对手强大甚至无形,她的战斗和人格因而凸显出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作品在揭示医疗这个特殊领域社会问题的同时,大力颂扬了正直、良心、责任、坚强、勇敢,显示出纪实文学应有的力量。(理慧)

在这一不崇尚英雄,二不追求崇高的时代,英雄和崇高仍然不时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动;在微瑕的真趋于绝版,完美的假到处横流,各行各业都难以理直气壮地打假时,陈晓兰———一位普通地段医生却大义凛然地站出来,为生命和健康揭露所在医院的假冒伪劣医疗器械,与厂商、销售商、医院和个别官员所形成的利益集团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有人说她打的是一个人的战争,有人说她是中国的堂?吉诃德,还有人说她在拿石头砸天„„可是,她却用十一年的时间,打掉了九种假冒伪劣医疗器械,使一家行骗的医院吊销了执照,为病人减少损失几十亿元!

2006年初,《家庭》杂志的编辑杨立平来电话向我约稿。我跟她讲了五六个线索,当讲到陈晓兰时,她激奋地说,“就写这个!”接着,我又接到《北京文学》执行主编杨晓升的电话,我跟他讲述了陈晓兰的故事,他立即拍板:“你给我们写一篇三万字的报告文学,我发头条!”杨立平若不向我约稿,杨晓升若没来电话,我肯定不会采访陈晓兰,也不会写《天使在作战》。

“二杨”选定陈晓兰后,一遍遍来电话催稿。两篇稿件发表后,《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数十家报纸和新华网、新浪网等百余家网站连载,读者在网上纷纷留言。

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陈晓兰医生是作品的原创,我只是记录者。陈晓兰的精神和读者的留言激励着我,我不能不继续记录下去。我成了“战地记

者”,要记录下这位为千千万万病家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记录下她的愤懑与畅快、欢愉与悲歌,记录下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忧伤、尴尬与无奈、孤独与苍凉。我只有紧随其后,才能确保记录的准确,不掺兑失实的杂质。

写作将我的思考引向深入。是什么导致医德的滑坡和医患关系的空前紧张?我发现并非医生不好,也并非医改的目的和方针不好,是法律和制度的缝隙、监管的乏力,医院潜规则的倒行逆施所造成的。

医疗腐败不是医生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医疗制度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医生。

当医生一手给病人摸脉,一手在算计病人的钱时,这个病是绝对医不好的。可是,现在许多院长就要求医生这样看病。在“非典”和抗震救灾时,为什么医务人员那么可爱?那是在特殊条件下,潜规则失效。

如今,医疗腐败所导致的“看病贵、看病难”已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看病怕”,陈晓兰说,“怕医生不负责,怕吃假药用假器械;怕小病治成大病,怕没病的看成有病;怕看病的钱被医院骗光后被赶出医院。一句话:怕看病被骗和不安全。”

陈晓兰说,她所反映的问题没有一个属于“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医疗安全问题。她掌握许多让人恐怖的事件,如心脏监护器发生故障,医院将没死的病人送进太平间;医生违规给减肥的病人用药,抢救不力导致身亡;上海某医院将不需要手术的病人做了根本就不存在的“宫-腹腔镜”手术;医院为赚钱超时给病人做微波、短波治疗,规定每个部位10分钟,最长不得超过20分钟,他们给病人做一个小时;上海某二级医院给不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做安置人工心脏手术,导致7人死亡„„

谁来为这些无辜的病人负责?

几年前,我去俄罗斯开笔会,惊奇地发现所到之处几乎都有不同年代的英雄雕塑。俄罗斯人对英雄的崇拜让人感动。一个民族倘若对英雄不崇拜、不感佩、不感动,那真就没了希望。

陈晓兰是平民英雄,一位读者在网上留言,“看完陈晓兰的事迹,我唯一的感受不是感动,而是崇敬,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我只能想到‘伟大’。”

从《天使在作战》到《一个医生的救赎》,我跋涉了近三年。在这三年里,陈晓兰的战场由医疗器械打假转到医疗欺诈,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医疗反腐也变成人民群众战争,她被评为“医改十大人物”、“2007年十大法制新闻人物”、“真情?和谐2006年度人物”、央视“3?15质量先锋人物”。

2008年初,陈晓兰又被评为“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词写道:“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柏杨先生在他的《丑陋的中国人》(漫画演绎版)一书中称陈晓兰是有尊严的中国人,他写道:“虽然这个世界里,有很多丑陋的人、事、物,但是在小小的角落里,也有很多默默努力,值得尊重、学习和鼓励的楷模,陈晓兰女士就是其中一个„„”

8、李小龙:华人世界的精神偶像

李小龙原籍广东顺德,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属龙,英文名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据说是“振兴三藩”之意),在五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

二。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原籍广东顺德,是著名的粤剧丑生,也是位太极大师。

出生3个月后,李小龙随父母搬到香港居住,后来入读传统的天主教学校。教会学校的环境并没有使李小龙成长为一个儒雅的文人。相反,他自幼热衷武术,先是太极拳,后来又学习了佛山的咏春拳和流行于珠江流域的洪拳,还受粤剧家庭的影响,参加了多部香港早期黑白影片的演出。18岁时,父母决定送他回美国发展。于是,1959年春,李小龙怀揣100美元,登上“总统号”轮船,前往自己的出生地美国。

李小龙的父母在西雅图有一位好朋友,名叫周马双金,即后来成为金郡第一位亚裔议员的华人女领袖。周马双金夫妇在西雅图开了一家餐馆,于是李小龙一边在餐馆打工,一边就读于当时的艾迪森技术学校,以完成相当于高中学业的课程。1960年,李小龙进入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主修哲学,也学习戏剧等课程。他很喜欢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和解读武术,看过很多有关的书,也写过不少论文,特别喜欢研究阴阳原理在武术中的表现,李小龙时常将其热爱的截拳道比喻为水,他说:“水是有耐性的,但是另一方面,它亦充满力量,可以慢慢地侵蚀最坚硬的石头。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比起先声夺人及过分自信的人,更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挑战。”

李小龙经常跟友人一起练武术,后来大家鼓励他开一所学校,收费教武术。于是李小龙在西雅图唐人街租了一间只有半个门的地下室,开设了他的“振藩功夫学校”。与其他门派倡导“中国武术不外传”相反,李小龙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管是华人、白人,还是黑人,都可以学习中国功夫。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一套功夫:截拳道。

在1964年和1967年两次国际空手道冠军赛中,李小龙表演了两指俯卧撑和一寸拳等绝活,引起了武术界和好莱坞的注意,获得了在《青蜂侠》、《蜘蛛侠》等一系列影片中出镜的机会。但上世纪60年代的好莱坞仍然无法接受一个黄种人出演主角,多次碰壁后,这个有志于电影的年轻人选择回到香港,开始在崛起中的香港电影业中一试身手。从《唐山大兄》的一炮走红到《龙争虎斗》的登峰造极,从嘉禾制片的慧眼识珠到李小龙自编自导,两年半时间,“四部半”电影,李小龙成就了一段传奇。

1973年7月20日,正当盛年的李小龙猝然去世,全球电影界为之震惊。

西雅图的湖景公墓建于1872年,李小龙就长眠于此。墓碑的下方是一块黑色的石雕,刻着道教的阴阳太极图,图的两侧用中文刻着这样两句话:“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在日本,到处都能找到李小龙的痕迹。日本电影明星竹中直人是李小龙狂热的追捧者,名电视主持人今田耕司干脆理了醒目的“李小龙头”,而职业拳击手、WBA世界拳击冠军辰吉丈一郎每次出场都要播放李小龙影片《死亡游戏》的插曲。虽然李小龙生前并没有在欧洲长期居住过,但他的名字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依然家喻户晓。无论在法国、意大利还是德国、英国,都有专门介绍李小龙的网站,法国连锁店Fnac的书籍区出售十多部关于李小龙的著作,而李小龙所主演的电影至今仍是不少DVD发行公司的“镇家之宝”。除此之外,在市场上还能看到不少电子游戏、T恤衫等以李小龙形象为卖点的产品。在美国,《李小龙传奇》的导演李文歧在西雅图拍一场武打戏,开机不久,荷枪实弹的警察就把剧组围了个严实,翻译人员赶忙上去解释。李文歧也赶紧把扮演李小龙的演员推到美国警察跟前。警官一看眼前站着的人,几乎是李小龙再生,非但不阻止拍摄,还帮忙维持现场秩序。

“现在影星如此之多,为何还要对已经死去35年的李小龙如此纪念呢?”当记者问一个日本人这个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在你看来,李小龙在35年前就被埋葬了,而在我们看来,龙是不死的。”

是的,“记住他的怪吼,记住他的拳头”,李小龙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心。

9、曼德拉传奇

曼德拉是不结盟运动主席,南非前总统, 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追随甘地的足迹

曼德拉出生在南非东南部的特兰斯凯,父亲是姆韦佐部落的酋长。然而出生尊贵的他却天生一副慈悲心肠,具有强烈的自由平等信念。刚强有主见的少年曼德拉,既不要包办婚姻,也不要酋长的宝座,而是独自跑到约翰内斯堡边做工边读书。

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身为律师的曼德拉,看到白人统治下,南非黑人受尽压迫。在印度圣雄甘地非暴力抗争的影响下,他毅然投身政坛,1944年加入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国大党),领导反种族歧视反隔离的抗争,当局多次逮捕他,1964年判他终身监禁。

“罗本岛大学”

曼德拉在律师事务所见习期间,报读南非大学的函授课程,获得了文科学士学位。五年中曼德拉买不起一盏煤油灯,蜡烛伴随他每天苦读到深夜。曼德拉同时还借钱读函授,获得福特黑尔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并在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攻读法律课程。

而罗本岛监狱的档案更登记了令世人为之赞叹的记录:曼德拉和他的狱友把罗本岛监狱变成了真实的“罗本岛大学”。曼德拉攻读伦敦大学法学学士的课程,直到被监狱当局禁止;他攻读商学士;后来他还自学阿非里卡语,并通过六级考试;1981年,服刑17年的曼德拉被提名为伦敦大学名誉校长候选人,得票达7199张。在曼得拉的带领下,他的狱中伙伴同样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学习成果,好几位难友在服刑期间竟然获得多个学位。

向狱警致敬

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白天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做采石灰的工作。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守他的看守就有三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但是,当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时,曼德拉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他的来宾。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虽然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得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时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他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宰相肚里能撑船

2000年,南非全国警察总署发生了这样一件严重的种族歧视事件:在总部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当工作人员开启电脑时,电脑屏幕上的曼德拉头像竟逐渐变成了“大猩猩”,全国警察总监和公安部长闻之勃然大怒,南非人民也因之义愤填膺。消息传到曼德拉的耳朵里,他反而非常平静,对这件事并不“过分在意”,“我的尊严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几天后,在参加南非地方选举投票时,当投票站的工作人员例行公事地看着曼德拉身份证上的照片与其本人对照时,曼德拉慈祥地一笑:“你看我像大猩猩吗?”逗得在场的人笑得合不拢嘴。

从总统到慈善家

1994年曼德拉当选南非首位黑人总统。当上总统的他依然虚怀若谷,任由部下指责他的不是。在非洲领袖多独裁、揽权腐败的大气候下,他不恋栈权位,做了一任总统后急流勇退,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离开总统府后,人们并没有因为曼德拉的卸任而降低对他的期望,而他本身闲不住的个性也使他无法停下忙碌的脚步。曼德拉基金会成立后,他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改善农村儿童受教育条件和帮助解决艾滋病问题这两个项目上。在南非最贫困的东开普省,基金会和当地教育部门合作,改造和新建了15所“曼德拉学校”,学校有了新教室、新办公室、新厕所,孩子们有了教材,空荡荡的图书馆了有了书籍,而且,那些穷人的孩子第一次在学校里看到了电脑,接触了因特网。目前这种模范学校已经超过100所,而曼德拉基金会的计划是从2002年开始,在3年内使这类学校的数目达到300所,范围扩大到整个南非。

整个计划所需资金都是曼德拉从国内外的各个大公司“化缘”而来。曼德拉不止一次地在开幕典礼上说:我只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退休老人,但你们对我的热爱和朋友对我的支持使我能继续为大家做点事。

经典语录

“在那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曼德拉对战争与和平有独特的认识。

“我已经演完了我的角色,现在只求默默无闻地生活。我想回到故乡的村寨,在童年时嬉戏玩耍的山坡上漫步。”——退休后的曼德拉甘愿做一个平民。

“我想用乐观的色彩来画下那个岛,这也是我想与全世界人民分享的。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实现!” ——曼德拉84岁时曾在南非举办了个人画展,作品主题是监狱生活。在27年的铁窗生活中,曼德拉用木炭和蜡笔绘画来打发时间,渐渐形成了独特画风:线条简单、色彩丰富。他最喜欢用画笔讲述自己的铁窗故事,但并不选用黑暗、阴沉的颜色,而是明亮轻快的色彩,以此来表现自己乐观积极的心态。

《光辉岁月》

BEYOND在1990年创作《光辉岁月》,歌颂了曼德拉伟大而辉煌的一生。(词、曲、主唱:黄家驹)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彷佛带点唏嘘/黑色剪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10、奥巴马:“美国梦”的化身

“他(奥巴马)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懂得如何发挥自己的平民化优势,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博客、书籍等各种媒体,吸引着更多的年青一代,和被政治忽略的数量庞大的非主流人群。”有一家媒体这样评价。

和万千网民一样,奥巴马是普通人家的孩子——1961年出生于夏威夷的他,父亲老贝拉克?奥巴马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邓纳姆则是一名白人女教师。婚后不久,老奥巴马抛妻别子,前往哈佛大学读博士,毕业后,带着另一名美国女人回到了肯尼亚。邓纳姆,则在奥巴马6岁那年,嫁给印尼石油公司一名经理,4年后离婚。奥巴马在雅加达度过四年后,回到夏威夷,和外祖父、外祖母挤在一个很小的公寓里生活。“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奥巴马在自传《源自父亲的梦想》中这样写道,“烟酒、

大麻„„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驱散困扰我的那些问题,把那些过于锋利的记忆磨到模糊。”奥巴马说,父母两人多次的婚姻,给他带来了7个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其中一个妹夫还是华裔。

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85年到芝加哥参加社会工作。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是第一个担任哈佛法学评论主编的非洲裔美国人,并在此期间获得了全国范围的认可。1992年和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结婚,并生了二个女儿。1996年,奥巴马从芝加哥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并在之后的3年中连任。2004年,他成为了国会参议院内唯一的黑人议员。在整个参议院里面,他是惟一需要自己去报税的人。为了获得竞选国会参议员的经费,他一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这些故事说起来,当然让人感到心酸,但却感受到美国人——底层出身,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简直就是真实、生动的“美国梦”故事!

2008年11月5日,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正式当选为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

所谓“奥巴马现象”,即2008年总统大选初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掀起的政治旋风。“奥巴马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奥巴马代表着希望和信心,迎合了选民求变的心理。这种变分为几种:面对美国内外交困,选民需要变革,需要一个能带领美国走出困境的领导人;选民需要希望和信心,需要一个给美国带来新方向的领导人;美国面临一个“战后婴儿潮”到“后婴儿潮”的世代交替的变化,选民需要一个清新的、超越党派利益弥合分裂的“后婴儿潮”领导人。总之,奥巴马成为变革的代言人。选民需要一个领导美国走出困境的领导人。

美国精神的深处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些理想和信念能让美国人不论是在繁荣时还是在逆境时,都能始终保持一种集体良心而不失望,并能让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党派的美国人共同努力。“奥巴马现象”产生的一个更大的背景是,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民权运动方面的确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奥巴马现象”产生与媒体追求轰动效应也不无关系。

11、好奇的法布尔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他小时候,别说图书了,就连识字画片也没有。他和小伙伴们只能打土仗,捉“俘虏”,做占山为王的游戏。他们几乎成了一群一身泥土的“野”孩子。小小的法布尔有一点与其他孩子不同,他对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不论是水里的游鱼、空中的飞鸟、花丛中的蝴蝶„„他总喜欢给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鱼儿睡不睡觉?”“鸟儿长不长牙齿?”“蝴蝶为什么这样漂亮?”„„这些问题,大人们也常常回答不出来。于是他时常留心观察飞禽和昆虫,自己寻找答案。

法布尔7岁那年,家里送他到邻村的一座小学读书。这是一所设备非常简陋的学校,全校只有一间茅草屋,一名教师。这位老师是一位动物爱好者,饲养了猪、鸡、羊、鸽子、黄莺、蜜蜂,还有一只招人喜爱的小刺猬。法布尔在这儿除了功课,还学到了不少小动物方面的知识。

小法布尔对动物特别是昆虫的兴趣越来越浓。一天,父亲赶集回来,给他买了一张“动物挂图”和一本寓言集。寓言集里有许多禽兽、小虫的精美插图,法布尔爱不释手,他逐渐痴迷上了对昆虫的研究。

有一回,他在大路边,发现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死苍蝇。蚂蚁们像在紧张地从事一项巨大工程,有的拼命拉,有的调兵遣将,有的传递信息„„多繁忙的劳动场面哪!法布尔被吸引住了,他趴在路边,掏出放大镜,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们的行动。下地劳动的人们从他身边走过,看见他趴在那儿;他们结束劳动回家时,他还趴在那儿。他们无法理解小法布尔的行为,说:“这孩子大概中了邪!”法布尔为了捕捉一只小虫,常常喘着气跟着虫子奔跑。有时候,为了不损伤虫子的腿或翅膀,他宁愿自己绊一跤。

一年冬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当他看到几只冻僵了的昆虫时,便把它们放进自己的怀里。昆虫慢慢地苏醒了,法布尔特别高兴。法布尔研究昆虫,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1858年,法布尔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生物学和昆虫行为学研究,成果卓著。

12、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3年,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用来进行迷津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拙鼠。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对学生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津。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但要求老师不要告诉学生。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其实,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觉得女人的缺点很多,由此竟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但他也是一个雕刻家,他用神妙的技艺雕刻了一座象牙女像,这是一座如此美丽的雕像,皮格马利翁欣赏着自己的成就,最后竟至爱上了它。

他始终不愿相信这只是一座象牙的雕像,他抚爱着它,把一些年轻女人喜爱的饰物送给它,并给它披上衣服,手指上戴上宝石,颈上挂了项链,再给它戴上耳环,胸前佩了珠串,这服饰对它很是合适,让它看起来更迷人。他是这样的爱它,甚至于把它叫做自己的妻。

在一个盛大的节日中,当皮格马利翁在祭祀中做完了他该做的一切后,他站在祭坛前面,向神企求能让这具雕塑成为他的妻子,这种真挚的感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并让他们结成了夫妻。

这就是爱的力量,期待的力量。

伟大的诗人席勒在他的《理想》一诗中,把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也用于描写一颗年轻的心对大自然的爱。他写道:

就像过去的皮格马利翁

热情祷告,拥抱着石像

冰冷的玉人渐暖渐融

生出了知觉,使他神往„„

13、“丑八怪”科尔

在美国庞大的律师群体中,有一位外貌丑陋却口碑极佳的女律师,她的名字叫科尔。在法庭上,她扭曲的容貌常会引起众人的惊讶甚至恐惧。但是,这位丑陋的女律师,却以渊博的学识和言辞犀利的口才,以及咄咄逼人的气势震惊四座,为无数当事人打赢了官司。

许多人不解,这样一位容貌丑陋的人是怎样成为一名知名律师的呢?

今年35岁的科尔是家中惟一的女孩儿,童年时代,她不仅长得俏丽可人,而且聪明伶俐,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升入中学后的一天,科尔的下巴上有几个很小很小的圆形白斑。她疑惑地用手指揉了揉,并没有什么异样感觉。一个星期后,白斑不但没有消退,反而连成了片。父母立即带科尔到医院做皮肤检查,医生的诊断结论是:科尔患上一种极为普遍的皮肤白斑病,只需涂些对症的药膏就可以根治白斑。然而一个月过去了,白斑非但没有消除,面积反而越来越大。接下来,科尔的身上不断表现奇怪的症状:原本一头金黄色长发,变成了灰白色,且不停大把脱落;右眼向下倾斜;鼻子向右扭曲;右侧嘴角向上翻起,一张漂亮的面孔完全变了形。

父母焦急万分,再次把科尔送到医院五官科进行检查。这次得出的结论是:科尔患上一种罕见的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这类病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日趋加重,患者的五官会渐渐萎缩直至完全消失,甚至整张脸萎缩成为一个洞。而令人恐惧的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对这种病症行有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然而这种病虽然非常可怕,但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坚强的科尔心头重新燃起了一团希望的火焰。她想,既然自己享有和他人同等的生命权,就一定要通过努力和奋斗来证明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此,科尔更加发奋努力的学习,几乎包揽了年级所有学科的第一名。

但是,在学校里,一些男孩子经常会突然挡住科尔的去路,模仿她扭曲的脸;有些同学还给她起了“歪鼻子”、“白头翁”的绰号;甚至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她坐同桌,就这样,科尔被无情地隔离至人群之外。

17岁那年的一天,科尔正在学校上数学课,突然她感到右眼视线变成了一片黑暗。科尔心头一沉,知道自己的右眼从此将失明,这也正是此病症日趋加重必然所致。

后来,科尔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走进大学校园,她依旧是同学们眼中的“怪物”,没有人愿意主动接近她。甚至有人把她的照片贴到网上。网民的留言有些是对她的同情和鼓励,而更多的则是对她的冷嘲热讽,甚至还有人咒骂她不该把自己恐怖的照片贴到网上吓唬人。让科尔更意想不到是,网民们还对知名大学是否该录取“丑八怪”的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很多人都认为科尔这样的丑陋相貌,会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提议学校开除科尔。面对如此大的精神压力,科尔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一天,在社会心理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讨论自己的理想。教室里一下子炸了锅,同学们神采飞扬的讨论着,只有科尔独自沉默地坐在位子上。接着,老师让同学们一一发言。轮到科尔时,没等她开口,一个男生就抢先喊道:“整容,她的理想只有整容。”话音未落,教室里响起一片哄笑声。

科尔转过头,表情认真地看着那个男生说:“你错了,我的理想并不是整容。整容也改变不了我脸上的残疾和缺陷。其实,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律师。”

教室里再次爆出轰堂大笑,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

“‘丑八怪’律师„„”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请这样的律师出庭„„”

“考验法官胆量的时候到了„„”

而科尔表情严肃并语气坚定地说:“我要当律师,去帮助那些可怜的受害者,以及遭到他人歧视的身患残疾的不幸的人。”教室里瞬时安静下来,每个人都陷入

了深深的沉思中。4年后,科尔大学如期毕业了,并通过不懈的努力考取了职业律师资格证。

现在,女律师科尔时常出现在法庭上,她特殊的容貌依然会招来少数人的嘲讽甚至轻视。而她的病情依然不断地恶化着,医生断言,她右脸颊即将萎缩消失。

科尔说:“有一天我的脸可能会消失,但只要我的生命还在,我会继续证明,容貌的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生命中的自信和坚强。

14、李锡全:漫漫归乡路

2008年10月12日,89岁的李锡全在一群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颤巍巍地走过冰冷的中缅边境四号界碑,踏上中国的土地。在整整70年之后,中国远征军战士李锡全的远征终于结束了。

那一刻,所有随行的人员都发现,这位清瘦的老人,已是泪流满面。 “找到你们我就有家了”

1938年,年仅19岁的李锡全在老家湖南桃源县参军,走上抗日救国之路。1943年,李锡全所在的部队编入中国远征军,开赴云南的中缅边境,收复被日军占领的腾冲。战争结束后,部队移师广东,李锡全因在战争中负伤未随大部队开拔。之后,李锡全流落缅甸密支那。

而这条回家的路,李锡全走了近70年。

一本中国地图册成为精神支柱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至今还随身携带着一本20多年前买的《中国地图》,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已经被翻烂了,经常一个人会拿出来看,特别是湖南的那一页。”

网上发帖找到老兵家人

4月中旬,《望东方周刊》记者在缅甸密支那的华侨新村采访时,遇到了李锡全。李锡全称,他自从当兵打仗以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曾给家里写过信,但没有回音,那时候家乡被日本人占领,估计家人也没有收到信。”

李锡全告诉《望东方周刊》,他的老家在湖南省桃源县白洋河鹅道咀,他依然清楚地记得父亲的名字叫李尧臣,“离家几十年了,我是快入土的人,想回家,但现在没希望了。”

5月8日,《流落缅甸九旬中国抗战老兵寻找湖南家人》的帖子被多处转发。第二天,湖南一位名叫“桃源热线”的网友向本刊记者打来电话,称鹅道咀就是现在的桃源县青林乡大洋村二队。

网友“桃源热线”随之在“青林中学的校友群”里发布消息,请求网友帮助寻找李锡全的后代。当天下午三时许,网友们便找到了李锡全的侄儿李谷伯。

“我们还以为他早就过世了。”李谷伯说,“家里现在都很好,住的地方也宽敞,希望他老人家能回来安享晚年。”

寻找赞助一波三折

李锡全的老家找到之后的当天晚上,本刊记者立即通过在缅甸密支那的朋友将这一好消息转告李锡全。意外的是,这位朋友回话时说,李锡全在听到这个消息后

更加伤心了,“他年龄大了,而且他的经济状况不好,凭他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回得了家。”

伤心在所难免。其实在之前的采访时,本刊记者已经发现,对于一个如此高龄且生活拮据的老人来说,回家的路太漫长而遥远了。李锡全的家境在缅甸这个贫困的国家里,只能算是底层,这位老人靠卖柴火为生。

6月下旬,《常德晚报》在头版头条以《桃源老家,我何时能回?》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红网等也给予了热切关注。

此后,本刊记者陆续和三家有初步意向的企业进行了接洽,但最终对方均反悔,称“没有意义”。一些网友也在质疑,本刊记者发起的这次民间活动是不是在骗钱。活动再次陷入僵局。

9月初,湖南卫视、《潇湘晨报》等媒体再次对此事进行了关注,湖南华中电力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夏伟表示,愿意全力帮助李锡全老人回家。随后,《潇湘晨报》对李锡全回家一事连续进行了多次报道,并派人专程前往缅甸密支那接老人回家。

一路礼遇 等候5小时只为送上诚挚祝福

等候5小时不觉得辛苦。市民蔡其文说:“我们只不过等了5个钟头,老人却等了65年。”

出站口两侧,大家自发举起醒目的横幅。“欢迎抗日英雄李锡全回家,人民感谢你”、“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英雄李锡全荣归故里”、“红网网友向老兵敬

礼”„„有一句更是打眼:“抗日英雄李锡全,你才是真正最酷的绝对男人。 ”

10月19日下午六时,李锡全乘坐的火车抵达长沙。刚下火车,鲜花就如潮水般向老人涌来。

在长沙火车站,民众自发组织打出这样的横幅:“欢迎抗日英雄李锡全回家,人民感谢你”、“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英雄李锡全荣归故里”。

数百迎接老人的民众齐呼着李锡全的名字。

那天的情景,让《潇湘晨报》记者傅天明难以忘记,“随行队伍要赶往老英雄下榻的宾馆时,当地许多出租车司机得知,大家是为迎接远征军老兵回乡,都不愿意收车费。”

10月20日,在多方的努力之下,在路上颠簸了一个多星期的李锡全,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老家:桃源县青林乡大洋村。

为了迎接李锡全,桃源县青林乡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平整了通往李锡全老家的道路,并对沿途两侧的垃圾,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

村民们给李锡全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青林乡的乡亲们杀鸡宰羊,来迎接这位在异乡停留了70年的老兵。

“这一生很遗憾,也无憾”

李锡全回家带的东西里面,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是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中国驻缅甸大使馆转交给他的一枚纪念章,纪念章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并且有胡锦涛的签名。

“这么多年,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共产党能记得我这个国民党的士兵,我已经很欣慰了。”李锡全说。

在缅甸密支那幸存的其他四位中国远征军老兵,都收到了这枚纪念章,都像李锡全一样,把它放在贴身的地方。

国家的包容心更大了

位于云南腾冲的滇缅抗战博物馆馆长段生馗说,在云南保山,至今还有上百名远征军老兵,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找到家,“其实有些人已经找到家了,但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办法回家,有些人是觉得自己太穷,觉得回去丢人,有的则是还存在着一些政治偏见。”

一次亲身的经历让段生馗至今难忘,“五六年前,腾冲大街上有一个捡破烂的,大家都说他是远征军老兵,我有些不信,去了解了,还真是,而且还是一名空降兵。”

经常前往东南亚做生意的云南德福投资公司总经理高飞告诉《望东方周刊》,在缅甸,还有不少中国远征军的老兵,一个偶遇曾让他感慨良多,“在腊戍,我曾碰到一位远征军老兵,他还一直保留着他们连队的联络图,说是他的连长在战场上死掉了,临死时把联络图交给他保管,他说他一定要交给组织。”

“奥运会开得很成功,说明中国强大了,我们在国外的华人也扬眉吐气了。国力强大的另一个标志,就是这个国家的包容心更大了。”杨建达说,“能这么高接远迎地让李锡全回家,这充分显示了一个国家的大度和气量。”

15、外国名言30则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2.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

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4.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5.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6.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

7.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达尔文

8.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何塞?马蒂

9.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泰戈尔

10.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 ——巴斯德

1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12.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

13.生活永远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糟。——莫泊桑

14.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贝多芬

15.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爱因斯坦

16.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17.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人看见的时候干些什么。——孟德斯鸠

18.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9.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爱迪生

20.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

21.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

22.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

23.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

24.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2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赫胥黎

26.不要问你的国家能够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可以为国家做些什么。——林肯

27.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28.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 ——居里夫人

29.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30.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 ——富兰克林


相关文章

  • 语文复习计划表
  • 高三语文高考复习全程计划表 第一轮复习 9月1日--9月31日 ①专题1: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 ②专题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③专题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专题训练22:文言断句.标点 ④讲读选读 考试:零诊摸底考试(9月11日) 作文: 素材积累(思想.材料.语言.结构.文体) ①关于字音.字形.标点 ...

  • 20**年高三语文全程复习日程表
  • 一轮复习 (以<主科突破>为主)第一阶段--走进高考,熟悉高考阶段: 这个阶段时间为第一个学期,要达到第一个台阶的跨越. 要求:以5个模块的专项训练为主,综合复习为辅(综合复习,主要是月考和期中和期末考试).以精讲.精练.务实.高效为原则,采用"学习一种模块,三种考查" ...

  • (20**年高考作文素材)想想十年后的自己
  • 想想十年后的自己 十八岁之前,我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那时我每天就在浙江艺术学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我拍戏,我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多小的角色. 如果没有老师跟我的那次谈话,那么也许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知道周迅是谁.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我谈话 ...

  • 近年中考作文分析
  • 近年中考作文分析 作文题型一直以五种形式呈现: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选题作文.长沙市以前两种为主. 一.2010-2013年中考作文全景扫描 (一)中考作文命题形式稳中有变,仍然以全命题作文为主体,半命题作文越来越受命题者亲睐. 1.2012年 作文(一):伸出我的手 作文(二 ...

  • 20**年高考作文复习的思考与展望
  • 2011年高考作文复习的思考与展望 作文天地 04-26 1713 2011年高考作文复习的思考与展望 作为高考语文的重头戏,作文一致备受广大考生关注.展望2011年浙江新课改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和形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从现在开始,作文复习应强化哪几种基本能力的训练,才能使考生在800字的篇幅内写出 ...

  • 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4篇
  • 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一: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1966字) 一.复习指导思想 1.重点突出.要回归考纲,进一步明确必考点.可考点.不考点,要进一步研究"考试样题"中的隐含信息,做到大胆预测.以"考纲"为引领回归课本,回扣基础,查找并消除知识盲点.通过模拟训练进 ...

  • 20**年高考作文最热点素材:虎妈狼爸羊爸 高考复习
  • 2013高考作文最热点素材:虎妈狼爸 羊爸 2011年1月,华裔作者蔡美儿<虎妈战歌>中英文版本全球同步发售.这本自传体式的回忆录,介绍了她如何以严苛的东方传统教养方式来抚育两个女儿的经历.这一作品,以尖刻的言辞,魔鬼式的教养方式,引发了美国教育界关于中美教育方式的激烈讨论.2011年, ...

  • 高三作文教学管见
  • 高三作文教学管见 [摘要]本文列举了高三作文教学中出现的现状:模式化现象.美文化现象.虚假化现象, 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叙真事抒真情; 释放心灵, 张扬个性; 有效的分类讲评. [关键词]高三作文 教学现状 对策 一.高三作文教学现状 谁都知道, 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甚或是大学毕业 ...

  • 高三语文教学教育论文
  • 高三语文复习如何提高效率 鲁垛高中 刘广美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七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也已经有三年.长期以来,高三语文教学往往围绕各个复习专题,各个考点.各自为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个专题.考点缺少联系,像一条条平行线永远不能相交.但效果甚微.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有些考点 ...

  • 20**年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 20xx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为迎接20XX年高考,实现高考既定目标,结合本届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做到复习有针对性,有实效,打整体战,特拟订以下计划: 一、复习时间安排 【整个复习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xx年8月-200xx年10月下旬,必修1-5的文言文复习训练。 期间,逐册梳理,精选高考文言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