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毒性及中毒因素分析

  【关键词】中药;毒性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药以其独有的理论和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缘中药多取材于绿色植物,许多人认为其纯天然、无污染,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副作用。因此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有些健康人也长期服用中药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然近年来临床中药毒副作用的病例时有报道。中药的毒副作用渐受人们关注。为了让人们更客观地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笔者就中药毒副作用做肤浅论述。

  1“毒”的含义

  1.1古代毒性的含义

  1.1.1“毒”为药物的总称[1]西汉以前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如《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里将药与毒并列,也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

  1.1.2“毒”指药物的偏性古人认为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就是在于利用其偏性来祛除病邪,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盛衰,增强抗病能力。认为药物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这种偏性既是中药发挥临床疗效的基础,但也是药物损伤机体导致毒副反应的根源。

  1.1.3“毒”指药物作用的强弱不同每味药物性味不同,作用强弱也不同,古人常用无毒、小毒、常毒、大毒等来区分。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根据药物偏性的大小,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1.1.4“毒”指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毒性作用和副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

  1.2现代毒性的含义毒性一般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而毒药一般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剧毒药则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

  2引起中毒的原因

  引起中药中毒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剧毒中药本身因素剧毒中药因本身含有剧毒成份。如乌头含乌头碱,马钱子含士的宁等,有严格的用量用法,稍有不慎,易引起中毒。

  2.2剧毒中药误用因素剧毒药在临床使用或民间自用都较谨慎,发生中毒者,一般均非正常使用或误用因素。如以商陆误作人参,以洋金花叶误作紫苏叶等。

  2.3用量过大有些人误认为中药无毒或毒性小,不必严格控制剂量,在求治愈心切的心理支配下,盲目加大用量,导致中毒。如曾报道有人大量服用人参出鼻血。

  2.4炮制因素中药在临床应用之前,一般需经过加工炮制,炮制得当,可以进一步增加疗效,降低中药毒副作用。但是,如果不合理炮制或炮制不完全,反而疗效降低或增加毒副作用(特别是剧毒药)。如雄黄有毒,水飞后使药粉达到极细和纯净,降低毒性,便于制剂。

  2.5配伍因素单位中药成分复杂,组方后的作用机制就更复杂。有时,两药配伍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相反),或能降低药物功效(即相恶),对此,古人就提出“十八反”和“十九畏”之说。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使用,以避免毒性反应发生。

  2.6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个体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的差异,甚至高度敏感,也常引起中毒。如白芍、熟地黄、牡蛎,本为无毒之品,常人服用一般不会发生毒副作用,但有个别病人服用后引起过敏。

  3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首先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目前中药品种已多达12 800多种,而见中毒报告的才100余种,其中许多还是临床很少使用的剧毒药,由于现在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一大优势,尤其与西药化学合成药造成众多药源性疾病的危害相比,中药安全低毒的优势就更加突出。

  其次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历代本草对药物毒性多有记载,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值得借鉴。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出现了不少缺漏和错误的地方,如《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中国药学大辞典》认为黄丹、桃仁无毒等等,说明对待药物毒性的认识,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社会的发展,有一个不断修改,逐步认识的过程。

  再次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自建国以来,出现了大量中药中毒报告,仅单味药引起中毒就达上百种之多,如关木通、苍耳子、苦楝根皮、昆明山海棠等。因此认真总结经验,既尊重文献记载,又重视临床经验,相互借鉴,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保证安全用药。

  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药毒性,合理使用中药,中医药这一中华瑰宝就一定能在世界医药事业中不断发出熠熠光芒,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雷载权,陈松育,高学敏[M].中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

  [2]屠中东.浅谈中药的毒性[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9(6):415-416.


相关文章

  • 附子的毒性控制浅析
  • 摘 要:分析.整理了影响附子毒性的多个因素,指出控制附子毒性应从控制煎煮时间.把握给药剂量.规范炮制方法.掌握适应病证及合理配伍应用等多途径着手,并对其部分毒性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附子:毒性:毒理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 ...

  • 川乌中毒6例病例分析
  • 川乌中毒6例病例分析 菏泽市中医医院 宋述菊,宋凯 摘要:目的 分析6例中毒,2例死亡病例的致死原因.方法 通过6例中毒2例死亡病例的分析,讨论川乌草乌的毒性.导致中毒的原因和毒性表现.结果 其中4例为川乌草乌使用过量,2例为煎煮时间过短导致中毒.结论 为避免有毒中药中毒反应的发生,应因病施治,严格 ...

  • 20**年.07.23乌头碱中毒护理
  • 乌头碱中毒的救治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的救治及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分析1例乌头碱中毒病例的药物治疗.洗胃.导泻.补液.促排及纠正水电失衡等综合治疗的方法.结果 经及时抢救,本例乌头碱中毒者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乌头碱中毒者,应及时发现,及时救治,通过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可有效阻止病情恶 ...

  • 中药材的归经和毒性
  • 陕西中医学院 龚鹏生 每个药物的治疗作用,对脏腑经络有明显的选择性,所谓归经就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部位.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作用,即毒副作用.今天龚鹏生大夫带您分别了解一下药材的归经跟毒性. 归经是掌握药性必须注意的问题.治某经或某几经的病,就归这经或这几经.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 ...

  • 实用中药毒理学ppt内容
  • 温里毒性药:附子.乌头 [毒理] 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aconitine) • 神经系统先(+)后(-) 并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 • 心脏 (+)迷走神经→窦房结自律性↓房室结传导性↓ 直接→ 心室自律性↑ • (+)迷走神经/直接刺激子宫→收缩→流产 [中毒症状] • 消化道刺激症状 • ...

  •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每两月1份_共16份)
  •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一 2012年1月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 ...

  • [经典整理]常用毒性中药材
  • 常用毒性中药材 [名称]土荆皮 [毒性]有毒[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脾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醋或酒浸外搽,或研末调涂.[注意]禁内服.[名称]土鳖虫 [毒性]有小毒[性味归经]咸,寒,小毒.归脾肝经  [用法用量]3-9g [注意]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禁服.[名称]山豆根[毒性]有毒[性味归经] ...

  • 基于分析附子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 ·894·,A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年8月第10卷第8期 JournalofChineseInterativeMedicineuust2012,Vol.10,No.8 gg OriinalExerimentalResearch 实验论著 gp /基于UPLCOF-MS分析附子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

  • 爱耳日资料
  • 爱耳日 给自己的耳朵做个免费健康检查吧!--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耳聋耳鸣的原因耳聋的原因: 耳聋的原因:(一)传导性聋 1.先天性:常见的有先天性畸形,包括外耳.中耳的畸形,例如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鼓膜.听骨.蜗窗.前庭窗发育不全等. 2.后天性:外耳道发生阻塞,如耵聍栓塞.骨疣.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