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与醒世恒言的翻译

2012年12月第30卷第6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Dec. , 2012

Vol. 30 No. 6

英国汉学家哈罗德 阿克顿与 醒世恒言 的翻译

庄群英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 醒世恒言 是冯梦龙的杰作之一, 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英国汉学家哈罗德 阿克顿对 醒世恒言 的翻译所做出的贡献, 揭示 醒世恒言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哈罗德 阿克顿; 醒世恒言 ; 翻译

[中图分类号]I24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 06-0076-03 一、引言

冯梦龙(1574-1646) 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

[1](P13)

家、研究家与理论家。从1621年至1627年, 冯梦龙分别改编出版了 喻世明言 ( 古今小说 ) (Stories to En -lighte n the World) 、 警世通言 (Stories to Caution the World) 和 醒世恒言 (Stories to Awaken the World) , 俗称 三言 。 三言 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735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殷宏绪(Pere d Entrecolles, 1662 1741) 第一个将 三言 中的四个故事翻译成法语, 并被收录在 中华帝国全志 第三卷(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2](P64-71)

III) 中, 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此后, 许多明清传教士、驻华外交官、职业汉学家以及华裔或中国学者纷纷投入到 三言 的翻译与研究, 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重大贡献。本文将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英国汉学家哈罗德 阿克顿(Harold Ac ton, 1904-1994) 翻译的 醒世恒言 中的四篇作品进行研究。

二、哈罗德 阿克顿其人

哈罗德 阿克顿爵士是英国知名史学家、小说家、诗人, 也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汉学家。阿克顿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痴迷, 特别醉心于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的译介研究。从1932到1939年, 阿克顿在北京大学任教, 教授英国文学, 成为第一个在中国从事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外国学者。

阿克顿熟读英国著名汉学家瞿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 1845-1935) 、理雅各(James Le gge, 1815-1897) 以及亚瑟 韦利(Arthur Waley, 1889-1966) 的汉学著作, 特别是与亚瑟 韦利交往密切。不仅如此, 阿克顿还与萧乾、李意协、陈世骧等华裔汉学家以及中国学者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其中李意协和陈世骧是阿克顿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学生。阿克顿一方面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引入中国; 另一方面又把中国文学和艺术介绍到西方, 多次与李意协、陈世骧合作翻译出版中国戏曲、古典小说、诗歌等艺术, 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阿克顿的著作颇丰, 主要有:诗集 水族馆 (Aquar-i

um, 1923) 、 混乱无序 (The Chaos, 1930) ; 小说 牡丹与

马驹 (Peonies and Ponies, 1941) 、 一报还一报及其他故

事集 (Tit for Tat and Other Tales, 1972) ; 史学著作 最后的美地琪 (The Last Medici, 1932) 、 那不勒斯的波旁朝人 (The Bourbons of Naples, 1956) ; 自传 一个爱美者的回忆 (Me mories of an Aesthete, 1948) 、 回忆续录 (More Memories, 1970) ; 译作 中国现代诗选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36, 与陈世骧合译) 、 舟中的爱情与其它异国情调故事 (Love in a Junk and Other Exotic Tales, 1941, 与李意协合译) 。

三、阿克顿与 醒世恒言 的翻译

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的传播必须以符号为中介, 传播者将所要表达的意义转换成其它的语言、文字或其它形式的符号, 使信息的接收者得以理解其意

[3](P8-9) 义。因此, 翻译自然是传播的主要手段, 是语言的转换, 是信息的传递, 更是不同文化的导入。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信息互动的思维转换活动。文化传播的效果如何除了取决于传播者所运用的手段之外, 还有

[4](P8)

赖于其传播的方法。一般而言, 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经典文本和雅文化的传播。儒、释、道经典, 特别是 四书五经 在西方的传播就属于这一范畴。这是一种层次较高的、学者指向型的传播方法, 一般局限于汉学研究的学术范畴, 因而影响范围有限, 但比较深刻; 另一种则是通俗文化的传播。以满足西方普通读者审美与阅读趣味为己任, 因而影响范围广泛, 也更容易实现。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 阿克顿以普通西方人的视角来选择和了解中国通俗文学, 注重文本的文化背景、趣味性、通俗性和西方民众的接受性。其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用一种比较通俗易懂、方便直接的方式让西方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因而, 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阿克顿与李意协合作翻译了 舟中的爱情与其它异国情调故事 (Love in a Junk and Other Exotic Tales) , 共选译 醒世恒言 中的四篇作品: 舟中的爱情 (Love in a Junk, 即 吴衙内邻舟赴约 ) 、 百年好合 (The Everlasting Couple, 即 陈多寿生死夫妻 ) 、 绣着鸳鸯的腰带 (The Mandarin-duck Girdle, 即 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 、 兄弟

[收稿日期]2012-08-26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 类社科项目(JA12401S)

[作者简介]庄群英(1972-) , 女, 福建沙县人, 硕士,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学、比较文学。


相关文章

  • 卞之琳诗歌的英文自译
  • 第32卷第3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5月 Vol32 No 3 JournalofSouthwestChirm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y,2006 卞之琳诗歌的英文自译 北 塔 (中国 ...

  • 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研究生阅读书目
  • 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研究生 阅读书目举要 (单波修订于2007年秋) 诸位学友,很荣幸能和大家走进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和我一道在这里开荒.耕耘.探索,并以此引为同道,进行我们的精神交往. 我应该赞美诸君的幸福,因为你们的青春正好落在这样一些日子里,你们可以自由 ...

  • 从个体行为阐释金融危机的根源
  • 摘要:现代经济学始终是在理性化.数学化的逻辑思维框架下展开的.与此不同的是,美国学者阿克洛夫和希勒2009年出版的<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一书则是从个体诸多非理性行为的视角阐释2008年金融危机根源的.这具有三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要深入细致地挖掘凯恩斯曾提出的&quo ...

  •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四)
  • 偏要当文盲 在此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传教士们在学其他大部分语言时,对文字的掌握而并太不费力,就算是放在实现交流之后学习,也没有引起大家多大注意.而在学习中文时,大家一年多的时间达到了流利的程度,大部分人根本不认识中文字,因为他们根本不学认中文字,只学汉语拼音,一心就想着赶快成为汉语的文盲!翻开他们手中 ...

  • 历年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 1901年~1968年[编辑] 年份 物理学奖 化学奖 生理学或医学 奖 文学奖 和平奖 1901 威廉·伦琴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埃米尔·阿道 夫·冯·贝林 苏利·普吕多姆 让·亨利·杜南 弗雷德里克·帕西 亨得里克·洛仑1902 兹 年 彼得·塞曼 赫尔曼·费歇尔 羅納德·羅斯 特奥多 ...

  •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
  • 作者:李秋乔 翻译:黄晓玉推荐理由: 故事看起来很简单,但小说是精彩的,非常准确的描述整个行程,还是整个行动,70岁的老人的心理变化.旅行开始无奈,半路独自,然后有很多追随者,然后再次,包括小狗也离开他,选择了他的新生活起点,并最终接近结束的漫游,后释放缓解. 从单身远足旅行的角度来看,要应付;从害 ...

  • 英国文学家及作品
  • The Renaissance Period 1. Edmund Spenser ①The shepheardes Calender 牧人日记 ②The Faerie Queene 仙后 ③Epithalamion 新婚喜歌 2.Christopher Marlowe Tamburlaine 帖木儿 ...

  • 20**年留学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学校
  • 2015年留学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学校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留学已经不仅仅是大学生.研究生的专利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小孩从小接受国际化的教育,将目光投到了国外的小学.初中.高中.而其中英国由于其自身贵族制的教育体制,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在英国的公学体系中,有著名的九大公学.保持 ...

  • 英国公学有钱难进的贵族学校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04:05 深圳特区报 出过20位首相的伊顿公学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各国富豪和名门都争相把孩子送进她的校门,然而这个学校每年只录取250人左右 "公学"是指"公开招生"的学校 英国公学不姓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