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一、常规知识

1、统一性、多端性是就德育过程的心理要素而言。 2、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是主体自觉性原则内涵。 3、给教育学提出研究课题的是社会因素。 4、教育的职能是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 5、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是教育目的。

6、主张按学科体系分科教学的叫学科课程论。 7、作为办学基本纲领和依据的是课程计划。

8、教学是联系社会和新生一代的桥梁的它的发展性作用。 9、“自学辅导”是读书指导法一种方式。 10、教学链锁式结构的组成部分叫课的结构。 11、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就德育过程的外部源泉而言。 12、对实验教育学作了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拉伊。 13、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14、教育目的的结构核心部分是规定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15、不重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是学科课程论的缺点。

16、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计划。 17、当代重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因是科技迅猛发展对人才的挑战。

18、教学中要处理好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关系必须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19、德育影响与环境影响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目的。

20、全方位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首先要树立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思想,这是因为教育的超前性。

21、主张开设某些学科训练学生智力的理论是形式教育论。

22、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及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教学计划。 23、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24、教育的历史性是说教育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 25、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作出一定限制。

26、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指为学生发展定向、抉择、奠基。 27、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设想或规定的是教育目标。 28、学校家庭社会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工作,这体现了教育目标的协调作用。 29、主张以儿童本身的社会生活为中心制定课程的叫活动课程论。 30、主张课程内容以训练学生心智为主的叫形成教育说。 31、“相对完整”是我国编制课程的原则。

32、主张按照知识体系组织教材的方式谓之逻辑方式。 33、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的教学形式叫班级上课制。 34、教师为教学设计的微观蓝图是课时计划。

35、旨在对青少年进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观教育的叫内部动力。 36、主动性自觉性是教德育过程的内部动力而言。

37、教学大纲是国家对一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 38、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基础是活动和交往。

39、旨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叫品德教育。 40、教育的职能是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 41、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是教育目的。

42、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着发展性间接性。 43、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 44、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社会实践。 45、我国近代第第一个得到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46、下列不属于教学计划的内容是课程改革。

47、提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这五段教学过程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 48、强调用发现法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49、儿音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相统一的原则是整体优化。 50、我国在西周时就有了教育考评制度。

5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指导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52、教育理论界认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完整理论体系的教育专著是《普通教育学》。 53、封建官僚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等级性。

54、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计划。

55、国家对学校各个时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的节日规定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56、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导》中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 57、主张学校应用开设具有实用意义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无关紧要。该观点是实质教育论。 58、确定教学原则的依据是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59、世界上最早提出“公共学前教育”及“男女同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柏拉图。

60、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试图在社会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的目的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的方法论。 61、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中所提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德智体。 62、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

63、、被美国科学院院长普雷斯批评为“没有星星的天文学、没有花朵的植物学、没有山脉、谷地的地质学”的是课程结构论。

64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这是一堂好课内容正确的标准所要求的。 65、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属于思想教育。

66、(1

(2)普通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校教育。

67、教育规律包含:教育内部诸因素和其他社会现象间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 68、我国最早论述教育学的专著是《学记》;西方最早的专著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69、教育学的独立形态最早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形成。

70 71

(1)社会性,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2)历史性,教育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3)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72、教育者的概念是:凡是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73、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74、杜咸的儿童中心教育理论违背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规律。 75 76、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是先天因素。

77、体育是进行其他各教育的生理基础/重要条件。

7879、(1 (2)循序渐进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因材施教体现了个别差异性。 80

81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

82、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培养人实现。

83

84 85、学校、家庭、社会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工作,这体现教育目标的协调作用。 86

87、(1)个体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

(2)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孔德、涂尔干。 88 89

90、学科课程的特点是: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强调训练的价值。 91、

92 93、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94、德育过程中,知与行统一;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

95 96

二、常见的作家、作品与理论

1、布卢姆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2、格赛尔——成熟决定论 3、涂尔干——社会本位论

(3)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无目的论

16、布拉维尔德——改造主义课程论 17、苏格拉底——“产婆术”

18、夸美纽斯——(1)《大教学论》(2)班级授课制

(3)泛智主义

19、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0、洛克——(1)形式训练的倡导者

(2)形式教育说(3)《教育漫话》

21、凯洛夫——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22、斯金纳——程序教学 23、柏拉图——《理想国》

4、克伯屈——活动课程论 5、瓦•根舍因——范例式 6、赫尔巴特——(1)五段教学法

(2)《普通教育学》 (3)教师中心主义 7、维果茨基理论——“最近发展区”

8、帕克赫斯特——道尔顿制

9、马卡连柯——(1)并行性原则

(2)《平等教育影响》(3)《教育诗篇》 10、韩愈——《师说》

11、拉伊——《实验教育学》 12、布鲁纳——(1)《教育过程》

(2)“发现法”教学(3)课程结构论

13、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14、霍尔——遗传决定论 15、杜威——(1)五步教学法(2)《民本主义与教育》

24、康德——人是教育的产物

25、卢梭——(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2)自然教育论(3)《爱弥儿》

26、昆体良——“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

论 27、华生——环境决定论

28、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论

29、《学记》——教学相长 34、孟禄——心理起源论

30、孔子——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1、陶行知——(1)社会即学校(2)《小先生》 32、凯洛夫——1939年《教育学》 33、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36、斯宾塞——(1)实质教育论(2)功利主义 (3)《教育论》

39、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三、简答、论述

1、现代德育方法有哪些?

答:(1)说服教育法(2)榜样教育法(3)陶冶教育法(4)自我修养法(5)学校心里咨询法(6)品德评价法。 2、简述教学的原则?

答:(1)循序渐进的原则(2)因材施教的原则(3)启发诱导原则(4)联系实际原则(5)直观性原则(6)巩

固性原则,7)量力性原则。

3、简述现代教育目的的内涵?

答:现代教育的概念,是指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

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所培养的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

4、简述现代教育的结构?

答:第一层次为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第二层次为学校培养目标;第三层次为课程目标。 5、简述现代教育目的的特点?

答:第一,宏观性;第二,预期性;第三,强制性;第四,时代性。 6、简述现代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激励功能(2)指导功能(3)评价功能。 7、现代教育目的的确立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1)生产力的影响;(2)生产关系的影响;(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制约。 8、简述现代教育目的的分类?

答:(1)以制定教育目的的主体为依据进行的分类:第一,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第二指令性教

育目的和指导性教育目的。

(2)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向为依据进行的分类: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生活本位论。 (3)以教育目的的存在方式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应然的目的;实然的目的。

9、现代教育目的的科学分类的依据?

答:(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10、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答:(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3)使受教育者在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的标准;(4)注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11、简述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内涵?

答:(1)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我国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五

个方面所组成。

(2)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第一,我国教育目的规定这五育事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五育之间事相互独立的有区别的;第三,五育不可以分割,是因为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的;第四,各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第五,要注重五育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坚持五育并举,但不代表均衡发展。

12、简述现代课程的特点?

答:(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2)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4)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6)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13、简述现代课程的类型?

答:(1)以教育目标为标准划分的课程类型: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

(2)以知识性质为划分标准: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本位课程。 (3)以课程决策层次为划分标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划分的标准:正规课程,潜在课程和悬缺课程。

14、简述现代课程结构的特点?

答:(1)目的性,(2)稳定性,(3)层次性。(4)整体性 15、简述现代课程的实施取向?

答:第一,忠实取向;第二,相互调试取向;第三,创生取向。 16、简述影响现代课程实施的因素?

答:第一,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第二,课程决策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第三,教师的教学观念与专

业发展水平;第四,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第五,外部因素的支持。

17、现代课程评价的含义是什么?

依据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而对课程系统的各个方面以及课程整体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过程。

18、简述现代课程评价的功能?

答:第一,导向功能;第二,调控功能;第三,管理功能;第四,研究功能。 19、简述现代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答:第一,对教育目标的评价;第二,对课程设计过程的评价;第三,对教材的评价;第四,对课程实施过程

的评价;第五,对教师的评价;第六,对学生的评价。

17、简述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答:(1)社会发展事课程改革的外部动因;(2)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身的发展完善事课程改革的内部动因。 18、论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处理好的问题? 答:(1)课程改革必须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 (4)课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5)课程向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6)课程向个性化和多养化方向发展; (7)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

1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第一,改变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

第二,改变学科本位和科目过多,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

第三,改变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习兴趣;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第五,改变过分强调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0、论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

答:(1)课程目标的创新:第一,价值取向的创新;第二,表述方式的创新;第三,具体内容的创新。

(2)课程结构的创新:第一,新课程的均匀性;第二,新课程的综合性;第三,新课程的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第一,指导思想的创新;第二,表述方式的创新;第三价值取向的创新。

(4)教学方式的创新:第一。注重探究教学;第二,提倡合作学习;第三,关注体验性教学;第四,走向自主创新学习。

(5)课程评价的创新:第一,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第二,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第三,发展性的学校评价体系。

21、师生关系

答:(1)内容:第一,教育关系,基本表现形式,也是核心。老师是促进者组织者和研究者,学生事参与者,

学习者,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第二,心里关系,因情感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里关系。

第三,伦理关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折射着社会的一般的伦理规范,师生关系也为一种鲜明的伦理关系。

(2)现代师生关系的类型:

第一,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只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主体地位的存在。 第二,放任——自流型师生关系;特点事教师的权威意思淡化,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独立作用,教师居于旁观者地位。

第三,民主——参与型师生关系;特点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合作与相互信任 (3)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性、合作对话性。 (4)现代师生关系的重建: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爱护尊重学生。

22、教育与人的发展

答:(1)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第一,发展的顺序性;第二,发展的阶段性;第三,发展的差异性;第四,发

展的不均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首先,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其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最后,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现代教育与个体个性化:

第一,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第二,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23、现代教育如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答:第一,道德内化;第二,智力内化;第三,知识内化。 24、现代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

答:(1)教育与生理发展:首先,个体的生理发展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其次,教育对人的生理发展有促进作用。

(2)教育与心理发展,第一,教育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第二,教育受制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25、论述现代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 答:(1)一方面,现代教育有社会制约性。

①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

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第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发展。

②政治经济制度: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第四,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管理体制。 ③文化:第一,文化水平影响教育发展水平;第二,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过程;第三,文化变迁影响教育发展改革。

④科学技术:第一,科学技术影响教育内容;第二,科学技术革命影响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第三,科学技术影响教育者。

⑤人口:第一,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规模和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第二,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第三,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着教育结构。 (2)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①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第一,现代经济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现代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第三,现代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②现代教育的政治功能:第一,现代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第二现代教育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第三,现代教育有助于世界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事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

③现代教育的文化功能:第一,现代教育有利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第二,现代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发展;第三,现代教育有利于文化创新。

④现代教育的科技功能:第一现代教育事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第二,现代教育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第三,现代教育有利于国民科技意思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⑤现代教育的人口功能:第一,现代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第二,现代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第三,现代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取向合理化;第四,现代教育有助于人口迁移。

26、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哪几种关系?

答:第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第二,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第三,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

的关系;第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第五,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27、简述现代教学方法有哪些?

第一,一般教学方法;第二,发展专项能力的教学方法。

28、简述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运用策略?

答:第一,注重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体系;第二,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第三,注重教学方法试

试过程中的多变互动;第四,注重教学方法试验的优化提取;第五,注重教学方法原则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第六,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整合。

29、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 30、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第一,改革完善班级授课制,促进教学单位合理化;第二,综合使用各种教

学组织形式;第三,个别化教学成为改革方向。

3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查和评定 32、教学评价的功能:第一,导向功能;第二,诊断功能;第三,反馈激励功能;第四,发展功能。 32、几种典型的教学评价:第一,诊断性评价;第二,形成性评价;第三,总结性评价。

33、现代教学评价的改革:第一,在评价目标上,更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第二,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学生参与评价,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第三,在评价内容上,更加重视纵横俩维度的全方位评价。第四,在评价方法上,更加重视科学性,主张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第五,在评价中心上,注重过程,强调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相关文章

  • 20**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集锦
  • 2016.2017自命题高校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集锦 很多同学在准备教育学考研的时候,都不知道参考书目去哪里找,老师现在帮大家整理如下: 统考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导论.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 ...

  •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反思
  • [摘 要]研究对象的确定,关系到一门学科的独立与成熟.关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有教育.人.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事实等.新时期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在界定教育学研究对象时,首先应明确它的前提,即作为"教育原理"意义上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然后再对 ...

  • 开放30 年的教育学研究
  • 革开放30 年的教育学研究 为开拓教育科学研究视野.规范教育科学研究程序.提高教育研究质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选登或编译国内外影响某个国家或国际教育.教学发展进程的教育或心理研究资料,供大家交流和分享.本期刊登的"改革开放30 年的教育学研究"*,是华东师范大 ...

  • 教育学的基本追求
  • 作者:刘庆昌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07期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4.02.011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14)02-0076-09 教育学在追求什么?当我们 ...

  • 教育学第一章重点
  • 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 识记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PS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 ...

  • 0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 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

  • 谈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谈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不仅涉及这门学科研究的范围,尤其同这门学科的性质及研究方法的抉择相关,不妨说,它同教育学的命运相关"⑴ (一)有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说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者由于所处时代,所用标准,所站角 ...

  • 凯洛夫_教育学_在中国
  • 2003年1月第5卷第1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EducationalScienceEdition) Vol.5No.1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 周谷平,徐立清 (浙江大学教育系,浙江杭州 310028) 摘 要:凯 ...

  • 教育学的行动与体验
  • 第44卷 第6期 2008年12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44 No.6December,2008 教育学的行动与体验 徐 学 莹 (广西师范大学 ...

  • 论职业教育学的范式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生长
  • 职教论坛 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10 期 论职业教育学的范式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生长 ○潘建华 摘 要:方式范式.取向范式.起点范式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建构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职业 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学的范式主要包括概念体系.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基本组成部分. 关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