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是和谐与平衡

  《黄帝内经》记载:“天人合一”“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自然界中阴气与阳气相结合产生了生命体,突出地强调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有一种共生的关系,人的身心健康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与制约,并具有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      人与自然是一对欢喜冤家      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但同时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人在不断追求完美但完美永无止境,今天认为是完美的,明天就可能变得不完美,人的欲望不止,人与自然的斗争就永无止境。人生下来就带来欲望,生存和生殖都需依赖自然,主观上人类改造自然会给自己找个让自然更美好的借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二者的斗争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失衡。1992年,世界1575位科学家发表了一个《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虽然可以给人们造福,但对自然界过量的开发和破坏,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而且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健康就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适应的斗争历史。中世纪的人,对细菌一无所知,航海远行的水手,常因喝了不洁净的水,导致全体船员死于伤寒病。1870年,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了细菌学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掌握并适应了这个多菌的世界,进而懂得了灭菌方法,从而得以预防疾病,健康生活。而今,人在天地间生存繁衍了若干个世纪,依然没有悟到生存演化的基本规则,甚至还反其道行之,导致自我毁灭。疾病和灾难,就是人没有适应自然的反映,也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结果。自然环境的好坏及其变化,必然对人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人类要获得健康,就要营造健康的环境。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不能只顾索取,而应尽力维护它的生态平衡。近年兴起的“保护医学”,内涵就是没有大自然和动物的健康,就无法保障人类的健康。   健康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自然万物的生化,以“和”为贵。强调天人和、形神和、气血和、脏腑和人才能健康,疾病则是上述关系的失和,“阴阳乖戾,疾病乃起”,养生要求“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饮食要“谨和五味”,劳作要“形劳而不倦”“动而中节”等,莫不体现“和”的精神。人类健康根植于生态健康,生态健康就要求人们维护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这是古今人们追求的崇高目标。《黄帝内经》就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四时而适寒暑”等,旨在维护人与自然的阴阳协调。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中医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下,确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医学模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身心健康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与制约。   环境好,心情好,则身体好,说明人体的心身状态与生存环境的依存关系。《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强调把人的身体和精神心理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作为养生追求的首要任务。   人类适应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塑造着人类。人类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关系。这是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重要内容之一。“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人、万物、生态、自然环境这一整体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和利用这种规律,才能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对人体健康有益,否则,可能引起疾病,危害健康。   (摘自《健康科学周刊》)


相关文章

  • 中医养生观
  • 中医的养生观 1.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

  • 中和中庸.1doc
  • 社会境界,和谐的境界,以及如何达到和谐,指导我们如何来认识社会问 你可以想一想,有个基本看法,然后你这个人生活在大自然里头,所以你对于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关系,你要有个基本看法.那么你这个人又生活在社会里头,那么因此,你对于如何处理社会问题,处理人际关系你也要有个看法.另外你这个人本身还是一个存在,所 ...

  • 孔孟之道对性的影响
  •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最主要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从历史来看,似乎儒家文化和性文化处于对立状态,但经作者分析研究认为,儒家文化与性文化有许多一致的.相互促进之处.儒家文化影响性文化. 中华文化是丰富而悠久的,诸子百家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绚烂多采.在诸子百家学说中,有许多内容都涉及宇宙和世界是怎么回事,人的 ...

  • 社区卫生工作培训材料
  • 长白新村街道2009年社区卫生工作培训材料 一.什么是"爱国卫生"工作? 在中国的典籍中,"卫生"一词出现得不算太早,<庄子"庚桑楚>中引用老子的话"卫生之经,能抱一乎?"郭象的注解说:"防卫其生,令合道也. ...

  •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amp;nbsp;&amp;nbsp;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2月,胡锦 ...

  • 烟草干部学习胡总书记6.25讲话心得体会
  •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着重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讲话明确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 ;鲜明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新要求;强调必须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科学概括和 ...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膳食营养平衡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有什么作用 梁俊杰 包装131 [1**********]4 据有关数据表明,有90%的国人营养知识完全缺乏或错误,说明我国现时的学生家长对平衡膳食知之甚少.有专家说,我国的科盲多于文盲,营养盲多于科盲.此言当为不虚,当代大学生饮食现状足以证明.例如:为了爱美,不肯多吃, ...

  • 健康与疾病论文
  • 浅谈中医与健康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 ...

  • 和谐社会理论_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运用与发展
  • TheoryStudy理论研究 和谐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 矛盾论的运用与发展 赵玉红 明确这一点,[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是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充分运用与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理论:矛盾论:运用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