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有旧_旧中有新_关联翻译理论与_信达雅_说(1)

DOI:10.16088/j.issn.1001-6597.2002.s2.013

 2002年4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2002年第1期 新中有旧,旧中有新:关联翻译理论与“信达雅”说

谢 满 兰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首先介绍了E.A.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然后简要阐述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说及其发

展,最后分析了两者的相通和相异之点,以及翻译理论界新旧交融的趋势。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信达雅”说;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2)01-0093-04

  基督教解说,上帝为了阻碍人类的交流,打乱了人类的语言(confoundtheirlanguage,见《旧约·创世纪》),从那时起,人类就似乎注定要面临与上帝抗争,打破语言的障碍,从事翻译的工作。而翻译就与抗争上帝一样被视为宇宙间的一大难事了。中外翻译界各种理论之多,唇枪舌战之频繁,或许也要归因于翻译本身的复杂性。

理论界的争执并非都是无意的消耗,更多的是加深了对翻译的内在规律认识的广度与深度。刘宓庆指出:翻译理论工作者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理论的同时,也在许多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探索,为翻译理论的建设开拓新的途径和提供新的论据,力求推出科学的符合给定语种的翻译理论。20世纪90年代,ErnstAugustGutt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这一理论视角新颖,论证方式独特,立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引起了国内外的一些学者的注意,是应用语言学视角中的翻译理论的一个范例。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些理论遭到了一些非议,但仍然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识和肯定。严复的“信达雅”说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本文即欲通过审视这一新一旧,说明在翻译理论界各种理论因视角不同可能存在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以及各种理论的相通、相融的可能性。

一、关联翻译理论

DanSperber和DeirdreWilson的合著《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提出的系统的关联理论,是国内外语言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其学生E.A.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的立论基础。

关联理论有以下一些基本论点和概念被用于关联翻译理论。

认知—推理的语言模式假说。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推理模式(inferentialmodel)。交际成功与否取决与推理过程中双方的关联性如何。正确地使用语境信息才能使双方的交际成功,反之则反。这里,Sperber和Wilson所指的关联性实际指的是适量的语境效果。

那么,语境效果究竟又是指什么呢?关联理论的第二个重要概念就是语境(context)。这里的语境指的是一种“心理结构,受体对世界的假定推理的子集合……更具体地说,指的是(受体)用于解释(说话者)话语的一套前提假设”,它既包含交际发生是的时空语境和话语语境,也包括对将来的愿望的合理假设,宗教信仰,大脑的记忆储存,一般的文化知识,以及受体对说话者的情绪的假定等。并且,这种语境是一个系统,人们的心理上的取舍新旧信息与交时回忆起这些信息的努力有某种联系。关联是交际双方共同追求的一种状态,(不一定能做到),它与两个因素有关:语境效果和推理努力。语境效果好,推理努力就小,关联性就强;语境效果差,推理努力就大,关联性就弱。在最佳关联的状态下:(1)受体(audience)[收稿日期]2002-02-18

[作者简介]谢满兰(1977-),女,湖南衡阳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0级硕士研究生。

付出的努力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2)说话者的意图值得受体的注意,即能给受体提供益处。

除此以外,关联理论的一个论点:人类使用语言从心理上讲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modesofus-inglanguage):描述性用法(descriptiveuse)和解释性用法(intepretiveuse)。前者指的是语言用于意指“某个地方真实存在的情况”,后者指语言用于“再现某人所说或所想”。同时,它又指出,语言的解释性用法包含相似度和忠实性(resemblanceandfaithfulness)。

Gutt利用以上概念和立论,对翻译作了一番研究,1991年,其博士论文出版,题为:《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阐发了其关联翻译理论。

首先,Gutt认定:“可以说,过去几百年间就翻译发表的种种观点是一大堆互相之间没有联系的说法而已。”这种过于偏颇的观点可以说是Gutt定位自己理论的前奏。

其二,Gutt把翻译视为一个认知—推理过程,“翻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大脑机制。因此他主张采用非传统的方法〔传统的研究以翻译行为(包括“产品”和过程)为对象,采用“描述—分类法”(descriptive-classifactoryapproach)〕,即用关联理论从能力(competence)的角度看待交际,“其范畴是大脑机制而不是语段(text)本身或语段产生的过程。”

其三,Gutt还用关联理论对翻译进行了阐释。从Gutt的整体立论来看,翻译被当做一种交际。在这种交际中译者既要揣度作者的原意,又要考虑译语读者的需要,扮演着双重角色,是信息传递的中转者。由此可见,Gutt的解释类似于交际翻译理论。赵彦春用关联理论对翻译做了更深的阐发,并下了一个定义:一个对原语进行语内或语际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anactofostensive-inferentialintralingualorinterlingualintrpretationofasourcetext),在这样的翻译中,“核心关系”即源文本与译文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解释性相似度”的关系。也就是说,译文文本对源文本的解释是“有等级”的:最佳状态可能包含原文所有的显明义,隐含义;差的状态也可能完全失去它们。

另外,从最佳关联出发,关联理论把最佳关联性作为译者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也把它作为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中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受体,也就是说,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送给受体”。

最后,关联理论较好地解决了不可译性和对等原则的争议。由于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交际,所以得出了可译性的论点。也由此,关联翻译理论认为并不需要对等这样一个“静态的概念”,而引入“翻译的效度”(translationvalidity)来描述翻译的产品。这一概念是动态的,由“趋同度”(convergence)和“趋异度”(divergence)决定。

总之,在关联翻译理论中,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跨语言的、语用的概念,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语言使用的问题,即语言差异和语境差异问题。它基本涵盖了口译,笔译,但似乎更侧重口译。所关注的核心是翻译的效度,比较好地解决了翻译理论中的可译性争议,以及重译的解释,但它似乎没有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予以充分的注意和考虑,而且它对各种笔头翻译的特点的考虑仍有欠缺。所以,它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二、“信达雅”说

(一)“信达雅”说之提出。

近代中国思想家严复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弄潮人物。1898年6月,他在其译著代表作《天演论》中的《译例言》中提出的“信达雅”说至今被公认为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一直受到译界的关注。

严复在《译例言》如是说道: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背本文。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语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是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这三段是“信达雅”说的精华部分。沈苏儒先生的著作《论信达雅》给《译例言》全文加注并译成了现代汉语。

“信达雅”说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和翻译理论,结合本人的翻译实践,反映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时代特色,言简意赅,主次明晰,论证比较全面深刻。这三个字早在三国支谦的《法句经序》里已出现,但严复第一个将它们按内在规律和关系排列组合,明确地提出应周围“译事楷模”。提炼出这三个字,辩证地处理其关系,确实是慧眼独具,不同凡响。

“信达雅”说中最重要的是“信”,居于首位,“为达所以为信也”。“信”的基本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但“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暗含在内容上的忠实有保证之后,要求形式上的忠实。然后,就是要“达”:“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字善互备。”要之,即一切通达于读者。最后,就是“求其尔雅”,即要有文采。使译文能“行远”,能“求达易”。可以说,“信达雅”三者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二)译界对“信达雅”说的评价与重识的百年回顾。

百余年来,“信达雅”说一直受到国内以至世界翻译界的关注。对它的评价褒贬兼有,争论也一直没有断。各家或完全肯定,备加推崇,或完全否定,不屑一顾,或不置可否,另立新说。持第一种态度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郁达夫、郑振铎、茅盾、许渊冲、王佐良等,持第二种的有林汉达、黄宣范、周兆祥、谭载喜等,持第三种的有林语堂、钱钟书、傅雷等。他们有的同意把“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有的则反对,有的主张以新的标准代替这三个字。如郁达夫说“信、达、雅的三字,是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尽人皆知……”许渊冲说:“后来一般就把`信、达、雅’当作翻译的标准。”林汉达说:“`信’,`忠实’或`形似’在翻译上自然有它的地位,可不能算是标准。`达’,`通顺’,`意似’或`雅’,`美’,`神似’,更算不得是翻译的标准。”

历经这么多年的争论,“信达雅”说依然岿然屹立于中国翻译理论界,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和在中国的认可度,当居于各理论之首。翻译理论工作者在重识与修正中丰富了这一理论的内涵,去除了其中囿于提出者所处时代的部分。无疑使得“信达雅”更加全面、深刻、完整。新立的标准或更加形象(如“心灵契合的化境”),或不失简洁明了(如“忠实”,“通顺”),映衬了严复的三字说。

争论中的对象多是“雅”。确实,严复的翻译实践与当时西方的社会科学名著,面对的读者多为士大夫官僚阶层,“求雅”,“固有所不得已也”,现在,古雅的风格似乎已经不能涵盖哪怕是文学翻译实践的实际了,但就他能注意到文章风格问题而言,也是弥足珍贵的了。如果对这一理论加以合理的解释,仍可以推为翻译标准。而且,不少的翻译理论工作者也正是这么做的。

经过重识的“信达雅”三字说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光彩。现在,一般认为,“信”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达”则指用规范化的译入语表达原文的意义,“雅”为保持原作的风格。这样的理解似乎是切实可行的。当然,仅做这样大概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而作为标准和楷模,这三个字也是相对的,没有完美的翻译,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三、关联翻译理论与“信达雅”的相通和相异之处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任何翻译都涉及五个因素:口译中是源语说话者,源语话语,译员,译语,译入语受体;笔译中是作者,源语文本,译者,译入语文本,读者。因此,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要涉及到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关联翻译理论比较充分地考虑了以上五个因素,并侧重考察译者(员)、作者(源语说话者)和读者(受体)。“信达雅”的标准虽然没有明确地列举五个因素,却在实际上考虑了它们。

一个“难”字道出了翻译工作者的艰辛。这是多少人的心声!许钧说明了这样一种情况:译者的难,客观的难,难以实现,难以做到的难。光是“信”已大“难”了,因为译者要处理好诸多的因素,相当地难。沈苏儒把翻译实践分为三个阶段:理解阶段,表达的第一层次阶段和表达的第二层次阶段,指出它们分别与“信”、“达”、“雅”大致对应,三个字可以作为三个阶段的指导原则。我们认为,在第一阶段里,译者主要处理与作者和原文本的关系,求“信”,最为艰难,后两个阶段主要处理译入语文本和读者两个因素,求“达”和“雅”,最终完成整个翻译实践。这种解释大致对应于关联翻译理论中译者(员)做认知—推理的努力,形成图式文本,然后把图式文本传递给受体,形成译语文本的交际过程。

其二,两种理论基本基于一致的本体论。关联译论始终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信达雅”说可说是基于对交际本体论的认识,退一步讲,也至少是合乎翻译的这一本质。以“难”字论之,认识到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特殊的“交际”的复杂性,已比“等值”、“等效”等理想化的词高出一筹了。

其三,两种理论的标准基本一致。关联翻译理论的效度,与趋同度成正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译语尽可能地向原与趋同这就是提高信度的问题了;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忠于原作者”。很明显,这与“信达雅”说是一致的标准。追求高效度与三字标准是一样的。

以上是对两种理论相通之处的些许认识。

然而,两种理论毕竟视角不同,各有千秋。

关联理论兴起与语言学、心理学等现代学科蓬勃发展有密切关系。其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框架比较清晰,其心理、认知、能力的视角是以往的译学理论所没有的。而它所提出的对翻译的解释也是很有个性的,所采用的术语抓住翻译的媒介——语言的科学的新词,令人耳目一新。无疑,建立在新兴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的关联译论是包含了许多合理的新观点的,也是吸收、融合进译学中了的。

立论百余年的“信达雅”说,几经数辈人的批判继承,应继续发扬,为中国翻译学增光添彩,为翻译实践者提供航标。沈苏儒先生深刻地认识到“应就不同的主题,不同功能,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不同文本的翻译中对`信达雅’原则的运用作深入的分类研究,使之更能发挥指导作用”。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21世纪,翻译活动的地位也将越来越突显,相信对翻译这一复杂而又崇高的事业的研究也必将向着各种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化学、跨文化交流学和思维科学、信息学等方面不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 黄忠廉.重识严复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8,(2).

[3]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 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4).

[5] 沈苏儒.论信达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 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7]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1999,(3).

[8] HickeyLeo,ThePragmaticsofTransla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Ltd,1998.41~53.

ONTHERELEVANCETRANSLATIONTHEORYANDTHE

”CHINESEPRINCIPLESOFTRANSLATION:“XIN-DA-YA

XIEMan-lan

(ForeignLanguagesCollege,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firstmakesabriefintroductiononRELEVANCETranslationTheoryposedbyE.A.Guttin1991,thenontheChineseprinciplesoftranslastion“Xin-Da-Ya”posedbyYanfuin1898,andtheirlatestdevelopments.Last,itanalyses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irandtheco-existencetrendofoldandnewtheoriesontranslation.

Keywords:relevancetranslationtheory;“Xin-Da-Ya”;theoriesontranslation

[责任编辑 苏良亿]


相关文章

  • 2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 上海翻译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2011No.3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穆 雷 蓝红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广州510420) [摘要]2010年,翻译学在中国的学科建设获得了新的发展,学术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本文基于国内26种外语类专业期刊,对中国 ...

  • 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重释_信达雅_以严复_天演论_的翻译为例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年-20**年学年第一学期外国语文通论教学安排
  • 外国语文通论教学安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地点:仙1-321,时间:周三下午2:00-4:00 "外国语文通论"课程特点及要求 教学目的:旨在介绍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扩大外国语学院各专业研究生的知识面,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理 ...

  • 论翻译标准
  • 论翻译的标准 [摘要]:翻译的标准是个古老而热门的话题,它不仅是我们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我们从事翻译时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本文通过对翻译标准历史的分析,说明翻译应把"忠实"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通顺.易懂. [关键词]:翻译标准 忠实 通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 ...

  • 电视剧跨文化传播对比分析--以[外来媳妇本地郎]英译为例
  • 电视剧 跨 文传化播 对 比 分析 一 一 以< 来外媳 本妇地 郎 > 英译 例为 文 / 锋 学 雷 引言 承载古上遗 风 蕴含.岭南文 化的粤 语,在中国广 东 . 地容展示 足够 的细节 .多 此 ,因如 说果电影 浓是 的价缩 值 观呈 现 ,电视 剧就 是 会社文化 风 俗 ...

  • 浅谈意义与翻译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意义与翻译 作者:朱思奇 来源:<商情>2016年第04期 [摘要]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之一,翻译是社会必不可少的.翻译就其具体形式来看,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互动.而符号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 ...

  • 翻译标准之我见
  • 翻译标准之我见 翻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交流等活动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默默无闻之中推动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尤其在如今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但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沟通也是一个较大的阻碍,所以这就需要专业的翻译人士从中加以帮助.另外,翻译标准作为翻译理论的 ...

  • 巴菲特最推崇的十本书之二:[聪明的投资者](下)
  • 格雷厄姆独立完成<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修订,他并不完全赞同巴菲特的改动. 本·格雷厄姆非常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议读者应该从书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观点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他并不认为学生.读者或同行们应该与他提出的原则或其他人提出的原则严格地保持一致. 格雷厄姆经常对自己过去的思想 ...

  • 海商法案例
  • 一. 船舶所有权纠纷案 李锡棠诉李仕荣船舶所有权纠纷案 广州海事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5)广海法初字第240号 原告:李锡棠,男,1953年12月24日出生,住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美孚新邨五期18号五楼C座. 委托代理人:黄子彬,广东井田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李仕荣(又名李树荣),男,汉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