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因塞用"治法临床应用举隅

现代中医药

50

M odel -n T r adi t i ona l C hi n es e M edi ci ne

2008年7月第28卷第4期

Jul .2008

N 01.28

N o .4

理论探讨

¨塞因塞用

33治法临

刘定军

床应用举隅

.(山阳县人民医院,陕西山阳726400)

摘要: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功效益气升阳,调补脾胃,是治气虚诸症之名方。临床上因脾虚气弱、中气下陷引起的腹胀、便秘、癃闭、闭经等均可在原方基础上采用,充分体现了“塞因塞用”的治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塞因塞用;治法应用中图分类号:R 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71(2008)04—0050—02

C l i ni cal A bst r uc t i ve S ym ppl i c at i on of T r ea t i ng O pt om s by T oni f i c at i on and

B u Z i hong Y

L i u

Q i

D e coct i on

D i ngj un

(S hanyang C o unt ) ,Pe opl e §H o spi t al ,Sha nyan g C ount y ,S haanxi ,726400)

A bs t r ac t :B u Zho ng Y i t i o n i s

t o

Q i dec oct i on or i ginat es f r o m Li D o ngyu an §T r e at i s e

on

ach .I t s m ai n f unc —Spl een a nd S t om

a

r ei nf or ce qi a nd

r es tor e

ach .I t i s ya ng ,ha r m oni ze a nd i nv i gor at e spl een a nd st o m f a m ou s pr es cr ipt i on f or

t r e a —

t ing var i ou s s y m p t om s of qi de f i c i en cy .A bd om i nal f i ciency a nd qi

w e akn es s

c an

enor r he a ca use d by s pl een de-di s t ens i on ,cons t i pat i on ,dys ur i a a nd am

be al l t r eat ed by t hi s pr es cr i pt i o n ,w s t he t he r apy of t reat i n g obs t r uct i ve s y m hi ch s how p t om s

by t oni f i cat i on .T he

eff ect i s i de al ,a nd t he pr es cr i pt i on i s w or t h po pul ar i zi ng .

K e y W or ds :Bu Zhong Y i Q i decoct i on ,t r eat i ng obs t r u ct i ve s y m pt om s by t o ni f i cat ion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是金代

名医李东垣所创立的升阳补气的名方,该方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八味药组成BJ 。功效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临床应用甚广,凡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各种病证,用之皆有立竿见影之效。然病有真假,证有微甚,治疗当有逆从。临床当审其病而辨其证,因证施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提出:“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因此临床上因脾虚气弱,中气下陷引起的腹胀、便秘、癃闭、经闭等,其表象与本质不尽一致,应顺其表象而施治,采用“塞因塞用”之法,才能达到“其始则同,其终则异”,使病去疾除的目的。:

脾胃为后天之本,东垣亦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脾主升,胃主降,中焦脾胃是人身气机升降的枢纽,升降适当则全身经络通达,气血通畅,生化之源正常。如果“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气机升降失司∞J 。不降阴浊中阻则致腹胀;助大肠传导失职则致便秘;气化不利,州都不能降浊则致癃闭;气虚血瘀与血虚,不能下注血海则成经闭。可见上述诸种病证病本

皆因脾虚,治疗应遵东垣“补脾胃,兼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塞因塞用”以反治,使脾虚复,清升浊降,诸病可除。常见证型及病案如下:1气虚腹胀

张某某,女,42岁,农民,2003年5月1313初诊。1月前因恼怒而腹胀纳呆,前医按肝郁治之,初服稍效,3剂后腹胀更增,夜间为甚,难以平卧,且呃逆,矢气频作,肢体酸楚,食欲不振,食则胀甚,口淡无味,13干不欲饮水,嗜卧便溏,泄黏液及不消化食物,脉右弦,左缓,舌胖淡,边有齿痕,苔嫩,证属肝郁脾虚,脾虚为主。治宜健脾舒肝,塞因塞用。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 ,党参12g ,柴胡

12

g ,白术12g ,当归10g ,陈皮10g ,升麻10g ,炙甘草10g ,干姜8g 等。2剂后胀满减,呃逆止,食欲增,便虽溏薄,但无黏液及不消化食物残渣,右脉变缓,舌淡苔少,再进2剂而愈。2气虚便秘

杨某某,女,28岁,干部,2003年4月2213f-/诊。产后半月,因大便难解,初用西药果导、开塞露治疗无效,到某医院查治,仍予开塞露及中药小承气合麻仁丸等治疗,三天后非但大便不行,反增腹

2008年7月第28卷第4期

现代中医药

Jul .2008

N 01.28

N o .4

M odem T r adi t i ona l C hi n es e M edi ei ne

51

试论和解剂在中医儿科临床的应用

张志科

(乾县中医医院,陕西乾县713300)

摘要:针对中医儿科临床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寒热错杂,肝脾失调等诸多脏腑功能失调病例,探讨运用和解荆辩证施治,以期达到去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和解荆;表里双解法;抑肝扶脾法;儿科临床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 2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0571(2008) 04-0051—02.

和解剂是指具有疏泄调和作用,能和解表里寒中医儿科临床,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整热,疏通气机,协调脏腑功能的方剂。用于治疗少理如下,以飨同道。

阳病或肝脾失调、肠胃不和、表里同病、寒热互见等1

和解表里法

证,属于“八法”中的“和法”。

古人云:“无内伤不生外感”。dxJ l , 之体,“脏

和解剂因其能表里双解,上下分消,左右逢源,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脾常不营造和谐机体内环境,达到“以平为期,阴平阳足,易患食积”【2J 。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能自调,秘”…,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而深受中医临床工作者每遇可口饮食,则恣意吞咽,加之父母溺爱,见子女喜爱。

喜食而不加限制,“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容易造笔者从事中医儿科临床30年,应用和解剂于成积食,消化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胀腹痛,肛门坠痛,虚坐努责则大汗淋漓。来我院

诊。自述经闭8个多月。中西药物多方治疗效果不门诊,观其面胖少神,心慌气短,苔白舌胖有齿痕,佳。食欲不振,恶心欲呕,脘腹痞满,多梦眩晕,心大便不行,小便不爽,脉细无力。肛门直肠镜检:肛悸时作,气短懒言,身疲乏力,下肢酸软,大便稀薄。门轻度水肿,直肠内有成形软便,余未见异常。证视其患者形体消瘦,面黄无泽,舌淡苔白,脉细缓无属中气不足,传导无力。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黄力。统观此症,当属脾胃虚弱致气血衰少,不能下芪20g ,党参10g ,炒白术9g ,当归12g ,升麻、柴胡注血海所致。治宜健脾和胃,养血通经,方用补中各5g ,陈皮10g ,炙甘草5g ,桔梗5g ,沉香5g ,枳益气汤加味: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0g ,当归实5g 等。3剂后大便畅通,腹胀亦减,唯小便未10

g ,陈皮10g ,柴胡6g ,升麻3g ,炙甘草6g ,鸡血利,以原方加金钱草、泽泻、薏米等,继服5剂而藤30g ,牛膝15g ,半夏10g ,山药15g ,云苓12g ,愈H 。。

香附12g ,鸡内金10g 等。服药5剂后,食欲大增,3气虚小便不通

诸证均减,然月经仍未来潮,复将鸡血藤增为50g ,李某某,26岁,工人,2005年8月20日初诊。嘱连服10剂,至第7剂月经来潮。效不更方,继服禀体素弱,疲乏少力,怀孕6月,又不慎跌仆,致腹中6剂,以资巩固。

坠胀,渐致小便困难,点滴不通。察其面色萎黄,倦参考文献

卧懒言,舌淡,苔薄白,脉象濡而见涩。此气血素亏,[1]李东垣.脾胃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复因外伤,导致胞胎下压膀胱,膀胱受累而致癃闭。[2]吴红.补中益气汤的“异病同治”临床应用[J ].江西中

不应专从闪挫外伤论治,治宜补养气血,调养脾胃,医药,2007,(6) :印.

升提脾阳。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 ,党参12[3]季绍良,成肇智.中医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145—146.g ,白术10g ,当归10g ,陈皮10g ,柴胡10g ,升麻10[4]康秀钢.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体会[J 】.现代中医药,

g ,炙甘草10g ,桔梗6g ,生姜6g ,大枣3枚。服药42004,24(4) :59.

剂,气升则小便自行,亦“提壶揭盖”之意[5]。[5]胡小芳.补中益气汤产后病治验[J ].中国中医药信息

4气虚经闭

杂志,2007,14(6) :79.

(收稿日期:2008—02—29)

程某某,女,36岁,农民,2001年7月9日初


相关文章

  •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 中医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目 录 一.咳 嗽 二.眩 晕 三.中 风 四.不 寐 五.胸 痹 六.肋 痛 七.胃 痛 八.水 肿 九.淋 证 十.消 渴 十一.腰 痛 十二.郁 证 十三.内伤发热 十四.痹 症 十五.汗证 十六.泄泻 一.咳嗽 咳嗽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 ...

  • 2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技能操作考试
  • 2013中西医执业医师技能操作考试 第一站: [01]中医:感冒(风寒束表证)西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流感 证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 常用药物:荆芥.防风. ...

  • 中医骨伤科基础
  •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供针灸推拿-外向型/针推专业使用) I 前 言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是中医最具特色的临床基础学科之一,本课程是在学生修完中医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等和西医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适用于中医专业本科的临床主干课程,为必修课. 本大纲参照中医专业要 ...

  • 肺病.心病.针灸.中医诊疗方案
  •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病史及发病特点: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四季发病,以冬春多见. (2)临床表现:发病初起,发热重恶寒轻. ...

  • 糖尿病的中医适宜康复技术
  • 糖尿病及代谢类疾病的中医适宜康复技术 目录 一.糖尿病:诊断.指标.症状.并发症. 目前一般治疗方法 二.糖尿病中药熏蒸/养生康复调理方案 (一)主要方法:采用独创的"三联康复方法" (二)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史 (三)应用吕汉教授发明的糖尿病专利技术 (四)开创糖尿病治疗与康复新 ...

  • 糖尿病中药处方
  • 糖尿病最新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伴随终身,但可控制的疾病.采用的是控制饮食.调摄情志.适当运动.药物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但由于人们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状况不了解,及受到有些不实广告误导,使部分患者对中医治疗糖尿病期望太高,以致放弃正规治疗,去寻求「仙方神药」,结果影响了病情控制,甚至危及生 ...

  • 哮喘.肺气肿用四磨汤,气逆而厥.肝胃气滞用五磨饮子
  • 五磨饮子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 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 ,以老年人居多.临床上常采用顺气降逆为法 ,我科自 1998年以来 ,采用五磨饮子治疗顽固性呃逆 2 0例 ,与胃复安.奥美拉唑作对照 ,临床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呃逆持续至少 1周.随机分组 ,治疗组 2 0例 ...

  • 中医外科各专科培训内容和要求
  • (四)中医外科各专科培训内容和要求 中医外科(疮疡.乳腺或其他专病专科) 1. 培训目标 通过中医外科(疮疡.乳腺或其他专病专科)的培训,学员能够系统地掌握疮疡.乳腺或其他专病专科常见疾病及部分疑难疾病相关的中西医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达到独立从事诊治中医外科常见疾病临床医疗服务的能力. 2 ...

  • 中医学笔记
  • 中医学笔记 --2012级临床五年五班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中医学:以阴阳学说为轴心,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重要手段,以自然疗法为主要形式,其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部分内容.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志,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分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